湖南省长沙市铁路一中2017_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docx_第1页
湖南省长沙市铁路一中2017_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docx_第2页
湖南省长沙市铁路一中2017_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docx_第3页
湖南省长沙市铁路一中2017_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docx_第4页
湖南省长沙市铁路一中2017_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长沙市铁路一中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时量:60分钟 满分:100分一 单选题(共25小题,50分)1. 如果你有机会到宝岛台湾一游,建议你到台南市参观当地的名胜古迹赤嵌城。这里敬奉着一位民族英雄,他是( ) A. 邓世昌 B. 戚继光 C. 郑成功 D. 左宗棠2. 和同为一家反映的是哪个少数民族与唐朝的友好相处 A. 吐蕃 B. 回纥 C. 彝族 D. 白族3. 明清之际,显露出一些近代科学研究的特点是指( ) A. 介绍西方的科技成就 B. 总体上落后于西方 C. 出现总结性的科技著作 D. 重视实验,注重运用数理方法4. 唐朝逐渐完善科举制,殿试、武举开始于( ) 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5. 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电视连续剧贞观长歌,反映的内容与我国历史上哪位皇帝有关( )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6. 古代中国是个朝代更换频繁的国度,大部分王朝的灭亡是由于自身的分崩离析。对隋朝的分崩离析负主要责任的是( ) A. 唐高祖 B. 隋炀帝 C. 隋文帝 D. 唐太宗7. 小明正在阅读两宋绝妙好词,在此书籍中,他不可能看到的作者是( ) A. 苏轼 B. 李清照 C. 辛弃疾 D. 关汉卿8. 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紫光阁亲切接受了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的拜见。历史上清朝时就已确立了对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并设置了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 ) A. 宣政院 B. 驻藏大臣 C. 伊犁将军 D. 西域都护9. 历史影视作品是历史史实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史实,下列情节与历史史实不相符合的是A. 科举考试时用纸答题 B. 唐朝时,远航的船上装有指南针C. 宋朝时,人们过节放鞭炮 D. 元朝时,阅读活字印刷的书籍10. 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反映了我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学所呈现的突出成就,其中下列哪个朝代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清代11. 2012年诺贝尔委员会给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莫言的颁奖词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下列根据民间故事创作的描写神魔虚幻世界的长篇小说是( ) A. 水浒传 B. 西游记 C. 三国演义 D. 红楼梦12. 1368年,在应天称帝,建立明朝的皇帝是( ) A. 朱元璋 B. 朱 棣 C. 忽必烈 D. 努尔哈赤13. 隋朝是一个短暂的朝代,又是一个重要的朝代,其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成就斐然,对中国历史有很多重要的贡献,下列各项不属于其贡献的是( ) A. 开通了大运河 B. 发明造纸术 C. 创立了科举制 D. 重新统一了中国14. 元朝建立并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是( ) A. 行省制 B. 三省六部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15. 唐朝灭亡之后,中华大地进入到了一个民族政权并立的分裂时代。下列政权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西夏 北宋 南宋 契丹 金 A. B. C. D. 16. “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两个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有( ) 实行科举取士 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提倡节俭 减轻赋税,发展农业生产 A. B. C. D. 17. 据史书记载,唐都长安的崇仁坊多修造乐器的商店;延寿坊有出售金银珠宝店;胜业坊有“以小车推蒸饼卖之”;永昌坊有茶肆;新昌坊有客舍。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 A. 农业生产发展 B. 商业经济繁荣 C. 对外贸易活跃 D. 经济重心南移18. 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写道:“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这一现象说明( ) A. 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B. 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C. 设立了锦衣卫、东厂 D. 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19. 宋朝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而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这体现的宋朝的政策是( ) A. 休养生息政策 B. 重武轻文政策 C. 重文轻武政策 D. 对外开放政策20. 请你为右表所示材料拟一个最恰当的主题( )材料.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清朝设置伊犁将军.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A. 君主集权的强化 B. 政权并立与闭关锁国 C. 对外交往与冲突 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21. 明朝科举考试最突出的特点是( ) A. 八股取士 B. 以诗赋为主要考试内容 C. 开创殿试 D. 鼓励考生发表个人见解22. 唐朝时科举制逐渐完善,考试科目中最主要的是( )进士武举明经殿试 A. B. C. D. 23. “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重视纳谏 B. 吸取隋亡教训 C. 减轻人民劳役负担 D. 任用姚崇为相24. 下面是辽、西夏与北宋政权并立局面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25“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实质上反映了( )A皇帝的辛劳 B君权的强化 C地方的无权 D仪式的完善二 判断题(共5小题,10分 )26、公元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史称南宋( )27、元朝在中央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首次对西藏实施行政管辖,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28、宋朝时北宋科学家毕昇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29、公元1662年民族英雄郑和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回台湾( )30、唐玄宗统治后期爆发了安史之乱,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 )三 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40分)31.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已成为时代热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古代“丝绸之路”始于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它历史性地创建了一条由东亚至欧洲的陆上交通大动脉,将中国与中亚、西亚直至南欧的广大区域联结在一起。 中国文化传媒网2014年8月(1) 张骞出使西域发生在什么朝代?目的是什么?为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管辖,当时的政府设置了一个什么机构?(6分)材料二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郑和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远航征程。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大明朝在拥有压倒性军事优势的情况下,能够平等对待那些小国,并尊重他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给予而不是抢掠,是很不简单的。它不是武力的征服者,却用自己友好的行动真正征服了航海沿途几乎所有的国家。这种征服是心底的征服,它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当那浩浩荡荡的船队来到时,人们不会四处躲避,而是纷纷出来热烈欢迎这些远方而来的客人。摘编自明朝的那些事儿(2)根据材料二,分析郑和船队受到当地民众欢迎的原因。(6分)(3)郑和的远航有何历史意义?(4分)(4)郑和远航这一事件对我们今天的现实有什么启示? (2分) 材料三 近年来,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海盗问题成为一大国际公害。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积极践行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各国可派遣军队打击海盗的决议,派遣军舰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此举被称为新一代的“郑和下西洋”。(5)中国军舰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的目的是什么?(2分)32. 观察表格,回答问题。 (1)表一说明了清朝农业发展的具体表现是什么?试分析出现这一表现的原因。(6分)(2)表二中哪位皇帝在位时期人口增长最快?试分析清朝前期人口数量不断增长的原因。(6分)(3)表一与表二所反映的清朝前期所出现的社会现象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4分) (4) 列举两例清朝的文学成就(4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CACCC 6-10 BDBBB 11-15 BABAB16-20 DBBCD 21-25 ADDBB二、判断题:2630 F F F F T三、材料分析题31.(1)西汉。联络大月子夹击匈奴。西域都护。(2)不以大国、强国自居;尊重他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平等交流;友好交往。(任答3点即可)(3)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4)应该坚持实行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