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鉴赏诗歌表达技巧.ppt_第1页
(授课)鉴赏诗歌表达技巧.ppt_第2页
(授课)鉴赏诗歌表达技巧.ppt_第3页
(授课)鉴赏诗歌表达技巧.ppt_第4页
(授课)鉴赏诗歌表达技巧.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作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一、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偶、反问、设问、双关等。 对修辞手法的鉴赏,就是要明确辨识和判断修辞手法是什么,掌握和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分析和评价它们对于塑造形象、表现情感和体现主旨的作用。,1、比喻 把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有突出事物特征,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的作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2、夸张 为了突出和强调某种事物或事物的某种特征、作用、程度,借助于想像,对它进行夸大或缩小,以引人注目,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三万里”“五千仞”“上摩天”“泪尽”都是夸张,正是这些夸张描写,把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对苟且偷安、不去收复失地的求和派的愤懑,以及对遗民遭受的苦难的深切同情,表现得淋漓尽致。,3、拟人 把物人格化,可以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更加丰富。,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新晴(刘颁)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4、对比。 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运用对比,或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越中览古(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陶者(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5、借代 借用相关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 物。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终岁不闻丝竹声。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6、双关 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和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辞格叫双关。恰当地运用双关,可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也能适应某种特殊语境的需要使表达含蓄曲折、生动活泼,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直上重霄九。,7、对偶 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这种辞格叫做对偶,这种辞格是近体诗(律诗和绝句)中最常用的。从形式上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上看,意义集中含蓄。,8、设问 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这种辞格叫设问。设问可以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9、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情感。 如: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200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木 兰 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注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残照。 注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 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闹”字用拟人手法,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杷一派春意盎然、生气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2004福建卷)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2005福建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06安徽卷)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泛菊:饮菊花酒 吹梅:吹奏梅花落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这首词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二、古典诗词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叙述、议论、抒情、描写。,1、记叙。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的交代和介绍。如“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越王勾践灭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2、描写。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环境等的形态、特征作具体生动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如临其境。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3、抒情。在作品中抒发主观感受,表露自我感情。如“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4、议论。在作品中直接阐述观点、表明态度。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1、虚与实 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 2、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例如李煜虞美人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3、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例如柳永雨霖铃,西厢记长亭送别 。,三、艺术手法,1、虚与实 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再看看诗歌中的“实”。 在中国画中,实是指图画中笔画细致丰富的地方。而在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写赤壁险峻的形势;雨霖铃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等。 “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的。如欧阳修的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2、情与景 情与景,是诗歌创作的两个要素。“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相互生发与渗透,并从而达成融合无间的状态,于是美妙的诗歌意境便产生了。情因景而物态化,景因情而意象化,这便是诗人进行形象思维和艺术构思的基本内容。而触景生情情景相生情景交融,便成了诗歌意境创造的基本途径之一。从我国的古典诗歌民族传统看,情景交融标志着我们民族基本的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古典诗歌往往通过借景言情,寓情于景,而使诗情画意高度融合,从而在艺术上表现为含蓄蕴藉,诗味浓郁,使人读之,悠然神远。,诗人写景抒情,或前景后情,或前情后景,或情景相间,具体写法,不一而足,要在善于变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诗人撷取“孤帆远影尽”“长江天际流”这两幅动态画面,逼真地描写了远望中的船儿消逝时情景,也勾勒出诗人翘首凝望的神情。诗人久久伫立,一直望到友人的帆影消失时的情景。这里,借景抒情,表现了人情之美诗人与孟浩然的深情厚谊,抒发了十分真挚的友情。,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诸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合。 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首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前景后情,融为一体,全诗气象雄浑,感慨深沉;用意曲折,而一气流转,诗人面对辽阔的江天,耳听清猿哀鸣,眼见飞鸟栖止不定,长江滚滚,落木萧萧,如何能不引发诗人的身世之感。诗人把新愁旧恨,浓缩在后四句诗里,参差错落,一语百情。由后四句回看前四句,可知全诗情景融洽,不着痕迹。情是景中之情,景是情中应有之景。,直抒胸臆。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如陈于昂登幽州台歌。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3、动与静 艺术创作中离不开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如汉乐府陌上桑对秦罗敷的描写:头上倭堕髻,耳着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前四句是正面描写,后八句是侧面描写.前四句夸张的写罗敷的服饰之美,是为了衬托人物的高贵和美好.至于罗敷具体怎么美呢 是很难描绘的.于是作者笔势一荡,不直接写罗敷本身,而去写周围的人为罗敷所吸引的神态,通过侧面描写,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你想她怎么美,她就有多么美.,4、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5、渲染与烘托、衬托: 渲染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营造意境。 烘托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也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其他事物,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杜甫旅夜书怀,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分正衬和反衬。,渲染:通过(环境)景物描写来渲染气氛 烘托:通过(景物)环境描写来烘托心情 衬托:通过这件事或人来衬托那一件事或人,那件事高于这件事,突出的是那件事,6、联想与想像: 联想,是一种心理活动的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构思方式。它的特点是,从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另一事物。 “相关”“因果”“相似”“对比”“相近”这些联系就是“联想的桥梁”。 想象,是一种有目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想象是利用我们头脑仓库中所存储的已有的信息,构筑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月下独酌(李 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7、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作品恰当运用典故,对丰满诗歌形象,丰富诗歌内涵,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都很有好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桂枝香金陵怀古 登金陵凤凰台 蜀相 锦瑟,用典分明用、暗用、借用、反用。,明用。直接引用典故本事,诗人感情和所用典故思路一致。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用了周公姬旦辅佐年幼成王一事:“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曹操用此典,显示招致人才、礼贤下士之诚心。,暗用。暗用也叫化用。把典故融化在诗歌中,不露痕迹。行文流畅贯通,辞若己出,即使不知其中用典,也可领会诗意;知道出典则更觉意味深长。李商隐“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隋宫)这两句诗讽刺隋炀帝奢侈糜烂的生活。隋炀帝曾叫人搜集大量萤火虫,在夜间游山时放出,使满山都是萤光。他为到江都(今扬州)行乐,又下令开凿运河,并在河边遍栽杨柳。李商隐借用这两个故事,说明豪华生活只留下凄凉的景象,寓讽刺于写景,手法非常巧妙。,用典分明用、暗用、借用、反用。,借用。借典故来写与典故无关的事物,叫做借用。借事起兴,旁敲侧击,而又能起切中肯綮、言简意赅之效。李贺的“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用了“女娲补天”的典故。女娲补天故事一般指功业伟大,志怀高迈,才德超群,对社会有所匡补。此处写李凭弹箜篌的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神,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奇特的想象表现出李凭箜篌演技之高超技巧,女娲神话也为传达音乐的美妙做出了贡献。,反用。即反旧典意而用之,通过暗示、对比、衬托等手法将典故具有的含义加以引申,言此而意在彼。朱熹“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春秋时,齐景公登牛山,北望国都临淄而流泪,叹息道:“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8、托物言志: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9、抑扬:是诗文写作中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即在表扬或批评某一事物时,为了使别人信服或预先防止别人的反驳,往往把要表扬的先从某一缺点加以批评,或把要批评的先从菜一优点加以表扬。抑扬手法往往能使行文反差强烈、出人意料,于反差中产生盎然的情趣,于曲折中增添隽永的意味。,欲扬先抑法。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前面遗憾,后面高兴,情绪在先抑后扬的落差中跌宕,春色在由喜转忧再由忧转喜的变换中更加美丽。,欲抑先扬法。如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刻画了少妇由乐观而后悔的心理变化,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赋得暮雨送李曹(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10、照应:指诗中对标题或前面所写的内容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这是一首咏春雨的送别诗。首联写送别之地,扣紧“雨”、“暮”主题。二、三两联渲染迷离暗淡景色;暮雨中航行江上,鸟飞空中,海门不见,浦树含滋,境地极为开阔,极为邈远。尾联写离愁无限,潸然泪下。全诗句句写雨,句句不离送别情谊,情景交融,一脉贯通,前后呼应,浑然一体。,早 行 (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 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 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产生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之感(步骤三)。,(2006辽宁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东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3分),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06福建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端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2006江西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2)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全文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2006年陕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后池上 刘攽(bn)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1)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