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经济与宏观调控.ppt_第1页
混合经济与宏观调控.ppt_第2页
混合经济与宏观调控.ppt_第3页
混合经济与宏观调控.ppt_第4页
混合经济与宏观调控.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5月27日,课 程 结 构,经济学导论,经济学的发展与体系,经济学的流派及其主要观点,微观经济学与市场,经济增长与可持续经济发展,实体经济与产业经济专题,金融与虚拟经济,投资经济与经济评价专题,混合经济与宏观调控,数量经济专题,开放经济专题,2019年5月27日,第4章 混合经济与宏观调控,经济谈所谓的长期效应简直是对当前形势的误导,因为长期看来,我们都会死的。 (“The long run is a misleading guide to current affairs. In the long run we are all dead.“)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2019年5月27日,第4章 混合经济与宏观调控,4.1 市场失灵 4.2 混合经济的基本原理 4.3 经济周期 4.4 宏观经济调控原理与政策,第一节 市场失灵,引例 20世纪初的一天,列车在绿草如茵的英格兰大地上飞驰,车上坐着英国经济学家庇古(ACPigou)。他边欣赏风光,边对同伴说:列车在田间经过,机车在田间经过,机车喷出的火花(当时是蒸汽机)飞到麦穗上,给农民造成了损失,但铁路公司并不用向农民赔偿。这正是市场经济的无能为力之处,称为“市场失灵”。,将近70年后,1971年,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斯蒂格勒(GjStigler)和阿尔钦(AAAlchian)同游日本。他们在高速列车(这时已是电气机车)上见到窗外的禾田,想起了庇古当年的感慨,就问列车员,铁路附近的农田是否受到列车的损害而减产。列车员说,恰恰相反,飞速驰过的列车把吃稻谷的飞鸟吓走了,农民反而受益。当然铁路公司也不能向农民收“赶鸟费”。 火车通过农田无论结果如何,其实说明了同一件事:市场经济中外部性与市场失灵的关系。,在庇古所看到的情况下,铁路公司列车运行对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并不由铁路公司和客户承担,而由既不经营列车又不用列车的农民承担,即存在负外部性。在施蒂格勒和阿尔钦所看到的情况下,列车运行在客观上起到了“稻草人”的作用,给农业生产带来好处。但铁路公司并不能对此收费,利益由与列车运行无关的农民无偿获得。这就存在正外部性。 在存在外部性的情况下,价格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这就是经济学家所说的市场失灵。,本节将阐述下列问题 一、市场失灵的产生 二、市场失灵的表现 三、市场失灵中政府的作用 四、政府失灵的表现,一、市场失灵的产生,在西方经济学的微观理论中,市场起到了资源合理配置的主要作用,但在市场经济中还存在市场失灵问题,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市场实际上难以发挥有效的调节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市场调节机制自发性运用的失败。市场失灵是客观存在的,它缘于市场机制本身的某些缺陷和外部条件的某种限制,而使得单纯的价格调节机制无法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状态。,二、市场失灵的表现,1.信息不对称 2.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 3.外部负效应问题 4.竞争失败和市场垄断的形成 5.失业问题 6.区域经济不协调问题 7.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8.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1、信息不对称,中国古代有所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故事,讲的是商人卖的货物表里不一,由此引申比喻某些人徒有其表。在商品中,有一大类商品是内外有别的,而且商品的内容很难在购买时加以检验。如瓶装的酒类,盒装的香烟,录音、录像带等。人们或者看不到商品包装内部的样子(如香烟、鸡蛋等),或者看得到、却无法用眼睛辨别产品质量的好坏(如录音、录像带)。显然,对于这类产品,买者和卖者了解的信息是不一样的。卖者比买者更清楚产品实际的质量情况。这种情况被经济学称为买者和卖者的“信息不对称”。这时卖者很容易依仗买者对产品内部情况的不了解欺骗买者。,在实际中,不仅出现过“败絮其中”的情况,如在最初的农贸自由市场中,有人用土豆外面包一层泥灰冒充松花蛋,而且出现过“毒药其中”的事情,如竟有人在劣质白洒中掺上“敌敌畏”当作“茅台”卖,至使饮用者中毒身亡。这些当然是比较极端的例子。更多的是以次充好,从中牟取暴利。据说,前些年甚至在高级宾馆或国营大商店买的茅台酒,也不见得货真价实;伪造的云烟和外烟到处泛滥;假富士胶卷也曾大行其道。如此看来,消费者的地位相当脆弱,对于掌握了“信息不对称”武器的骗子似乎毫无招架之术。,2.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洛伦兹曲线 1、含义: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MOLorenz)将一国总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排队,所形成的收入累计百分比列为纵座标,将一国总人口累计百分比列为横座标,然后将这样得到的总人口累计百分比与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绘制在一张图形上,即为洛伦兹曲线(Lorenz curve) 。 2、作用:主要用于分析一国收入分配的平均程度。在洛伦兹曲线中,弯曲程度越大,分配程度越不平均;弯曲程度越小,分配越平均。,贫富差别,累计人口百分比,累计收入百分比,基尼系数=A/(A+B),在洛伦兹曲线中,面积A部分称为“不平等面积”;面积A+B部分称为“完全不平等面积”。不平等面积与完全不平等面积之比,称为基尼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标准。 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C.Gini)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它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小等于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最大等于l,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实际的基尼系数介于0和l之间。,贫富差别,如果基尼系数在0.19以下,则收入分配相当平均; 如果基尼系数在0.190.25之间,则收入分配比较平均; 如果基尼系数在0.250.40之间,则收入分配基本平均; 如果基尼系数在0.40以上,则收入分配很不平均,会出现社会动乱。,贫富差别,收入不平等的原因 来自财产收入的不平等 劳动收入差别(能力、教育、工作偏好的差异),城乡差距是导致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198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1.86倍,2007年时达到3.33倍的高位。这说明,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很大程度上依然反映的是城乡差距问题。 行业间收入差距问题日益突出。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各行业间收入水平最高是最低的1.8倍。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10倍之间。除了行业特征和技术密集等合理因素外,当前我国行业间的收入差距很大程度上是垄断因素导致的。,3.外部负效应问题,外部负效应是指某一主体在生产和消费活动的过程中,对其它主体造成的损害。外部负效应实际上是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成本外部化,但生产或消费单位为追求更多利润或利差,会放任外部负效应的产生与漫延。如化工厂,它的内在动因是赚钱。为了赚钱,对企业来讲最好是让工厂排出的废水不加处理而进入下水道、河流、江湖等,这样就可减少治污成本,增加企业利润。从而对环境保护、其它企业的生产和居民的生活带来危害。社会若要治理,就会增加负担。,4.竞争失败和市场垄断的形成,竞争是市场经济中的动力机制。竞争是有条件的,一般来说竞争是在同一市场中的同类产品或可替代产品之间展开的。但一方面,由于分工的发展使产品之间的差异不断拉大,资本规模扩大和交易成本的增加,阻碍了资本的自由转移和自由竞争。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垄断的出现,减弱了竞争的程度,使竞争的作用下降。造成市场垄断的主要因素包括技术进步、市场扩大和规模效应。当企业获利依赖于垄断地位时,竞争与技术进步就会受到抑制。,5.失业问题,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失业指在某个年龄以上,在特定考察期内没有工作而又有工作能力,并且正在寻找工作的人。 三个条件:(1)一定年龄以上有工作能力;(2)没有工作;(3)正在寻找工作。它们必须同时成立,才能满足对失业对象的定义要求。,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失业人数占劳动力人数的比例。劳动力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它包含有工作和没有工作但正在寻找工作的人。换言之,劳动力等于就业人数加上失业人数。因而失业率表示为:,6.区域经济不协调问题,市场机制的作用只会扩大地区之间的不平衡现象,一些经济条件优越,发展起点较高的地区,发展也越有利。随着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素质,管理水平等也会相对较高,可以支付给被利用的资源要素的价格也高,也就越能吸引优质的各种资源,以发展当地经济。那些落后地区也会因经济发展所必须的优质要素资源的流失而越发落后,区域经济差距会拉大。,7.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公共产品是指消费过程中具有非排它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所谓非排它性,即一旦这类产品被生产出来,生产者就不能排除别人不支付价格的加以消费。因为这种排它,一方面在技术上做不到,另一方面却使技术上能做到,但排它成本高于排它收益。所谓非竞争性是因为对生产者来说,多一个消费者,少一个消费者不会影响生产成本,即边际消费成本为零。而对正在消费的消费者来说,只要不产生拥挤也就不会影响自己的消费水平。这类产品如国防、公安、航标灯、路灯、电视信号接收等。,8.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有些生产主要依赖于公共资源,如渔民捕鱼、牧民放牧。他们使用的就是以江湖河流这些公共资源为主要对象,这类资源既在技术上难以划分归属,又在使用中不宜明晰归属。正因为这样,由于生产者受市场机制追求最大化利润的驱使,往往会对这些公共资源出现掠夺式使用,而不能给资源以休养生息。,三、政府的作用,1.减少信息不对称对经济产生的危害 2.鼓励和保护有益的外部效应 3.通过某些限制和规定保护市场机制和分配的实现 4.依靠强有力的国家机器保护经济主体的利益 5.对宏观经济总量进行调控,电信业嬗变:15年四度分合,从1999年移动与老电信分家、2002年南北电信分为南电信、北网通,到2008年电信业“六合三”合并,网通被联通合并,网通品牌消失,每次声势浩大的重组变革始终贯穿的核心就是“数网竞争”,培养电信业市场竞争格局。 一、19941998 打破垄断 ,联通成立 “单挑”电信 电信市场引入竞争者是从1994年联通的成立开始的。当时,为了效仿英国电信市场双寡头竞争的局面,电子部联合铁道部、电力部以及广电部成立了中国联通。 为了扶持联通迅速崛起,政府向联通发放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在国内一些城市经营固话业务,把当时蒸蒸日上的寻呼业务完全划拨给联通、最新的移动通信技术CDMA网络也给联通,更赋予其可以比电信资费优惠10的定价权等优惠措施。,二、1998-2002 多网竞争 7张运营证 , “变相价格战”开打 1999年2月14日,国务院批准中国电信改革方案。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网通、吉通、铁通、中国卫星通信7雄初立,形成“数网竞争”的经营格局。 与此同时,在移动通讯市场上,中移动与联通之间的“双寡头垄断竞争”硝烟弥漫。 三、2002-2008 短兵相接 ,电信南北拆分 双方陷入重复建设 时间推进到2002年5月,在“打破固话垄断,促进有效竞争”的电信改革原则下,原中国电信集团按地域南北拆分,最终催生出北方的中国网通公司。2002年5月16日,原中国电信集团按地域南北拆分,电信南方21省仍叫中国电信,原北方10省电信公司、网通公司以及吉通公司合并成立中国网通。 原本是电信的一条线路,现在分给两家,如何维护没法说清楚。没办法,只好重新建网络。为此,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迫不得已在对方领地设立省级分公司、重新铺设网络。,价格战及大规模重复建设让电信和网通都“吃不消”,最后双方互相妥协,从2007年3月1日起,双方停止在非主导区域发展新用户和相关项目投资。协议还强制性规定,双方各自的建设投入预算都不能超过规定上限。陈金桥表示,此协议宣告了电信南北拆分的失败。 四、2008之后 “三国”时代, 20亿品牌投入 网通“告别演出” 就在电信、网通为了“抢占地盘”打得不亦乐乎之际,运营商之间业绩鸿沟逐渐显现。电信市场格局已经从固话、移动双增长的时代,向移动替代固话的结构转变。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中移动能够获得增量市场的45.9%,而到2008年上半年,中移动净利润548亿元,是其他三家利润总和的两倍多。 2008年5月24日,三部委发布通告,鼓励中国电信收购联通C网,联通与网通合并,卫通的基础电信业务并入中国电信,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电信行业“三国鼎力”的格局最终划定。,(资料)中国电信产业改革与重组大事记,1994年1月,由电子工业部发起的中国吉通成立,主要股东均来自电子工业部系统的大型国企。 1994年3月,国务院要求进一步改革邮电管理体制,邮政总局、电信总局被分别改为单独核算的企业局。 1994年7月,中国联通公司成立,邮电部独家垄断国内电信市场的局面从此被打破。虽然这种双垄断寡头的竞争使基本电信服务市场效率得到改进,但电信市场的有效竞争并没有形成,因为一直到1998年,中国联通的资产也只有中国电信的1/260,营业额业仅为电信的1/112。 1998年3月,政府机构改革,在原电子部和邮电部的基础上组建信息产业部,随后电信业实现了政企分开。 1999年2月,国务院通过中国电信重组方案。中国电信被拆分重组,其寻呼、卫星和移动业务被剥离出去,新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卫星通信公司三个公司相继挂牌,而寻呼业务并入联通公司。 1999年4月,中国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成立。 2000年12月,铁道通信信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至此,中国国内电信市场形成了共有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吉通、铁通和中国卫通等7家运营商组成的分层竞争格局,业界称为“七雄确立”。但由于新运营商进入时间较短,市场上垄断力量依然较强。 2002年5月,中国电信南北分拆方案确定,新中国电信集团及中国网通集团正式挂牌成立,业界称为“南北分治”。至此形成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四大运营商为格局的竞争局面基本确立。 2003年,吉通正式并入中国网通集团。 2004年1月10日,中国卫通与国信寻呼签订协议,联通开始退出寻呼业; 2004年1月29日,铁通公司由铁道部移交国资委,更名为“中国铁通”,作为国有独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运作。,四、政府失灵,在现实的生活中,由于政府也不具备完全理想化的条件,在进行宏观调控的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失效,即政府失灵,导致资源配置的非优化结果。所谓政府失灵,是指政府干预经济不当,未能有效克服市场失灵,却阻碍和限制了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从而导致经济关系扭曲,市场缺陷和混乱加重,以致社会资源最优配置难以实现。,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失灵主要表现在:,1.信息失灵 2.目标选择失误 3.政府的低效率 4.政府的寻租活动,1.信息失灵,比如,我国各个时期出现的说假话、“浮夸风”现象,造成大量经济信息失真,给政府决策带来困难。再比如,近年来“诸侯经济”、隐瞒经济数字的反向“浮夸风”,同样造成政府决策失灵。经济发达的企业和地区隐瞒经济数字可以把经济效益留归自己;经济落后的企业和地区隐瞒经济数字,可以多得国家补助。,2.目标选择失误,政府特殊利益目标的存在,使得政府可能不完全以社会公众利益来制定经济政策,而是以自己认为好的某一个目标来制定政策,导致政府行为目标与社会公众利益之间的差异。,2009年中国土地市场火热,地方政府卖地收入也大幅增长,中国指数研究院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60个城市土地出让金收入同比增加超过100%,而且前20个城市土地出让金总额高达8019亿元,同比增加160%。其中,广州2009年卖地入账489亿元,同比增长106。,2009年11月28日湘潭市出了档子新闻,政府除了卖地增加财政收入以外,又在拍卖由土地而产生的副产品门牌号码,榨干土地的最后一滴血。由此导致湘潭市的一些地段门牌号码乱了套,比如某路88号的隔壁可能就是15号,只要你有钱,就可以从政府拍卖会上买到吉祥号码,把原来不吉利的44号改成168号。,3.政府的低效率,爱国游行:2009年1月15日周四,在保加利亚首都索菲亚的国会大楼外,示威者在一个反政府示威活动中举着一面保加利亚国旗。由于低效率和腐败问题严重,数千人要求政府官员辞职。,4.政府的寻租活动,寻租是指经济人通过各种政治的、经济的、合法的、非法的手段从政府官员处获得某种垄断特权或者是政府机构及其官员直接凭借其垄断特权而取得的非生产性利润活动。,第二节 混合经济的基本原理,引例 有种经济叫做混合经济 欧盟和美国一直不愿意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原因是中国政府在经济中发挥的作用太大。根据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编撰的美国法律概况及美国经济概况,美国经济被美国国务院定义为混合经济,因为私有企业和政府都起了重要作用。 美国人对私有制的重视缘于对个人自由的信仰,也缘于相信私有经济比大量归政府所有的经济运作有效。但自由企业制度也有局限,美国人一直也认为一些服务如果由政府执行要比由私有企业执行更好。因此在混合经济里,政府要做的事情也不少,比如“稳定和增长”、“管理和控制”、“直接服务”和“直接援助”。,纵观历史,美国政府的商业政策被归纳为“放任自流”。同时政府也在经济规章和社会规章两个方面试图约束企业,“美国历史就是在自由放任原则和对上述政府干预的要求之间徘徊前进的”。 初看起来也许会得出结论:美国政府管得事情也不少,因此混合经济也不是一个纯粹的市场经济。但仔细再分析,结论却相反,让人更加坚定的观点是:政府需要有所作为,但是在所有地方都要小心谨慎或者受到限制。 比如“稳定和增长”,是通过财政政策或者货币政策,减缓或者加速经济增长,维持经济稳定。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就是这样一个执行货币政策的机构,其首脑由总统任命,但是却能“抵制”总统的影响独立发挥作用。,美国经济概况中是如此描述的: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在保罗沃克尔及其下任格林斯潘的领导下,很好地发挥了经济交通警察的核心作用,指导国家经济的发展,使议会和总统的角色黯淡无光”。 好一个“黯淡无光”,经济学家马丁说,“联储的工作就是在宴会正在进行时拿走盛满酒的大酒杯”。在经济过热时,美联储要紧缩信贷,结果是降低了通胀危险,却导致了失业增加。因此“拿走酒杯的人”并不是讨人喜欢的人。如果遇上大选,美联储的压力就更大,因为总统总是希望有一个更快的经济增长和更多的就业来帮助其连任。,如此错综复杂,在美国这样一个混合经济中,沃克尔和格林斯潘做到了独立决策,原因就是:美国这样一个混合经济在骨子里仍装得是市场经济的骨髓。反观中国的市场经济,就不是那样纯粹。至少作为货币政策执行者,中国央行是没有权力针对市场变化单独做出“加息”决定的,因为“拿走酒杯的人”不讨人喜欢。,本节将阐述下列问题 一、混合经济的概念 二、混合经济的基本特征 三、 混合经济模式的类型,一、混合经济的概念 混合经济(mixed economy)是私人经济和公共经济的混合体。混合经济与自由市场经济相比,更注重于政府对经济的必要干预;而与计划经济相比,它又强调市场的作用。 二、混合经济的基本特征 1.产权结构上的公私并存 2.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并举的资源配置方法 3.政府、市场与企业职能分工 4.完备的市场法律体系 5.集中决策与分散决策并存,三、混合经济模式的类型,1.美国“私人垄断主导型”的混合经济模式 此种市场经济又称“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它强调市场经济主体间按市场规律开展相对完全的自由竞争,通过优胜劣汰配置社会资源。政府主要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经济政策的法律,保证竞争秩序和市场活动的运行。 这一模式的特点是: (1)国有经济的比重较低,一般在10%以下。美国国有经济仅占国有经济比重的2% ,国家所有制企业在全国资本构成中的比重仅为10%; (2)政府对经济的管理突出显现为间接管理,主要通过调节市场参数来间接引导企业的经营活动,很少干预微观经济活动。美国是典型的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经济环节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干预居次要地位。美国没有专门从事综合经济规划的机构,也从不制定任何产业政策,其资源配置主要通过市场分散进行,经济活动中,有7585%的行业依赖市场竞争的力量生存和发展。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相对其它国家是弱的。,2.德国“社会市场型”混合经济模式 亦称“莱茵模式”的互助资本主义。“社会市场型”混合经济模式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被德国经济学家和政治家当作社会保障网与自由竞争相辅相成的经济制度。 其特点是: (1)认为市场的灵魂是竞争,但竞争不能采取自由的形式,而要公平竞争; (2)坚持社会的整体性原则,注重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3)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但干预和导引的倾向点在于维护社会平衡。 “社会市场型”混合经济包含两个密不可分的领域:一个是带来经济效率的市场,另一个是提供社会保障、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的社会福利政策领域。它是“市场效率和活动与高水平的社会保障之间的结合。”,3.日本“政府主导型”混合经济模式 日本的混合经济模式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政府干预的力度和作用的范围都很大,并且与法国的经济模式有许多相似之处,即都是靠中央计划和市场机制共同协调经济。因此,一些研究日本经济的西方学者将日本的经济归结为“政府主导型”的混合经济模式。 4.瑞典“福利型”混合经济模式 “福利型”混合经济模式是以福利为国家制度特征的市场经济国家采用的模式,主要存在于欧洲一些社会民主党或社会党执政的国家,如挪威、瑞典等,尤以瑞典模式最为典型。它是指以改良的社会民主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充分就业和社会平等为目标、在工人运动的推动下由社会民主党与工会共同奉行的一种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瑞典“福利型”混合经济模式是在基本实现了“从摇篮到墓地”的全面社会福利制度中实现。这一模式使得整个社会的生活质量都获得了极大的提高。,5.中国的“强市场强政府”混合经济模式 中国的混合经济模式表现为: (1)在市场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上,建立和完善了公有制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结构。 (2)在分配结构上,建立和完善了劳动分配为主体的多要素分配并存结构。 (3)在经济运行机制上,建立和完善了国家主导型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作用的同时,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建立强市场和强政府的“双强”格局,使国家的经济职能充分有效地行使。,本节将阐述下列问题 1. 经济周期的定义 2. 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 3. 经济周期的类型 4. 经济周期与宏观调控,第三节 经济周期,一、经济周期的定义 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也称商业周期、商业循环、景气循环,它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是国民总产出、总收人和总就业的波动。,二、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 在现代宏观开放经济下,每个经济周期通常分为四个阶段:繁荣时期(boom)、衰退时期(recession)、萧条时期(depression)、复苏时期(recovery)。,美国1919年以来的商业活动,上世纪末,在我国经济实现“软着陆”以后,经济运行出现了经济周期分界模糊甚至周期性弱化的趋势。上图给出了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间(1978-2008年)GPD增长率的走势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展示我国经济增长的周期性轨迹。我国以GPD增长率和经济增长动力为衡量标准的经济波动区间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1978年至1991年,1992年至1996年,1997年至今。,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间(1978-2008年)GPD增长率的走势情况,三、经济周期的类型,1.朱格拉周期(中周期,平均长度为8.3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