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微生物课件_第1页
兽医微生物课件_第2页
兽医微生物课件_第3页
兽医微生物课件_第4页
兽医微生物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城疫病毒 Newcastle disease virus ( NDV ),Lecture 10,NDV是禽副粘病毒I型,为不分节段单分子负链RNA病毒。 属于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亚科。原被归为副粘病毒属,1993年被划为腮腺炎病毒(Rubuluvirus)属。现称为Avulavirus病毒属 副粘病毒科中NDV是唯一的一个其宿主不是哺乳动物而是鸟类的一个成员。,新城疫病毒的存活能力,NDV病毒粒子大致呈球形,有囊膜,直径为100-500nm。病毒粒子表面有长约8nm的纤突。 NDV可凝集所有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禽类的红细胞。 血凝特性和抗血清的特异性血凝抑制是ND的有效诊断手段。,致病性:高致病性(速发型)、中致病性(中发型)无致病性(缓发型)三种。 临床:嗜内脏速发型、嗜神经速发型、中发型、缓发型和无症状嗜肠型五种。,OIE根据NDV致病性实验所提出的5个判定标准: 最小致死量病毒致死鸡胚得平均时间(MDT) 1日龄雏鸡脑内致病指数(ICPI) 6周龄鸡静脉致病指数(IVPI) 病毒凝集红细胞后的解脱速率 病毒对热(56,30分钟)的稳定性 NDV的结构多肽、寡核苷酸指纹图谱及与植物血凝素结合能力不同等指标也有助于NDV的分类。,实验方法 强毒力株 中等毒力株 低毒或弱毒株 MDT 4060 6090 90,一般45天 ICPI 1.62.5 0.61.5 0.00.5 IVPI 1 0.00.8 0.0 V 慢 快 快 S 1520 5 5 注:MDT,最小致死量病毒致死鸡胚的平均时间;ICPI,1日龄雏鸡脑内注射致病指数;IVPI ,6周龄鸡静脉内注射致病指数;V,病毒凝集红细胞后解脱速率;S,病毒血凝集对热的稳定性(56,min),I am NDV !,新城疫病毒的基因结构 目前NDV的基因组全长有15186bp和15192 bp两种 (6x) 依次排列着NP、P、M、F、HN和L基因, 即3-NP-P-M-F-HN-L-5 分别编码6种结构蛋白:核衣壳蛋白(NP)、磷蛋白(P)、基质蛋白(M)、融合蛋白(F)、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和大分子蛋白(L)。,Genome of NDV and functions,Full-length of genome: is only 15186 bp?,NP,NDV基因组3端含有55nt或56nt 5端分别114nt的引导序列(Leader sequence)与尾随序列(Trailer sequence)。,NDV 6个结构基因之间由不同长度(1-47nt)的基因间隔区分开,基因间隔区的作用可能是参与上一个基因mRNA转录的终止及下一个基因的转录起始。,NP蛋白,病毒RNA由2200-2600个NP蛋白亚单位所包围,结合成螺旋对称的核衣壳,可防止细胞内一些核酸酶的降解。 Binding to viral RNA, involving in replication and transcription.,P蛋白,P蛋白与L蛋白一起形成对转录和复制起重要酶活性的RNA依赖的RNA聚合酶 。 P蛋白与L蛋白和NP蛋白一起形成RNPs参与基因组的复制和转录。 P: Preventing of “illegal-assembly” of NP with genomic RNA.,RNA的编辑,P基因在转录过程中通过在484位保守的编辑位点(UUUUUCCC)插入一个或两个非病毒序列的G碱基造成编码框改变而分别产生V和W蛋白 。 P、V和W蛋白具有共同的N末端但C末端不同。 V蛋白具有抑制/干扰素(IFN-/)的作用,是IFN的拮抗蛋白。最近,利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通过构建各种V基因突变毒株,也均证实V蛋白具有抑制IFN反应的能力,同时研究表明V蛋白也是NDV重要的毒力因子,与NDV的致病性密切相关 。,M蛋白,M蛋白位于病毒囊膜的内侧面,M蛋白在病毒的组装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M蛋白至少有两个功能区,一个是蛋白在脂质双层膜上的嵌着部位,另一个区域与核心中的核衣壳结构互相作用。,F蛋白,F蛋白一级结构中含有三个强疏水区 F蛋白刚合成出来时均为不具有活性的F0前体 F0被裂解后,形成F1、F2两个亚单位,两者以二硫键连接,其结构为NH2-F2-S-S-F1-COOH,裂解出的F1 N端是一个疏水区,能促使病毒与细胞膜融合,Ballagi等于1996年提出了基因型的概念。将F基因约75%的基因片段(即第334-1682位核苷酸)扩增后,用三种限制性内切酶(HinfI、BstOI 、RsaI)进行酶切电泳,根据酶切电泳的图谱特征,将NDV各毒株分为不同的型。,根据基因分型的方法,现已将世界各地NDV分为九个型(-)。且每一型中又可分为不同的亚型,如基因型可分为a、b、c等。研究发现,我国大陆现今的NDV流行株在基因型上主要是基因d。,NDV强毒株 112R/K-R-Q-K/R-R-F117 112G/E-K/R-Q-G/E-R-L117 NDV弱毒株 而且强毒株的F1多肽的氨基端一般为苯丙氨酸残基,相反弱毒株的该残基则被亮氨酸所取代 。,NDVF蛋白裂解位点的Aa分布情况,成熟的HN蛋白是由亚单位之间通过二硫键最终结合成四聚体寡聚蛋白。 HN蛋白具有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两种活性,前者负责识别靶细胞中含唾液酸的受体,介导病毒对靶细胞的吸附;后者则具有破坏分解受体的能力。,HN蛋白,HN蛋白,HN蛋白的大多数功能位点和神经氨酸酶活性点等主要位于球状区。 Hulslander等于1999年分析发现,在HN蛋白柄部含有2 个HR,在74110位残基内,HR内的氨基酸突变后,病毒的融合活性明显下降。,HN蛋白,尽管各毒株HN基因全长均为2.0kb,但由于开放阅读框架长度和终止密码位置的差异,其翻译的多肽长度有所不同。 一类为HN0616,长度为1848bp无活性的前体,需经水解才能转化为有生物活性的HN蛋白,第二类为HN577,第三类为HN571 ,具有生物学活性 。,HN蛋白,NDV的部分生物学特性,L蛋白是高分子量的RNA依赖性RNA聚合酶,与NP和P蛋白共同参与病毒RNA的转录和复制。 L和P 蛋白是RNA依赖性RNA聚合酶的两个亚单位。,L蛋白,Replication of NDV,“Rule-of-six”,强弱毒的研究进展,吉长庆等针对我国流行的NDV强毒株F蛋白前体F0的F2片段的特异结构,人工合成特异性多肽,将其与小牛血清白蛋白化学偶联制成完全抗原,然后免疫小鼠制备多肽血清,该多肽可与新城疫强毒发生特异性反应。,1.抗体法,卢建红等用抗NDV的单抗建立了夹心ELISA从泄殖腔检测新城疫强毒 。 卢景良等用F的重组质粒和纯化的F蛋白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获得了4株有强毒特异性的单抗,从而为NDV的鉴定和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2.核酸探针法,Jaracki-Black针对NDV F0蛋白及其裂解位点核甘酸序列与毒力的关系,合成区分NDV强弱毒株的核酸探针,该探针的长度为21个碱基,与强毒株的F蛋白裂解位点基因互补可与11个速发性毒株、5个中发性毒株的RNA杂交,而不与所有7个弱毒株的RNA杂交,说明该探针能将弱毒株从强毒和中毒中区分出来。,贺东生等根据F0基因高变区的特异位点,设计并合成了一段含48 bp的寡核苷酸,经光生物素标记后制备探针,用来鉴别新城疫的强毒株和弱毒株。,3. 核酸酶切图谱和序列分析法,2000年Nanthakumar 等利用BglI和HhaI消化F基因中一段含裂解位点编码序列的356bp片段进行酶切分析,可将8 株印度的NDV分离物分为强、中、弱三种毒力。 NDV F蛋白裂解位点序列已经被接受为病毒毒力评定的指标, 1995年Seal等设计了两对引物进行RT-PCR扩增,然后对PCR产物直接测序,对照已发表的强弱毒株序列推测NDV毒力获得了成功。,4 .RT-PCR法,1997年Kant等建立了快速区分NDV强毒和弱毒的RT-PCR方法,他们根据决定毒力的F0蛋白裂解区域的编码基因的差异,设计了A、B、C、D四条引物 。 引物A是上游引物,位于F基因编码F0蛋白裂解区域基因的上游,引物B、C、D是下游引物。,4.RT-PCR法,引物B位于F基因编码F0蛋白裂解区域基因的下游,而引物C、D则针对F基因编码F0蛋白裂解区域基因,引物C特异性针对强毒,引物D特异性针对弱毒。 A+B能特异性扩增出所有NDV F基因 ,引物对A+C能特异性扩增出强毒NDV F基因 ,引物对A+D能特异性扩增出弱毒NDV F基因 。,1.株(A+C);2.株(A+D);3.489株(A+D);4.489株(A+C);5.Mark ;6.株(A+B);7.489株(A+B) 标准强毒株和弱毒株的 扩增图谱,NDV作为新型病毒载体的研究,优点,1、NDV不易发生突变,在研究和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重组的几率很低; 2、NDV可在鸡胚中大量增殖并可达到较高的滴度,因此适合于外源蛋白的规模化生产; 3、NDV重组疫苗可采取饮水、喷雾等方式免疫,操作相对简单易行;。,优点,4、与其他很多RNA病毒一样,NDV在细胞浆中复制,不依赖细胞核,因此不会与细胞染色体发生整合,使用上相对很安全 5、与其它很多禽类传染病病原一样,NDV的自然感染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和肠道,因此可有效地引发黏膜免役和体液免役,即使在有母源抗体的情况下,也可诱导产生局部免疫。 6、有效的激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Leader,Trailer,NP,P,F,HN,L,3,5,CAT,GFP,M,HA,CAT,SEAP,Recombinant NDV as a vector,Reporter gene,GS,GE,Construction of recombinant chimeric NDV,Marker vaccine,NP,Leader,Trailer,M,P,F,HN,L,3,5,2001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