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生产成本与制造费用的核算-1.ppt_第1页
辅助生产成本与制造费用的核算-1.ppt_第2页
辅助生产成本与制造费用的核算-1.ppt_第3页
辅助生产成本与制造费用的核算-1.ppt_第4页
辅助生产成本与制造费用的核算-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辅助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的核算,第一节 辅助生产成本的核算 第二节 制造费用的核算,第一节 辅助生产成本的核算 一、概念 1. 辅助生产:针对基本生产而言,指为基本生产和经营管理提供服务或劳务的生产。 2. 辅助生产费用:在辅助生产车间范围内发生的一切费用。 按要素划分:材料、人工、动力。 3.辅助生产车间一般很少对外服务。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应由各受益的车间丶部门负担。 二、辅助生产的类型 1. 单一产品的辅助生产车间:只提供一种服务。如:供水车间、供电车间。 2. 多产品的辅助生产车间:提供多种服务(品种)。如:机械制造业,同时从事工具、模具、修理用备件的制造等。,三、辅助生产成本核算的意义 1. 辅助生产车间本身是一个成本中心,需要进行核算与考核 2. 辅助生产费用核算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产品成本和经营管理费用计算的正确与否,四、“辅助生产”核算的帐户流程简图,五、 辅助生产成本的归集 (一)“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一级科目 (1)结构 (2)用途 (3)性质:成本费用类帐户 (4)明细账:按车间以及产品和劳务分设 在只生产一种产品或只提供一种劳务的辅助生产车间,如供水、供电、供汽、运输等车间,应按车间别设置“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 在生产多种产品或提供多种劳务的辅助生产车间,如工具、 模型等车间,除了要按车间分别设置“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外, 还应按所生产的各种产品或劳务,分别开设“产品成本计算单”, 登记当月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等直接成本项目的费用。其他费用可先在“制造费用- 辅助生产车间”明细账中进行核算,月末,再采用适当的分配标准, 分配记入各有关产品或劳务成本计算单中。 辅助生产车间也应根据其生产类型的特点和管理的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计算其产品或劳务的成本。 (二) 归集 根据实际发生的多少,在辅助车间范围发生的料、工、费及其他费用的计算(按一定标准分摊到各个对象中),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xx车间 贷: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 制造费用等,六、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一)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一般原则 直接能确认的辅助生产费用直接计入到相应的受益对象中,不能直接确认的按受益比例分摊确认。 若辅助生产车间是生产产品的,如自制材料、工具、模具和修理用的备品、备件的辅助生产车间比照基本车间成本的计算方法,先计算完工品成本,在这些产品完工后, 应将其成本从“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转入到“原材料”或“低值易耗品”等账户中。各车间、部门领用时,再比照财务会计中存货的核算方法, 根据具体的用途和数量,一次或分次再从“原材料”“低值易耗品”账户贷方转入“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有关成本费用账户的借方。 对于供水、电、运输等服务的辅助生产车间,按受益单位全额在各受益单位之间按所耗数量或其它比例分配。 分配方法力求简单、合理、易行。,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帐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在建工程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xx车间,(二)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方法 如果辅助生产车间除主要向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等部门提供劳务外,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也相互提供劳务。由于它们之间相互制约互为条件, 使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产生了困难。辅助生产之间相互提供劳务,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先解决辅助车间间的费用关系,然后再对外分配。 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方法很多,通常采用的方法有: 直接分配法 顺序分配法 交互分配法 代数分配法 按计划成本分配法等。,1.直接分配法 直接分配法是指把辅助生产车间所发生的实际费用, 仅在各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等部门之间按受益数量进行分配, 对于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的产品或劳务不进行分配的一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 。 计算公式:,特点:简单、易行、容易操作,但计算不够精确。 适用性:没有交互服务或交互服务较少的企业,或者辅助生产之间提供劳务的价值量基本一致。,分录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举例,P71例6-1,举例,某企业设有供电、供气两个辅助生产车间,由于该企业辅助生产车间只提供一种劳务,因而不设置制造费用明细账, 辅助生产车间所发生的费用,全部登记在“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中。 供电车间的“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如下(见表6-1)。 供气车间本月发生费用为340 000元(其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略)。 各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数量及各受益单位耗用量如下(见表6-2)。 根据上述资料, 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的计算结果如下(见表63)。,辅助生产成本明细帐 表6 2009年8月 车间:供电车间,表6-2 辅助生产劳务供应通知单 2009年8月,辅助生产费用分配 表6 2009年8月 (直接分配法),根据计算的结果,应作如下的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571 600 制造费用 57 910 管理费用 62 85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352 360 辅助生产成本(供气车间) 340 000,2.一次交互分配法 概念 一次交互分配法是指将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分两次进行,在对外分配之前,在辅助车间内部先进行分配,然后再对外分配。要点是:分两次进行分配,第一次按全部劳务计算分配率,但只进行交互分配,即只限于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根据相互提供的产品或劳务进行交互分配费用,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等部门从略;第二次是将辅助生产分配前的费用,加上分入费用,减去分出费用,计算出各辅助生产车间的实际费用后, 再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给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外部各受益单位。 计算公式 1)第一阶段的交互分配: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交互分配的单位成本 某辅助生产车 该辅助生产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 间费用交互分配率 = 该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对内对外劳务总量 某辅助生产车间 该辅助生产车间 应分配转入其他辅助= 耗用其他辅助生 其他辅助生产车 生产车间的费用 产车间劳务量 间费用交互分配率,2)第二阶段的直接分配,分录: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优缺点 采用一次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克服了直接分配法在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不分配费用的缺点,使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计算更加准确; 同时,也能促使各辅助生产车间降低相互之间的消耗,加强经济核算。 但采用这种方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在实行厂部、车间两级成本核算的企业里,各辅助生产车间只能在接到财会部门转来其他辅助生产车间分入费用后,才能计算出实际费用,进而进行交互分配和对外分配。因此, 往往影响了成本计算的及时性。同时,第一阶段的交互分配时所要分配的费用, 由于不包括耗用其他辅助生产车间劳务的费用,所以, 计算出来的费用分配率不是实际的分配率,准确性要差一些。 表格设计、计算比较难,举例:P73例6-2,仍以直接分配法的资料为例,分配计算的结果如下(见表6)。 账务处理如下: ()交互分配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25 500 辅助生产成本(供气车间) 20 424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20 424 辅助生产成本(供气车间) 25 500 ()对外分配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570 675 制造费用 57 690 管理费用 63 995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357 436 辅助生产成本(供气车间) 334 924,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表6 2009年8月 (一交互分配法),3.计划成本分配法 概念 计划成本分配法是指按事先确定的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产品或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和各车间、部门耗用的数量,计算各车间、 部门应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的一种方法。 要点:各辅助生产车间将其成本按照各受益单位提供的产品和劳务的实际数量和计划单位成本分配给各受益单位。 各辅助生产车间的实际总成本与计划成本分配转出的总成本的差异 为简化工作,一般全部计入“管理费用”。 在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3.计划成本分配法,计算公式:,举例,P74例6-3,例1的资料为基础,并假设每度电的计划单位成本为1元,每小时修理计划单位成本为55元,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的结果如下(见表6-5): 账务处理如下: 根据表6-5中的数字,应作如下的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28 050 辅助生产成本(供气车间) 22 200 基本生产成本 582 500 制造费用 59 000 管理费用 65 250 贷: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374 000 辅助生产成本(供气车间) 383 000 对于结转的差异额,应作如下的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 -14 39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14 390,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表6 2009年8月 (计划成本分配法),3.计划成本分配法,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计算手续简单,各种辅助生产费用只计算分配一次, 而且不是在辅助生产车间实际费用计算后再分配,加快了会计核算的速度, 并且能考核各辅助生产车间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有利于厂内经济核算。 但假若辅助生产车间生产的产品或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制定的不准确, 会影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准确性。将较大的差异额列入“管理费用”科目中, 则对当期的损益有较大的影响。 因此, 按计划成本分配法一般适用于辅助生产计划单位成本制定的比较准确的情况下采用。,4.代数分配法,定义 代数分配法是运用代数中建立多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 计算出各辅助生产车间提供产品或劳务的单位成本,然后,再按各车间、 部门(包括辅助生产车间内部)耗用辅助生产车间产品或劳务的数量计算应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 某辅助生产 该产品或辅助 该辅助生 该辅助生产车间耗 某辅助生产 车间提供产 生产劳务 = 产车间直接+ 用其他辅助生产车 车间产品或劳 品或劳务数量 的单位成本 发生的费用 间 产品或劳务的数量 务的单位成本 各车间、部门应分配 该车间、部门 产品或劳务 的辅助生产费用 = 的劳务耗用量 的单位成本,4.代数分配法 数学建模 发电 修理 供水 单位成本 x y z 劳务量 X Y Z 已归集费用 Kx Ky Kz Kx+y Yx+z Zx=X x Ky+x Xy+z Zy=Y y Kz+x Xz+y Yz=Z z,举例P75例6-4,以例1的资料为基础,采用代数分配法时的计算过程如下: 首先,设X代表每度电的单位成本,Y代表每修理工时的单位成本。 其次,建立如下多元一次方程组: 383 000X=352 360+510Y(1) 6800Y=340 000+22 200X(2) 然后,解上述二元一次方程组. 则Y=53.2349448484 X=0.99088726337 这样,经过计算,每度电的单位成本为0.99088726337元,每修理工时的单位成本为53.2349448484元。最后,根据各车间、部门的耗用量和单位成本,即可计算出各车间、部门应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 根据计算结果编制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如下(见表6-6)。,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表6 2009年8月 (代数分配法),根据表6-6中的数字,应作如下的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27 150 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 21 997 基本生产成本 570 873 制造费用 57 704 管理费用 63 783 贷: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379 509 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 361 998,4.代数分配法 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计算精确,适用于管理较好的企业 当企业的辅助生产车间较多时,需设的末知数就多,建立的方程组中的方程就多,计算工作复杂 不符合会计的要求,没有留下可以验证的计算过程 代数分配法一般适用于辅助生产车间较少或会计工作实现了电算化的企业采用。,5.顺序分配法 概念 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的费用分配应按照辅助生产车间受益多少的顺序排列,其要点是向后分配,接受其他辅助生产车间产品或劳务少的排列在前面,而接受其他辅助生产车间产品或劳务较多的排列在后面。先分配排在前面的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排在后面的辅助生产车间消耗在前面的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或产品,要承担成本,而排在前面的辅助生产车间消耗排在后面的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或产品,不承担成本。辅助生产车间以外部门消耗的产品或劳务都要承担成本。按此顺序逐个分配下去,直至分配完毕。,5.顺序分配法 概念 例如,供电、供水、供汽三个辅助生产车间。 计算公式 某辅助车间单位成本=(分配前的成本从排在前面的车间分进的成本)(产品或劳务总量提供给排在前面的车间的产品或劳务量) 或,某辅助车间单位成本=(分配前的成本从排在前面的车间分进的成本)(为排在后面的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产品或劳务量+为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部门提供的产品或劳务量),举例P76例6-5,现仍以直接分配法的资料为例,由于供电车间耗用修理车间的费用少,而修理车间耗用供电车间的费用多,因而,供电车间排列在先, 先将费用分配出去。分配时既要将电费分配给基本生产车间、行政管理等部门, 还要分配给排列在后的修理车间。由于修理车间排列在后,因此, 其所分配的费用由两部分组成,即本车间发生的费用和供电车间转入的费用。 所应分配的劳务数量,不包括供电车间耗用的2 200度电。根据上述的分析,编制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如下(见表6-7)。 根据表6-7中的数字,应作如下的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 20 424 基本生产成本 568 050 制造费用 58 138 管理费用 66 172 贷: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352 360 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 360 424,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表6 2009年8月 (顺序分配法),5.顺序分配法,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采用顺序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优点是计算方法简便 但是, 由于排列在先的辅助生产车间不负担耗用排列在后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 分配结果的准确性受到一定的影响 同时, 也不便于调动排列在先辅助生产车间降低耗用排列在后辅助生产车间产品或劳务的积极性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有着明细的顺序, 并且排列在先的辅助生产车间耗用排列在后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较少的情况下采用。,例:发电车间:105000千瓦时、68250元;修理车间:3000小时、13500元;运输车间:14600千克、21900元。 假设运输部门受益最少而发电车间受益最多。,顺序分配法_举例(续),顺序分配法_举例(解答),顺序分配法_举例(解答),顺序分配法_举例(解答),综合练习1:,直接分配法,发电车间直接分配率 8000(400004000)0.222 一车间:20000 0.2224444 二车间:12000 0.2222666 管理部门:4000 0.222890 * 借:制造费用_一车间 4444 制造费用_二车间 2666 管理费用 890 贷:辅助生产_发电车间 8000,直接分配法,(2)修理车间直接分配率 3600(1200200)3.6 一车间:4403.61584 二车间:3203.61152 管理部门:2403.6864 *借:制造费用_一车间 1584 制造费用_二车间 1152 管理费用 864 贷:辅助生产_发电车间 3600,计划分配法,(1)修理车间计划总成本12003.54200 发电车间:200 3.5700 一车间:4403.51540 二车间:3203.51120 管理部门:2403.5840 *借:辅助生产_发电车间 700 制造费用_一车间 1540 制造费用_二车间 1120 管理费用 840 贷:辅助生产_修理车间 4200,假定电的计划成本为0.22元/千瓦时, 修理的计划成本为3.5元/小时。,计划分配法,(2)发电车间计划总成本400000.228800 修理车间:4000 0.22880 一车间:200000.224400 二车间:120000.222640 管理部门:40000.22880 *借:辅助生产_修理车间 880 制造费用_一车间 4400 制造费用_二车间 2640 管理费用 880 贷:辅助生产_发电车间 8800,计划分配法,(3)发电车间实际成本80007008700 发电车间成本差异87008800100 修理车间实际成本36008804480 修理车间成本差异44804200280 *借:辅助生产_发电车间 100 管理费用 180 贷:辅助生产_修理车间 280,代数分配法,接前资料:设电的单价为x,修理的单价为y。 8000200y40000x x0.2186 36004000x1200y y =3.7288 然后再按此单价,分配费用,见下表:,代数分配法,一次交互分配法,一次交互分配法_解答(续),发电车间:7800元、36000千瓦时 一车间:200000.2167=4334 二车间:120000.21672600 管理部门:4000 0.2167866 修理车间:3800元 、1000小时 一车间:4403.8=1672 二车间:3203.81216 管理部门:2403.8 912,(1)借:辅助生产_发电车间 600 贷:辅助生产_修理车间 600 (2)借:辅助生产_修理车间 800 贷:辅助生产_发电车间 800 (3)借:制造费用_ 一车间 4334 制造费用_二车间 2600 管理费用 866 贷:辅助生产_发电车间 7800 (4)借:制造费用_一车间 1672 制造费用_二车间 1216 管理费用 912 贷:辅助生产_修理车间 3800,一次交互分配法_解答,综合练习2: 假定供电的计划成本为0.25元/度, 供水的计划成本为0.22元/吨,第二节 制造费用的核算,一、制造费用的概念、内容 概念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的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固定资产使用费、维修费等费用。 制造费用是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正确合理地组织制造费用的核算,对于正确计算产品成本, 控制各车间、部门费用的开支,考核费用预算的执行情况, 不断降低产品成本具有重要的作用。 内容 主要包括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费、生产单位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的折旧费、修理费、固定资产租赁费、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取暖费、水电费、生产单位用固定资产大修期间停工损失的损失以及其他制造费用。,二、帐户设置 一级 “制造费用” 二级 “制造费用某分厂” “制造费用某车间” 三级(按项目) “制造费用水电费” “制造费用修理费” “制造费用折旧费” . 三、归集 1. 归集对象范围:按“属地”原则归集各间接费用,制造费用明细账,制造费用明细帐 表6 第一车间 200X年8月,四、制造费用的分配 按车间分别进行分配 某车间单一产品的分配 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某车间多品种产品的分配 合理选择分配标准 实际分配率方式 生产工人工时标准分配 机器工时标准分配 生产工人工资比例 联合分配法 预算分配率方式 累计分配率方式 由于制造费用是本期生产而发生的费用,除季节性生产企业,一般没有余额,1.实际分配率方式,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法 某车间制造费用分配率 =某车间制造费用总额该车间产品生产工时总数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该种产品生产工时制造费用分配率 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 某车间制造费用分配率 =某车间制造费用总额该车间产品生产工人总工资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该种产品生产工人工资制造费用分配率 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 联合分配率方式 这种方法是根据制造费用各类费用的特点,将其划分为若干类, 分别选择合理的标准进行分配。分类的标志可根据制造费用的性质和用途进行。 例如,有些企业将制造费用分为以下两类, 一类是机器设备使用及维修的有关费用; 另一类是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费用。 前者可按机器工时或折合工时的比例进行分配,后者可按直接人工工时的比例进行分配。,2.预算分配率方式,概念 预算分配率法是以企业制造费用预算和各种产品的定额工时(或标准工时)为标准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 制造费用预算分配率 = 年度制造费用预算总额年内各产品计划产量的总定额(机器工时、人工工时、直接成本) 某月某种产品分摊的计划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预算分配率 该月该种产品实际产量的定额数(工时、直接成本) 分配结果 各月“制造费用”账户可能有余额,借方余额属于待摊费用,贷方余额属于预提费用 “制造费用”账户的年末余额是全年制造费用的实际数与计划数的总差异 调整计入12月份的产品成本 按各产品全年定额工时总数比例或已分配制造费用比例等进行分配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产品 贷:制造费用 (超蓝节红),计算公式,制造费用 全年制造费用预算总额 预算分配率 = 全年各种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之和 某产品应分配 该产品实际产量 制造费用 的制造费用 = 的定额工时 预算分配率 实际制造费用与按预算分配率 实际制 按预算分配率 计算分配的制造费用的差额 = 造费用 - 分配的制造费用 差异额 差 异 额 分配率= 按预算分配率分配的制造费用 某产品应分 该产品按预算分配 差异额 配的差异额= 率分配的制造费用 分配率,举例 P81例6-8,企业一车间全年预算制造费用额为180 000元, 各种产品实际全年定额工时为200 000小时。12月份甲产品实际工时为13 000小时,乙产品实际工时为5 500小时。年末核算时,该车间全年实际发生制造费用189 000元。1至11月份按预算分配率分配的制造费用甲产品为122 400元,乙产品为53 550元。 根据上述资料,采用预算分配率法分配的结果如下: 制造 费用 预算分配率 = 180 000 = 0.90 200 000,12月份甲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3 0000.90=11 700(元) 12月份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5 5000.90=4 950(元) 差异额=189 000-(122 400+53 550+11 700+4 950)=-3 600(元) -3600 差异额分配率 = _ = -0.01869 (122 400+11 700)+(53 550+4 950) 甲产品应分配的差异额 = (122 400+11 700)(-0.01869)=-2 506(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差异额 = (53 550+4 950)(-0.01869)=-1 094(元) 计算结果为负数,则应冲减产品成本中的制造费用数额, 用红字编制会计分录。根据本例的计算结果,应作如下的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506 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1094 贷:制造费用 3600 如果计算结果为正数,则应增加产品成本中的制造费用数额, 用蓝字作上述会计分录。,预算分配率方式,优缺点 采用预算分配率法分配制造费用时,不必每月计算分配率, 简化和加快了制造费用的分配工作, 并能及时反映各月制造费用预算数与实际数的差异。特别是在季节性生产或季节性费用比重较大的企业或车间, 利用预算分配率方式可以避免各月制造费用分配率相差悬殊的弊病。 所以, 预算分配率法是比较理想的。但是,采用这种方法分配制造费用时, 要求企业的计划、定额管理工作的水平较高,否则,会影响制造费用分配的准确性。,3.累计分配率方式,定义 累计分配率方式是在产品完工时一次性分配其应负担的全部制造费用,至于未完工产品暂不分配, 其应负担的费用保留在“制造费用”账户中,待其完工后一次性分配。累计分配率方式中的分配标准, 可采用上述分配方式中分配标准的任何一种。 计算公式 制造费用累 制造费用期初余额 +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 计分配率 = 各种产品累计分配标准之和 完工产品应分 完工产品的 制造费用 配的制造费用= 累计分配标准 累计分配率 举例 优缺点,举例 P81例6-9,某企业本月份共生产甲、乙、丙、丁四批产品, 甲产品上月投产,生产工时为400小时,本月发生工时1 500小时。另外三批产品均为本月投产,工时分别为2 400小时、1 800小时和3 250小时。 月初制造费用余额为1 360元,本月发生5 652.50元。甲产品本月完工,其余三批产品均未完工。 采用累计分配率法计算分配制造费用时,其计算结果如下: 1 360+ 5 652.50 制造费用累 = = 0.75 计分配率 400+1 500+2 400+1 800+3 250 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400+1 500)0.75=1 425(元),3.累计分配率方式,优缺点 采用累计分配率方式分配制造费用,其优点是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