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动作描写,如果让不能说话的哑女去卖刀,她该怎样把刀卖好呢?下面是她的方式: “她把刀搁在铁丝上,一瞬间,细铁丝分为两截,而刀刃无损;她又手起刀落,面前的粗铁丝转眼间断成数截,而刀刃依然锋利如初。 于是,她的摊位前排起了长龙,人们争相购买她的菜刀。” “说不如做,言不如动”,广告中泛滥的眩惑语言早已让人麻木,而卖刀女的两个动作,让顾客眼见为实,心悦诚服。卖刀如此,写作呢?,写人物要多行动少说话。(高尔基) 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老舍) 道理和卖刀一样,只要抓住人物的典型动作一笔一笔以慢镜头的手法细致呈现,我们笔下的人物形象就会“活”起来。下面,我们就来感受动作描写的魅力。,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 我家的后面有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人与动物的动作前脚跟后脚,交相辉映,无,生动地再现了孩子因好奇探索的天性带来的一个“趣”字!诸多动作似电影胶片,阅读和想象跟紧一点的话,完全可以看成是一连串的连贯动作。你读出其中的玄机了吗?)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系列动作,秩序井然。) 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的。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以“行家”的语言描写,衬托孩子捕鸟的动作,显露出性格中的一个“躁”字,孩子动作特征显得更突出。可见,动作描写有了其他描写的配合,更立体。)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以静衬动,突出爱书人的“享受”,很具戏剧效果和画面感),“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 (老先生爱书的性格,通过形象的动作,展现得何其充分!且通过孩子的眼和心,突出了其中的戏剧效果!),点评: 动作描写的生机与魅力,在鲁迅笔下酣畅淋漓。 短短一篇文字,离不开童“趣”(主题)。看他写孩子,的确是“孩子”。好奇探索,用人与物的交替动作描写;焦躁,由系列动作做主,像模像样似乎要捕获无数鸟雀,却用“行家观众”的神态、语言描写揭示;还有孩子的贪玩应付,居然以“爱书人”的“入神”动作来对比反衬,以为在写“他”,实际还是在写“我” 然而孩子的确是“动作”先于语言和心理的。这便是先生对孩子的理解,对孩子性格的理解!不能不服!,文章启发我们:年龄小些的孩子写文章,动作描写适宜唱主角,其它描写方式做配角能增强动作效果主角配角,应共同为反映人物性格和揭示文章主题服务。,一、动作描写的主要作用。 动作描写,是通过描写人物做什么和怎样做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凸现人物的个性特征思想的、品格的、性格的、心理的以及习惯的。所以,成功的动作描写主要有下列作用: 1.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请看例1: 刘姥姥到了荣国府大门前石狮子旁边,只,见满门口的轿马。刘姥姥不敢过去,掸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然后溜到角门前,只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门上,说东谈西的。刘姥姥只得蹭上来问:“太爷们纳福。”(曹雪芹红楼梦) (点评:“溜”、“蹭”都反映出刘姥姥在侯门大户前,自觉身份卑微、地位低下而产生的畏惧和小心讨好的心态。),2、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请看例2: 我每次抬起头来,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都德最后一课) (点评:“一动也不动”地“瞪”着“看”,用词似乎很平常,但因“最后一课”的特殊气氛,这些动词也被染上了特别悲怆的色彩。法语老师心里最不舍的,其实是他在自己的国土上教授法语的自由!),3、折射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和精神风貌。请看例3: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孙犁芦花荡),(点评:老头子为报仇,用力“砸”“敲”鬼子,体现了老人对侵略者的恨;那一“望”,在望藏在苇丛中看着这一幕的女孩子,带着 松与愉快,也是自尊和自信的体现。),【牛刀小试】:分析下列语段中人物动作体现出的性格特征,填上合适的人物名称。 邻居奶奶 我那读幼儿园的妹妹 _闷得够呛,趁奶奶在厨房做晚饭,就蹑手蹑脚地溜出屋去了。路过厨房时,她放慢了脚步,轻轻地用脚尖踮着地。到了门口,她猛地一蹿,出门去了。一出家门,仿佛出笼的小鸟,她跑着,唱着,真快活。跑了一会儿,她也不知再往哪儿跑好,于是就一会拿根小木棍指挥蚂蚁“列队出操”,一会爬到工地的钢筋架上“探险”,每件事都能让她乐得拍着手直叫好。,。 _略微有些驼背,身躯胖胖地,此刻,正费力地打着伞在空旷的路上艰难地行走。狂风夹着大雨扑面而来,她使劲向前躬着身子,抓紧伞,进一步,退半步,踉踉跄跄地向前走着。,二、写好动作应注意哪些问题。 结合以上三点,我们大致可以归纳出动作描写的以下注意事项: 动作描写是道“选择题”,而且常常是单选题,需精准选择。 人物性格应当从他自己的行动里流露出来。动作是无声的语言,反映人物个性。人物的身份地位、心理个性和精神风貌,都会在一定的环境下,通过相应的动作展现出来。比如运动中的人,因为性格、态度不同,动作也会有很大差异:有的拙,有的巧;有的张扬,有的含蓄描写时,仔细揣,摩,抓住关键性的特征,精确“炼词”,用最合适的动词来表现人物特点,才能成功地做好这道选择题,写出“这个人”,而不是“其他人”的特点。请看例4: 爸爸带着我骑着自行车去南湖。路上瞧见建筑工人在造房子,听到树上的蝉儿在不停地鸣叫。到了南湖,从自行车上面跳下来,放好自行车,脱下衣服,走到水里,就开始游泳。吃力了,休息一会儿,再游。过了一个小时。我们就回家了。游泳真开心。(习作学游泳),动词一箩筐, 但“面孔都很熟悉”,没有看到一点点“这个人”学游泳时的心理和学习过程中展现出的性格特点。病根在哪?不分青红皂白,堆砌动作!却没能选准那些关键性的,即最生动、最精彩的动作,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动作。请看下面修改过的文字: 终于下水了,这可不像岸上,我两腿发软,身体飘来飘去,完全不由控制。我急忙紧紧地抱住爸爸的脖子,两腿夹住爸爸的腰部,口里直喊着“我要上岸”。爸爸说:“别害怕,一步一步地学,总是能学会的。”过了一会儿,我才壮着胆,两脚,稍微向后伸了一下,觉得没事了,又将两脚再用力一前一后地伸了几下,感觉后半身浮了起来。反反复复,我终于学会了用脚游水。开心的感觉让我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删除无关动作,着力描写学游泳时的动作,来展现“我”学游泳的心理和“我”的个性。加点动词真实地表现出“我”刚学游泳时的害怕心理和小心谨慎的性格。 动词也不一定要多,精当的一两个也足以刻画出一个人的天性。例5:(宋江)拿起箸来也吃了些鱼,呷几口汤汁。李逵并不使箸,便把手,(李逵吃鱼,重在一个“捞”,配一个“嚼”,两字足以刻李逵“天真的粗鲁”。括弧中是“天下第一评”清代金圣叹的点评。金圣叹深爱李逵,认为李逵是“上上人物”,看看四句评论,再回首两个动词,便不言自明了。) 2.合理分解动作,精细描摹完整过程。如果动作太多,最好是分解成一连串细小的动作,在细腻的刻画描写中使人物形象站立起来。请看例6: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他)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的流下来了。 (朱自清背影) (著名的“望父买橘”片段。作者将“买”这一大的动作分解成一系列的小动作:“走”“探”“ 攀”“ 缩”“ 微倾”,将父亲月台买橘的情景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表现出父亲的慈爱和迂执、艰难和努力,及对作者的深情。如果仅用一句“父亲很艰难地爬过月台买橘子”,感人的艺术力量又从哪里来?),(再如写运动员起跑的预备动作,不能简单地写“他蹲下去,做好准备”,而应该写他“如何蹲下去”,手、腿、眼神等如何配合,以努力做到具体、形象。请看例7: 他半蹲在起跑线上,左脚尖顶住起跑线,右膝跪在跑道上,两手就像两根钉子插在地上。整个身体微微前倾,抬着头,目不转睛地盯向前方,那样子,就像一只展翅待飞的雄鹰。“预备”随着这拖长的声音,他慢慢绷直右腿,仿佛是一张拉开了的弓。“啪!”那“箭”猛然射了出去。他飞快地跑着,像闪电,像受了惊吓的羚羊,像脱,了缰的野马,奔跑着跑了一段后,他的速度渐渐慢了,可是他仍然大幅度地挥摆着双手,努力向前跨着大步。离终点不远了,他猛地抬起头,闭上眼,咬紧牙关,拼命地冲向终点。“冲啊!”周围响起了狂热的呼喊。终点就在眼前了!只见他猛一低头,身体向前冲,那条终点绳挂在他的身上,如同一条荣耀的绶带。 (动作分解:预备初期起跑前的瞬间起跑后冲刺阶段) 动作描写是团队作战,需“队员”配合才能打胜战。 具体生动的动作描写,是团队作战的结果。只有将,动作穿插在具体的场景中,并与其他“队员”情感、态度、姿势或表情联系在一起时,它们才是有意义的动作,这些人格化的动作,能够创造生动鲜明的画面。试对比下面两组句子(例8): 甲:父亲从裤兜里掏出一个杏子,把杏子给了妹妹。 (空洞、笼统;没有其他描写和修辞配合,令动作在事件中失去了背景衬托的纵深感,人物也因此“站不起来”。) 乙:父亲擦把汗,手笨拙地伸进瘪瘪的裤兜,费力地摸索出一个皱巴巴的塑料袋。他提起袋子一,角小心翼翼地往手心里倒,骨碌一下滚出一个黄澄澄的大杏子。父亲用手掌托着这颗孤独的杏子,仿佛托着一座巍峨的大山,手微微有些颤动,好大一会才嗫嚅着说:“活难寻没挣下钱生了病买了一颗好赖尝一点”说着父亲把杏子给了妹妹。(麦黄黄,杏黄黄) (对动作加以准确修饰,配合心理和语言描写,让父亲“立了起来”。一个“托”字,显出了困苦、卑微的父亲对来之不易的大杏子的珍视,那“孤独”中包含的是父爱“大山”般的份量!这就是团队配合,做具体、典型的动作描写的“意义”!),【小试身手】:寻找下面语段中的动词和修饰语,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1)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真正要打的意思。 魏巍我的老师 (2)他50多岁了,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他战战兢兢取下眼镜,用衣服的下摆随手擦了擦镜片。“嗯嗯”他刚要讲话,忽然想起了什么,手忙脚乱地在盘子里找了找,又匆匆往口袋里掏了掏,,掏出了一盒火柴,这才放心地又“嗯嗯”两声,站直身子,用特别响亮的声音说:“现在开始看老师做实验!” 选自糊涂的老师 三、写出具体生动的动作描写的四个步骤。 下面,我们就先以刘翔跨栏的瞬间为例,看看如何分步描写其动作。 步骤一:选择描写的身体部位(选择最能体现其跨栏“神韵”的身体部位) 观察并选择,最好的写作目标是:双腿、双臂、双眼。,步骤二:选用准确的动词描写(未必要特别,但一定首先要准确) 选定的动词为:(双腿)跨越、(双臂)摆动、(双眼)紧盯 步骤三:细致入微地描摹人物动作(即在动词前添加恰当的修饰语) 初步拟定为:双腿(迅速地)跨越、双臂(奋力地)摆动、双眼(紧紧地)盯着 完成这三步后,就基本可以简单地连贯成文了。大致是这样的效果:,一声枪响,炸裂长空。刘翔展现出无人能及的起跑速度。只见他的双腿在栏架上方迅速地跨越,他的双臂奋力地摆动,手臂上的肌肉也在不停地颤抖,他的双眼紧紧地盯着前方的每一个栏架。 看起来效果很一般啊?!少了点什么呢?原来,除了三个简单的修饰词外,动作描写几乎是在“单兵作战”,少了“队员”配合。 步骤四:加入团队“队员”的力量,漂亮地完成一次集体作战任务。 下面看看“队员”出场后的效果(例9):,一声枪响,炸裂长空。刘翔疾如炸雷,快如电光,展现出无人能及的起跑速度。只见他的双腿在栏架上方迅速地跨越,他的双臂奋力地摆动,手臂上的肌肉也在不停地颤抖,全身充满了力量。他的双眼紧紧地盯着前方的每一个栏架,目光中陡然射出浓浓的“杀气”,像是要把栏架踏个粉碎。他舒展身姿,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成百上千地观众此时突然鸦雀无声,紧张地注视着他,共同期待着见证奇迹的时刻。 可配合的“队员”都有哪些呢? 队员1选好动作的特定场景(特定的背景,可,提升人物动作的典型意义。如奥运赛场上的紧张气氛,就能衬托运动员的精彩表现。) 队员2恰当的修饰语(如迅速、奋力、紧紧等使动词更具体生动、形象可感的词语) 队员3修辞手法(划波浪线处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 队员4类比联想,写出观众感受(划虚线部分,兼有侧面衬托,以静衬动的意图) 队员5语言、心理、神态、肖像等其他描写(目光带“杀气”就是神态描写),队员6对比和反衬等手法(动作是动,则可以静来衬托,如文中的“鸦雀无声”;动作描写一般是正面描写,则可以侧面描写来衬托,如用观众的“紧张”、“期待”侧面烘托人物动作的感染力。) 诸多“大将”通力合作,描画出了刘翔跨栏的紧张气氛和精彩瞬间。 注意:上面提及的只是几个“标配”,“队员”其实是可以变化的,“此时此地”最需要谁,谁就上场。这是大原则。 【小试身手】:重读例18,选择你喜欢的其中三个,找出其中为“主角”动词做配角的“队员”们,并在原文中做相应的标注。,参考答案: 【牛刀小试】我那读幼儿园的妹妹 邻居奶奶 【小试身手】 (1)动词:落 迎 敲 笑 修饰语:(好像要)落 轻轻地(敲) (2)动词:取下 擦了擦 找了找 掏了掏 掏出 站直 说 修饰语:(战战兢兢)取下 (随手)擦了擦 (手忙脚乱地在盘子里)找了找 (匆匆往口袋里)掏了掏 (用特别响亮的声音)说,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晚间挤了一屋子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大侄子上前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神态描写)把头又狠狠的摇了几摇,越发旨得紧了。(修饰词简单传神) 妈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两眼闭着摇头。(神态在变化)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节选自吴敬梓儒林外史),点评: 看着满纸的语言描写,实际刻画人物吝啬性格的就一个动词伸,“伸着两个指头”;摇(头)、点(头)、垂(手)等都是次要动词。 但语言描写是最佳配角。三个”亲眷”误解了严监生要死了还为这样的原因伸着两指头,误解是必然。作者贵在写的是“亲眷”的误解,而且是三个,这就不一般;只有最亲近的妻子是唯一能准确理解他的人,可悲!(还因为必须留一个人揭晓答案,要不怎见“吝啬”?)没有这四个人的语言描写,吝啬鬼形象怎可能这么深入人心!这就是高手出招,一招毙命。,四句话,对应严监生的神态也有变化,可着重看看,作者功力也体现于此。 主角动作描写也好,配角语言、神态描写也好,都为刻画人物性格中的两个字吝啬。,(二)外国著名的吝啬鬼形象葛朗台 一看见丈夫瞪着金子的眼光,葛朗台太太便叫起来: “上帝呀,救救我们!” (“观众”的感受通过其语言描写达到反衬的效果,预示将有大动作、大冲突发生。) 老头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比喻修辞令动作形象如画)老家伙想掏出刀子撬一块金板下来,先把匣子往椅子上一放。欧也妮扑过去想抢回,可是箍桶匠的眼睛老盯着女儿跟梳妆匣,他手臂一摆,使劲一推,欧也妮便倒在母亲床上。(修饰词简要精准;老头,的一连串动作,显露女儿和金子相比,一钱不值。 ) 未了,终于到了弥留时候,那几日老头儿结实的身子进入了毁灭的阶段。他要坐在火炉旁边,密室之前。他把身上的毯子一齐拉紧,裹紧,嘴里对拿依说着: “裹紧,裹紧,别给人家偷了我的东西。” (语言描写力扣“财物”) 他所有的生命力都退守在眼睛里了,他能够睁开眼的时候,眼光立刻转到满屋财宝的密室门上:(神态描写也集中“财物”),“你看住金子!拿来放在我面前!” 欧也妮把金路易铺在桌上,他几小时地用眼睛盯着,好像一个才知道观看的孩子呆望着同一件东西;也像孩子一般,他露出一点儿很吃力的笑意。有时他说一句: “这样好教我心里暖和!”脸上的表情仿佛进了极乐世界。(比喻修辞+神态、语言描写) 本区的教士来给他做临终法事的时候,十字架、烛台和银镶的圣水壶一出现,似乎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了,目不转睛地瞧着那些法器,他的肉瘤也最后地动了一动。(爱财至死者的临终,神态)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他却做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 (节选自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 点评: 选了外国著名吝啬鬼葛朗台的几个典型情节串联一处,因此能分外清晰地呈现这一形象。 与上文一样,动作描写依然是选段表现人物的核心手法,什么人,就有什么行动。可细细体会“扑”抢纯金梳妆匣,和临终“抓”镀金十字架两个经典动作。,但本文的配合“队员”比较多,穿插在叙事中,一笔一划像写生,显得更细腻(严监生更像简笔勾勒,突出两只手指头就够了)。 选段中语言、神态描写,精准地运用修饰词、新鲜的比喻修辞,以“观众”感受反衬人物性格等手法的运用,都起到了极好的配合作用。它们与动作描写本身一道,为“吝啬鬼”三个字添加了一道道深深浅浅的阴影,使之最终成为文学史上一个“立体”的典型形象。,(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精彩动作节选 郑屠大怒,两条忿气从脚底下直冲顶门,心头那一把无明业火焰腾腾的按捺不住,从肉案上抢了一把剔骨尖刀,托地跳将下来,鲁提辖早拔步在当街上。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要来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 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打”是触觉,这里却以味觉写触觉,似乎夹着些“观众”的感受在内;还不忘一个动态的“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以视觉写触觉,“观众”的感受变为“绽”。) 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是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以听觉写触觉,“观众”感同身受地一齐“响”。)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有了入的气,动掸不得。 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节选自水浒传),点评: 既然“拳打”,动作描写自然是主角。“配角”甚广,然而最妙的“配角”是紧跟“三拳”后的三个比喻句,全部用了“通感”(即味、触、嗅、视、听觉等相通)的手法。直看得“观众”惊心动魄!请一边圈点其中的重要动词,一边仔细体会名家写动作的妙招。 金圣叹评鲁达(即鲁提辖)“粗鲁是性急”,然而“论精细处,亦甚是精细”(注意选段中配合动作描写的语言和心理描写);李逵粗鲁却是天真烂漫。这段放在这里,希望同学们可以拿来与李逵,在冬夜里歌唱的鱼 查一路 天空是一片灰蒙蒙的苍茫,鸟儿离开了岑寂的北方。火烧云沉到山那一边。山岗上,风一阵冷过一阵,蒿草在风中萧瑟。目光越过一道道山梁,一个人的影子就会在昏暗中挟裹着晚风,逐渐清晰。我和妹妹就在这样的黄昏,在这样的山梁上等待父亲,还有父亲手中的鱼。 父亲手中提着一尾胖头鱼,这种鱼头重尾轻,,是乡村廉价的鱼,很适合我父亲的购买能力。父亲微薄的工资,要养活一家六口,只能偶尔买这种鱼。他很少笑,只在递给我们拴鱼的草索时“嘿嘿”几声。在夜色中,牙齿很白,这是他留给我最深的印象。 我飞跑着,把鱼交给母亲。妹妹在身后摇摇晃晃地追赶。(两个动作富有情趣,显得和谐而美好,写出了吃鱼前的高兴。)母亲接过鱼,刮鳞、剔腮、破肚,把整条的鱼分成小块,娴熟而又忙乱。(一系列连续的动作表现出她的娴熟与能干)当菜籽油的香味混合着松枝腾起的浓烟弥敞开来的时侯,厨房成了温暖的心脏,召集一家人围拢到一起,催促,着母亲往炉膛添柴。(两个拟人化的动词更是增添了文章的生动性与趣味性。)火舌从灶口舔出来,母亲的影子贴上后墙,忽大忽小,斑驳摇曳。罡风缠绕窗棂发出呜咽,屋里的温度升起来,热量向着寒冷四散突围。 锅中的水,沸腾起来了。咕噜咕噜,鱼开始在水中歌唱,由一个声部转入另一个声部。这是世间最美的音乐,传递口福的信息。大姐在这时也不忘记做弟妹们的表率,装模作样地伏在灶台做作业;二姐用桃木梳梳她又黑又粗的长辫,眼睛随着腾起的蒸汽升高;妹妹和我,绕着灶台打架,虚张声势,,有别于平日里泄愤的争斗,而是在幸福的预感中,矫揉造作,故作娇嗔。父亲黝黑、冷峻的脸上露出慈爱和笑容,虽然沉默独坐,而他内心必然掠过一阵阵瞬间的喜悦,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大姐、二姐、妹妹、我和父亲各自不同的动作表现符合不同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趣味盎然,又生活气息浓郁;这几个人体会着“温暖”,又是蕴含着温暖的“鱼儿”的观众,他们的感受很重要!) 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母亲撮起嘴,吹锅盖上的蒸汽。揭开锅盖,如同揭开一个谜底。鱼怎么样了?母亲撒下大把翠绿的葱丝,鲜红的辣椒。锅盖,合上时,她用毛巾环绕住锅与盖的缝隙,让蒸汽闷在锅里,但仍挡不住渗出异香。(动作这么细,是因为“异香”备受关注!) 鱼熟了,母亲只吃鱼汤泡饭。她拨开我们几个孩子贪婪的交叉着的筷子,挑出一块大而少刺的鱼肉,放在一只小碗中。在我们茫然的眼神里走出异香氤氲的房间。(连贯动作透露出母亲的善良、慈爱与博大胸襟,这也是“温暖”主题的重要来源之一;而笔者尤其喜欢传神的“交叉”二字) 寒冷跟随着温暖的小碗,跟随着母亲推开那间草屋的门。温暖的鱼让瞎老爷爷的冰冷的小屋同样,获得了温度。老人边吃边有泪水涌出,不知道是不是太辣的缘故? 同样是一个冬天的夜晚,这位孤寡老人孤单地走了。临终前,他告诉在场的人,他庆幸的时刻是那个冬夜,因为他吃到了我母亲送给他的鱼。他用手摸着胸口,说:“这里,很暖!” 另一个冬天。黄昏,我们不再去那个山岗张望。我父亲在这年的秋天去世了。妹妹的黄发已经扎成了小辫,我们渐渐长大成人。但我们常常想念那样的冬夜,温暖只会在寒冷中感知,冬夜是我人生最初的一门课程。 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简析: 主要人物:父母;次要人物:我们四个孩子和老爷爷 主题:温暖温暖的家庭和父母之爱+人性的大温暖 动作描写特别之处:以动作衬动作,来凸显人物性格和文章主题 文中人物众多,然而几乎没有语言描写,主要情节和“温暖”主题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动作描写来体现的。“父母之爱的温暖”、“人性的温暖”都在诸多动作中表露无遗。,以次要人物动作,配合主要人物动作,让全文很纯净。这种写法,很特别,值得一学(不过功力不够学不好)。正是作者的这种生动描写,才将一个日渐远离我们的时代,经过记忆的筛选、提炼与过滤,将一份永不褪色的芬芳呈现于现实的我们。,1、生活中你对谁印象最深刻?请选择一个典型活动场面,写下关于这个人的动作片段。(注意抓住人物个性特点,分步描写,写作中需充分发挥众位“配角”的团队作战力。) 2、每天都有几位老师从教室门外走进课堂然后正式上课,总有一位会有些“经典”动作出现,请对这一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系列动作进行细致描写。(要求同上),【技法训练】 今天我们的班主任和往常大不相同,也不知为什么,总给人一种喜气洋洋的感觉。 当她经过走廊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氧吧养生文化体验馆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油漆工程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足部按摩理疗馆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茶馆摄影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DB42T 2396-2025“一标三实”信息抽取和应用规范
- DB41T 2970-2025车用乙醇汽油(E10)筛查技术规范
- DB37T 4893-2025滨海中度盐碱地阻盐培肥技术规程
- 2025年福建省泉州市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题(含答案)
- 淄博十五中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德昌县二中考试卷及答案
- 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灭火救援处置
-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课件-任务六:公路技术状况指数MQI
- 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施工规范
- 酒店客房入住数据分析表格
- 中级财务会计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云南财经大学
- 2025青海省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新版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合同
- 临床检验基础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上海健康医学院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感悟7篇
- 《中国海洋大学》课件
- “雄鹰杯”全国小动物医师技能大赛考试题库(66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