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诊治课件_第1页
颈椎病诊治课件_第2页
颈椎病诊治课件_第3页
颈椎病诊治课件_第4页
颈椎病诊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颈 椎 病,颈椎病概述,颈椎病是由于颈部骨骼、软骨、韧带的退行性变而累及周围或临近的脊髓、神经根、血管及软组织,并由此而尤其的一组证候群。 颈椎病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男多于女。现在随着医学的发展,特别是影像学的发达,使对该病的发现率不断提高,且罹患该病的年龄也渐年轻,已不但是老年常见病。 本病相当于祖国医学的痹证范畴。,颈椎的解剖结构及特点,颈椎位于头和躯干之间,由7个颈椎骨、6个椎间盘和一些韧带组成。正常时,颈椎的生理曲度呈轻度前凸。 特点:具有活动频繁,负重较大,结构薄弱、椎管发育性狭窄等特殊性,其下断胸椎又相对固定。,现代医学的病因认识,长期劳累和年龄增长等造成颈椎间盘进行性的退行性改变。随着椎间盘的髓核逐渐失去弹性、萎缩,纤维环膨出,椎间隙变狭窄,后关节囊、韧带开始松弛,造成椎间关节不稳,以致锥体后椎间关节发生病理性活动及损伤。久之则锥体后缘、后关节、钩状突等部位出现反应性骨质增生及黄韧带钙化,增厚,使椎间孔和椎管狭窄,进而压迫相应的脊神经和椎动脉,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中医病因病机认识,本病的发生与年老、劳损、外伤、外感等有关。外伤、感受风寒湿热为引起本病的外因;年老正气不足,肝肾亏虚,筋骨失养是发病的内在因素。其主要病机为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正如金贵要略方论:“人年五六十,其病脉络大者,痹挟背行,皆因劳得之。”诸病原候论“由体虚、揍理开,风邪在于筋故也,邪气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肩背拘急也。”,临床表现,颈椎病的临床表现非常复杂,上自头部,下至足部,浅至皮肤,深至内脏的症状和体征,综合来讲如果出现颈项部及上肢的疼痛麻木,颈部的活动受限,颈项强直,头痛,头晕,以及无法解释的心悸,心前区疼痛,严重者出现肢体瘫痪,都应该考虑颈椎病的可能。,现代医学的分型:,1.颈型颈椎病 2.神经根型颈椎病 3.椎动脉型颈椎病 4.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5.脊髓型颈椎病 6.混合型颈椎病 7.其他型,诊断,1.病史 2.临床表现 3.X线检查 4.颈椎CT、MR检查及肌电图等检查。,辩证分型,行痹以痛处游走不定。 痛痹以痛处固定,疼痛剧烈为特点 着痹以局部肌肤麻木不仁,肢体酸痛重着。 热痹以患部红肿热痛为特点,治疗,西医治疗 1药物治疗 2.物理治疗 3.手术治疗 中医药治疗 1. 中药辩证治疗 2. 针灸治疗,针灸疗法,治疗原则:舒经通络,活血化淤。根据病情兼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病情日久可采用益气养血,补益肝肾之法,标本兼顾。 治疗方法: 针灸疗法 耳针疗法 刺络疗法 水针疗法 其他疗法:推拿疗法 挑针疗法,针灸疗法,取穴:风池、大杼、颈夹脊、曲池、合谷。 方法:风寒湿痹:加用温针灸或局部拔罐;热痹加用刺络疗法。夹脊穴向脊柱方向斜刺,予以较强刺激。,耳针疗法,取穴:颈、颈椎、神门、内分泌、肾 方法:每次取23穴,进针后予以中度刺激,留针15分,每5分钟运针一次,亦可埋针。,刺络疗法,取穴:颈夹脊 方法:在颈椎两侧用梅花针扣刺,待轻微出血后加拔火罐510分钟。,水针疗法,取穴:夹脊穴,大椎, 方法:取丹参针、当归针、维生素B1、12等,常规消毒进针得气后,每穴注入0.51ml,每周3次。,其他疗法,推拿疗法 挑针疗法: 取穴:百劳 大杼 方法:常规消毒,1利多卡因局麻,用勾针,勾出白色纤维后,局部覆消毒纱布固定,一周一次。,体会,避免长期低头工作,睡眠时枕头高低适当。 平时进行颈部功能锻炼。避风寒、寒湿之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