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七古诗文默写复习课件_第1页
中考语文专题七古诗文默写复习课件_第2页
中考语文专题七古诗文默写复习课件_第3页
中考语文专题七古诗文默写复习课件_第4页
中考语文专题七古诗文默写复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七 古诗文默写,检 测 要 点,检 测 要 点,专题七 古诗文默写,直击中考,典 型 例 题,“古诗文默写”是初中毕业生语言学业考试最基本的内容之一。语文课程标准在“附录”中列出了第四学段(79年级)的背诵推荐篇目50篇(2011年版新课标为61篇),2017 考试说明的“附录”中明确列出了要求背诵的优秀古诗文篇目65篇。当然,唯有“厚积”才能“薄发”,如果大家能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一些课内外古诗文的积累,在考前复习中再对一些名言佳句(包括名句中容易写错的字词)进行重点复习,这类题的得分率还是非常高的。 综合分析近几年的古诗文默写试题,题型相对稳定,主要有以下四类。,专题七 古诗文默写,检 测 要 点,典 型 例 题,一、记忆型默写 试题提供了上句或下句,要求据此填出下一句或上一句。这是最普通、最常见的一类题型,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较小。 天时不如地利,_。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_?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专题七 古诗文默写,检 测 要 点,典 型 例 题,二、理解型默写 试题提示某一名句所蕴含的意思或在诗文中的作用,或者提供相关情境,要求写出符合题意的古诗文名句。这种题型要求同学们不但能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句,还要能正确理解名句的含义、意蕴等,甚至有时还需要运用比较、联想、想象等方法,难度稍大一些。 岳阳楼记中能体现古仁人宠辱不惊的胸襟的句子是:_,_。 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与李商隐的“_,_”有异曲同工之妙,现在常用来形容无私奉献的精神。,专题七 古诗文默写,检 测 要 点,典 型 例 题,三、运用型默写 试题设置一个具体的情境(一般是某一现实情境),要求将恰当的古诗文名句填入空白处,使上下文内容一致,前后对应,整体协调。这类题型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的同时,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希望达到“古为今用”“学以致用”的目的,所以有一定的难度。 在课内外的学习探究活动中,我们常常会产生“站得高看得远”的感觉,用两句古诗句来表达,正所谓:_,_。 人们常常引用杜甫春夜喜雨中“_,_”这两句诗来形容某些人思想工作做得好,在不知不觉中能影响人、教育人。,专题七 古诗文默写,检 测 要 点,典 型 例 题,四、开放型默写 开放型默写就是根据要求默写出描写某一类事物或表达某一种思想感情的名句。这类试题答案不求统一,只要符合要求即可,一般不限于课内名句。 古诗文中有很多与“月”有关的名句,请写出两句:_,_。 请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两句可以用来作为座右铭勉励自己的诗句:_,_。,例1 2017长沙古诗文默写填空 (1)_,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但愿人长久,_。(苏轼水调歌头) (3)会当凌绝顶,_。(杜甫望岳) (4)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是和兴趣成正比的,因而苦学的同时,更要乐学,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_,_。”,典 型 例 题,专题七 古诗文默写,检 测 要 点,典 型 例 题,忽如一夜春风来,千里共婵娟,一览众山小,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专题七 古诗文默写,检 测 要 点,典 型 例 题,【解析】 注意(1)中“忽”不要写成“葱”;(2)中“婵”不要写成“蝉”或“禅”;(3)中“览”不要写成“揽”。第(4)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先看题干中的要求,“因而苦学的同时,更要乐学”这是告诉我们认知是和兴趣成正比。回顾论语十二章中内容,“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表达了这个意思。,例2 2017岳阳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论语十二章) (2)人有悲欢离合,_,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3)商女不知亡国恨,_。(杜牧泊秦淮) (4)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_,_”有异曲同工之妙。,专题七 古诗文默写,检 测 要 点,典 型 例 题,思而不学则殆,月有阴晴圆缺,隔江犹唱后庭花,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专题七 古诗文默写,检 测 要 点,典 型 例 题,【解析】 第(1)句中的“殆”极易写错成“怠”,应当引起注意;第(2)句中的“晴”与“睛”容易混淆;第(3)句中的“庭”易错写成“廷”。第(4)句是道理解默写题。“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说的是严明赏罚,与出师表中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表意相同。,例3 2017娄底古诗文默写。 (1)感时花溅泪,_。烽火连三月,_。(杜甫春望) (2)_,_。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_,_。(李商隐无题) (4)刘禹锡的陋室铭中,写陋室环境清幽、雅致的句子是:_,_。 (5)陆游的游山西村中,蕴含哲理并描绘了农村变化万千、明媚绚丽风光的诗句是:_,_。,专题七 古诗文默写,检 测 要 点,典 型 例 题,恨别鸟惊心,家书抵万金,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专题七 古诗文默写,检 测 要 点,典 型 例 题,【解析】 (1)句中注意“抵”和“金”;(2)句中注意“燕”不要写成“雁”;(3)句中注意“蜡”不要写成“腊”。后两道题是理解性默写,在熟记的基础上还要知道诗句的含义。书写时(4)句要注意“苔”是“艹”字头;(5)句要注意“复”不要写成“覆”,“暗”不要写成“黯”。,例4 2017怀化古诗文默写。 (1)_,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浊酒一杯家万里,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一诗中,表现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诗句是“_,_”。,专题七 古诗文默写,检 测 要 点,典 型 例 题,坐观垂钓者,燕然未勒归无计,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4)岁月匆匆,“时间都去哪了”,我们不由想起孔子(论语子罕)在河边的那声感叹:_,_。 (5)诗词往往给人以启迪。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_,_”告诉我们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专题七 古诗文默写,检 测 要 点,典 型 例 题,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专题七 古诗文默写,检 测 要 点,典 型 例 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和默写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题目提供的上下句和题干要求,做到字迹清楚,书写正确。(1)坐观垂钓者。(易错字:钓)。(2)燕然未勒归无计(易错字:勒)。(3)抓住题目中“勇往直前,无所畏惧”联想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注意“自”不要写成“只”。(4)抓住题干中“岁月匆匆,时间都去哪了”想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注意“逝”不要写成“失”。(5)抓住题干中“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可联想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注意“畔”字的书写。,例5 2017郴州古诗文默写。 (1)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东风不与周郎便,_。(杜牧赤壁) (3)深林人不知,_。(王维竹里馆) (4)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专题七 古诗文默写,检 测 要 点,典 型 例 题,海日生残夜,铜雀春深锁二乔,明月来相照,不畏浮云遮望眼,(5)词人写愁,形象而新颖。李清照在武陵春中赋予愁重量的两句词是:“_,_。” (6)假如外国朋友迈克乘坐“一带一路”专列来到郴州,你有幸作为学生代表致欢迎辞。于是你用“_,_。”两句开头。(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回答),专题七 古诗文默写,检 测 要 点,典 型 例 题,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专题七 古诗文默写,检 测 要 点,典 型 例 题,【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诗词的识记与默写能力。在正确背诵的基础上默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