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118例疗效观察.doc_第1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118例疗效观察.doc_第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118例疗效观察.doc_第3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118例疗效观察.doc_第4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118例疗效观察.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118例疗效观察【摘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9例,口服赛庚啶、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中药养阴消荨汤;对照组49例,口服赛庚啶、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中西医结合荨麻疹中医称“隐疹”,俗称“风疹块”,是一种由各种因素致皮肤黏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与大量液体渗出而造成的皮肤局限性水肿性损伤。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大小不等的局限性水肿性风疹块,迅速发生与消退,退后无痕迹伴有剧痒。临床上一般把起病急,病程在3个月以内者称为急性荨麻疹;风团反复发作超过3个月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1。慢性荨麻疹在治疗上十分棘手,治愈率低,复发率高。笔者从200010200608,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荨麻疹118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118例病例均来自我院皮肤科门诊。入选标准:临床诊断符合慢性荨麻疹2,在1个月内未全身应用过皮质类固醇激素和抗组胺药物,一周内未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无其他脏器疾病,未在哺乳期和妊娠期内,同时能遵医嘱按时服药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9例,男39例,女30例;年龄1361岁,平均31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2.2年。对照组49例,男25例,女24例,年龄1358岁,平均30岁;病程3个月3.8年,平均2.3年。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1.2 治疗方法治疗组服用赛庚啶2 mg,维生素C 0.2 g,葡萄糖酸钙0.5 g,均3次/d,自拟养阴消荨汤。方剂组成:何首乌20 g,当归15 g,黄芪20 g,白鲜皮15 g,白薇15 g,蚕沙20 g,乌蛇肉15 g,白僵蚕15 g,甘草6 g。1剂/d,水煎3次,早、中、晚分服。辨证加减:兼表虚遇风加重者用黄芪,加防风;气虚过劳者重用黄芪;阳虚遇寒加重者加仙灵脾、桂枝;痒甚者加全蝎、蝉衣。对照组口服赛庚啶2 mg,维生素C 0.2 g,葡萄糖酸钙0.2 g,均3次/d,两组均连续服用4周判定疗效。1.3 疗效判定标准治疗前及治疗第4周末观察记录患者风团大小与数目、瘙痒程度。痊愈为皮损完全消退,自觉症状全部消失;显效为皮损消退70%,自觉症状明显改善;进步为皮损消退30%,仍有少量皮损出现,自觉症状有所改善;无效为皮损消退30%,有新皮疹出现,自觉症状无改善3。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对痊愈患者追踪观察3个月,每月复诊1次统计复发率。1.4 不良反应观察用药前后分别测患者血压、血常规、尿常规、ECG,观察患者用药前后的不良反应,并作记录。1.5 统计学处理采用2检验。2 结果 见表1。经统计学处理,两组近期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2=9.96,P0.01)。表1 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略)两组复发率分别是16.2%(6/37例)和71.4%(10/14例),差异有显著性(2=11.93,P0.01)。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尿常规及ECG均无明显异常。3 讨论 荨麻疹临床表现复杂,病程长短不一,易反复发作,因此中医在治疗上根据临床表现,病程长短进行辨证治疗。一般急性荨麻疹多属实证,治以祛风、清热、散寒、凉血解毒或清肠胃湿热积滞为主;慢性荨麻疹多属虚证、淤证,治以益气解表,养血祛风,或以活血通络,健脾和胃,调摄冲任为主。目前急性荨麻疹单纯以西药或中医药治疗效果均较理想,但慢性荨麻疹的治疗尚是一个难题。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方中何首乌、当归养阴补血润燥,而前者又有解毒之效,后者有活血之功,为方中主药;白鲜皮,丹皮能清热透邪,而白鲜皮燥湿而解毒,丹皮凉血而祛淤,二药合用清血分燥热而无留淤之弊;白薇,蚕沙清热解毒,白薇入血分消痈肿火毒,蚕沙行气分化湿浊疗风痹隐疹,二药相伍清热化湿祛风透邪;乌蛇肉,白僵蚕善搜剔血中伏风,二药相辅相成增强祛风止痒之效;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养阴补血润燥以扶正,清热祛淤搜伏风以蠲邪。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证实,当归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并含有大量维生素C;黄芪、甘草分别产生黄芪多糖、黄芪多苷以及甘草甜素等成分,可诱导机体产生干扰素等免疫调节物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甘草中的甘草次酸,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因此,本方能发挥较好的抗炎抗过敏作用,同时毒副作用少,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参考文献】 1 陈达灿,禢国维.皮肤性病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