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麻痹60例疗效观察.doc_第1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麻痹60例疗效观察.doc_第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麻痹60例疗效观察.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麻痹60例疗效观察【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面神经麻痹 疗效观察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6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系2009年以来收集的门诊病例,共60例,男39例,女21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65岁,平均38岁,1140岁者有43例,40岁以上者17例。1.2 治疗方法 选用5%GS 200ml+地塞米松10mg(3天后改为口服药,并逐渐减量,1周后停药)肌注VitB1 0.1g, 每日2次;VitB12 0.5mg,每日2次肌注;口服维生素B1 20mg,地巴唑10mg, 每日3次。外敷中药具体方法:大斑蝥3只去足翅,大巴豆3枚去壳,鲜生姜6g去皮,捣为泥状,均匀摊在45cm大小68层纱布上,以患侧下关穴外敷,待34h去掉,此时出现水泡,按无菌损伤,将水泡下缘消毒抽液。1.3 疗效标准 治愈:面瘫消失;好转:面瘫基本消失;无效:面瘫略有减轻或无变化。1.4 结果 治愈48例,占80%,好转7例,占11.7%,无效5例,占8.3%,总有效率91.7%。2 讨论1,2面神经麻痹是茎乳突内面神经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急性周围性面瘫,又称bell麻痹,通常认为本病可能是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内受风寒而发生痉挛,导致该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受压而致病,或因风湿性面神经炎茎乳突孔内的骨膜炎而产生面神经肿胀、受压、血液循环障碍而导致神经麻痹,VitB族营养面神经,外用药可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如所用中药贴敷根据本草纲目风寒袭络,血引不畅的机理,以祛风活血、血活风自灭的配方。斑蝥辛寒有大毒,外用蚀肌、散结、解毒之功,可使皮肤充血,发泡,加速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的作用,故以之为主。巴豆辛热解毒,与斑蝥合用,一则发挥巴豆辛散,破寒滞经络之功能;二则寒热相抵;生姜能温通血行、驱散肌寒、助巴豆之功;三药合用,破血而不伤血,驱风而不伤正,从而达到血活风熄的目的。通过中药贴敷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效果较为显著,此法使用方便,无副作用,故适合各级医院应用。加用口服西药,地巴唑可使受损的神经修复,恢复传导功能。本组病例的治疗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参考文献】 1 赵碧云,王体荣.综合治疗老年周围性面瘫.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