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超敏C反应蛋白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doc_第1页
临床上超敏C反应蛋白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doc_第2页
临床上超敏C反应蛋白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doc_第3页
临床上超敏C反应蛋白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doc_第4页
临床上超敏C反应蛋白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上超敏反应蛋白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在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血清CRP浓度进行测定;一步法检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IL6。结果:糖尿病患者LDLC升高组,血清hsCRP浓度为(6.813.32) mg/L,IL6为(17.25.6) ng/L,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61;P0.01。糖尿病患者LDLC正常组,血清hsCRP浓度为(3.811.86) mg/L,IL6为(9.23.9) ng/L,呈明显正相关,r=0.46,P0.01。健康对照组血清hsCRP浓度为(0.760.65) mg/L,IL6为(5.82.1) ng/L,r=0.136,两者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清IL6参与诱导肝急性时相蛋白(CRP)的合成,并共同参与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 【关键词】 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糖尿病;冠状动脉硬化Clinic Application of 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on DiabeticLI YuShendong Hospital of Shenyang Brain Hospital, Shenyang, Liaoning 11001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value of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and interlukin6 (IL6) o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and atherosis sclerosis. Methods Serum hsCRP is measured through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LDLC is examined by one step method. IL6 is measured by double antibody assay. Results Diabetic with higher LDLC: the density of serum hsCRP is (6.813.32)mg/L, IL6 is (17.25.6)ng/L. Both are remarkably positive related, related coefficient r=0.61;P0.01; Diabetic with normal LDLC: hsCRP is (3.811.86)mg/L,IL6 is (9.23.9)ng/L,Both are remarkably positive related; For healthy sample, hsCRP is (0.760.65)mg/L, IL6 is (5.82.1)ng/L. Related coefficient r=0.136;Both are not obviously related (P0.05). Conclusion For diabetic serum IL6 plays roles in inducing the synthetic of CRP when there is an acute liver and also plays roles in the pathologic process of diabetes atherosis sclerosis. Key words: CReactive protein; Interlukin6; Diabetes mellitus; Coronary arteriosclerosis 糖尿病是目前造成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大量研究资料表明,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内分泌代谢的疾病,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动脉粥样硬化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并发症1。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和早期发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不是简单的脂质沉积病,而是全身动脉的一种慢性炎症反应与结果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肝脏分泌的白细胞介素6(IL6)调控下的一种急性时相蛋白,是最常用的炎症指标,在糖尿病并发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进展中,IL6和hsCRP可能是反映疾病演进的一个标志,本试验将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中hsCRP和IL6的检测对早期发现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意义以及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中IL6和hsCRP的关系是否有相关性。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共收集我院内科2004年至2006年确诊为糖尿病患者196例,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正常的糖尿病患者92例,男56例,女36例,年龄40岁70岁,LDLC增高的糖尿病患者(LDLC3.10 mmol/L)104例,男52例,女52例,年龄41岁78岁,所有患者均符合1980年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第二次报告提出的糖尿病诊断的暂行标准。健康对照组83例,男50例,女33例,由本院体检中心提供。1.2 方法1.2.1 标本搜集禁食12 h,清早空腹抽静脉血4 ml,注入EDTA抗凝管中,室温下静置0.5 h1 h后离心,分离血清,-20冰箱保存,健康组标本由体检中心提供。1.2.2 hsCRP测定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对血清CRP浓度进行测定,ELISA试剂盒购于中国友谊中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8 mg/L以下为阴性,8 mg/L以上为阳性。1.2.3 IL6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美国伯乐公司550型酶标仪测量,试剂由北京晶美生物技术公司提供。1.2.4 LDLC测定在BS-300生化分析仪上测定试剂和标准品购自浙江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1.2.5 统计学处理数据用s表示,应用SPSS 10.0版进行统计分析,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相关分析采用直线回归相关分析。2 结果2.1 糖尿病患者LDLC升高组血清hsCRP浓度为(6.813.32)mg/L,IL6为(17.25.6)ng/L,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61,P0.01。2.2 糖尿病患者LDLC正常组 血清hsCRP浓度为(3.811.86)mg/L,IL6为(9.23.9)ng/L,呈明显正相关,r=0.46,P0.01。2.3 健康对照组血清hsCRP为(0.760.65)mg/L,血清IL6为(5.82.1)ng/L,相关系数r=0.136,两者无明显相关性(P0.05)。2.4 LDLC升高组与LDLC正常组比较2.4.1 hsCRP浓度LDLC升高组为(6.813.32)mg/L,LDLC正常组为(3.811.86)mg/L,两组的hsCRP浓度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2.4.2 LDLC浓度LDLC升高组为(17.25.6)ng/L,LDLC正常组为(9.23.9)ng/L,两组的LDLC浓度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2.5 健康组血清hsCRP与两组糖尿病患者血清hsCRP比较健康组血清hsCRP浓度为(0.760.65)mg/L,两组糖尿病患者血清hsCRP的平均水平为(5.382.52)mg/L,健康组与糖尿病组的hsCRP水平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并且hsCRP水平随着糖尿病患者血清LDLC水平的升高而升高。2.6 健康组血清IL6与两组糖尿病患者血清IL6比较 健康组血清IL6浓度为(5.82.1)ng/L,两组糖尿病患者血清IL6平均浓度为(12.84.1)ng/L,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3 讨论 据统计糖尿病死亡的原因中占第一位的是以动脉硬化为主体的病变3。患糖尿病时,脂蛋白可与其相应抗体结合而形成复合物,复合物被氧化和糖基化修饰后,在红细胞、内皮细胞、淋巴细胞等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以及黏附分子共同参与下,促进粥样硬化的形成。实验室和临床证据已证实动脉粥样硬化不是一种简单的脂质沉积过程,局部或全身慢性炎症在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中也起到重要作用,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在斑块成分中占据重要比例,而且在斑块解体部位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即使在没有心肌梗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生时,炎性细胞因子也大量产生,包括IL6、TNF等,进一步导致肝细胞产生大量急性时相反应物,如CRP,因此,CRP常被用来更好地了解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本试验两组糖尿病患者的hsCRP与IL6皆呈显著正相关,也证明了这一点。IL6水平还可以反映隐藏的斑块炎症和破裂可能性的大小4。CRP主要作用是调理感染,激活补体,参与细胞凋亡;还可以反映炎症反应的程度并提供衡量炎症对组织免疫损伤的程度,是动脉粥样病灶不稳定的标志之一;另一个可能作用是CRP直接参与放大免疫反应,导致更多组织损伤。本试验明确了hsCRP与IL6的关系。 来自PHS和WHS的研究证实hsCRP和脂类筛查联合检测,比单独进行其中任何一项的预测价值都高。我们的试验结果196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的LDLC只有104例高于正常值(LDLC3.10 mmol/L),提示糖尿病早期,作为动脉粥样硬化重要指标的LDLC不一定会异常。虽然糖尿病的炎症机制还需进一步的研究,但本试验的结果糖尿病患者无论LDLC升高与否,hsCRP与IL6皆明显升高,说明糖尿病时,患者机体内确实存在一定的验证过程。另外本研究的结果证明,糖尿病患者出现hsCRP与IL6的异常,而后才出现的LDLC的升高,可能是在炎症干预了脂质的代谢,导致脂质沉着,破坏了LDLC的正常清除机制,致使血中LDLC升高,这一过程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 总之,我们认为hsCRP与IL6联合LDLC进行检测,作为重要的筛选指标对于预测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具有积极意义,优于单独检测血脂在这方面的应用。糖尿病患者中血清IL6参与诱导肝急性时相蛋白CRP的合成,并共同参与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对IL6和hsCRP研究将为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的认识提供新思路,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新途径。【参考文献】 1叶任高.内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805806.2Rifai N,Ridker PM.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a novel and promising marker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J.2001,47:403411.3Yudkin JS, Stehouwer CD, Emeis JJ, et al. Creactive protein in healthy subjects: associations with obesity, 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