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心方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36例临床观察.doc_第1页
保心方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36例临床观察.doc_第2页
保心方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36例临床观察.doc_第3页
保心方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36例临床观察.doc_第4页
保心方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36例临床观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保心方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36例临床观察【摘要】 目的:评价保心方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痰瘀互结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应用保心方治疗;对照组36例应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每周发作次数,硝酸甘油停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中医症候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保心方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痰瘀互结型)的治疗有效。 【关键词】 胸痹.中医药疗法;心痛.中医药疗法;保心方.临床应用冠心病心绞痛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虽然近年基础和临床研究已经取得了可喜进展,但仍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威胁。我们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运用中医益气祛痰,除瘀通脉治疗本病36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72例均选自2005年1月2006年6月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和门诊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且中医辨证为气虚痰瘀互结证者。入选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龄4070岁,平均54岁,平均体重62.5kg,平均心绞痛史3年,心绞痛严重度分级,级7例,级13例,级10例,级6例。对照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4070岁,平均52.5岁,平均体重60.2kg,平均心绞痛病史3.2年,心绞痛严重度分级,级6例,级14例,级11例,级5例,两组治疗基本特征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WHO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报告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制定1;心绞痛严重度分级按加拿大血管病学会分类分为4级。 1.3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 胸痹(冠心病心绞痛)标准制定: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轻者仅感胸闷,憋气,呼吸不畅。1.4 中医辨证气虚证:疲乏,气短,手足麻木,舌质淡胖嫩或有齿痕,脉沉细。痰瘀证:咳嗽痰多,嗜睡,胸腹痞闷,口唇紫暗,口干不饮,恶心呕吐,舌质隐青,苔腻,脉滑或弦滑。 1.5 纳入标准纳入病例必须在4070岁之间,具有胸痹主症,符合中医气虚痰瘀互结证及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有4个月以上典型劳力型心绞痛病史,每周发作>2次,愿意并能坚持治疗的门诊及住院患者。 1.6 排除标准除外无痛性心肌缺血,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梗死发作后半年内心衰,重度心律失常及脑、肝、肾功能不全者。2 治疗及观察方法 2.1 治疗方法治疗前2周停用一切抗心绞痛药物,心绞痛发作时可以含服硝酸甘油片。两周后治疗组口服保心方(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041215),每剂水煎取汁300ml,早晚饭后30min分别服用150ml。对照组口服复方丹参滴丸(人参10g,黄芪25g,丹参25g,川芎15g,郁金15g,瓜蒌25g,薤白15g,半夏10g,远志15g,延胡索20g,甘松20g,甘草15g),每次10粒,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1个月为1疗程。两组治疗期间心绞痛发作时,均临时含服硝酸甘油,禁用其他药物。在临床试验过程中,若患者心绞痛进行性加重,或出现急性心肌梗塞,严重心功能不全或心律失常等危重情况时,可按中西医结合原则治疗,积极处理,注明加用药物和剂量,并作为剔出病例统计。2.2 观察指标疗效性观测分别于试验前,试验后观察记录以下项目:(1)临床症状:胸痛,胸闷,心悸,气短,恶心欲吐,脘满纳呆,咳嗽痰多,疲乏嗜睡,手足麻木,口干不饮。心绞痛发作频率,部位,持续时间,疼痛程度,硝酸甘油的服用量,药物起效时间;(2)体征:舌象及脉象的变化;(3)客观检查:心电图。 安全性检测包括 一般体检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化验于试验前后各检查1次;肝功能、肾功能试验前后各检查1次。 2.3 疗效标准主要根据心绞痛,心电图,临床症候的改善情况,参照1979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失常座谈会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制定3。 2.4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用2 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3 治疗结果 3.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36例,显效17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9%;对照组36例,显效10例,有效1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2.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心绞痛每周发作次数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差异(P<0.05),组间有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硝酸甘油停减率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心电图疗效治疗后均有明显差异(P<0.05),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医症候疗效:中医症候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 3.2 毒性和不良反应 未见毒性和不良反应,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无异常。4 讨论 冠心病据其临床表现属中医学“胸痹”、“真心痛”范畴,中医学对该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几十年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其病因病机认为有虚实两端:本虚包括气血阴阳之虚,标实有瘀血气滞、寒凝痰浊等,故治疗多以扶正、行气、 活血、化痰、温阳等法,多数医家认为其基本病机是气虚血瘀,临床上尤重活血益气法的运用4、5。 导师邓悦教授从中医学的整体出发,认为疾病非独一脏之病,乃与五脏失调有关,是整体平衡失调的反映。具体到心系疾病的治疗,教授强调“心脾相关”、“痰瘀相关”,脾为生痰之源,善于从脾论治冠心病。乃因心与脾胃在生理、病理上的联系紧密,心与脾为母子关系,心为脾之母,脾为心之子。心藏神,主血脉,而血液赖脾胃运化水谷精微而化生,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但需心血濡养,心神主宰;在经络上心与脾胃经气相通,灵枢经脉篇曰:“脾足太阴之脉其之者,别上膈,注心中”,“足阳明之经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因脾为生痰之源,脾气虚则运化失职,水湿停滞,留而为痰,痰阻脉络导致气血失畅,停而成瘀,痰瘀阻于脉络,心失所养,发为胸痹之证。故临床多以益气祛痰、除瘀通络法治疗,方中君药以人参、丹参益气化瘀,通脉止痛;臣药以黄芪、川芎、瓜蒌、薤白益气行气,化痰通络;佐以郁金、远志、半夏、延胡索、甘松化瘀除痰、理气止痛;甘草为使药调和诸药,本方为升清降浊,攻补兼施之剂,共奏益气除痰、祛瘀通脉之功,使心脉通达,而达到防治冠心病的目的。 本次随机临床试验初步验证了保心方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该药能有效减少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发作时间及硝酸甘油使用量,疗效与复方丹参滴丸相似,心电图亦佐证了这一点。同时治疗组在硝酸甘油停减率上优于对照组。同时保心方明显改善了气虚痰瘀互结型患者的中医综合证候,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参考文献】 1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1,9(1):75.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8-73.3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