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用于静脉全麻患者的临床观察.doc_第1页
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用于静脉全麻患者的临床观察.doc_第2页
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用于静脉全麻患者的临床观察.doc_第3页
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用于静脉全麻患者的临床观察.doc_第4页
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用于静脉全麻患者的临床观察.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用于静脉全麻患者的临床观察【关键词】 二氧化碳 非插管的全凭静脉麻醉在临床上应用较多,特别适用于需时较短,体表的小手术。但在麻醉过程中易致呼吸抑制,因此呼吸道的管理成为麻醉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通过对2006年4月至2007年3月期间,在静脉全麻下行乳腺手术的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的比较,为临床选用适当的呼吸监测方法提供依据。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择期行乳腺肿块或区段切除术患者40例,年龄1845岁;体重4070kg;ASA 级。均无呼吸、循环及神经系统疾病。1.2 麻醉与监测患者术前禁食8h,禁饮4h。麻醉前0.5h肌注阿托品0.5mg。所有患者在静脉麻醉前均给予面罩吸氧,氧流量5L/min,经面罩上的小孔将detax气体监测仪上的采样管放置在鼻前庭处,以胶布固定。在患者肩部垫枕,使头部后仰并偏向一侧,观察至气体监测仪上的二氧化碳波形稳定后,记录此时的PetCO2、RR和SpO2作为基础值(T0)。于术前静脉首次量推注咪唑安定0.1mg/kg、氯胺酮1mg/kg、芬太尼1g/kg,术中以丙泊酚45mgkg微泵静注维持,术中患者如出现体动反应,则每次静注氯胺酮30mg。记录静脉注药后3、5、10、20、30min(即T1、T2、T3、T4、T5)的SpO2、PetCO2、RR的变化。1.3 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采用配对t检验,以<0.05为有显著性差异。2 结果 所有患者在麻醉过程中SpO2均维持96%,与麻醉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麻醉后3min患者的PetCO2明显上升,RR明显下降(P<0.01),术中RR<10bpm有12例,PetCO2>50mmHg有31例,最高达到75mmHg。麻醉后20min PetCO2有所下降,但仍较麻醉前有明显升高(P<0.05);RR与麻醉前比较,无明显差异。麻醉前后各时点的SpO2、PetCO2、RR的变化见表1。表1 患者静脉麻醉前后SpO2、PetCO2、RR各时点的变化(略)3 讨论 非插管保留自主呼吸的静脉全麻患者术中监测的重点在于呼吸功能的监测,防止出现低氧和二氧化碳蓄积。静脉麻醉药和阿片类药物均能抑制呼吸,引起呼吸频率减慢,并且抑制二氧化碳升高引起的呼吸增强反应。静脉全麻还易引起舌后坠阻塞呼吸道,导致呼吸不畅。静脉全麻药易致患者呕吐、误吸,特别是氯胺酮还可引起呼吸道腺体分泌物增加。在本组患者中,术前空腹、应用抗胆碱药,有效降低了呕吐和口腔分泌物堵塞呼吸道的可能性。在麻醉前本组患者应用Detax气体监测仪获得的CO2波形基本与机械通气相同:具有快速的上升段和近乎水平的平台,这说明呼气初期呼气量充足,反映出正常的呼气气流和不同部位肺泡气几乎同时排出,则PetCO2和PaCO2的差别很小,且PetCO2在正常范围内,这说明把采样小管放置于患者的鼻前庭处是可行的。可较准确地反映患者的呼吸状况。SpO2在本组患者中未出现明显变化,这可能与麻醉前即开始面罩吸氧增加了氧储备,术中根据PetCO2的变化给予抬高患者下颌,必要时辅助呼吸等早期干预呼吸的措施有关。虽然有报道成人容许性高碳酸血症PaCO210.7kPa对生理功能影响较小且可逆,在本组患者中高碳酸血症均未达到这种程度,但高碳酸血症对人体的呼吸、循环、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利于保持麻醉期间生理功能的稳定。利用气体监测仪除了监测PetCO2,同时可观察到CO2波形和呼吸频率的变化,从而可及时了解呼吸抑制的程度和类型。PetCO2反映的是肺泡通气量的大小,而SpO2反映的是体内血液的氧合状态。从本组患者可观察到在面罩吸氧状态下PetCO2的变化较SpO2更灵敏,能更早地发现呼吸抑制的程度,可及时采取措施来改善通气。相对于动脉血气分析而言,采用此种方式监测PetCO2,存在一定的误差,但它具有无创,连续监测的特点,可即时反映通气状态。对于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的患者,应用PetCO2结合SpO2监测,能准确、及时了解患者的呼吸状况,有效提高静脉全麻患者的安全性。【参考文献】 1 庄心良,陈伯銮,曾因明,主编. 现代麻醉学. 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68.2 杨云丽,李彦,胡同增. PetCO2监测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1996,17:115117.3 王志萍,曾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