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后叶素致低钠血症临床分析.doc_第1页
垂体后叶素致低钠血症临床分析.doc_第2页
垂体后叶素致低钠血症临床分析.doc_第3页
垂体后叶素致低钠血症临床分析.doc_第4页
垂体后叶素致低钠血症临床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垂体后叶素致低钠血症临床分析【摘要】 目的:总结临床使用垂体后叶素致低钠血症及相关情况。方法: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肺部感染发生咯血而使用垂体后叶素者132例,其中46例发生低钠血症,采取限制每日总摄入量(包括补液量及口服量)或停用垂体后叶素,动态检测血清钠浓度。结果:46例低钠血症患者中28例无临床症状,血清钠为126.43.2 mmol/L;18例出现临床症状,血清钠为110.66.4 mmol/L,其中恶心、呕吐14例,肌无力10例,肌痉挛8例,嗜睡7例,精神错乱5例,抽搐4例,昏迷4例,二次昏迷1例,头痛、失明1例;一般经治疗后在12 d血清钠接近正常,症状消失,无1例死亡,也无后遗症发生。结论:对于咯血使用垂体后叶素时,要注意低钠血症的发生,应动态监测血清钠浓度;治疗开始即应补钠及适当限制入水量,切忌在血钠过低后急剧地补钠,否则可导致渗透性脱髓鞘病变,表现为不可逆精神失常。 【关键词】 咯血;垂体后叶素;低钠血症垂体后叶素作为内科止血钳,在治疗出血性疾病,特别是咯血时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往往会导致低钠血症。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低钠血症的发生,本文现对使用垂体后叶素所致低钠血症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因咯血住院而使用垂体后叶素患者132例,均系2006-2009年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咯血患者,所有患者检查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和电解质,并摄胸部X线片,必要时行胸部CT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经皮肺穿刺活检及痰病原体检查。全部患者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尿常规均在正常范围,其中77例行3次痰涂片找抗酸酐菌检查、50例行胸部CT检查、3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2例行经皮肺穿刺活检,发现肺结核60例(52.6 %)、支气管扩张22例(16.7 %)、肺炎29例(25.4 %)、肺癌9例(7.9 %)、肺结核并感染5例、恶性淋巴瘤并咯血3例,5例未明确病因。132例中46例发生低钠血症。46例中男性25例,女性21例,年龄1857岁,平均25岁。其中肺结核咯血36例、支气管扩张咯血10例,出血量为50600 mL,按24 h内咯血量少于100 mL者为少量咯血、100500 mL者为中等量咯血、大于500 mL或一次性咯血量大于100 mL者为大量咯血1判断,中等量咯血者14例,大咯血者32例。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针对病因抗感染或抗结核治疗。咯血治疗:出血量在50 mL以上时,予以垂体后叶素(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6 U溶于2040 mL生理盐水,缓慢静脉推注,而后以18 U+5 %葡萄糖或糖盐中静脉点滴维持治疗,微量泵控制滴速,1316 gtt/min,维持至出血停止后12 h。并保证每日摄钠810 g并监测血钠,如出现中度及重度低钠血症,保证每日摄钠1012 g。低钠血症治疗:无症状时一般采取限制每日总摄入量(包括补液量及口服量),通常在8001 200 mL/d;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尽量停用垂体后叶素,同时补充等渗盐水,并动态监测血清钠浓度。使血钠的升高速度控制在0.5 mmol/ h左右,血清钠恢复至130 mmol/L时停止纠正治疗。2 结果2.1 临床表现 46例低钠血症患者中,28例无临床症状,血清钠为126.43.2 mmol/L;18例出现临床症状,血清钠为110.66.4 mmol/L,其中恶心、呕吐14例(30.4 %)、肌无力10例(21.7 %)、肌痉挛8例(17.4 %)、嗜睡7例(15.2 %)、精神错乱5例(10.9 %)、抽搐4例(8.7 %)、昏迷4例(占8. 7 %)、二次昏迷1例(2.2 %)、头痛并失明1例(占2.2 %)。2.2 垂体后叶素用量与发生低钠血症的关系 垂体后叶素用至24 U时发生低钠血症1例(2.2 %),垂体后叶素用至42 U时发生低钠血症3例(6.5 %),垂体后叶素用至60 U时发生低钠血症6例(13.0 %),垂体后叶素用至78 U时发生低钠血症15例(32.6 %),垂体后叶素用至96 U时,发生低钠血症21例(45.7 %)。2.3 日总摄入量与发生低钠血症的关系 日总摄入量1 5002 000 mL时发生低钠血症4例(8.7 %),日总摄入量2 0002 500 mL时发生低钠血症14例(30.4 %),日总摄入量2 5003 000mL时发生低钠血症16例(34.8 %),日总摄入量3 0003 500 mL时发生低钠血症10例(21.7 %),日总摄入量>3 500 mL时发生低钠血症2例(4.3 %)。2.4 转归 经用垂体后叶素后,咯血在14 d均得到有效控制。低钠血症经治疗后,一般在12 d得以纠正,血清钠接近正常、症状消失,其中失明1例因转院无法追踪,余45例无1例死亡和遗留后遗症。3 讨论引起咯血的原因很多,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以及其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中以肺结核为咯血最常见的原因,其次是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炎、肺癌及肺部感染等2。本组资料显示在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咯血患者,最常见的病因也为肺结核(52.6 %),其次为支气管扩张(16.7 %)、肺炎(25.4 %)、肺癌(7.9 %)。肺部疾患如肺炎、肺结核本身可以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肺组织合成、释放ADH增多),表现为不适当地抗利尿素分泌过多征群(SIADH),也有学者认为肺炎、脓胸时引起SIADH的原因是胸腔内迷走神经受累。但这种作用较微弱,一般不会引起严重的低钠血症。本组病例入院时血钠均正常,与此相吻合,抗利尿素后者含量极微。抗利尿素与血管平滑肌的V1受体结合,使肺小动脉收缩,降低肺静脉压,促进血小板凝集而起到止血作用。但这种作用只有在远超出其引起抗利尿作用剂量的情况下才能实现3。因此,外源性的较大剂量的垂体后叶素在起到止血作用的同时,其抗利尿作用更为强大,导致循环血量增大,使心钠素分泌增多,抑制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结果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血钠的迅速下降及严重的低钠血症可出现临床症状。一般认为血钠降低至125 mmol/L时会产生临床症状,115 mmol/L时出现神经系统症状4。本组病人的血清钠在104126 mmol/L之间,与上述报道相似。临床症状一般以消化道症状发生率较高,但部分患者无明显消化道症状,一开始表现为表情淡漠、嗜睡等神经系统症状,易与结核性脑膜炎混淆。本组有4例发生昏迷,一开始表现为烦躁,随后出现昏迷,曾考虑有结核性脑膜炎的可能,但脑脊液结果正常,后查血钠在104116 mmol/L之间,经补充生理盐水,使血钠的升高速度控制在0.5 mmol/h左右5,约3648 h后,神志渐恢复正常。其中1例因再次出血二次应用垂体后叶素而再次出现昏迷。另有1例患者一开始表情淡漠,随后出现头痛、失明,患者转回内地治疗,无法追踪愈后。在人类,抗利尿素的释放率为1 mU/min即能维持内环境稳定。应用垂体后叶素治疗咯血时,相当于外源性抗利尿素的明显增多,远远超出生理释放量,因此,每日应用量越多,或者应用时间越长,其抗利尿作用越强,稀释性低钠血症越易发生,程度可能越重,本组病例的结果与之吻合,提示临床应用垂体后叶素时,特别是应用时间较长、剂量较大时,一定要积极监测血清钠浓度,避免低钠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本组资料显示低钠血症发生在每日总摄入量超过2 000 mL的病例较多,因此,限制每日总摄入量有助于降低低钠血的发生率。低钠血症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此时如未适当控制入水量,可使血浆渗透压进一步降低,导致脑细胞及神经细胞水肿,患者可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及疲乏,严重者可有神志恍惚、幻觉,甚至昏迷。发现严重低钠后,如在短时间内大量的补钠,使血浆渗透压急剧上升,水肿的神经细胞立即脱水、萎缩,严重者可出现渗透性脱髓鞘病变,患者表现为不可逆的精神失常6。综上所述,使用垂体后叶素时应警惕低钠血症,治疗上应注意:(1)适当限制入水量在1 500mL/d。(2)垂体后叶素治疗的同时即适当补钠,保证每日摄钠810 g。(3)监测电解质,如血钠低于120 mmol/L,则每日钠摄入量可达1012 g。(4)切忌在发现严重低钠血症后急剧补钠。我院3年来收治了6例在外院使用垂体后叶素而导致重度低钠血症、并发不可逆精神失常的患者。本组使用垂体后叶素治疗时,严格依照以上补钠原则,结果28例低钠血症以轻、中度低钠血症为主,在成功止血后停用垂体后叶素,所有低钠血症均能纠正,未出现不可逆精神症状。所以对垂体后叶素致低钠血症的可能性有足够的认识,并积极、科学地防治,是减少严重不良反应的关键。【参考文献】 1 朱元玉,陈文彬.呼吸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57-260.2 许萍,瑞其丁.垂体后叶素治疗咯血的疗效观察J.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