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政治与国际政治经济学.ppt_第1页
国际贸易政治与国际政治经济学.ppt_第2页
国际贸易政治与国际政治经济学.ppt_第3页
国际贸易政治与国际政治经济学.ppt_第4页
国际贸易政治与国际政治经济学.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讲,导论: 国际贸易政治与国际政治经济学,讨论问题,国际政治经济学定义与范畴的演变 四大价值与三大流派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重构:国家-市场-社会分析框架 国际贸易政治经济学:研究范畴与问题领域,什么是国际贸易政治?,讨论:研究什么? 案例1:中美贸易不平衡与人民币汇率问题 分析的视角:经济学的视角;政治的视角;安全的视角;贸易政治的视角 贸易政治的视角: 利益集团的推动: 全美制造商协会、安全组织等 国会 行政 跨国公司: 中国的对策,案例2:中欧纺织品摩擦中的国际贸易政治: 国内 欧盟 多边贸易体制 案例3:WTO多哈回合谈判 对中国投资的影响: 中国加大对中东欧的投资 中国加大对东非、西非的投资,“国际政治经济学”的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定义:国际政治经济学,即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是研究国家与市场,政治与经济,权力与财富之间的互动关系。 国家或权力的因素及其政治作用如何影响财富的创造与分配,经济活动的布局与经济利益(成本与利益)的分配。 市场和经济力量如何对国家和其他政治行为体之间的权力与福利的分配发生影响,如何影响国际政治力量格局以及各角色在格局中的地位。(吉尔平,1989, p.14),苏珊斯特兰奇(Susan Strange)给国际政治经济学下的定义是,“这门学科是研究影响到全球生产、交换和分配体系,以及这些体系所反映出来的价值观念组合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安排这些安排是人类在自己建立的体系和一套自己确定的规则和惯例中做出选择决策的结果。”1,斯特兰奇强调国际政治经济研究必须回答下面的关键问题,即“谁从中得到什么?” ,“谁受益,谁受损?”,“谁承担风险,谁不用承担风险?” , “谁得到机会,谁得不到机会不管是得到商品和劳务,还是从根本上说对所有这些价值都获得一份”?2 1 斯特兰奇. 国家与市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 21. 2 同上,第20-21页。,瑞士学者、新政治经济学家布鲁诺弗雷(Bruno S. Frey)是运用“公共选择”理论研究国际政治经济问题最早的学者之一,他对于国际政治经济学下的定义是: “国际政治经济学就是运用经济学以及政治学的标准工具,力图对国际关系中经济和政治两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提供分析”。1 1 见布鲁诺S弗雷. 国际政治经济学. 吴元湛、何欣、刘学中译. 重庆出版社, 1987:1.,IPE产生的历史背景,现在意义的IPE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 马克思主义始终存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 学术背景:政治学与经济学的脱节引起不满,新的问题无法说明。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美元本位制的瓦解。 中东战争与石油武器 越南战争与美国霸权的相对衰落:比如,“霸权稳定”论的兴起与担心美国霸权衰落的后果有关 “第三世界”的崛起与发展中国家争取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IPE:国家与市场的关系,国家、市场的定义 国内层次 国际层次 国家与市场的议题 国内政治经济 国际政治经济,IPE与国际经济学、国际政治学的区别,价值创造(经济学)与价值分配(政治学) IPE:价值创造+价值分配的综合研究,IPE与国际经济学、国际政治学的区别,IPE是“在经济学家、政治学家止步的地方前进”;在政治学与经济学交叉路口前进。 国际经济学:基本用“经济人”假定推导国际经济关系,主要研究价值的创造过程,以及影响价值创造的经济因素的关联。 政治学:主要研究权力运用影响价值分配的过程。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就在于弥补经济学与经济学之间交流的不足。IPE兼顾价值创造和分配两个因素,并把它们看成齐头并进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贯坚持政治与经济综合考察的方法论。 我们研究什么?经济关系的政治学分析?还是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的互动?还是,研究内容的变化,吉尔平等的研究议程:典型地代表了开山学者们对于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范畴的主要看法。他们对于学科和研究议程的定义有几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是将国际政治经济学比较严格地限定在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范围内。 其次,是对于国家与市场互动关系的假定。它其实是一种国家与市场两分法的分析框架。,第三,理论与方法上的多元特色开始显现,表现为既有政治学的方法(尽管主要是政治学方法),也有经济学方法。,冷战结束以来的变化: 第一个变化是,对于学科研究对象和范畴的重新定义。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者放宽了开山鼻祖当时所作的局限于“国家”与市场的定义。 第二个变化是,更加注重国内、国际因素之间的关联互动研究。, (布思林)的看法,“政治与国际关系的分野越来越模糊了,因为全球事务更多地植根于国内事务中”。 四个核心论点: (1) 全球化进一步模糊了国内与国际的分野、政治与经济的分野; (2) 全球化导致了在一国范围内国家与各种行为体关系的重新谈判; (3) 全球化增加了国际关系中行为角色的数量; (4) 全球化导致了主权的“多洞化”,并且增加了外部角色对于国内政策的影响力。,第三个变化是,更加注重国际合作的研究。 WTO执法与国际机制的关系;国际经济事务法律化(legalization)的影响;信息不完整对集体行动的负面影响等。 第四个变化是,更加注重问题领域的研究。即通过考察某一问题领域的研究,全面地反映背后的国内国际因素以及国际合作机制的影响,比如类似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政治经济研究、公共健康问题的政治经济研究等成果越来越多了。,IPE研究的主要内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一个核心议题 三大流派 四个视角,IPE的核心议题(根本问题),所谓一个“核心议题”即指,国际政治经济学最终是要研究经济的全球化与仍然以民族国家为基础的国际政治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冲突,以及研究如何管理和解决这些结构性矛盾和冲突的问题。全球经济就本质来讲是资本主义经济,因此围绕这一核心议题,展开有关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发展问题即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转型经济问题等的研究。,IPE的核心议题(根本问题),研究IPE核心议题的意义: 核心议题关系到战争与和平以及人类社会的前途: 战争起源的解释:意识形态的、文明的、经济利益的、国家利益等的冲突。 如何解释近现代全球性战争: 国家间关系的失调:一战、二战:,IPE研究的核心议题(根本问题),让更多的人与国家认识到这一结构性矛盾失控的危险性:对于这个结构性矛盾的认识并不普遍,而且存在不同的看法。 为缓解或解决这一结构性矛盾出谋划策,设计协调关系的国际机制是最根本的选择。,IPE的三大流派,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基本价值观: 按照苏珊斯特兰奇的研究,可以分为四类,即安全(Security)、财富(Wealth)、公正(Justice)以及选择自由(Freedom),她将之称为一个社会的“价值偏好”。,IPE的三大流派,所谓“三大流派”,即指按照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西方学者把国际政治经济学分为了三大流派,即自由主义学派(liberalism)、现实主义(realism)或民族主义(nationalism)以及激进主义(radicalism)或马克思主义(Marxism)。 这些流派或学派之间在理论的价值基础上存在很大的差别,理论观点也针锋相对。客观上说,三大流派各有所长,只有吸取三派精华方能发展出符合现实世界发展的具有较强解释力的理论体系。除三大流派外,近十年来还兴起了一些新的理论,如社会理论、建构主义、解构主义理论,但是这些理论的出现并未影响到三大流派主导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地位。,自由主义: 市场(企业、个人)优先于国家:个人自由 现实主义: 国家优先于市场(企业、个人):国家力量与国家安全 新马克思主义: 国际阶级斗争:中心与边缘的不平等交换关系:公平与正义 IPE流派划分的基础:价值观与信仰,IPE的批判理论: 建构主义:社会化/认同 女权主义 环境理论,有关国家与市场的三大流派,三大流派: 现实主义(realism) 自由主义(liberalism) 马克思主义(Marxism) 古典派与新派:基本价值观是一样的。 三大流派是什么: 价值体系(system of value) 理论: 方法(approach):观察、解决问题的方法,现实主义或“国家主义”(statism),研究对象:国家,国家在国际体系中的相对地位。 历史上有重商主义(mercantilism),保护主义(protectionism),新保护主义(neo-protectionism) (Statism: The practice or doctrine of giving a centralized government control over economic planning and policy. ) “新重商主义”国家,如日本、韩国,或一些西方学者指中国国家在经济发展和对外经济关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核心概念:“力量”与“利益”。 目标:“富国强兵”,目标是国家的实力地位与安全状况。,国家、企业与公民的作用:企业与公民的活动应当服从于国家“富国强兵”的目标。国家的政治目标决定市场经济活动。 强调“相对所得”(relative gain),而不是“绝对所得”(absolute gain)。 经济的政治后果:经济发展必然导致国家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不平衡导致冲突:力量的消长将改变现状。 举例:“中国威胁论”的现实主义理论基础。 中国经济增长导致政治影响力上升,可能挑战美国的霸权,或威胁他国的安全。 关注“相对所得”,中国的增长快于日本和美国,结果导致国际和地区力量平衡的改变。 安全困境问题。,自由主义,研究对象:个人和市场。 与“理想主义”(idealism)紧密相关,与经济人假定(economic man)、“完全市场论”(perfect market)紧密相关。 关键概念:经济人理性,均衡,和谐,和平。 目标:提高人类的生活和福利水平 国家与市场:市场的重要性压倒国家的作用:企业与公民个人最重要。 市场经济:是一个不断均衡的最终达成和谐的过程。利益的分配也将均衡化。 市场经济的政治结果:经济利益平衡,和谐,相互依赖,和平。,马克思主义或“结构主义”,研究对象:全球资本主义,全球经济体系。研究全球经济的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 全球范围的阶级斗争,阶级的作用压倒国家的作用。全球市场是阶级斗争,即有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斗争的舞台。 目标:取得全人类无产阶级的胜利,或边缘国家的独立和解放。 强调全球资本主义的作用,阶级与国家之间的不平等。 经济的政治结果:经济不平衡:战争与革命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依附论和世界体系论资本主义的自我瓦解,进入探索新的社会秩序的阶段(新马克思主义)。 分为不同的流派:温和派(世界体系,卡多索的依附发展论等),或激进派(马克思主义、早期依附论)。,IPE的分析层次,分析层次: 国际体系、地区、国家、国内政治 分析层次的变化: 70年代:IPE出现主要是想突破国家中心的研究格局,强调非国家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80年代以前:主要是国际体系的观点,同时出现把国际体系与国内政治相互整合的现象。 90年代迄今:国际体系与国内政治相互结合产生了一些有影响的研究,包括论文集: 双边外交:国际谈判与国内政治(1993)、 跨国关系研究的回归(1995)(Thomas Risse-Kappen, ed.,Bringing Transnational Relations Back In: Non-state Actors, Domestic Structure and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Cambridge Univ.Press, 1995) 、 国际化与国内政治(1996),IPE的四个视角,所谓“四个视角”(views),指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已经冲破过去仅仅研究体系层次问题的局限,更多的新成果集中在两个范畴的问题上,即集中在国内国际互动、国家社会互动这两个交叉议题的范畴方面。在此基础上,美国学者总结出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四个视角”: (1)国际政治视角(international political view),强调地缘政治、安全战略和外交对国家的制约作用; (2)国际经济视角(international economic view),强调国际经济环境对国家的作用,如技术的发展,通讯和运输成本的降低,全球生产与金融体系的影响;,IPE研究的四个视角,(3)国内机构视角(domestic institutional view),强调国家及其相关机构在决策中发挥独立的作用,国家决策过程不受社会集团的干扰,相反国家起到协调和改变社会集团的作用; (4)国内社会视角(domestic societal view),强调国内经济和社会力量的作用是影响对外决策的最重要因素。 其实,这四个视角是相互补充的,只不过不同学者在研究中侧重点不同,这也是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百花齐放的原因之一。,国家与市场: 两个层次关系的整合与互动,国家与市场的关系: 国内层次 国际层次 国内层次: 国家政府 市场企业 研究议题:国家干预市场、市场对于国家的约束 国际层次: 国家民族国家 市场全球经济 国际政治经济学:两个层次的互动关系,国家与市场:两个层次关系的整合与互动,国内决策产生国际影响,引起其他国家的反弹。 国际经济发展是国内经济决策的重要输入因素,甚或改变国内政策。 举例: 外汇政策:贬值还是升值(人民币汇率之争) 开放与外国直接投资的竞争 资本市场的开放,国家与市场:两个层次关系的整合与互动,大萧条(the Great Depression):美国保护主义其他国家的保护主义世界经济下降法西斯上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世界贸易组织与各国贸易政策 地区合作问题:全球化区域化一些国家在压力之下转而支持区域合作。 霸权国家与国际经济稳定问题。,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最新研究进展 (略),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有关对外经济政策的国内政治经济的研究。 主要是研究利益集团对对外经济政策制订的影响。有关研究包括选举方法、行政体制等因素对利益集团的作用,利益集团的利益偏好、利益密度(利益的集中程度)、不同利益集团间利益交换的政治过程等。采用利益集团方法研究的问题领域有贸易、投资的自由化、移民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等。,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最新研究进展,第二, 有关国家间互动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研究包括对国家之间战略互动关系,国家与国际体制的互动关系的研究。在国家间战略互动方面,国家间互动如何影响对外决策过程及政策结果等。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了理性主义和社会学的一些。研究的问题领域主要包括:国家间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国内政治对政策协调的影响、区域合作与国家间相互关系等问题。但是,上述研究也受到一些批评,批评意见主要认为:对国内利益偏好、利益分布不清楚,很难对不同国家的利益偏好与政策偏好对国家政策的影响程度作出判断;国家间互动关系的研究忽略了政策制订过程,政策目标与政策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难以确定等。,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国家间互动关系研究还包括有关国际机制的研究。国际机制是否能为各国的行为提供标准,是否能够提供有关国家行为的充分信息(比如有关国家执行WTO协议的情况),这对于国际机制自身至关重要。当前一些重点研究的问题有:在国际生产体系方面,如国际咖啡市场上生产商、中间商和消费者的关系对于国际价格稳定的影响;国际经济事务如国际货币政策的法律化(legalization);信息不完整(incomplete information)给集体行动带来的负面影响等。,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最新研究进展,第三, 有关国内与国际互动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国内与国际因素的互动研究是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中之重,有可能使国际关系的研究突出当前停滞不前的局面。有人说,两次大的整合对于焕发国际关系研究的生机起了重要的作用,一次是政治学与经济学的整合,另一次是国内研究和国际研究的整合。 研究的问题包括:国内机制与利益分布格局如何影响国际互动,国内政府在对外交涉中面对的国内限制与机会;全球化发展对于国内利益偏好的影响,如跨国公司的发展对于国际贸易体制从保护主义过渡到市场开放的进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全球化发展对于国家政策选择造成的限制,最明显的体现在汇率方面,汇率政策难有中间道路可走。在国际制裁方面,研究了诸如WTO等国际组织授权的国际制裁对国内利益偏好和政策偏好的影响等。,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最新研究进展,这方面的研究产生了两个较有影响的理论,一个是所谓“双层博弈论”(two-level games)或“双刃外交论”(double-edged diplomacy),美国学者Robert Putnam在1988年提出,其他学者随后采用个案研究对之加以丰富和发展;另一个理论是所谓Milner/Rosendorff理论,提出于1997年,主要是强调立法机构批准国际协定的权限增加了国际谈判的“不确定性”。,从IPE走向GPE与中国的IPE的研究方向,GPE的两个含义: 新马克思主义的GPE 经济全球化 GPE(全球政治经济学)的兴起:正在打破IPE的国家中心主义,同时出现国内与国际两个层次整合的研究趋势,比较研究广泛开展。 IPE的学科独立性大大增加,有可能成为与国际关系、国际经济学并立的学科。 我国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跟进国际发展趋势的同时,又要进行补课,目前应当特别注意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平衡,加强实证研究和个案研究,克服由于实证研究、个案研究缺乏,国际政治经济学不能适应教学、科研以及政策需要的局面。 中国处于变动中的全球政治经济的中心地位。目前是发展中国IPE的黄金阶段。中国学者可以做出独特的贡献。,国家-市场-社会 三维度、两层次、多角色分析框架,中美经贸关系,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年版。 国家-市场两分法的问题: 国家-市场两分法存在明显的缺失:忽视了“社会”层面的重要性,忽视了政府、企业之外的行为体社会集团以及社会价值观念等因素对国际政治经济生活的影响。 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主要代表人物对于国际政治经济的看法仍然限定在国家、市场两个维度。,国家-市场两分法产生的原因: 开山学者创建分析框架时影响他们思想的一些因素包括: 第一,认为国际体系主要由民族国家构成的,所谓的“国际公民社会”(international civil society)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冷战时期,公民跨国流动受到十分严格的限制,意识形态与民族主义成为各国民众彼此交流、合作的重要障碍。比如,当时有限的社会运动受到政府的严密监视,进行国际合作更是十分敏感,这方面的例子很多。,第二,现实主义、后来的新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等学派占据西方国际关系学术的主导地位。这些主流理论的基本取向是民族国家,其有关国家间关系的假定是,国家是一个单一的行为体,内部被假定不存在什么有意义的分歧,国家代表民众在国际体系中起作用。尽管这些理论本身具有现实主义和自由贸易的不同倾向,但是,都将民族国家作为基本的分析单元。,第三,现实主义作为主导分析范式对于国际关系研究实力最雄厚的国家美国学术界的控制与影响。现实主义主要认为,国际市场的竞争表面看起来是公司间的角逐,但本质上是不同国家的国内政策在背后起作用,或公司只是代表国家进行国际竞争罢了。比如,他们认为,美日之间的竞争就具有国家竞争的性质:国家对于产业扶持的政策,以及国家控制竞争产业进入本国市场;国家往往出面为两国间公司瓜分市场达成妥协。1 因此,在全球化的今天,美国许多专家仍然倾向于强调,国际商业竞争其实质仍然是国家之间的竞争。美国兰德公司学者格里戈里特雷沃顿(Gregory F. Treverton)引用的“市场国家”(Market State)概念充分说明了这一点。2,要把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推向深入,必须走出国家与市场两分法、国内层次与国际层次相互割裂的狭隘研究视角,在国家、市场维度之外纳入“社会维度”,同时打通国际与国内层次,才有可能比较全面深入地了解全球化发展给国际关系与人类社会带来的深刻变化。,已有的尝试性研究: 在国际学术界,一些欧美学者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努力。比如,美国学者海伦米尔纳(Helen Milner)在“双层博弈”(two-level games)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实证研究,考察不同政治体制对于外经贸政策和国际谈判结果的制约性影响: Helen Milner, Interests, Institutions, and Information: Domestic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7; “Rationalizing Politics: The Emerging Synthesis of International, American and Comparative Politics,” i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52, No.4 (1998), pp.759-786; Helen Milner and Peter B.Rosendorf, “Democratic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Negotiations,” in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 41, No. 1 (1997), pp.117-146.,一些欧洲学者则更直接把“社会”层次带入到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突出社会层次的重要性。,增加社会纬度的重要性:对于提高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解释力、反映全球化最新发展,在新添加的社会层次上,最重要的是要研究社会集团,特别是私人利益集团(private interest groups)与公共利益集团(public interest groups)的作用。这是因为: 第一,价值与认同问题日益重要。社会集团的价值取向,特别是对全球化发展的认同程度,影响到国家、市场或公司的作用。 第二,利益集团的分化组合加剧。全球化的发展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了观念的分裂。基于利益与认同的利益集团的分化组合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全球化发展的一种反应。,第三,国家的管理能力受到重大挑战。如何塑造社会的普遍认同,平衡不同利益集团,维护对外开放政策,成为对国家能力的重要挑战。 第四,迫切需要解决“国际治理”问题。国家之间如何合作,解决社会危机,减少调整的代价,是全球化发展带来的重大课题。 因此,对于国际政治经济学来说,增添“社会维度”,形成国家、市场与社会三边互动的新分析框架,对于国际政治经济学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政治经济学(GPE)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中美经贸关系可以成为新分析框架的试验场。,表1-1 中美经贸关系:国家-市场-社会的互动关系,IPE与社会科学方法,实证being与规范ought to be 的区别 Thomas Kuhn:Paradigm与科学革命(范式转换)(发现了现有理论解释不了的例外) 理论的定义: 政策的指导 解释性的概念和逻辑关系 理论的三大功能:说明,解释与预测 实证主义的认识论:西方研究主流 科学精神: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通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规律(信心) 研究的客观性 基于可观察事实的验证,IPE与社会科学方法,研究的四个步骤: 提出研究问题; 确立理论框架(假说建立模型); 收集系统性资料; 使用资料进行验证(经验验证)(证实方法verification与证伪方法falsification),包括分析验证结果。 是语言的问题吗?例:externalities 研究的规范性: 如何防止Plagarism. Citation Bibliography,国际贸易政治经济学: 研究范畴与问题领域,国际贸易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Trade),也可称之为“国际贸易政治”(international trade politics),就是利用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来研究国际贸易问题,研究国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