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 第十七节 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复习课件_第1页
中考化学 第十七节 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复习课件_第2页
中考化学 第十七节 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复习课件_第3页
中考化学 第十七节 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复习课件_第4页
中考化学 第十七节 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复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第十七节 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目录,contents,考点梳理,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课前过关,考点突破,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五年广东中考,考点梳理,考点一 燃烧与灭火 考点二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考点三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考点四 能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目录,contents,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2015年考查) 燃烧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_; _; _ 。 充分燃烧的条件: 有足够的空气; 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有可燃物,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灭火的措施(只需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即可)(2015,2016年考查) _ 。如森林失火时,要迅速在距离火场不远处伐木,以形成隔离带。 _。如油锅失火可盖上锅盖,酒精_灯火焰用灯帽盖灭以及二氧化碳灭火等,其原理都是将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隔开。 _。如通常发生火灾时,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移走可燃物,隔绝空气(或氧气),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3.火灾自救策略(2012,2013,2015年考查) (1)迅速找到安全通道; (2)火灾时上层空气中氧气少,毒气浓度大,所以要匍匐前进; (3)房间发生火灾时不能随便开门开窗,开门开窗会增加氧气量,使火势更加凶猛; (4)火灾时,会产生大量烟尘,使人窒息而死,因此最好用湿布捂住口鼻; (5)若在山林中遇到火灾时,应逆风而跑,因为顺着风,更易被烧伤和发生危险。,4.可燃性气体泄漏时的处理方法 当室内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或煤气泄漏后,室内充满可燃性气体,在此环境中不能进行人工呼吸、打电话或打开换气扇,应先关闭总阀,开窗通风,并在杜绝一切明火的同时,查找泄漏的原因。,1.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常见的易燃易爆物有:酒精、汽油、石油气、天然气、爆竹、烟花等。 2.一些与燃烧或爆炸有关的图标(如下图所示),3.生活中防爆炸的措施(2014,2015年考查) (1)可燃性气体、粉尘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油库、面粉加工厂、煤矿矿井一定要注意_。 (2)点燃可燃性气体(如氢气、甲烷等)前一定要_ 。 (3)若碰到室内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气泄漏时,不能打电话或打开换气扇,应先关闭燃气阀门,开窗通风,并在杜绝明火的前提下查找泄漏原因。,严禁烟火,验纯,1.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即有放热现象或吸热现象。 2.常见的放热反应有:燃烧、金属与酸的反应、生石灰与水的反应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有:C+CO2 2CO等。,3.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对能量的利用,(一)化石燃料 1.三大化石燃料分别是_ 、_ 、_(均为_再生能源)。 2.煤:被称为“ _ ”。 (1)煤是混合物,主要含有 _元素。 (2)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使煤分解为许多有用的物质:焦炭、煤气、煤焦油等,这一过程属于_变化。,煤,石油,天然气,不可,工业的粮食,碳,化学,3.石油:被称为“ _ ”。 (1)石油是混合物,主要含有_元素。 (2)石油的炼制:把原油通过石油炼制过程加工为各种石油产品的工业。主要生产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润滑油、石蜡油、石油沥青、石油焦和石油化工原料。,工业的血液,碳、氢,4.天然气:(俗名沼气、坑气)主要成分是_。 (1)_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2)甲烷的物理性质: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_溶于水,密度比空气_ 。 甲烷的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燃烧时产生明亮的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化学方程式: _。,CH4,CH4,难,小,(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1.酒精(化学式_ ):是一种有机物,属于可再生能源。 (1)酒精的制取:原料:高粱、玉米、薯类等;生产方式:发酵、蒸馏。 (2)性质: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在空气中能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乙醇燃烧化学方程式: _。 (3)用途:作酒精灯、内燃机等的燃料,车用乙醇汽油。,C2H5OH,2.氢气 (1)作燃料主要有以下优点: _,来源广泛; _; _,对环境无污染。 (2)氢气作为理想燃料,目前没有大量推广的原因: _;_。 3.其他新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等。,以水为原料,燃烧放热多,燃烧产物是水,制取成本高,储存和运输有困难,课前过关,目录,contents,1.(2016枣庄)2015年8月,天津一集装箱码头发生危化品大爆炸,再次敲响了人们对危化品管理的警钟,实验室常备的氢氧化钠属于危化品,你认为其包装箱上应贴的标识是( ) A B C D,B,2.(2016威海)燃烧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变化,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燃烧一定有火焰 B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一定会发生爆炸 C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 D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 3.(2015黄冈)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乙醇、沼气和氢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B.“温室效应”加剧主要原因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升高引起的 C.加速石油的开采,可以快速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D.为了防止水污染,农业上要合理施用化肥、农药,D,C,4.(2015株洲)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燃料作为重要的能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 可燃物在任何条件下燃烧都会发生爆炸 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A. B. C. D.,A,5.(2015泉州)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携带酒精 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C.液化气着火,首先迅速关闭液化气罐阀门 D.火场逃生时在有烟雾的地方匍匐前进,A,6.(2015大连)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 (1)化石燃料中,比较清洁的是_,煤油是_加工的产品。 (2)煤主要含有_元素。使用脱硫煤能减少 _的排放,减轻酸雨的危害。但仍会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不能减缓日益加剧的_。,天然气,石油,碳,二氧化硫,地球温室效应,(3)当前南海问题引起我国政府和人民的高度关注,南海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_(填化学式),其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天然气不完全燃烧会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是_,因此使用燃气热水器时,防止发生中毒的做法是_。(写出一种即可),CH4,一氧化碳,通风,考点突破,目录,contents,考点一 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考点二 安全常识 考点三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例1】控制变量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面是探究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实验,请你根据实验图示和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信息: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 、240 。 (1)在图1中,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_ ; 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 _; 图1,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没有与氧气接触,如果要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_; 通过以上实验事实证明,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a.可燃物;b.氧气(或空气);c. _。 图2 图3,通入氧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图2中将粗铜丝绕成线圈罩在蜡烛火焰上,火焰很快熄灭,其原因是 _,如果预先将铜丝圈加热,再罩到蜡烛火焰上,现象是_。 (3)图3中煤球制成蜂窝煤后燃烧会更剧烈,原因是_。,冷的金属丝快速吸热,使温度降到了蜡烛的着火点以下,蜡烛继续正常燃烧,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4)图4中,如果点燃两个高度不同的蜡烛,用一大玻璃杯将它们罩起来,观察到的现象是_先熄灭。基于同样的原因,在室内发生火灾时会产生不少有害气体,人们应该采取 _ 姿势迅速逃离火灾区域。 图4,高的火焰,下蹲(或弯腰或匍匐或较低),方法规律: 回答有关燃烧和灭火的问题,要紧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与方法,明确要使物质燃烧必须三个条件同时具备,而灭火则只需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之一即可达到目的。分析灭火原理时,注意将采取的措施与燃烧的条件相对应。 防错巧记: 着火点是指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能升高或降低,因此应该表述为使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变式拓展: 1.(2016泰州)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在空气中的木桌椅没有燃烧,是因为木桌椅不是可燃物 B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开挖隔离带,是为了将可燃物与火隔离 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D住房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2.(2015潍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燃烧更充分 B.室内着火需要自救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 C.面粉、煤粉等粉尘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D.“釜底抽薪”是利用了隔绝空气的灭火原理,D,【例2】下列做法没有安全隐患的是_ (填序号)。 煤矿发现瓦斯超标,打火把检查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浇 做实验时酒精灯引起燃烧,用湿抹布盖灭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先做灯火实验 加油站附近应严禁烟火 深夜突然发觉家中煤气泄漏,严重的情况时可以拨打119 被围困在火灾区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逃生 图书着火,用干粉灭火器灭火,方法规律: 当火灾发生时,若火势较小应根据着火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若火势较大不能扑灭时,应及时拨打119求救,并知道一定的逃生方法,如用湿毛巾堵住口鼻,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等。,变式拓展: 3.(2016北京)下列安全标志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 A B C D,B,【例3】(2016南宁)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B.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吸热现象 C.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A,方法规律: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即反应中的放热和吸热现象。应熟记一些常见的放热反应(可燃物的燃烧、中和反应、生石灰与水反应等)和吸热反应(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等)。,防错巧记: (1)现在人类需要的能量大部分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最常见的为生活燃料的使用,但并非全部的能量都由化学反应产生,如利用风能和潮汐能发电; (2)判断一个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不能简单地从反应条件进行判断,而要从化学反应的本质进行区分。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的,如木炭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实质是放热反应。,变式拓展: 4.(2015潍坊)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下列反应发生时吸收热量的是( ) A.C+O2 CO2 B.Mg+2HCl= MgCl2+H2 C.CaO+H2O= Ca(OH)2 D.CO2+C CO2+C,D,五年广东中考,目录,contents,1.(选择题节选)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12年)电器着火可用水扑灭。( ) (2)(2013年)用图1改进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可以防止燃烧产物污染空气。( ) (3)(2013年)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燃料。( ) (4)(2014年)酒精、天然气和石油是化石燃料。( ) 图1,(5)(2014年)用图2装置可探究证明不同物质的着火点不同。( ) (6)(2015年)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CO与空气混合点燃也可能爆炸。( ) (7)(2016年)石油、煤、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 (8)(2016年)推广使用的乙醇汽油是一种新能源。( ) 图2,2.(2012广东)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四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下列图标不适合在加油站使用的是( ) A B C D,D,3.(2014广东)下列场所挂的图标与“消防安全”不相符的是( ) A.液化气站 B.煤矿的井下通道 C.农产品批发市场 D.电影院等娱乐场所,C,4.(2013广东)化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灾害。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 ) A.使用蜡烛时不慎使书本着火,用湿布盖灭 B.厨房燃气管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C.实验时,把没有用完的白磷丢进垃圾筐里 D.高楼着火,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撤离 5.(2015广东)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厨房煤气管道漏气,马上打开抽风机 B.冬天关闭门窗用煤炉取暖 C.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迅速用湿布盖灭 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浇水灭火,C,C,6.(2015广东)由燃烧的条件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烧一定会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