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对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doc_第1页
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对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doc_第2页
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对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doc_第3页
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对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doc_第4页
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对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对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摘要】 目的 探讨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异常子宫出血129例。结果 术前超声检查提示宫腔异常回声25例,占194%(25/129),宫腔镜检查宫腔内有明显病变的有84例,阳性率65.1%(84/129),病理结果阳性率为65.9%(85/129)。结论 宫腔镜检联合超声检查,可提高异常子宫出血原因的诊断率。 【关键词】 宫腔镜;超声检查;异常子宫出血异常子宫出血是女性生殖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其原因很多,多见于子宫腔内病变,单凭症状及妇科检查常难以明确诊断。我院门诊对异常子宫出血患者129例,实施宫腔镜检查,术中联合超声检查并于宫腔镜下取活检进行病理组织学诊断,提高了异常子宫出血的确诊率。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8年1月2008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丰台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129例为研究对象,除外阴道及宫颈因素所致异常子宫出血。年龄2476岁,平均46岁,均已婚。 1.2 设备 日本Olympus公司生产的连续灌注式宫腔镜检查镜(45 mm硬镜)、冷光源、液体膨宫机。 1.3 术前准备 术前查滴虫、真菌、细菌性阴道病阴性者实施宫腔镜检查。检查前充盈膀胱。 1.4 麻醉 2%的利多卡因棉签做宫颈表面麻醉或静脉全麻。 1.5 膨宫 选用5%的葡萄糖注射液或5%的甘露醇为膨宫液。膨宫压力为80100 mm Hg。 1.6 方法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及宫颈,铺无菌巾,窥阴器暴露宫颈。宫颈钳钳夹宫颈,在超声监测下,缓慢置入宫腔镜并观察宫颈管有无异常,由远及近观察宫腔整体形态,依次检查子宫前壁、左宫角、左输卵管口、后壁、右宫角、右输卵管口、而后子宫底。如发现异常进一步观察局部,检查完毕,在退出镜体时再度详细观察宫腔、宫颈管情况,以免漏诊。镜检时,常规做诊断性刮宫或定点取材,有手术指征的收入院后进行手术治疗,标本全部送病理检查。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 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手术时间为315 min,平均7 min,手术出血少,术后常规应用口服抗生素以预防感染。本组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 2.2 超声检查结果 术前超声检查提示宫腔异常回声25例,占194%(25/129)。其中,子宫内膜增厚19例,宫内占位病变6例。其余超声检查有正常、肌壁间或浆膜下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症、附件肿物等,但未见宫腔内有明显占位病变。 2.3 宫腔镜检查结果 宫腔镜检查发现宫颈管息肉12例,子宫内膜息肉48例,黏膜下肌瘤10例,胚物残留1例,子宫内膜炎2例,疑似子宫内膜癌6例,子宫畸形2例,宫腔粘连3例,阳性率65.1%(84/129)。 2.4 子宫内膜病理结果 子宫内膜单纯增生66例,单纯伴复杂增生6例,局灶非典型增生4例,子宫内膜癌5例,子宫内膜炎2例,内膜息肉样增生2例,病理结果阳性率为65.9%(85/129)。宫腔镜检查获取子宫内膜病理靠定位活检或诊刮,但对于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黏膜下肌瘤很难刮取到。10例子宫黏膜下肌瘤,8例术后病理证实黏膜下肌瘤,2例为子宫腺肌瘤。宫腔镜检查6例疑似子宫内膜癌,其病理符合5例,另一例为局灶非典型增生。5例子宫内膜癌有4例在我院手术治疗,其中1例侵及浅肌层,3例局限于黏膜层,腹腔冲洗液均未检到癌细胞。另一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要求外院手术,具体病理结果不详。 3 讨论 异常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病,目前常用的检查方法为普通的妇科检查、超声检查及诊断性刮宫。 宫腔镜可在直视下观察宫腔内的病变,对可疑病灶定位活检,具有直观、准确的特点,是诊断子宫腔内病变的金标准。本组资料显示: 129例异常子宫出血的病例中,镜下明确提示宫颈管息肉12例,子宫内膜息肉4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10例,这是妇科检查难以发现的,而在宫腔镜下却是一目了然,极大地提高了子宫出血原因的诊断率。宫腔镜检查能够发现宫腔内占位病变,如对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早期内膜癌具有很好的识别作用,但对于子宫内膜病变的性质,尤其对于宫腔内没有占位的内膜病变,仍需术后病理证实。我院129例患者中宫腔镜检查疑为子宫内膜癌6例,其病理组织学结果:子宫内膜腺癌5例,1例为局灶非典型增生1例。因此,宫腔镜检查直视下对可疑部位组织活检行病理检查是诊断异常子宫出血性疾病的金标准。 超声检查虽具有无创、方便、经济、易行、可重复性及无痛等优点,但对于子宫腔内小的病变仍很难发现。夏恩兰1报道单纯超声检查不能发现2cm以下的宫内占位病变。本组129例患者中超声提示宫腔异常194%(25/129),而宫腔镜诊断宫内异常占659%(84/129)。因此,对于异常子宫出血,宫腔镜检查明显优于超声检查,即使超声检查没有宫内异常,仍不能排除宫腔占位性病变。宫腔镜与超声联合检查可了解宫内占位病变侵入子宫肌层的大小、范围、深度,指导临床治疗。并可以避免发生子宫穿孔。 宫腔镜检查,具有操作方便、手术安全、患者痛苦小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宫腔镜检查时的膨宫压力和膨宫介质是否会造成子宫内膜细胞盆、腹腔的播散,尤其是癌细胞的扩散,一直是临床医师关注和争论的问题。Arikan等2研究24例子宫内膜癌的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标本做体外宫腔镜检查,发现经输卵管随膨宫介质冲洗出的癌细胞体外培养可存活,因此,推断腹腔播散的癌细胞可种植生长,使预后恶化。Obermair等3对135例术前行宫腔镜检查与127例术前未行宫腔镜检查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研究表明,其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924%及84.7%,差异无显著性(P=0782),从而得出宫腔镜检查对子宫恶性肿瘤的预后及5年生存率无影响,临床应用安全的结论。本组资料中,5例子宫内膜癌有4例在我院手术治疗,其中1例侵及浅肌层,3例局限于黏膜层,腹腔冲洗液均未检到癌细胞,因病例太少,缺乏统计学意义。但笔者认为疑有子宫内膜癌的病例在检查过程中应注意膨宫的压力和检查时间,是相对安全的。【参考文献】 1 夏恩兰.宫腔镜学及图谱.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75-76.2 Arikan C,Reich O,Ursula Weiss U,et al.Are endometrial carcinoma cells disseminated at hysterosopy functionally viable.Gynecot Oneology,2001,83:221-226.3 Obermair A,Geramou M,Guce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