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第九册知识细目.doc_第1页
小学音乐第九册知识细目.doc_第2页
小学音乐第九册知识细目.doc_第3页
小学音乐第九册知识细目.doc_第4页
小学音乐第九册知识细目.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音乐教材第 九 册单元目录第一课 朝夕聆听1晨景 2渔舟唱晚表演 1清晨 2晚风第二课 农家乐聆听 1丰收锣鼓 2快乐的农夫表演 1赶圩归来啊哩哩 2苹果丰收第三课 足迹聆听 1红梅赞 歌剧江姐选曲 2红星歌 影片闪闪红星主题歌 3歌唱二小放牛郎表演 1雨花石 2我怎样长大第四课 可爱的家聆听 1天黑黑 2可爱的家 3回家表演 1外婆的澎湖湾 2牧场上的家第五课 故乡聆听 1思乡曲 2乡间的小路 3谁不说俺家乡好 影片红日插曲表演 1故乡的小路 2如今家乡山连山第六课 欢乐的少年聆听 1可喜的一天 2罗马的松树表演 1叮铃铃 2雏鹰之歌第七课 雨花聆听 1雨滴 2踩雨 3暴风雨表演 1踩雨 2雨中第八课 冬雪聆听 1乘雪橇 2欢乐颂踏雪寻梅 3打虎上山表演 1堆雪人 2雪花带来冬天的梦各单元知识细目课 题第一课 朝夕训练和测查要点认识八六拍基本定义6/8拍 :以8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6拍。衔接教材指南第五册摇啊摇、钟声叮叮当第七册四二拍、四三拍、四四拍的定义和指挥图示。相关资源提示1、6/8拍的强弱规律: 指挥图式2、歌曲草原上的家园、渴望春天课标落实联系1、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2、结合歌曲认识拍号等音乐常用记号。各单元知识细目课 题第二课 农家乐训练和测查要点1、 了解不同地域的歌曲风格。2、 感受并掌握4/4 X X X X X X X 4/4 X X X X X X 的节奏。基本定义衔接教材指南第二册第五课跳起舞(内蒙古民歌)第二册第八课幸福生活(彝族、土家族歌曲)相关资源提示1、长鼓鼓身圆筒形,长70厘米左右,由一块木料(或多块木料拼合)车旋而成,两端粗空,中间细实,形成两个共鸣腔。两端鼓面直径大小不一,蒙皮厚薄有别。一般多用羊皮、马皮、牛皮或驴皮,用绳索绷紧并可调节鼓皮的张紧度,因而每个长鼓可以发出两种不同的音色,粗端发出柔和深沉的低音;细端发出清脆明亮的高音,还能根据演奏的需要来定音。 2、苹果丰收视频、长鼓舞视频。课标落实联系聆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民间歌舞,了解其不同的风格。各单元知识细目课 题第三课 足迹训练和测查要点1、认识倚音。2、了解部分影视片主题歌。基本定义倚音:属于装饰音,由时值较短的辅助音构成,演奏时它们的时值算在被装饰的音的时值之内,装饰音虽是旋律的装饰,但在民间音乐的演唱演奏中,有着十分重要的表现作用。衔接教材指南第七册摇篮曲第八册种太阳相关资源提示1、倚音分为前倚音和后倚音。增强音乐的表现力。2、翻身农奴把歌唱让我们荡起双浆课标落实联系1、结合所熟悉的影片,简单描述音乐在其中的作用。2、知道一些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和国家的代表性儿童歌曲。各单元知识细目课 题第四课 可爱的家训练和测查要点1、初步感受歌曲的伴奏。2、聆听台湾民歌。基本定义衔接教材指南第九册苹果丰收相关资源提示歌曲童年课标落实联系聆听少年儿童歌曲、叙事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各单元知识细目课 题第五课 故乡训练和测查要点能正确演唱变拍子的歌曲。基本定义在音乐作品中,各种不同拍子的交替与先后出现,叫做变拍子。衔接教材指南第三册早上好同坐小竹排第五册小牧笛相关资源提示1、变拍子的这种变换,可能是有规律的,也可能是没有什么规律的。有规律变换的拍子,拍号可以在每次变换之前临时写上,也可以把两个拍号一次性写在谱号和调号后面;无规律变换的拍子,拍号只能在拍子变换前临时写上。 2、变拍子最容易和混合拍子混淆。混合拍子是由不同类型的单拍子按照不同的次序组合而构成的拍子。混合拍子有五拍子、七拍子、八拍子、九拍子和十一拍子。3、歌曲爱的奉献、祖国颂、我的祖国、沁园春.雪、我和我的祖国(音频)、祖国,慈祥的母亲、小河淌水等。 乐曲渔舟唱晚、春节序曲(音频)、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课标落实联系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各单元知识细目课 题第六课 欢乐的少年训练和测查要点1、下滑音2、变化音的演唱3、D.S.基本定义1、下滑音:用带箭头的弧线标记。是装饰音的一种。常见的装饰音有滑音、波音、颤音、倚音、回音等。2、反复记号:乐曲部分或全部重复时,可使用反复记号。衔接教材指南第五册一只鸟仔(下滑音)第一册闪烁的小星(反复记号)相关资源提示1、反复记号:A、乐曲中较大的重复,用反复记号 表示。B、如果乐曲是由三部分组成,而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重复,那么可以不抄第三部分,而在第二部分结尾处写上D.C.(从头反复),并在第一部分结束处记一Fine或“曲终”字样,表示乐曲的结束。有时也用记在双纵线上的延长号来标明。C、如果重复不是从头开始,那么在第一部分开始重复处记一S记号,在第二部分结束处写上D.S.(从记号开始反复)。 Fine D.C (反复后在此终止) (从头反复) S Fine D.S 从D.S处至S处反复至Fine处终止。2、辣妹子(音频)、雏鹰之歌(音频)课标落实联系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反复记号等常用记号。各单元知识细目课 题第七课 雨花训练和测查要点运用之前学过的各种音乐表现形式,如连音线(圆滑线)、较强、较弱、重音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及合唱等,有感情地准确演唱歌曲。基本定义衔接教材指南第二册小雨沙沙相关资源提示各种齐唱、合唱歌曲。课标落实联系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实践中逐步掌握和运用。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恰当的反应。各单元知识细目课 题第八课 冬雪训练和测查要点能用模仿的手法创作曲调。基本定义体现音乐的全部思想或主要思想,用调式关系和节奏、节拍关系组合起来的,具有独立性的许多音的单声部进行,叫做旋律。衔接教材指南第四册郊游共产儿童团歌相关资源提示 旋律发展的手法,大致可分以下五种: 1、重复。重复可使旋律在发展中更加巩固并得到统一。重复又可分为原样重复和变化重复两种。2、变化。变化可使旋律增加新的表现因素,一般多是在节奏基础上将音高加以改变,但也可能在音高上节奏上都加以改变。3、模进。模进也可称为不同高度的重复,模进有同调模进(改变调式音级不改变调性)和转调模进(改变调性不改变调式音级)两种。4、扩展。扩展可能是音程上的或节奏上的。5、紧缩。和扩展一样,可能是音程上的也可能是节奏上的。 以上提到的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综合使用。保卫黄河、咱们工人有力量土尔其进行曲课标落实联系能够创作24小节旋律。第九册知识链知识领域相关教材教学建议感受与鉴赏音乐表现要素第一课朝夕第五课故乡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并用对比聆听的方法感受拍子和各段落的音乐情绪变化。音乐情绪与情感所有表演歌曲音乐体裁与形式第三课足迹音乐风格与流派第二课农家乐表现演唱所有表演歌曲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运用游戏的方法,让大家在实践中感受音乐记号在表现歌曲中的作用。演奏第二课农家乐综合艺术表演第四课可爱的家第七课雨花识读乐谱第三课足迹第六课欢乐的少年创造探索音响与音乐第七课雨花教师应将创造力的培养贯穿于各个教学领域,要启发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艺术表现。即兴创造第二课农家乐第七课雨花创作实践第八课冬雪音乐与相关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