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临床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118例分析.doc_第1页
本院临床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118例分析.doc_第2页
本院临床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118例分析.doc_第3页
本院临床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118例分析.doc_第4页
本院临床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118例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院临床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118例分析【关键词】 不合理 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是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药物,而抗菌药物的滥用已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与其他国家比较,我国已成为抗菌药物的使用大国。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使用量和销售量前15位的药品中,有10种是抗菌药物。为了解本院临床使用抗菌药物的过程是否存在不合理状况,加强对临床用药安全性、有效性及合理性的监督,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本院从2005年5月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及应用分析,由本院药学部每月选取各科室病历,按10%20%抽取样本,调查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并从中抽取45份典型不合理用药病历进行分析及评估。至2007年6月,共计抽查病历3200份,典型不合理用药病历118份。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18份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资料为本院2005年5月至2007年6月病案室归档病历。1.2 方法 按各临床科室实际出院患者数每月按10%20%比例抽取病历,考查其中抗菌药物的病历作为样本,设计好统一的调查表格,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方法进行分析。1.3 统一标准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包括: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减少或延缓细菌耐药性的发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否正确、合理,基于:()有无应用抗菌药物指证;()选用的抗菌药物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正确、合理;根据以上的基本原则,确定了以下的观察指标:无感染指证应用抗菌药物(无指证用药);危重患者病原细菌培养不及时(细菌培养不及时);未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选择用药,选用了对病原体无效或弱效的药物(选药不当);未按照抗菌药物的治疗剂量范围给药,剂量过大或偏小(剂量应用不当);将不适合局部应用的品种局部应用(局部用药不当);未按照药物的体内的代谢特点选择给药时药液的浓度,给药途径及给药的次数(给药方法不当);疗程过长或过短(疗程不当);联合用药指证不明或有配伍禁忌(联合用药不当);围术期给药方法及给药时间不规范(围手术期用药不规范);频繁更换抗菌药物(换药频繁)。抗菌药物的给药剂量、给药途径及给药间隔时间,参考(临床用药须知)。2 调查结果2.1 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表现形式及发生率 118份病历中,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共发生292次。见表1。表1 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表现形式及发生率(略)2.2 临床各科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发生次数 本次抽查共发现不合理用药,排列前6位的依次是:骨科37次;心胸、脑、泌尿外科30次;普外科28次;呼吸、消化内科26次;儿科25次;妇产科19次;其他科室47次。3 讨论3.1 本院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现状 由以上调查结果可知,典型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占所抽查病历数3.7%,说明本院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形势严峻、不容乐观,需要加大监督及干预的力度。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表现形式上,给药方法及剂量应用不当、无感染指证用药在临床各科均有分布,围术期用药不规范以外科及妇产科的分布为主,较为突出。3.2 临床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分析 给药方式及剂量应用不当的发生率分别为21.6%及19.2%,居第1、2位,说明对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及药物动力学知识方面的欠缺,认为药物剂量大,则治疗效果好,药效持续时间长。对临床所使用的多数抗菌药物来说,即使考虑其抗菌药后效应,因其在体内为一级代谢,达到最小杀菌、抑菌浓度后,其杀菌作用强度不因血药浓度的增加而加强,反而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其代谢速度与剂量无关,不考虑适当的给药次数,大剂量给药,容易促使细菌耐药性产生,浪费医药资源,使治疗失败。故要加强对临床医师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知识的普及及培训。无感染指证用药居第3位,发生率14.7%,说明未能正确掌握和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过度依赖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的指证过宽。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会引起菌群失调,诱发二重感染,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是必要的,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选药不当居第4位,发生率为12.3%,说明选用对病原体无效或弱效的药物,可能对感染部位病原体不太清楚,对抗菌药物抗菌谱以及抗菌活性不了解,不重视病原学的培养及诊断,经验性用药有关,这样将延误治疗,增加患者痛苦及加重患者经济负担,同时也将增加耐药菌株的产生,给临床治疗带来更大的困难。正确的病原学诊断为合理选用抗感染药的先决条件。因此,应重视、加强病原学的诊断,医院应加强对这方面的管理。 围术期用药不规范及防治时间过长的发生率分别为10.3%及8. 6%,居第5、6位,主要表现形式为术前用药过早及术后用药时间过长,说明对抗菌药物的依赖度过大,未能正确掌握围术期预防用药原则及对手术操作信心不足有关。要加强手术管理,加大对围术期用药及预防性用药的管理及宣传。联合用药不当的主要原因经分析认为与未能很好掌握联合用药指证,不熟悉药物的理化性质及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原理有关,同时提醒以局部用药的注意,严重感染应及时将标本送培养,以便对症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通过本次调查分析,说明本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不甚乐观,需不断加强宣传、指导和监控。但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表现形式集中,为进一步加强临床应用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参考文献】 1 王海生. 2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14.2 唐人杰. 最新国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与操作标准实务全书. 银川:宁夏大地音像出版社,2004.37.3 徐洁.临床用药须知.天津:天津电子出版社,2005.12341423.4 戴晖,姜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