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消通络固肾汤治疗糖尿病肾病85例临床观察.doc_第1页
清消通络固肾汤治疗糖尿病肾病85例临床观察.doc_第2页
清消通络固肾汤治疗糖尿病肾病85例临床观察.doc_第3页
清消通络固肾汤治疗糖尿病肾病85例临床观察.doc_第4页
清消通络固肾汤治疗糖尿病肾病85例临床观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消通络固肾汤治疗糖尿病肾病85例临床观察【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清消通络固肾汤;中药疗法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常见原因。据欧、美及日本的统计资料表明,目前DN已跃升为终末期肾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的首位原因,占35%左右1。2001-022006-09,笔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清消通络固肾汤治疗糖尿病肾病85例,与常规治疗45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全部130例均为我院内分泌科门诊和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5例,男34例,女51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64岁,平均(56.411.6)岁;病程最短7个月,最长21年,平均(7.685.45)年。对照组45例,男19例,女26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65岁,平均(57.412.1)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20年,平均(7.455.43)年。2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诊断标准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建议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并符合Mogensen等拟定的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2。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排泄率连续3次测定在20200 g/min之间或24 h尿白蛋白定量30300 mg;临床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排泄率>200 g/min或24 h尿白蛋白定量>0.5 g。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辨证为气阴两虚、痰瘀交阻型。1.3 排除病例标准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其他肾脏疾病、泌尿系感染、心力衰竭、原发性高血压、肿瘤及剧烈运动引起的尿蛋白增多等。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格列吡嗪530 mg,每日23次口服;福辛晋利钠1020 mg,每日12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清消通络固肾汤。药物组成:黄芪30 g,当归20 g,枸杞子25 g,女贞子20 g,金樱子15 g,墨旱莲20 g,益母草30 g。日1剂,水煎分2次服。1.5 疗程 2组均3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1.6 主要检测指标1.6.1 尿常规、24 h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Alb)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1.6.2 血液生化检测 空腹血糖(FBG)及餐后血糖(PBG)测定(葡萄糖氧化酶法),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用亲和层析微柱法,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1.6.3 安全性检查 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压、心率、体质量、心电图、血常规、肝功能检测、肾脏B超等。1.7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以及有关内容制定3。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尿白蛋白排泄率降至正常或下降1/2以上,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恢复正常或下降超过1/3;24 h尿蛋白定量及肾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或较治疗前改善明显。有效: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好转,尿白蛋白排泄率有所下降,血糖、HbAlc有所改善,24 h尿蛋白定量及肾功能指标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未改善或恶化,实验室指标无变化或升高。1.8 统计学方法比较 采用SAS 11.5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2检验。2 结果2.1 2组临床疗效 治疗组85例,显效27例,占31.76%;有效43例,占50.59%;无效15例,占17.65%;总有效率82.35%。对照组45例,显效9例,占20.0%;有效15例,占33.3%;无效21例,占46.7%;总有效率53.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 2组24 h尿蛋白定量、Alb、Ccr、血糖及血脂比较 见表1。表1 2组24 h尿蛋白定量Alb、Ccr、血糖及血脂的比较(略)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由表1可知,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尿Alb、FBG、PBG、TC、HDL-C、LDL-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尿Alb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PBG、L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4 2组治疗前后血压测定结果比较 见表2。表2 2组治疗前后血压测定结果比较(略)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由表2可知,2组血压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舒张压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 安全性与不良反应观察 治疗前后2组患者安全性指标未见异常,并在观察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3 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中医病机以气阴两虚、燥热内侵为主,主要涉及肺、脾胃、肾等脏,病程日久导致2个方面的病机改变,一为肺脾受损,日久及肾,肾虚封藏失职,精微不固;二是气虚无力推动血行,阴伤血运不畅,病久入络,导致瘀血阻络。故笔者认为,在此阶段气虚肾亏络阻是病变的主要病机,因此我们以益气活血补肾为主要治法,应用清消通络固肾汤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方中以黄芪益气健脾,恢复脾运;当归补血养血活血;益母草活血利水;枸杞子、女贞子补肾滋阴;墨旱莲滋阴降火;金樱子补肾收敛固涩,与益母草等配伍通利固涩协调平衡;黄芪、当归配合墨旱莲温清同用。诸药配伍,使虚补络通,诸症自除,因而对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症状及各项指标改善明显。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具有调节机体免疫的功能,能扩张血管,具有较持久的降压作用,并可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胆固醇,消除蛋白尿;当归可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小板聚集,降血脂,改善肾小球滤过功能,减轻肾损害;益母草可改善微循环,改善脂代谢,降低血糖;枸杞子具有明显的降糖作用;女贞子可降糖降脂,改善微循环。 本观察表明,清消通络固肾汤可明显地降糖、降脂,对尿蛋白治疗作用明显,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毒副作用,治愈率高,能达到整体调整、标本兼治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参考文献】 1 周希静.糖尿病肾病的治疗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4(10):559-5602 Mogensen CE.Eorhy Didbetic.Renal Involvement and NephropathyA/ A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