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钴胺与联合凯时治疗DPN的临床比较.doc_第1页
甲钴胺与联合凯时治疗DPN的临床比较.doc_第2页
甲钴胺与联合凯时治疗DPN的临床比较.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甲钴胺与联合凯时治疗DPN的临床比较 【摘要】采用随机分组将40例2型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分为2组,单药组20例,用甲钴胺治疗,给予甲钴胺0.5mg口服3次/日;联合组20例,在口服甲钴胺基础上给予凯时100g加入0.9%生理盐水10ml静推,每日一次,共治疗2周后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神经症状和体征都得到明显改善,但联合组改善更为明显。结论甲钴胺联合凯时治疗DPN的疗效更优。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甲钴胺;前列地尔(凯时) 1对象与方法 选择DPN患者40例对象:对伴有下列第1-3条糖尿病神经病变症状:1)中枢神经症状:记忆力下降,行动迟钝。2)周围神经症状:肢体麻木、乏力、瘙痒、疼痛。3)植物神经症状:饮食差,腹胀。均满足血糖控制在较满意的水平(空腹血糖6.19mmol/L,餐后血糖811mmol/L),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诸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单药组(20例)用甲钴胺0.5mg口服,3次/日,2周为一疗程,联合组(20例)再加上凯时(前列地尔)100g加入0.9%生理盐水10ml静推,每日一次,疗程2周。 2结果 疗效判定标准:(1)显效:自觉症状消失如:肢体麻木、瘙痒、疼痛消失,记忆力恢复,行动正常,饮食正常,腹胀消失。(2)有效:自觉症状明显减轻,但仍存在部分症状。(3)无效:自觉症状无改善。两组疗效比较(表1): 表1联合组与单药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比较 组别总例数显效3讨论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病率可达60%90%,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最多见。可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严重者可致残。其发生机制是多因素引起的,目前一般认为以代谢紊乱和血管病变为主1。 甲钴胺是一种内源性的辅酶B12,它能渗入神经元细胞器内,参与抗酸蛋白质和脂质的代谢,促进叶酸的利用和核酸代谢,能促进轴突运输和轴突再生,修复损伤神经,使延迟的神经突触传递和神经递质减少恢复正常,从而加快神经的传导速度2。 凯时(PGE1)是广泛存在于体内的生物活性物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机制:(1)改善血液动力学,通过增加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的CAMP含量,发挥其扩血管作用,降低外周阻力;(2)改善血液流变学,PGE可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血小板的高反应和血栓素A(TXA)水平,可抑制血小板活化,促进血栓周围已活化的血小板逆转,改善红细胞的变形能力;(3)PGE,可激活脂蛋白酶及促进甘油三酯水解,降低血脂和血黏度;(4)PGE,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组织型纤溶性物质(t-PA),具有一定的直接溶栓作用。(5)通过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游离Caz,抑制血管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使血管平滑肌舒张,改善微循环3。两药均有利于改善和恢复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功能。 结果表明,两药联合应用临床症状疗效较高(90%),明显优于单用甲钴胺的单药组(60%),差异有显著意义。联合组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由此可见甲钴胺联合凯时治疗DPN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参考文献 1孟俊华,李晓英,等.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6;8:22-23 2戴丽学,张玲.甲钴胺与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周围神经病变的比较.实用糖尿病杂志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