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痛消治疗肛肠病及术后创面的临床观察.doc_第1页
肿痛消治疗肛肠病及术后创面的临床观察.doc_第2页
肿痛消治疗肛肠病及术后创面的临床观察.doc_第3页
肿痛消治疗肛肠病及术后创面的临床观察.doc_第4页
肿痛消治疗肛肠病及术后创面的临床观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肿痛消治疗肛肠病及术后创面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丙贵 李红艳 刘坤 刘璋 张宏 芮冬 【关键词】 肛门疾病 直肠疾病 中药疗法 洗剂20012007年,我们应用肿痛消洗剂保守治疗肛肠常见病200例,应用肿痛消纱条予肛肠病术后创面换药55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标准 参照文献1确诊,包括痔、肛瘘、肛裂、肛周湿疹、肛门瘙痒症、早期尖锐湿疣等;对于肛肠病术后患者,同种疾病采用的是同一手术方式。1.2 一般资料 全部510例均为本院肛肠科住院患者,接受保守治疗400例,接受术后创面换药110例。保守治疗40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1组200例,男92例,女108例;年龄1582岁;病程2日22年;其中痔85例,肛裂50例,肛瘘30例,其他肛肠病(肛周湿疹、肛门瘙痒症、早期尖锐湿疣等)35例。对照1组200例,男89例,女111例;年龄1481岁;病程1日25年;其中痔96例,肛裂42例,肛瘘33例,其他肛肠病(肛周湿疹、肛门瘙痒症、早期尖锐湿疣等)29例。2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常规坐浴11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2组55例,男28例,女27例;年龄1671岁;病程2日18年;痔术后22例,肛裂术后15例,肛瘘术后18例。对照2组55例,男26例,女29例;年龄1672岁;病程2日17年;痔术后24例,肛裂术后17例,肛瘘术后14例。2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3 治疗方法1.3.1 保守疗法1.3.1.1 治疗1组 肿痛消(当归、黄芩、地榆、花椒按1111组成,由本院煎药室煎煮,真空装袋),每次1袋(60 g),将药物放入盆内,用沸水1 0001 500 mL加盖浸泡35 min,患者坐于盆上,先熏后洗,每日12次。1.3.1.2 对照1组 祛毒汤(红花、川芎、牡丹皮、木香、厚朴等按11111组成,本院煎药室煎煮,真空装袋), 每次1袋(60 g),用沸水1 0001 500 mL加盖浸泡35 min,患者坐于盆上,先熏后洗,每日12次。1.3.1.3 疗程 2组均7日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1.3.2 术后创面换药1.3.2.1 治疗2组 均于手术后第2日开始接受创面纱条换药治疗。患者换药时先用肿痛消熏洗(药物、方法同治疗1组)10 min,后用肿痛消加工制成的纱条(当归、黄芩、地榆、花椒等用麻油浸泡24 h,煎熬去渣,加蜡成膏)覆盖创面,每日1次。1.3.2.2 对照2组 用湿润烧伤膏(汕头市美宝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00004)纱条创口换药,每日1次。1.4 保守疗法疗效标准2 痊愈:临床症状(便血,肿物脱出,肛门疼痛、坠胀、烧灼感,肛周分泌物,瘙痒)消失;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有效:临床症状减轻;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2 结果2.1 保守治疗结果 治疗1组200例,痊愈126例,显效56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9.0%;对照1组200例,痊愈51例,显效40例,有效49例,无效60例,总有效率7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2 术后换药结果 2组术后疼痛、创面渗血、肉芽及创面水肿持续时间、手术愈合时间比较 见表1。表1 2组术后疼痛、创面渗血、肉芽及创面水肿持续时间、手术愈合时间比较(略)与对照组比较,*P<0.01,*P<0.05 由表1可见,2组术后疼痛、创面渗血、肉芽及创面水肿持续时间、手术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 讨论 肿痛消是著名老中医芮恒祥根据中医理论,通过50余年的临床经验,严格筛选有效药物总结出的经验方剂。该方对肛肠疾病、肛肠病术后创面换药及疮疡疔毒等均有较好的疗效。肿痛消方中当归活血补血,常用于痈疽疮疡、瘀血作痛,起到消肿止痛、排脓生肌的功效;黄芩清热澡湿,泻火解毒,善治痈肿疮毒,以直折其热,清大肠之火,泻大肠之热;花椒杀虫止痒,止痛;地榆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之功,外用可止脓血,除恶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地榆可使创面渗出物减少,疼痛减轻,加速局部血液凝固,促进微小血管内血栓形成,减缓出血3。诸药合用,共奏消肿止痛、收敛止血、托毒生肌、杀虫止痒之功。凡热、湿、风、虫等引起的肿毒痛痒,皆可使痛痒缓解、肿毒消散。故用其熏洗治疗肛肠疾病,多能奏效。对肛肠病术后创口换药,有利于创面修复,缩短疗程,提高疗效。肿痛消为纯中药制剂,疗效确切,由于采用现代制备工艺,克服了传统水煎中药的不足,有效成分易于析出,携带使用方便,奏效快,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参考文献】 1 胡伯虎.大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