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优练题(16)一、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我国的外交史上有许多饶有兴味的外交故事,如“瓷盘外交”“兰花外交”“围棋外交”“乒乓外交”“熊猫外交”和“舞剧外交”等。这体现了新中国A. “求同存异”思想的广泛实践B. 灵活、务实的外交策略C. 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及其实践D. 外交基本格局的奠定【答案】B【解析】如“瓷盘外交”“兰花外交”“围棋外交”“乒乓外交”“熊猫外交”和“舞剧外交”说明新中国外交一直随着国际局势和国内需要进行与时俱进的改进,体现出灵活、务实的外交策略,B正确;A是万隆会议;C属于一直奉行的外交原则;D是奠定说法绝对。2、孙中山说:“平均地权者,即井田之遗意也。井田之法,既板滞而不可复用,则惟有师其意而已。”由此可见他A. 借助古代政策宣传民生主义 B. 受到西方经济思想的影响C. 迎合了农民要求土地的愿望 D. 经济方面有复古的倾向【答案】D3、1927年,一位国民党领导人说:“现在可有一种危险,是国民党差不多专做上层的工作,中央党部、国民政府都是国民党的同志多。至于下层的民众运动,国民党员参加的少,共产党员参加的多,因此形成一种畸形的发展。”由此可知,当时A工农运动决定战争走向 B国民革命运动已经失败 C国共合作存在分裂隐患 D国民党开始重视工农运动【答案】C【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国民党专做上层工作,共产党参加下层民众运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畸形的发展”导致了国共合作的分裂,故C正确;当时的工农运动是配合北伐战争的,因此工农运动不可能会决定战争的走向,故A错误;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标志是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这不符合材料信息,故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国民党开始重视工农运动,故D错误。【考点定位】近代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革命运动【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国民革命运动的认识,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时空意识和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结论类选择题主要考查到了提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把握材料的主旨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本题材料主旨可简化为“国民党专做上层工作,共产党专做下层工作,由此形成了一种畸形发展”,然后进行排除得出答案。4、西周时期,周王设有“大司马”,管理国家军事,诸侯国也设有司马,称为“国司马”,而国司马之下又有都司马;卿大夫之家设有“家司马”,都司马和家司马都受制于国司马。这反映出西周A. 中央到地方实现了垂直管理B. 分封制度下的等级森严C. 天子通过司马控制全国军权D. 诸侯无权控制国内军事【答案】B【解析】西周时期司马是根据不同级别设立的,中央和地方的名称和管理范围各不相同,体现了分封之下的等级关系,故B正确;先秦时期没有实现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故A错误;分封制下诸侯掌握着封国的军事大权,诸侯的军权天子无法控制,故C、D错误。5、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 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D.广告成为推动文明的工具【答案】B【考点定位】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名师点睛】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包括:外来文化的影响和中西文化的交融,如鸦片战争后西方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的传入;近代以来社会政治变革和民主思潮的推动,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社会经济的发展,如自然经济的瓦解、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等;政府政策的影响,如民国政府的剪辫易服和迫令放足等。本题考查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在广告宣传中的体现,广告的成功,说明抓住了当时社会大众的心理,“精神日旺,思想日新”也反映出1913年即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之后追求新思想追求进步的社会潮流。6、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A制订公平经营章程 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答案】B【考点定位】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社会保障制度【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契合当今养老问题的热点,以退休人员养老金问题为切入点,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内容。题目设置比较平和,容易理解,因为这是历史的主干知识,考生比较熟悉,只要对罗斯福新政掌握准确,就能选出正确答案。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可能有考生在D项上受到迷惑。罗斯福新政虽是主干知识,但近几年全国课标卷很少专门考查到,启示我们在复习备考中要注意主干知识上的冷点,注意高考有轮考的现象。高频考点二:现代欧美巨变7、汉字传入日本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被当作官方文字在使用。明治维新时,日本大举引进西学,围绕汉字出现存废之争。1945年,日本战败后,主持战后对日改造的美国人建议日本废除汉字,使日语罗马字化。该建议的直接动机是A. 彻底摧毁日本的战争能力B. 意图孤立打压中国C. 清算日本发动战争的责任D. 控制日本人的思想【答案】D二、非选择题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历程是复杂的又是联系的。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镇江港进口量最大的是鸦片,成为当时“五大行”之首,这造成了白银的大量外流。为了弥补进出口贸易逆差,镇江大量的土特产转化为出口商品。至1872年,土货出口量猛增了好几倍,总价达3147006两白银之巨,与1866年相比增加了近10倍,1894年曾突破400万两大关。而同时期,帝国主义为了取得和保持他们在贸易上的优势,不择手段地向我国倾销商品。1870年以后,经镇江港输入的洋货总值已达7613939两,至1894年洋货净进口总值已突破1000万两大关。摘编自马洪霞晚清镇江对外贸易的发展与传统工商业的演变材料二在企业管理制度方面,华商纱厂纷纷放弃先前的工头制和包工制,采取了许多合理化的措施。在1912年以前,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比较低,上海纱厂平均每万纱锭需用工人约650名,每百台织机需用工人约280名,内地纱厂则更超过这个数字。而1912年日本在其本国的纱厂每万纱锭平均需用工人仅448人。经过管理制度的改良,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上海纱厂平均每万纱锭需用工人减至600名,每百台织机需用工人减至236名。这一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趋势以后一直延续。杜恂诚对北洋政府时期工商业发展的误解(下)材料三据1919年新青年的调查,上海有各类工厂2291家、工人18万,加上交通运输码头工人12万、手工业工人20万,共计50万。当时,上海城市中人口才200万,工人占了四分之一。邢建榕近代上海不仅是商业性消费城市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镇江进出口贸易在1894年前后变化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2)据材料二、三,概括民国时期上海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分析这种表现对于中国民主革命的具体影响。【答案】(1)变化:土货出口量猛增,洋货净进口总值增加,进出口贸易额不断上升。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镇江被列为通商口岸;列强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2)表现:管理方式变化;劳动效率提高;工人人数激增。影响:为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由材料“土货出口量猛增了好几倍”“洋货净进口总值已突破1000万两大关”归纳出答案;第二小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调研地理考试题及答案
-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操作手册
- 地震操场考试题及答案
- 企业团队建设与协作方案集
- 地理简单考试题及答案
- 《中西古典文学比较:大学文学概论教学教案》
- 大坝管理考试题及答案
- 心中的英雄:写关于英雄的作文4篇范文
- 销售预算编制与执行分析工具助力业务决策
- 销售业绩目标分解与考核指标模板
- 农村建房技术培训课件
- 红十字救护员培训理论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疆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2025年人教版(2024)小学信息科技五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附教材目录 P169)
- 2025年全国中学生汉字听写大会比赛题库及解析(共八套)
- 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系列讲座城市规划依法行政案例
- 控制论与维纳
- GB/T 12718-2001矿用高强度圆环链
- 舞蹈教学课件第五单元-中外舞蹈名作赏析
- 肱骨近端骨折Neer分型及治疗课件
-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