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件9(人民版必修2).ppt_第1页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件9(人民版必修2).ppt_第2页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件9(人民版必修2).ppt_第3页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件9(人民版必修2).ppt_第4页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件9(人民版必修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必修二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农 耕 文 明 时 期,工 业 文 明 时 期,史 前 文 明 时 期,生 态 文 明 时 期,人类文明演进的形态,中国农业领先世界,对世界文明做出贡献,一、 农业耕作方式和农具的发展变化,1、基础知识归纳:,“刀耕火种”,“锄耕”,铁犁牛耕,铁犁牛耕(普及全国),“铁犁牛耕”(发达地区) 农用动力的革命; 传统耕作方式形成,云南的“刀耕火种”,现代牛耕,“铁犁牛耕”(春秋战国),一、 农业耕作方式和农具的发展变化,1、基础知识归纳:,铁 制 农 具,耦犁(二牛抬扛),曲 辕 犁,一、 农业耕作方式和农具的发展变化,1、基础知识归纳:,石、骨、木,石、骨、木 青铜农具(少),铁制农具 (发达地区),耦犁一牛挽犁,曲辕犁(特点),特点:1、结构合理,使用轻便,回转灵活,便于推广; 2、能够控制耕土的深浅,耕作平稳; 3、是我国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曲辕犁示意图,耦 犁,仔细观察曲辕犁有哪些特点:,请回答: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样的农业耕作方式?哪种方式更进步?古代农业耕作方式和农具变革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图一 图二,典型例题分析:,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产品产量提高;促进农业经济发展,1、基础知识归纳:,二、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的变化:,大禹 治水,都江堰 郑国渠,灵渠,防洪、灌溉,变水害为水利,使川西平原成为 千里沃野;体现中国古代人民辛 勤与智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名录,具有较高的精神文化价值,沟通了湘水和离水;加强对岭南 的管辖,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1、基础知识归纳:,二、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的变化:,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一、古代中国农业,“井渠”,治理黄河 (王景),设渠堰使 大运河,官员奖赏制度,政府重视水利事业,关中农民创造, 适合干旱地区灌溉,有利于朝廷财政收入 增加、人民生活和政 局的稳定,筒车(以水为动力),翻车(以水为动力),风力水车,翻 车 复 原 图,筒 车 复 原 图,“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禾苗待我灌醉” 唐调笑令,人力和水力,水力,靠着老祖宗留下来的一座筒车,江西南康市龙岭镇下棚、邱边等几个村的上千亩农田就能四季免费灌溉。,中国古代水利灌溉工具的现代应用:,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一、古代中国农业,2、典型例题分析: 水利工具是农业进步的基础,与图1相比,图2工具的进步之处在于进步之处在于( ),A利用杠杆原理汲水方便省力 B既能灌溉又能排涝 C灌溉时节省了人力 D能够利用鼓风冶铁,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一、古代中国农业,(知识点错误),(相同点-偏离题目),(答非所问-偏离题目),三、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奴隶主贵族 土地国有制,封建土地 所有制,井田制,地主土地所有制(主体),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国有土地所有制,土地兼并问题:,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2)土地兼并导致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因为自耕农是国家各种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土地兼并导致自耕农大量破产,使国家丧失收入来源。,引起社会动荡不安。土地兼并的膨胀导致地方豪强势力壮大,影响到中央集权的加强;也会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引发农民起义。,(1)产生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土地买卖频繁,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一、古代中国农业,三、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一、古代中国农业,(1)有利因素: 耕作方式的转变;农用工具的进步;水利工程的兴修;自然条件的优越;统治者的重视;劳动者辛勤劳动,四、重点难点问题: 1、影响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2)不利因素: 地主土地所有制;赋税徭役的沉重; 社会环境的动荡;自然条件的恶劣,(1)组织方式: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 (2)经营方法:精耕细作,小农户个体经营; (3)主要内容: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4)经济类型: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一、古代中国农业,四、重点难点问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黄梅戏天仙配歌词,2、根据歌词总结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的比较简表:),四、重点难点问题:,以上图表说明了什么问题?,3、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地位:,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一、古代中国农业,(08年广东卷)材料: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问题 : (1)计算材料中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的差额?,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一、古代中国农业,(08年广东卷)材料: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含有2300钱为代役的货币数量: 8500-283-406-2300-4918-2732-300 -2439 不含2300钱为代役的货币数量: 8500-283-406-4918-2732-300 -139,(1)维持基本的家庭生活需要,农妇夜织可以解决全家穿衣问题,并节省在穿衣方面的用钱; (2)换取粮食,用农妇夜织的物品换取一定数量的粮食,补充自己家吃饭或上缴实物的不足。 (3)把农妇夜织的各种织物拿到市场上去销售,卖得货币,缴纳国家的税赋。,问题 : (2)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冬天农闲时,农妇常聚集在一起夜织。结合问题(1)的计算结果,简要分析材料中的西汉农民为什么会采用这种耕织结合的经济形式。,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一、古代中国农业,(08年广东卷)材料: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1)“上缴货币代役”的政策使小农家庭积极开垦荒地,精耕细作,希望能够收获更多的农作物,这些为西汉商业繁荣提供了原料和商品; (2)部分农产品走向市场,农产品的商品化推动西汉商业繁荣; (3)部分手工业品进入市场推动西汉商业繁荣。,问题: (3)西汉在耕织经济体系下出现了引人注目的 商业繁荣现象。根据材料好问题(2)中的信息,简要分析西汉赋役政策和耕织经济形式如何促进商业繁荣。,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一、古代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