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寒假训练09 现代中国教育、科技与文学艺术1【2018高考汇编】毛泽东、邓小平的教育思想一脉相承。毛泽东提出:“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教育本质的体现。”邓小平将该教育思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进行了升华,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突破。邓小平的“升华”是提出了()A“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B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方针C教育要面向世界的方针D“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1【2018河南省中原名校联考】1949年后,苏联凯洛夫的教育学取代了西方教育理论,成为中国新的经典。在当时,对苏联专家提出疑问或持不同意见者被视为落后者甚至反动者,国内的大学也按照苏联的大学模式重新进行了院系调整,理工科比例迅速上升。这表明当时的中国教育()A完全脱离中国的实际B存在教条主义的倾向C为“双百”方针的提出奠定基础D背离了大规模工业建设的初衷2【2018湖南省株洲市质量检测】如下,是19491987年间大学教授出生地与工作地的统计分布图(按每百万人口占有比例计算)据此推断正确的是()(图1)教授出生地分布(图2)教授工作地分布A社会经济水平决定高校布局B教育发展与经济文化成正比C人才流向服务国家发展战略D东部沿海地区忽视教育发展3【2018河南省洛阳市统一考试】据统计,1960年中国25万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90%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培养出来的,而在1960年,中国毕业的工科毕业生数量大约是美国工科毕业生的75%。这一现象()A反映我国完整国民教育体系的形成B适应了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需要C促进了我国高校学科建设均衡发展D有利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4【2017湖南省浏阳一中入学考试】下表为新中国初期文、法、商、教育等文科专业在高校招生所占的比例。造成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949年1953年1957年1962年331%149%9%68%A新中国工业化的需要B“左”倾错误的泛滥C民主与法治观念滞后D学习西方建设的经验5【2017天津市河东区二模】在中国历史上的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其中1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只有1%的人从事人文和杜会科学的翻译。出版的中国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了38%到45%,而其他语种的翻译只占共到3%到6%。这一状况最可能出现在()A洋务运动时期B“一五”计划时期C新文化运动时期D改革开放新时期6【2018河南省中原名校联考】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人民日报盲目模仿苏联真理报,久而久之,报纸文风僵化、观点单一、版面呆板;1956年7月人民日报改版后,一扫过往的教条主义文风,充分表现了独立思考与发表意见的自由,多种文学形式也纷纷见诸报端。这一变化表明()A思想解放推动文化繁荣B政策转变影响文化发展C“左”倾错误得以纠正D外交政策左右文化发展7【2018江西省泰和县二中、吉安县三中、安福县二中联考】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东西方两部著名的话剧茶馆和等待戈多的剧照,当时两剧在中国和西方上演时均引起轰动,他们的共同之处是()A属于浪漫主义的文学作品B描写了社会历史演变C反映了当代人的精神创伤D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8【2018山东省潍坊市统一考试】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提出改革劳动人事制度,各单位招工必须首先从各种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中择优录取充分发挥现有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的潜力,扩大招生,并有计划地将一批普通高中改为职业高中。这主要是为了()A配合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B适应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需求C推进教育形式现代化进程D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9【2018安徽省A10联盟最后一卷】1952年新中国进行了院系大调整。调整前,旧法学院是政治系,法律系分设,以示法律独立于政治之外。调整后,将不同学校分立的政治、法律两系加以合并组建新的政法学院,强调法律和政治是不可分的,法律应服从政治。这种变化()A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法律教育体系B清除了旧中国法律体系的不良影响C适应了人民政权政治建设的需要D奠定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法律基础10【2018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模考】2000年我们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伟大目标。2005年,全国“普九”地区人口覆盖率超过95%,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4%左右。这一变化说明了()A教育现代化已经实现B教育面貌彻底的改变C新时期教育成就突出D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11【2018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业水平测试模拟】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发表。决定总结了过去几年教育改革的成败得失,指出了我国教育事业落后的原因和教育体制的弊端。在决定的指导下,我国的教育改革全面展开,不断深化,有些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此后我国()A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B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C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D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12【2018全国名校大联考】1952年,中国教育界发生了一场大变革:大规模调整了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对下表理解正确的是()A适应了经济建设需要B符合教育自身发展规律C确保了人才结构合理D促进教育体系更加完善13【2018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模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秦汉至唐宋,中国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明清时期科技有所发展,某些领城仍领先于世界,但总体上已经开始落后于西方。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明代以后,由于闭关锁国、夜郎自大,中国同世界科技发展潮流渐行渐远,屡次错失富民强国的历史机遇,我国落后挨打的根子之一就是科技落后。明清科技发展史中留给我们太多的遗憾,总结其历史教训,就是为了切实重视科学技术,不重蹈覆辙。”刘尚希等明清科技发展:政府作用与历史经验教训材料二建国初期,初步形成了由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国务院各研究单位、地方科研单位、国防科研单位组成的科技体系。1956年成立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制定科技发展规划成立国家科技委员会、国防科技委员会等管理机构。在国家计划领导下,原子能、半导体、计算机、航空科技等学科及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诞生和发展。改革开放后,不断探索新的科技体制,既通过法律、法令形式形成科技政策,也通过党政领导机关或科研管理机构发布科技战略、规划、章程。人才、教育等配套政策不断出台大量科技成果的涌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成为强劲的发展动力。改编自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秦汉唐宋与明清时期社会环境对科学技术发展产生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以及作用。14【2018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月考】材料一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礼”在社会中无处不在。18世纪以来,伴随西学东渐,融入西方色彩的礼俗变革悄然伊始。辛亥革命后,中华礼制简约化与世俗化趋势无可逆转,一些古代礼俗如跪拜礼废止不行,“大人”、“老爷”等官场称呼不再使用、“先生”、“君”“女士”、“太太”等称谓成为时髦用语。1915年,陈独秀发文宣称:“中华固有之伦理、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一股“国学热”的潮流带动了部分传统礼仪的回归,地铁上大学生的“汉服秀”、中小学校园诵读弟子规,举行“冠礼”,社会上朋友相见作揖打拱,夫妻互称“郎君娘子”等现象屡见报端网络。摘编自唐翼明国学热是中国人自发的文化自救材料二法国礼仪制度举世闻名:法国人一度被誉为欧洲最有礼貌的民族。1789年,一场攻占巴士底狱的骤变席卷全国,巴黎大街上充斥着互称“公民”的激进男女,在打倒波旁王朝的同时,也将优雅的法兰西礼仪日常交际礼仪,餐饮礼仪、着装礼仪等视作旧体制的毒瘤,逐一以革命法令彻底废除。1875年,动荡的法国开始消停,社会重新认可了传统的礼仪文化,礼仪规则在越发高雅,规范的同时又日趋平民化、大众化。从1914年到二战胜利,礼仪越来越简化快捷。然而到1991年以后,法国尊崇古典礼仪的社会群众越来越多,人们又开始使用一些早已不太习惯,消逝近百年的礼仪,如吻鼻礼、鞠躬礼。摘编自(法)鲁维洛瓦礼貌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期中国对待传统礼仪文化的态度并分析其影响。(2)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对待传统礼仪文化态度改变的原因,并对这种现象作简要评价。(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中、法两国社会礼仪演变的相同之处及其原因。寒假训练09 现代中国教育、科技与文学艺术1【解析】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人民最主要的实践就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方针,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突破,故答案为B项。A项是毛泽东在50年代提出的教育方针,排除;C项与材料中的“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突破”不符,“面向世界”不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大的实践活动,排除;D项不是教育思想,排除。【答案】B1【解析】新中国的教育体系是仿照苏联来建设的,这种模式是几乎完全复制,没有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生搬硬套的教条主义始终存在,所以本题选B项。A项错在“完全”二字上;C项错误,“双百方针”针对的是文学艺术领域;D项错误,理工科实际上是有利于大规模的工业建设。【答案】B2【解析】图片显示教授主要出生于沿海地区,而工作场地大多是是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说明人才流向服务国家发展战略,C正确;A中经济水平不符合材料主旨;B中正比说法错误;D中东部地区并不是忽视教育。【答案】C3【解析】依据材料中1960年前后中国工科毕业生人数的变化及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以培养工科人才为主,与“一五”计划以来优先发展重工业包括工业各项建设相关,适应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要,故选B;材料反映的是1960年前后中国工科毕业生人数的变化,无法体现“我国完整国民教育体系的形成”,故排除A;C、D均出现于改革开放新时期,故排除。【答案】B4【解析】从材料给出的数据来看,随着时间的推进文、法、商、教育等文科专业在高校招生所占比例逐年降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受到了中国工业化的影响,需要大量的理工科人才,因此本题选A项。B项错误,时间不对,材料给出的时间是1962年以前;C项没有明白材料的真实含义;D项错在材料无法得出这样的结论。【答案】A5【解析】“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表明中国工业建设对工程技术需求很大,“出版的中国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了38%到45%,而其他语种的翻译只占共到3%到6%。”反映了和苏联关系非常友好,综合信息可判断这一状况最可能出现在“一五”计划时期,中国加强重工业建设,对工程技术需求很大,并且建国初期,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中国的工业建设得到了苏联的帮助,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答案】B6【解析】从材料的内容看,在1956年7月之后人民日报的文风和内容不再那般教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政策发生了转变,这对于文化事业也产生了影响,故本题选B项。A项错误,无法联系到思想解放指的内容;C项错误,“左”倾思想此时还没有出现;D项错误,此时苏中关系还处于平稳状态。【答案】B7【解析】话剧茶馆通过一个叫裕泰的茶馆,揭示了近半个世纪中国社会的黑暗腐败、光怪陆离,以及在这个社会中的芸芸众生;等待戈多剧本所揭示的现代人的生存状态,表现出现代世界的荒诞和无意义,深深地拨动了那个社会条件下人们的心弦,人们看不到生活的出路,终日无所事事,极端痛苦,又极端无聊,渴望改变,却又无力自拔;所以综上所述,这两个剧本都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故选D;A不符合史实,B不符合等待戈多,C不符合茶馆,故排除A、B、C。【答案】D8【解析】1984年我国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为了配合经济体综合改革需要,兴办各种职业学校,B正确;A是1986年实施,不符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需要;C教育现代化不符合材料主旨;D是1995年实施。【答案】B9【解析】根据“将不同学校分立的政治、法律两系加以合并组建新的政法学院,强调法律和政治是不可分的,法律应服从政治”可知,院系调整主要是为了适应人民政权政治建设的需要,法律应服从政治,C正确;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主要反应院系调整以服务于政治需要,无法体现“清除了旧中国法律体系的不良影响”,B错误;院系大调整与“奠定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法律基础”无关,D错误。【答案】C10【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在教育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说明我国新时期教育成就突出。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B项说法绝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西部的经济发展状况,排除D项。【答案】C11【解析】我国1957年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77年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A、B、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995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推动了教育的全面发展,D正确。【答案】D12【解析】依据题干表格可知,1953-1965年工科生占在校生比例迅速增长,文科生占在校生比例在下降,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我国正在进行工业化建设,为了适应工业化的需要,对工科生和文科生比例进行调整,故A项正确。“大规模调整了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是经济建设的客观需要,不是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故排除B项。题干表格反映的是工科生和文科生占在校生的比例变化表明人才结构出现失衡和教育体系的不完善,故C、D两项错误。【答案】A13【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社会环境对科学技术发展产生的影响主要从当时各自的经济水平、政府的科技方面的政策、科技工作者的研究重心等对科技发展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2)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主要突出党领导科技发展工作、科技发展纳入国家计划领导、科技发展纳入法制轨道、人才、教育等配套政策不断出台等方面进行概括即可,而作用主要从现代科技体制的确立、计算机、航空科技等学科及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诞生和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1)秦汉至唐宋,封建政府大多实行较为开放的政策,经济发展,促进中国科技发展并长期领先于世界,这一时期出现了四大发明等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果,并传播到世界各地。明清时期,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科技工作者更多注重对前代科技的总结,科举制度和理学思想忽视科技,明清科技逐渐落后于西方。(2)特点:确立党对科技政策与发展的领导地位,把科技发展纳入国家计划管理体制;将科技政策纳入法制化建设轨道;侧重于人才政策、教育政策和技术政策的统筹改革作用:加快了现代科技体制的确立;有利于原子能、计算机等学科和新兴工业部门的发展;加快科技改革规范化、法制化的进程;有利于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国防力量的提高;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14【解析】(1)第一小问,由材料“辛亥革命后,中华礼制简约化与世俗化趋势无可逆转,一些古代礼俗如跪拜礼废止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防护等级考试题及答案
- 儿护考试题及答案
- (正式版)DB15∕T 3404.1-2024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技术指南 第1部分:土地资源》
- (正式版)DB15∕T 3362-2024 《瘤胃微生物体外培养操作规程》
- 地质细则考试题及答案
- 产品品质检验及抽检工具箱
- 护理三基第四第五章题库及答案
- 中医护理副高考试题库及答案
- 党校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关于友谊的小故事作文(10篇)
- 《稻草人》阅读指导课件
-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2.2《分数乘分数》
- 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监测
- 外科品管圈提高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下床的执行率课件
- 消毒记录登记表14079
- 东芝电梯CV180故障诊断
- GB/T 31186.1-2014银行客户基本信息描述规范第1部分:描述模型
- 生物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课件
- 调查研究方法与调研报告写作讲义课件
- 卡西欧PROTREKPRW-6000使用手册
- 初中综合实践课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