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北航材料力学全部习题答案.pdf_第1页
第十四章北航材料力学全部习题答案.pdf_第2页
第十四章北航材料力学全部习题答案.pdf_第3页
第十四章北航材料力学全部习题答案.pdf_第4页
第十四章北航材料力学全部习题答案.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 14 章 静不定问题分析 14-1 试判断图示各结构的静不定度。 题 14-1 图 解: (a)在平面受力时,一个封闭框具有三个多余内约束,此问题又具有一个多余外约束,故 为四度静不定。 (b)若无中间铰,两边的刚架分开,二者均为静定刚架。安装此中间铰,使相连处在 x、y 两 个方向的相对位移均受到约束,故为二度静不定。 (c)在平面受力时,一个封闭圆环有三个多余内约束,安装一个中间铰,减少一个约束,现 安装两个中间铰,故为一度静不定。 (d)在平面受力时,一个封闭框有三个多余内约束,此框在左上角和右下角各有一个中间铰, 减去两个约束,故为一度静不定。 14-2 图示各刚架,弯曲刚度 EI 均为常数。试求支反力,并画弯矩图。 2 题 14-2 图 (a)解:方法 1,常规解法 此为一度静不定问题。 解除 B 处水平约束(见图 14-2(a)之 1) ,代以多余反力 FBx 。 图 14-2(a) 由0 A M,得 BxBy F l M F e 据图(1)与(2) ,列弯矩方程如下: 1 e 1 xF l M xM Bx , lFxFxM BxBx 22 11 xxM, lxxM 22 将其代入 ll Bx xxMxM EI xxMxM EI 0 222 0 111 d 1 d 1 并利用协调条件0 Bx ,可得 l M FBx 2 e () 依据平衡条件,进而可得 l M FBy 2 e () , l M FAx 2 e () , l M FAy 2 e () 3 方法 2,利用反对称性求解 刚架受力如图(3)所示,由平衡方程0 A M,可直接求得合支反力 F,其值为 l M F 2 e 将其分解,所得结果与方法 1 所得解完全相同。 弯矩图如图(4)所示。 (b)解:此为一度静不定问题。 载荷状态及单位状态如图 14-2(b)所示。 图 14-2(b) 弯矩方程为 11 xFxM Bx , 2 22 2 x q lFxM Bx 11 xxM, lxM 2 将其代入 222 0 111 0 d 1 d 1 xxMxM EI xxMxM EI ll Bx 积分后,得 63 41 4 3 ql lF EI BxBx 代入协调条件 0 Bx 得 8 ql FBx 弯矩图如图(3)所示。 14-3 图示圆弧形小曲率杆,弯曲刚度 EI 为常数。试求支反力,对于题(b),并计算截面 A 4 的水平位移。 题 14-3 图 (a)解:此为一度静不定问题。 由对称性可得 2 F FF CyBy () 又由于对称性(A=0) ,求Cx的载荷状态及单位状态可示如图 14-3(a) 。 图 14-3(a) 弯矩方程为 cos1 2 sinR F RFM Cx sinRM 将其代入 d 1 /2 0 RMM EI Cx 积分后,得 44 3 F F EI R CxCx 代入协调条件 0 Cx 5 得 F FCx() 进而求得 F FBx() (b)解:此为一度静不定问题。 求 Ay 的载荷状态及单位状态可示如图 14-3(b) 。 图 14-3(b) 弯矩方程为 sin e RFMM Ay sinRM 将其代入 d 1 /2 0 RMM EI Ay 积分后,得 e 2 4 MRF EI R AyAy 代入协调条件 0 Ay 得 6 R M FAy 4 e () 进而求得 0 Bx F, R M FBy 4 e () , e 4 MMB () 求 Ax 的载荷状态及单位状态示如图(3)和(4) 。 弯矩方程为 sin 4 e e M MM cos1 RM 将其代入 d 1 /2 0 RMM EI Ax 积分后,得到 EI RM EI RM Ax 2 e 2 e 2 0658. 0 2 42 () 14-4图 a 所示圆弧形小曲率杆,轴线半径为 R,承受集度为 q 的均布剪切载荷作用。设弯 曲刚度 EI 为常数,试计算截面 B 的水平位移。 问题 2-2 图 解:1. 解静不定 图示曲杆属于一度静不定。设将铰支座 B 作为多余约束,则相当系统如图 b 所示,变形协调条 件为横截面 B 的铅垂位移为零,即 0 By (a) 由图 b 可以看出,作用在微段 Rd上的切向微外力 qRd,在横截面引起的弯矩为 d)cos(1)cos(1dd 2 qRRqRM 所以,在切向载荷 q 与多余未知力 FBy作用下,截面的弯矩为 7 sin)sin(sind)cos(1)( 2 0 2 RFqRRFqRM ByBy (b) 在图 c 所示铅垂单位载荷作用下,截面的弯矩则为 sin)(RM 根据单位载荷法,得相当系统横截面 B 的铅垂位移为 dsin)sin()sin( 1 /2 0 2 RRFqRR EI ByBy 由此得 )4( 4 3 ByBy FqR EI R 代入式(a) ,得补充方程为 0)4( By FqR 由此得 )4( qR FBy 2. 计算水平位移 多余未知力确定后,将其代入式(b) ,得曲杆的弯矩方程为 sin 4 )( 2 qRM 在图 d 所示水平单位载荷作用下,截面的弯矩则为 )cos1 ()(RM 于是,得截面 B 的水平位移为 )( 1 2 2 8 dsin 4 )cos(1 1 2 4 /2 0 2 EI qR RqRR EI Bx 14-5 图示桁架,各杆各截面的拉压刚度均为 EA,试求杆 BC 的轴力。 题 14-5 图 解:此为一度静不定问题。 8 选杆 BC 为多余杆,求切口处相对位移 /ee 的载荷状态及单位状态分别如图 14-5(a)和(b) 所示。 图 14-5 求相对位移 /ee 的过程列于下表: i i l iFN i FN ii ilFF N N 1 a 2 1 2 5N F 2 5N aF 2 a 2 1 2 5N FF 2 5N aFF 3 a 2 1 2 5N FF 2 5N aFF 4 a 2 1 2 5N F 2 5N aF 5 a2 1 FN5 aF 5N 2 FaaF 5N 22 由此得 EA FaaF EA lFF ii i i ee 5N N 5 1 N / 22 代入协调条件 0 / ee 得 FFF BC 2 22 5NN 9 14-6 图示小曲率圆环,承受载荷 F 作用。设弯曲刚度 EI 为常数,试求截面 A 与 C 的弯 矩以及截面 A 与 B 的相对线位移。 题 14-6 图 解:1求 A M和 C M 此为三度静不定问题。有双对称性可利用。 由对称条件可得(图 14-6a) 2 NN F FF DC 图 14-6 由双对称性可知, 0 C , 0 A 据此可方便地求出 MC。求C的载荷状态及单位状态示如图(b)和(c) 。 弯矩方程为 cos1 2 R F MM C 10 1M 将其代入 d 1 2 0 RMM EI C 积分后,代入协调条件 0 C 可得 FRMC 2 2 进而可求得 FR MA 2求A/B 令原题图中的 F=1,即为求A/B的单位状态。 依据图(a) ,可以写出弯矩方程如下: cos1 22 2 R F FRM cos1 22 2 R RM 将其代入 d 4 2 0 / RMM EI BA 积分后,得到 EI FR EI FR BA 332 / 1488. 0 4 8 ( ) 14-8图 a 所示结构,杆 BC 与 DG 为刚性杆,杆 1、杆 2 与杆 3 为弹性杆,结构承受铅垂 载荷 F 作用。设弹性杆各截面的拉压刚度均为 EA,试求各杆的轴力与刚性杆 BC 的转角。 11 题 14-8 图 解:1. 求解静不定 选 FN1为多余力,相当系统如图 b 所示。 设各杆轴力均为拉力,并以刚性杆 BC 与 DG 为研究对象,则由平衡方程 032 , 0 N3N2N1 aFaFaFMB 0233 , 0 N3N2N1 aFaFaFaFMG 得 N1N3N1N2 2 3 ,2 4 9 F F FF F F 单位载荷系统如图 c 所示,由上式并令 F=0 与 FN1=1,得相应内力为 1 , 2N3N2FF 根据变形协调条件m/m=0,并利用单位载荷法,得补充方程为 01 2 3 22 4 9 1 N1N1N1 F F F F F 得 FF N1 由此得 2 , 4 N3N2 F F F F 2. 角位移计算 施加单位力偶如图 d 所示,并同样以刚性杆 BC 与 DG 为研究对象,则由平衡方程 12 0321 , 0N3N2 aFaFMB 02 , 0N3N2 aFaFMG 得 a F a F 2 1 , 4 1 N3N2 于是得杆 BC 的转角为 EAa Fl EA lFF EA lFF BC 16 5 N3 N3 N2 N2 () 14-9 图示各刚架,弯曲刚度 EI 均为常数,试画弯矩图。 题 14-9 图 (a)解:此为二度静不定问题。有对称性可利用。 如图 14-9(a)所示,由于 C 处有铰,所以0 C M;又由于 C 处在对称位置,故知其0 S F。铰 C 左右两边各受切向载荷 F/2。相当系统(取左边一半)如图(1)所示,待求未知力仅有 FNC一个。 图 14-9(a) 根据对称条件,截面 C 的水平位移 x C为零,即 0 Cx 由此得到 FF C 8 3 N () 13 弯矩图如图(2)所示,最大弯矩为 4 | max Fl M (b)解:此为三度静不定问题。有反对称性可利用。 在结构对称面 C 处假想切开,由于反对称,故有 0 N C F, 0 C M 待求未知内力仅有 FSC一个。 求 Cy 的载荷状态及单位状态如图 14-9(b)所示。 图 14-9(b) 弯矩方程为 1S1 xFxM C , 2S2 22 x qll FxM C 11 xxM, 2 2 l xM 将其代入 111 2 0 d 1 xxMxM EI l Cy 222 0 d 1 xxMxM EI l 积分后,得 EI qllF C Cy 24 37 43 S 代入协调条件 0 Cy 得 qlF C 7 3 S () 弯矩图如图(3)所示,最大弯矩为 14 7 2 | 2 max ql M 14-10 图示各刚架,弯曲刚度 EI 均为常数,试画刚架的弯矩图,并计算截面 A 与 B 沿 AB 连线方向的相对线位移。 题 14-10 图 提示: 本题 (a) (d) 均为三度静不定问题。 其中, (a) 、 (b) 均为双对称问题。 对称面上0 S F, FN可由静力平衡条件求出,只剩下一个未知内力待求,依据协调条件(切口两边相对转角为零)即 可求出。 (c) 、 (d)均为双反对称问题,结构对称面上只有 s F待求,而且可由静力平衡条件求出。 由于问题比较简单,这里拟直接给出结果。 (a) 12 2 max ql M, EI ql BA 64 4 / ( ) (b) 8 max Fl M , EI Fl BA 96 3 / ( ) (c) 2 max Fl M , 0 / BA 15 (d) 4 2 max ql M , 0 / BA 弯矩图见图 14-10。 图 14-10 14-12 图示小曲率圆环,承受载荷 F 作用。设弯曲刚度 EI 为常数,试计算支反力。 题 14-12 图 解:此为四度静不定问题。有双对称条件可以利用。 若圆环无左右刚壁约束,由题 14-6 之解可得 2 NN F FF DC (负号代表压力) 16 FRMM DC 2 2 , FR MM BA 由 F 引起的 CD 可根据图 14-12(a)和(b)来算。 图 14-12 弯矩方程为 cos1 22 2 R F FRM sinRM 将其代入 d 2 2 0 / RMM EI DC 积分后,得 EI FR DC 2 4 3 / ( ) 设 C 与 D 处的水平反力为 Fx,根据题 14-6 所得的A/B,这里有 Fx引起的 DC / , EI RF x DC 32 / 4 8 ( ) 代入协调条件 0 / DCDCDC 最后得 FFx 8 28 2 ( ) B 处支反力为 FFBy() 17 14-13 图示桁架,承受载荷 F = 80kN 作用,各杆各截面的拉压刚度均为 EA。试求杆 BC 的角位移。 题 14-13 图 (a)解:此为一度静不定问题。由图 14-13a(1)可知,因为反对称,所以有 0 2N F 又据图(2)可得 FF 3N (压) , FF2 5N 图 14-13(a) 求 BC 的载荷状态及单位状态可简画如图(2)和(3) 。计算过程归纳如下表: i i l iFN i FN ii ilFF N N 3 a a 1 F F 5 a2 a2 1 F2 F2 F21 于是得 18 EA F EA lFF ii i BC )21 ( N N () (b)解:此为一度静不定问题。由图 14-13b(1)可知,由于反对称,故有 0 2N F 进而可得 , 1N FF FF 3N (压) 图 14-13(b) 求 BC 的载荷状态及单位状态如图(1)和(2)所示,杆 2 均视为被切断。计算过程归纳如下 表: i i l iFN i FN ii ilFF N N 1 2a a32 1 F 3 F 3 2a a3 1 F 3 2F F3 于是得 EA F EA lFF ii i BC 3 N N () 14-14 图示结构(均为小曲率圆杆) ,弯曲刚度 EI 为常数。试计算截面 A 与 B 沿 AB 连 线方向的相对线位移。 19 题 14-14 图 (a)解:此为一度静不定问题。有双对称条件可以利用。 取上半部分来分析,受力如图 14-14(a)所示。此即为求A/B的载荷状态,将 F 换成 1,即为 求A/B的单位状态。 图 14-14(a) 取如图(这样取计算较方便) ,弯矩方程为 sin 2 1 2 FR M sin 2 1 2 R M 将其代入 d 4 6 0 / RMM EI BA 积分后,得 EI FR EI FR BA 33 / 0422. 0 8 833 (b)解:此为三度静不定问题。有反对称条件可以利用。 先求内力。取相当系统如图 14-14(b)(1),另二内力均为零,图中未画。 20 图 14-14(b) 求A/A的载荷状态及单位状态示如图(1)和(2) 。弯矩方程为 sinsin S 2 RFqRM A sinRM 将其代入 d 2 0 / RMM EI AA 积分后,代入协调条件A/A=0,可得 qRF AS 求A/B的载荷状态及单位状态如图(1)和(3)所示。 由于 M左右异号,而 M左右同号,不难判断,二者相乘后的积分值必为零,即 0 / BA 14-15图 a 所示桁架,承受载荷 F 作用,同时,杆 3 的实际长度比设计长度稍短,误差 为。设各杆各截面的拉压刚度均为 EA,试用单位载荷法计算各杆的轴力。 题 14-15 图 解:设选相当系统如图 b 所示,则变形协调条件为轴向相对位移m/m为零,相应单位载荷系统 如图 c 所示。 21 在载荷 F 与多余力 FN3作用下(图 b) ,杆 1 与杆 2 的轴力为 3 N3 2N1N FF FF (a) 考虑到受力与制造误差,各杆的长度改变量为 EA lFF l EA FF ll 3 )(2 3 2 3 3N3N 21 EA lF l N3 3 在单位力作用下,各杆的轴力则为 1 3 1 3N 2N1N F FF 于是得 EA lF EA lFF lFlFlF i i i mm N33N 3 3N 1 1N 3 1 N / 1 3 )(2 3 1 22 由上式得补充方程为 0 4 33 4 33 1 3N l EA FF 由此得 l EA FF 33 4 334 1 N3 代入式(a) ,得 l EA FFF 334 3 N2N1 14-16 图示两端固定杆,材料的弹性模量为 E,线膨胀系数为 l ,截面宽度不变。如果 温度升高 T,试计算杆内的最大正应力。 题 14-16 图 解:此为三度静不定问题。有对称条件可以利用。 1求对称面 C 上的内力 载荷状态、求 Cx 的单位状态及求 C 的单位状态分别示如图 14-16(a),(b)和(c) 。 22 图 14-16 求 Cx 的内力方程为 C FxF N1N , C FxF N2N 1 1 NxF, 1 2 NxF 4 N1 h FMxM CC , C MxM 2 4 1 h xM, 0 2 xM 将其代入 111 0 1 2 1 N N d 1 xxMxM EIEA lFF l ii ii i Cx 得 TlM Eh l F Eh l lCCCx 2 33 4 11 3 N 2 (1) 求 C 的内力方程为 4 N1 h FMxM CC , C MxM 2 1 1 xM, 1 2 xM 将其代入 222 2 0 2 111 0 1 d 1 d 1 xxMxM EI xxMxM EI l l C 积分后,得 0 48 4 12 4 N 4 C C CC M Eh lhF M Eh l (2) 联解方程(1)与(2) ,得 23 2 N 3 26 15 , 104 3 TEhFTEhM lClC 2求杆内的最大正应力 最大正应力存在于该杆中段,其值为 TETE h F h h M ll CC 846. 1 13 15 13 9 2 2 6 2 N 2 max 14-18 图示圆截面小曲率圆环,承受矩为 Me的力偶作用。已知圆环的平均半径为 R,横 截面的直径为 d,弹性模量为 E,切变模量为 G,试计算截面 A 与 B 间的相对转角。 题 14-18 图 解:此为六度静不定问题。有双对称条件及平面-空间问题的规律可以利用。 设竖向直径两端截面为 C 和 D,由于 C 为对称截面,故有反对称内力素为零,即 0 SS CzCyC TFF 又由于这是平面-空间问题(即平面结构、外载荷均垂直于结构平面的问题) ,故有结构平面内的内 力素为零,即 0 N zCC MF 由此可知,截面 C(或 D)待求未知内力只剩下 yC M(或 yD M)一个(见图 14-18a) 。 24 图 14-18 由于双对称,故有 yDyC MM 由图(a)可得 2 e M MM yDyC 由于双对称,求 BA 的载荷状态及单位状态可示如图(b)和(c) 。 内力方程为 sin)( ,cos)( sin 2 )( ,cos 2 )( ee MT M M M T 将其代入 d)()( 2 d)()( 22 2 0 0 p RMM EI RTT GI BA 积分后,得截面 A 与 B 之间的相对转角为 ) 21 ( 8 ) 1 2 1 ( 4 4 ee EGd RM EGI RM BA 14-19图 a 所示为一水平放置的横截面为矩形的等截面刚架,在截面 A,B,C 与 D 处同 时承受铅垂载荷 F 作用,试求横截面 G 与 K 的内力。 25 问题 14-9 图 解:载荷 F 垂直于刚架轴线平面,刚架各横截面仅存面外内力分量。 由于载荷对于对称面 GH 为反对称,在对称截面 G 上,弯矩 Mz为零,仅存在剪力 FSG与扭矩 TG(图 b) 。由于载荷对于对称面 AC 为对称,在处于对称位置的横截面 G 与 K 上,剪力相同,扭 矩也相同,即 GK FF SS , GK TT 根据上述分析,由平衡方程 02 , 0 S Gy FFF 0 , 0 S GGx TaFFaM 得 2 S F F G , 2 Fa TG 14-20 图示等截面刚架,横截面为圆形,材料的弹性模量为 E,泊松比为3 . 0。试画 刚架的弯矩图与扭矩图。 题 14-20 图 (a)解:此为六度静不定问题。有对称条件及平面-空间问题的规律可以利用。 在对称截面 C 处“切开” (见图 14-20a,1) ,有 0 SS CzCxC TFF 由于是平面-空间问题,故有 0 N zCC MF 至此,待求的未知内力只剩下 xC M。 26 图 14-20(a) 变形协调条件为 0 CCx 求 CCx 的载荷状态及单位状态示如图(1)和(2) 。内力方程为 2 2 2 11 2 , 2 a q M xTx q MxM xCxCx 1 , 1 21 xT xMx 由于0 2 xM,故 2 xM也可省写。 将内力方程代入 222 0 p 111 0 d 1 d 1 xxTxT GI xxMxM EI a x a x x CCx 积分后,得 0 2 1 1 6 2 2 qaM qa M EI a xCxC x CCx 注意到=0.3 ,故有 2 355. 0qaMxC 上述计算中用到 27 1 2 12 p x x EI I E GI xC M确定后,画刚架的弯矩图和扭矩图如图(3)和(4)所示,其中, , 2 max qaM 2 m a x 145. 0qaT (b)解:法 1,解除多余外约束 此为六度静不定问题。有对称条件及平面-空间问题的规律可以利用。 此静不定刚架的相当系统如图 14-20b(1)所示。A 端解除多余约束后,由于对称性(关于 45 铅垂面对称) ,可得 2 S F F zA () 由于是平面-空间问题,故有 0 SN zAyAA MFF 实际上,待求的未知多余反力只剩下 yA M和 A T。 28 图 14-20(b) 求 yA 和 A 的单位状态分别示如图(2)和(3) 。 内力方程为 11 2 x F MxM yAy , A TxT 1 1 1 xMy, 1 1 xT a F MxT yA 2 2 , 22 2 x F TxM Ax 1 2 xT, 1 2 xMx 将其代入 222 0 p 111 0 d 1 d 1 xxTxT GI xxMxM EI a y a y yA 及 29 222 0 111 0 p d 1 d 1 xxMxM EI xxTxT GI x a x a A 完成积分,并代入协调条件 0 , 0 AyA 得方程 0 2 1 4 Fa M EI aFa M EI a yAyA 及 0 4 1 Fa T EI a EI aT A A 依次解得 FaFaTFaFaM AyA 1087. 0 46 5 ,391. 0 23 9 刚架的弯矩图和扭矩图示如图(4)和(5) 。 法 2,解除多余内约束 此题亦可在对称面处切开(解除多余内约束) ,从而得到原静不定刚架的相当系统,如图 13-20 (b,6)所示。由平面-空间问题的规律可知,被切截面上只有一种内力偶矩 M 存在,其矢量是沿 铅垂对称面与刚架平面的交线方向(45方向)的。 取杆段 AB 来分析,将内力偶矩分解(按矢量分解容易看清楚)为弯矩 0 M和扭矩 T(见图 7) , 易知二者的大小相等,即 45cos 0 MTM (a) 由对称性可知,变形协调条件为 045cos45cos 45 BB B (b) 式中, 45B 为 B 处对称截面的总转角, B 为 B 处横截面由弯矩产生的转角, B 为 B 处横截面由 扭矩产生的扭转角。 用单位载荷法不难求出 B 和 B ,其值分别为 2 0 4 1 a F aM EI B (c) 和 30 EI Ta GI Ta B 1 p (d) 将式(c)和(d)代入式(b) ,并注意到式(a) ,得 0 1 4 1 2 2 2 2 02 0 45 EI aM a F aM EI BB B 由此得 FaM 4 1 2 0 即 FaFa Fa TM1087. 0 46 5 24 0 可见,法 2 所得结果与法 1 的结果是一致的,弯矩图同图(4) ,扭矩图同图(5) 。 14-22 图示阶梯形梁,I1 =2I2 = I,试利用三弯矩方程求解并画弯矩图。 题 14-22 图 解:此为二度静不定问题。 原静不定梁的相当系统示如图 14-22 (a) , 待求的未知支点弯矩有 0 M(即 A M) 和 1 M(即 B M) 。 图 14-22 在图(a)中,有 llllMMM 210e21 , 0 , , 0 0 , 2 , 21021 I III 对于支座 0,得三弯矩方程 31 0 2 1 1 1 0 I lM I lM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