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学第四章水体卫生.pptx_第1页
环境卫生学第四章水体卫生.pptx_第2页
环境卫生学第四章水体卫生.pptx_第3页
环境卫生学第四章水体卫生.pptx_第4页
环境卫生学第四章水体卫生.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水体卫生,环境卫生学水体卫生,第一节 水资源的种类及其卫生学特征,第二节 水质的性状和评价指标,第三节 水体的污染源和污染物,第四节 水体的污染、自净和污染物的转归,第五节 水体污染的危害,第六节 水环境标准,第七节 水体卫生防护,第八节 水体污染的卫生调查、监测和监督,一、降水,二、地表水,三、地下水,水体卫生,第一节 水资源的种类及其卫生学特征,第一节 水资源的种类及其卫生学特征,一. 二. 三.地下水 1.浅层地下水 2.深层地下水 3.泉水,降水,地表水,思考:地质环境和人类活动对地表水水质有何影响?,一、物理性状指标,二、化学性状指标,三、 微生物学性状指标,水体卫生,第二节 水质的性状和评价指标,一、物理性状指标: 判断水质的感官性状好坏,说明水质是否受到污染。 (一) (二) 色 (三) 臭和味 (四),水温,浑浊度,第二节 水质的性状和评价指标,二、化学性状指标,(一)pH值 (二)总固体 指水样在一定温度下缓慢蒸发至干后的残留物总量,包括水中的溶解性固体和悬浮性固体。 (三)硬度,含氮化合物在水中含量的卫生学意义,(四) 含氮化合物,(五) 溶解氧 溶解氧含量可作为评价水体受有机物污染及其自净程度的间接指标。 (六) 化学耗氧量 (COD) 不能反映有机污染物的化学稳定性及其在水中降解的实际情况。 (七) 生化需氧量(BOD): 指水中有机物在有氧条件下被需氧微生物分解时消耗的溶解氧。 BOD520 能反映水体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实际情况。,(八) 氯化物 (九) 硫酸盐 (十) 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 总有机碳:评价水体有机需氧污染程度的综合性指标 总需氧量:评价水体被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十一) 有害物质 Hg、Cd、As等,三、 微生物学性状指标,(一) 指1ml水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中经37培养24小时后生长的细菌菌落数。可作为水被生物性污染的参考指标。 (二) 指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的在37生长时能使乳酸发酵、在24小时内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可作为粪便污染水体的指示菌。,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一、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二、水体污染物,水体卫生,第三节 水体的污染源和污染物,第三节 水体的污染源和污染物,一、 (一) (二) 生活污水 (三) 农业污水 (四) 其他,工业废水,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14,4、其 他 : 海上石油开采 航海船只产生的废弃物。,固体废弃物、城市垃圾,大型运油船只泄漏事故,沾染了油污的海鸟,二、水体污染物,一、各种水体的污染特点,二、 我国水环境污染的概况,三、水体污染的自净及其机制,四、水体污染物的转归,第四节 水体的污染、自净和污染物的转归,水体卫生,第四节 水体的污染、自净和污染物的转归,一、各种水体的污染特点 河流:污染程度随径流量变化;污染物扩散快;污染影响大 湖泊、水库:相对封闭性;自净能力减弱;污染物长期停留,发生量的积累和质的变化,改变水体状况。 易发生 地下水:污染过程缓慢,不易发现;不易查清来源和途径;不易排出,治理困难。 海洋:污染源多而复杂;持续性强,危害性大;污染范围大。,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水华-色彩斑斓的七彩太湖,水华-太湖水, 有营养,赤潮,富营养化的后果: 恶化水的感官性状 降低水的溶解氧含量,导致水体自净能力减弱,破坏水生生态平衡 用作自来水水源时常堵塞水厂滤池,增加制水成本,并使水质出现异臭异味,甚至与氯消毒剂发生反应,产生致突变、致癌物质。,二、我国水环境污染的概况,七大水系水质类别比例比较 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石油,2004年监测的27个重点湖库中,满足类水质的湖库2个,占7.5;类水质的湖库5个,占18.5;类水质的湖库4个,占14.8;类水质湖库6个,占22.2;劣类水质湖库10个,占37.0。 其中太湖、巢湖、滇池水质均为劣类。 主要污染指标是总氮和总磷。,湖泊水库水质,25,(一)水体污染的自净作用 1.水体自净(self-purification): 指水体受污染后,污染物在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作用下,使污染成分不断稀释、扩散、分解破坏或沉入水底,水中污染物浓度逐渐降低,水质最终又恢复到污染前的状况。 2、有机物自净过程:三阶段 (1)有机物化学氧化分解 (2)有机物在微生物 作用下生物氧化分解 (3)含氮有机物的硝化过程,三、水体污染的自净及其机制,第四章 水体卫生,26,(二)水体自净过程的特征 (三)水体自净的机制: 1、物理净化:稀释、沉淀、迁移 物理过程不减少绝对量,但影响浓度分布, 有利于后续化学和生物净化过程 2、化学净化 : 分解与化合、氧化还原、酸碱中和等。 化学过程可改变污染物的绝对量和毒性。,第四章 水体卫生,27,3、生物净化: 通过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中生存的细菌、真菌、藻类、水草、原生动物、贝类、昆虫幼虫、鱼类等的代谢作用分解水中污染物。使其数量减少,直至消失的过程。 生物净化是水体自净的主要途径。可作为污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加以利用。 有机物、重金属、微生物的净化,28,时间,氧垂曲线图,溶解氧,正常情况下的溶解氧,a,b,c,Cp,有机物净化,氧垂曲线的意义?,四、水体污染物的转归,(一) 污染物的迁移 污染物从一点转移到另一点,从一种介质转移到另一种介质的过程。 (二) 污染物的转化 污染物在水环境中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光转化和生物学作用。,空间位置的相对移动,污染物的的化学性质、毒性及生态效应发生改变。,生物富集:bioenrichment 指某些生物不断从环境中摄取浓度极低的污染物,在体内逐渐聚集,使该物质在生物体内达到相当高、甚至引起其他生物或人中毒的浓度。 生物放大:biomagnification 由于各级生物个体的生物富集作用,使污染物在食物链的高端生物体内比低端生物体内逐渐增加、放大。,两个概念:,农药(有机氯农药)的滥用造成全球性水源污染,从珠穆朗玛峰到南极、北极的积雪水中都能检测到有机氯农药。,(三)DDT在水生食物链中的迁移和转归分析,第四章 水体卫生,32,滴滴涕在食物链中富集作用 食物链 滴滴涕含量(ppm) 浓缩倍数 水 0.00003 浮游生物 0.04 1300倍 小鱼体内 0.5 1.7万倍 大鱼体内 2.0 6.7万倍 水鸟体内 25.0 88.3万倍,警示: 水体资源的轻微污染会引发危害更大的环境灾害; 长期残留的脂溶性化学物质具有极大的生物放大作用; 位于食物链最高端的人类将是环境污染的最大受害者。,一、生物性污染的危害,二、化学性污染的危害,三、物理性污染的危害,水体卫生,第五节 水体污染的危害,第五节 水体污染的危害,一、生物性污染的危害 (一)生物性病源体的污染危害 (二)藻类毒素污染危害,鱼腥藻,微囊藻,(一) 苯酚类化和物,二、化学性污染的危害,指芳香烃中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生成的化合物。单元苯酚、多元苯酚;挥发苯酚、不挥发苯酚。 来源:天然水含微量;重要工业原料: 污染方式:生产、运输、储存、使用,苯酚类化和物的危害,人体: 细胞原浆毒物: 皮肤粘膜刺激腐蚀作用、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肝肾功能等。 急性中毒为主:大量出汗、肺水肿、黑尿(苯酚尿)、肝及造血系统损害 内分泌干扰作用:通过食物链进入机体 环境:水的感官性状、渔业生产、影响水体自净,江苏盐城水污染事故,(二) 多氯联苯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是联苯苯环上的氢原子为氯所取代而形成的一类含氯有机化合物。是人工合成有机物。 性质:耐酸碱、耐腐蚀;稳定性、绝缘性、耐热性、不燃性 来源:广泛;水体:食物链,米糖油事件,PCBs危 害,典型环境雌激素样污染物,拮抗雄激素睾酮作用,通过食物链在体内蓄积,通过胎盘和乳汁进入胎儿或婴儿,胚胎原始性腺形成期,引起生殖系统结构改变,子代的发育及出生后行为异常,干扰雄激素体内代谢,直接影响睾丸生精功能,直接影响雌性生殖系统发育和功能,人类可能致癌物,慢性健康效应,对水生生物毒性较大,三、物理性污染的危害,(一)热污染 水温每升高100C,化学反应的速率约增加一倍,水中有毒化学物质的毒性也随之增加。 降低溶解氧,改变原有鱼类种群,加剧富营养化。 (二)放射性污染,一、水环境质量标准,二、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水体卫生,第六节 水环境标准,第六节 水环境标准,一、水环境质量标准 (一)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主要指标及其制订的依据 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研究方法 我国制订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原则 (二) 水环境功能区划,我国制订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原则,防止通过地表水传播疾病 防止通过地表水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及远期危害 保证地表水感官性状良好 保证地表水自净过程能正常进行 根据以上原则,用实验研究和环境流行病学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制订标准。,二、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水处理厂,第七节 水体卫生防护,一、推行“清洁生产”,开展污染源头预防 二、工业废水的利用与处理 (一) 工业废水的利用 (二) 工业废水的处理 1 物理处理 2 化学处理 3 物理化学处理 4 生物处理,污水处理厂,三、生活污水的利用与处理 四、医院污水的处理 五、我国污水处理的现况,一、水体污染的调查,二、水体污染的监测,三、水体的卫生监督和管理,四、水体污染紧急事故处理,第八节 水体污染的卫生调查、监测和监督,水体卫生,第八节 水体污染的卫生调查、监测和监督,一、水体污染的调查 (一) (二) (三) 水体污染对居民健康影响的调查,污染源调查,水体污染的调查,二、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