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考质量分析》PPT课件.ppt_第1页
《历史中考质量分析》PPT课件.ppt_第2页
《历史中考质量分析》PPT课件.ppt_第3页
《历史中考质量分析》PPT课件.ppt_第4页
《历史中考质量分析》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年历史中考质量分析 及教学建议 公共邮箱: 密码:8223350,2012年赣州市历史中考质量分析 一、试题概况 (一)试卷结构 江西省2012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题卷仍采用政史合卷、开卷考试的形式,历史学科总题量为15题,总分50分。112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占卷面总分的48%;1315题为综合题,共26分,均为材料题,占卷面总分的52%。中国近代史11分,中国现代史12分,世界古代史4分,世界近代史9分,世界现代史14分,试题内容分布均衡合理,符合江西省2012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学科说明要求。,(二)试题基本特点 整体分析2012年江西省中考历史试卷,可以看到这份试卷按照我省近几年中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力求在命题思路、试题题型和结构布局等方面保有可持续性,给师生以稳定感,呈现出“基础性、现实性和综合性”等特点。 1.基础性 2012年江西省中考历史试卷给考生的第一感觉是似曾相识,平稳的结构布局、熟悉的试题题型、意料之中的命题视角。试题注重基础,坚持以“课标”、“说明”和教材为本,从史实出发,着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中,不故意刁难考生,这样的命题思路与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越来越接近。,试题的基础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试题的知识落点集中于教材的主干知识。选择题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有:辛丑条约、解放战争、“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国两制”的构想、万隆会议、中古欧洲文明、古代阿拉伯、俄国农奴制改革、慕尼黑会议、美苏关系及冷战对峙等。综合题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有: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对外开放、新航路开辟、甲午中日战争、华盛顿会议、珍珠港事件、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殖民扩张、欧盟、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等。试题所涉及的考点几乎覆盖了八、九年级历史教材的主要学习主题。,第二,试题考查了学生的基本技能。主要有: (1)获取信息的能力:如第7题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采邑分封制、丕平献土、城市自治。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 A.上古亚非文明 B.上古欧洲文明 C.亚洲封建国家 D.欧洲封建国家 (2)处理信息的能力:如第1题有人对中国近代某条约的危害作了形象描述:荷枪实弹的强盗不仅蛮横地拆除了我们家的大门,而且耀武扬威地开进我们的院子,旁若无人地站在我们家的甬路两侧。甚至还颐指气使地闯进我们的堂屋,用枪指着我们的脑袋。此条约的主要影响是,A.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海主权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D.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3)逻辑思维能力:如第9题“勾结敌对联合冷战对峙一牵制”适合用来概括近现代的 A.美日关系 B.美俄(苏)关系 C.英美关系 D.英法关系 (4)解读历史(论断)的能力:如第14题第(3)小题 材料三 列宁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理下了第一批火种。 试结合所学知识,对列宁的上述观点加以论述说明。 (5)创新思维能力:如第15题第4小题 下面漫画反映了当前欧盟正面临发展困惑,请你为欧盟摆脱困境出谋划策。,2.现实性 历史中考从来就不回避热点,关注社会,关注现实,是历史学科的功能之一。试卷三道综合题的主题都是近年的热点问题:第13题以时政热点文化强国为切入点,紧扣时代脉搏,让学生通过中国近现代史上有关史实感受到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内涵,进而认识到民族精神是今天中国文化建设的精髓。第14题以热点话题“海洋”为切入点,紧扣时代最强热点,引领学生认识维护海洋权益的重要性。第15题以“欧洲的发展”为切入点,紧扣世界关注的焦点欧债危机。,试卷中涉及的周年问题有:1982年,邓小平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30周年);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全国抗日战争开始(75周年);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65周年);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召开,与会九国签订九国公约(90年)等。历史与现实是不能分开的。今天的现实,就是明天的历史。历史与现实结合,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历史不是遥远的,而是近在咫尺;不是枯燥的,而是鲜活的;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3.综合性 综合性在13、14、15题表现得很鲜明,都是大跨度、宽视野、高概括。第13题,民族精神文化建设的精髓。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民主与科学,到抗日战争时期的众志成城、团结御侮,再到对外开放时期的开拓创新和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较完整地诠释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使考生得到精神上的洗礼。第14题,蓝色海洋-国家角逐的舞台。近代西班牙、葡萄牙揭开了大航海时代的序幕,进而主宰世界长达一个多世纪,并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19世纪末亚洲的两个海上强国中国和日本展开了角逐,甲午海战清政府水军全军覆没,丧失了诸多海权,而日本一跃成为亚洲最富强的国家。,一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海权国家,与另一个太平洋的海上强国日本的矛盾加剧,并为二战中的太平洋战争埋下火种。本题通过近代以来几个大国在海洋上角逐,使学生认识到要反对海上霸权,维护海洋权益。第15题,沉浮欧洲世界关注的焦点。本题选取了19世纪的欧洲、二战结束后的欧洲、当前欧盟的困境演绎了19世纪以来欧洲沉浮录,最后让考生为欧盟摆脱当前的困境出谋划策,达到了以史为鉴,学以致用的目的。这三道题选取的材料,设置的问题都体现了历史的时序性。这种大跨度、宽视野、高概括的试题要求学生要有大历史观,要胸怀全局,高屋建瓴,才能“一览众山小”。,二、成绩分析及试题评价 以下是基于赣州市考生总人数98923为样本的成绩分析。 1.成绩分析表 考生总人数 98923人 百分比(%) 20分以下 13969人 14.12 2024分 11031人 11.15 2529分 15726人 15.90 3034分 18746人 18.95 3539分 18979人 19.19 4044分 14770人 14.93 4550分 5702人 5.76 50分 115人 0.12 最高分50 最低分0 平均分30.68 及格率58.83(%) 优秀率20.69(%),2.试题难度评价表(总人数:98923) 得分率 题号 题量 分值 占分比(%) 难度评价 0.85以上6、9、11 3 6 12% 容易 0.600.85 2、3、 5、7、 8、10、13 7 21 42% 较易 0.400.59 1、12、 15 3 13 26% 中等 0.200.39 4、14 2 10 20% 较难,3.试题区分度评价表(总人数:98923) 区分度 题号 题量 分值 占分比(%) 区分度评价 0.4以上 1、4、 12、14、 15 5 23 48% 优秀 0.300.39 7、10 2 4 16% 良好 0.200.29 3、8、 13 3 13 26% 合格 0.19以下 2、5、 6、9、 11 5 10 20% 不合格,今年中考历史试卷以较易题和中等题为主约占有68%,总体难度为0.61,难易程度基本符合江西省2012年历史学科中考说明中基础题、中等题、较难题所占比例为5:3:2的规定,符合初中生的学习需要。总体区分度良好,兼顾到了普通高中招生考试的实际需要。,三、考生答题质量分析 (一)考生试卷各小题平均分、难度、区分度基本情况(总人数:98923) 选择题 综合题 总体 满分 24 26 50 平均分 16.98 13.70 30.68 难度 0.71 0.53 0.61 区分度 0.29 0.48 0.39,(二)考生答题情况分析 1.基础不牢,缺乏历史想象力 如第1题,考查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的影响。辛丑条约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与材料“荷枪实弹的强盗不仅蛮横的拆除了我们家的大门,而且耀武扬威的开进我们的院子”比喻相吻合;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与材料“旁若无人的站在我们家的甬路两侧。”相吻合;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成为洋人朝廷,与材料“甚至还颐指气使地闯进我们的堂屋,用枪指着我们的脑袋”相吻合。这道题考生不仅仅要对近代主要条约的内容极其熟悉,而且还要有历史想象力,想象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是一幅怎样的情景。而这些是我们历史教师平时教学所忽视的。此题得分率仅42%。,2.审题没有耐心,历史阅读能力较差 如第12题:“基于战后美国所拥有的经济实力和阻止共产党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的思想,美国统治集团决定以美援作为主要手段,达到其在欧洲遏制共产主义的目的。”这段材料前半句主要体现美国的“冷战”思想,审题没耐心的考生可能不把材料读完立刻选择了“A”选项。后半句关键的历史信息是“以美援作为主要手段”。只有综合分析前后两层意思,考生才能准确作答。 如第14题(1)小题:“小题右图所示的事件对欧洲的发展有何积极意义?”有部分考生答新航路开辟的“世界意义”,这是由于读题不细心,思维惯性使然。 如第14题(2)小题:日本“五年以后”通过哪个重大事件“得到了回报”?考生读题没有耐心,没读懂题意,只看到“日本得到的回报”就不假思索地回答“明治维新”、“大化改新”等。,3.时间概念模糊,历史时序思维能力欠缺 如第13题(2)小题:“材料中共产党的通电和蒋介石的讲话出现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不少考生答:“抗日战争、南京大屠杀、西安事变、九一八事变等。或具体叙述七七事变:“日军以军事演习为名,向中国驻军发动突然进攻。”考生没有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1937年7月”来分析时代背景,或对事件的掌握仅仅停留在历史故事的叙述,而不是把历史事件放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理解,缺乏历史时序观念。 如第14题(2)小题:日本“五年以后”通过哪个重大事件“得到了回报”?这一事件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有部分考生答“明治维新”、“大化改新”、“一战”及影响。考生缺乏时间概念,因而不能抓住材料中的“1890年”,“五年以后”等关键信息。,如第15题:说说促使欧洲人产生“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这一意识的因素是什么?有考生答“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实现这一梦想,欧洲人有何重大举措?”有考生答“马歇尔计划、北约成立”等。这表明不少考生对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掌握很混乱。,4.学习历史只满足死记硬背,缺乏深层次理解。 如第13题:以“民族精神”为主题,在第2问、第3问、第4问中要求学生答出不同时期发扬的不同精神,设问的相似性,使考生在答题时出现了重复地答案。关于各种精神,考生不是紧紧扣住材料回答具体精神的内涵,只是答精神名称如:民族精神、抗战精神、深圳精神、苏区精神、铁人精神等。这反映了学生对民族精神的感悟仅仅是一个概念,而没有在了解中华民族具体史实的基础上理解它的内涵。,如第14题(3)小题:“列宁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试结合所学知识,对列宁的上述观点加以论述说明。得全分的考生约78%,有40%的考生得0分。约30%的考生答“华盛顿会议(或体系)的影响”。部分考生仅仅答到参考答案的一部分,“美日矛盾”或“太平洋战争”、“珍珠港事件”。这也反映在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对该事件只是照本宣科,没有深入分析。 如第15题(2)小题:“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促使欧洲人产生“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这一意识的因素是什么?”约20%考生得全分,约30%考生得0分。这反映有些考生学得较死,不善于把试卷中的新问题转换成自己熟悉的问题,这一问可转换为“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5.考生答题随意,不太注重细节 答题语言不规范、口语化。如第13题“据所学知识,说说经济特区在对外开放格局中的地位?”不少考生答:主导地位、主要地位、最高地位等。如第15题“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促使欧洲人产生“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这一意识的因素是什么?”有考生答:伤人伤己的欧洲人吃亏了。如15题第(3)小题据表分析,1952-1999年西欧六国经济呈现出了怎样的发展趋势?有考生答:由低到高。 错别字较多。如“民主”写成“明主”、“艰苦奋斗”写成“坚苦奋斗”,“自力更生”写成“自力根生”,“吃苦耐劳”写成“吃苦奈劳”等。,答题时间不够。如第15题,此题并不难,但平均分只有4.13分,得分率46%,考生得满分的约3.7%。,得低分的41.68%,得0分的约2.5%。这反映不少考生没有合理安排时间,答到最后一题时没有时间思考,只好胡乱作答,甚至不答。,四、教学建议 1.历史教学中应重视时序思维能力的培养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陈其认为:历史学科之所以能够作为一个学科而独立存在,在于它是建立在时序基础上、阐明人类历史过程中变革与传承的一门学科。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在历史思维能力的要求上,把“时间顺序的思维能力”排在首位。它解释说:“时序思维能力是历史推理的核心。如果没有历史地看待时间的明确意识,学生肯定会把诸多事件看作一大堆杂乱无章的东西。没有强烈的年代学意识,学生就不可能考察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或解释历史因果联系。”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时序思维能力: 了解历史的时序,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运用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延续与变迁、联系与综合等概念,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2.研读课标与教材,抓基础知识的落实。 中考试题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并不会因新课程理念的要求被弱化。实践表明,要有效应对中考,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必须扎实,在掌握基础知识过程中习得方法、提高能力、升华情感,在提高能力中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这是历史学习的可行之路。只有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学生“以不变应万变”,不至于在开卷考试中胡乱翻书、手足无措、匆忙作答。,3.注重知识的归类与整合,构建历史知识框架。 在抓基础知识的同时,必须注重历史主体知识,对知识进行系统归类与整合,形成专题知识、主题认识。由于史实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对于很多问题,只有历史地、多角度地观察,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将教材的主体知识构建成立体的知识网络,利于学生把握主体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从整体上掌握知识结构、把握历史线索和阶段特征。,4.运用材料教学,锻炼、提高学生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尽可能根据内容选择恰当材料进行教学,有意识地补充课本没有的新材料,并用补充的材料命制试题,要求学生尝试着阅读材料、理解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再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判断、解决问题。只有通过有内容、有目的、有方法的训练,才能使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提高。,5.注重联系社会现实,加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渗透。 中考试题重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所以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课本历史知识、历史现象与实际生活的关联点,使学生更好地通过所学的历史知识认识、理解和把握社会现象;关注主流媒体的国内外重大新闻,抓住时事热点,运用历史学科独特的视角去审视、洞察,鼓励学生对现实问题进行历史思考,对历史问题进行多元分析。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和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的历史人文素养、情感态度和正确的历史价值观。,6.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忽视细节。 俗话说:言传身教,细节决定成败。考生答题不规范、随意、口语化、错别字、不合理安排时间等诸多问题与历史教师忽视教学细节有一定关系。作为教师应治学严谨,专业功底扎实;课堂上,用专业术语讲授,板书整洁规范,严格要求。自然而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您的学生。,五、命题启示 1.命制试题必须依据课标、说明和教材,高考题改编为中考题应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课标要求。 如第1题,这道题是由高考模拟题改编的,原题是考条约的名称,而改编后的中考题是考条约的影响,难度比原题更大。大部分考生仅仅从材料较难判断是中国近代哪一条约,更不用说其影响。,2.试题的呈现方式要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心理。图像,生动、简明、浅显的文字材料更能激起阅读兴趣,更有利于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