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辐射防护知识》PPT课件.ppt_第1页
《核辐射防护知识》PPT课件.ppt_第2页
《核辐射防护知识》PPT课件.ppt_第3页
《核辐射防护知识》PPT课件.ppt_第4页
《核辐射防护知识》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们应该怎么做? 核泄漏防护知识,资料来源:互联网(资料作为参考,不作为事实依据),不要淋雨 穿戴帽靴,避免淋雨。尽量减少裸露部位,穿长衣(白色为好),戴帽子、头巾、眼镜、雨衣、手套和靴子等。脖子(甲状腺)部位尤其重要。,彻底洗澡 更换衣服,如果你估计自己已经暴露于核辐射中:更换衣服和鞋子。将暴露过的衣物放在塑料袋中。密封塑料袋,放到偏僻处。彻底洗一次澡。,关闭窗户和通风口,如果要求撤离,注意保持窗户和通风口关闭,使用再循环空气。如果留在室内:关闭空调、换气扇、锅炉和其他进风口。在车上保持车窗和通风口封闭,并采用车内循环空气。,进入地下 别用电话 用收音机,如果可能,进入地下室或其他地下区域。如非绝对必要,不要使用电话。注意随时携带一个用电池的收音机收听具体指令。,封好食品 勿饮海水淡化水,将食品放在密闭容器内或冰箱里。事先没有封闭的食物应当先清洗再放入容器。不要饮用海水淡化水。,用铅板墙壁等遮挡降低照射强度,尽可能缩短被照射时间;尽可能远离放射源;注意屏蔽,利用铅板、钢板或墙壁挡住或降低照射强度。,严防死守五官,进入空气被放射性物质污染严重的地区时,要对五官严防死守。例如,用手帕、毛巾、布料等捂住口鼻,减少放射性物质的吸入。,不必提前吃碘片 更不要乱吃,在吸入放射性碘数小时前服用碘片可起到100%保护作用,在吸入的同时服用也基本可保护,所以没必要提前服用。碘片剂量(100毫克)远远超出碘的每日限量(一天1.1毫克),没事不要乱吃。,防辐射误区,多吃碘盐? 碘盐里所含碘是极其微量的,多吃碘盐有害无益。,防辐射误区,吃碘药? 碘药也必须在收到污染危害之后,一天一次,每天一颗碘化钾。自行购买吃,反而会对自己身体造成危害。,防辐射误区,仙人球? 目前未曾有任何研究实验报告可证明仙人球吸收辐射的能力比其他物种优异。,防辐射误区,穿孕妇防辐射服? 孕妇防辐射服主要防止电磁辐射,如电脑、微波炉,并不是核辐射。,核辐射带来怎样的危害?,资料来源:互联网(作为参考,不作为实际依据),核辐射后症状,1、恶心和呕吐 恶心和呕吐是典型的辐射病的最早症状。辐射剂量越多,这些症状出现越早。收到辐射后一个小时开始呕吐的人极有可能会死亡。有时放射病起初让人感觉不好,然后开始感觉好多了。但通常会“潜伏”几小时、几天,甚至是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会伴有新的更严重的症状。 2、自发性出血 放射病可引起鼻腔、口腔、牙龈和肛门出血。它可以很容易引起人们的磋商和内部出血,甚至吐血。这些问题发生的原因是辐射耗尽了体内控制出血的血小板。 3、出血性腹泻 辐射“瞄准”体内细胞迅速繁殖,这细胞该行倡导。放射病的原因主要刺激肠壁,严重时引起带血腹泻。,4、皮肤脱落 暴露于辐射外的皮肤区域可能会变成水泡,变红几乎像一个严重的晒伤。在某些情况下,形成开放性溃疡,皮肤甚至脱落。 5、脱发 辐射伤害毛囊。因此,人们谁获得大剂量的辐射往往会在两周或三周内持续脱发。有时,这种脱发是永久性的。 6、严重疲劳 放射病会导致人感到虚弱和不舒服就像一个严重版本的流感。红血细胞明显减少,导致贫血并增加了昏厥的危险。,各种人群受核辐射影响排序,第一名:胎儿 胎儿的细胞分裂是最快的,辐射的影响就会越明显。 第二名:儿童 受辐射较大的儿童若干年后得甲状腺癌的概率要比普通儿童高出3-5倍。 第三名:青少年 甲状腺功能,代谢活跃。 第四名:老人 甲状腺功能相对青壮年不活跃,代谢较迟缓。,国际核事故等级如何划分?,国际核事故分级(INES)共有7级,最低级别为1级核事故,最高级别为7级核事故。所有的7个核事故等级又被划分为2个不同的阶段。最低影响的3个等级被称为核事件,最高的4个等级被称为核事故。 核事件 第1级 这一级别对外部没有任何影响,仅为内部操作违反安全准则。2010年11月16日在大亚湾核电站发生的事故位于这一级别。 第2级 这一级别对外部没有影响,但是内部可能有核物质污染扩散,或者直接过量辐射了员工,或者操作严重违反安全规则。 第3级 很小的内部事件,外部放射剂量在允许的范围之内,或者严重的内部核污染影响至少1个工作人员。这一级别事件包括1989年西班牙Vandellos核事件,当时核电站发生大火造成控制失灵,但最终反应堆被成功控制并停机。 核事故 第5级 有限的核污染泄漏到工厂外,需要采取一定措施来挽救损失。目前共计有4起核事故被评为此级别,其中包括1979年美国三里岛核事故。其余3起分别发生在加拿大、英国和巴西,第6级 一部分核污染泄漏到工厂外,需要立即采取措施来挽救各种损失。这一级别历史上仅有一例,为1957年前苏联Kyshtym核事故。 事故当时造成70-80吨核废料发生爆炸并散播至8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核泄漏影响 据共同社报道,爆炸前,核电站反应堆附近曾检测到放射性元素铯,每小时释放的辐射量达1015微西弗特,相当于平常人1年所能承受的最大核辐射量。 国内某核电站专家解释称,核泄漏对人类的影响表现在核辐射,核放射性物质以波或微粒形式发射出的一种能量就叫核辐射。 人类如果感染核辐射,会产生的症状有皮肤发红、溃疡、出血、脱发、白血病、呕吐、腹泻等,并增加细胞癌变、DNA变异、遗传性病变发生率,影响几代人的健康。 核辐射量化值 1微西弗特等于1次X光照 人体每年至多承受 1000微西弗特的放射性物质 名词微西弗特 核辐射的单位,即使少至2微西弗特,也会使人体面临一定几率感染核辐射 链接 次要影响 放射性物质倒灌入海洋,随日本暖流向北汇集,或会造成北海道渔场鱼类大面积死亡。 核泄漏流向 日本东部沿海地区的日本暖流为顺时针流向,一旦放射性物质倒灌入海水,极有可能随日本暖流流向北美洲及北太平洋地区。 最高级 第7级 大量核污染泄漏到工厂以外,造成巨大健康和环境影响。这一级别历史上仅有一例,为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当年4月,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爆炸,30人当场死亡,超过8吨放射性物质泄漏。那次核泄漏事故直接污染核电站周围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致使320多万人受核辐射。,核辐射离我们有多远?,核辐射对中国暂无影响 专家表示:如实在担心,可多吃海带等含碘食物 原文出处: 生命时报 记者 田 野 ( 2011年03月18日 第 03 版)摘自人民网,连日来,地震引发的日本核泄漏事故逐步升级。3月14日,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第三次爆炸。截止发稿时,共190人受到核辐射,其中22人需接受“去核”治疗。日本初步确定此次事故为4级(最高为7级)。“核辐射”这个离生活很遥远的词语渐渐如阴云笼罩在人们心头。 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研究员陈晓秋告诉生命时报记者,福岛第一核电站排放的放射性物质主要通过大气释放,起决定作用的是风向和风速。中国位于日本西面,根据气象数据判断,污染物主要朝核电站的东北方向扩散,随距离增加空气中放射性核素的浓度会逐渐稀释。一般在距离80公里外,污染浓度能降低34个数量级。另外,由于核电站的压力容器没有被破坏,只有少量放射性物质扩散到环境中,所以80100公里范围外地区都很安全。预计未来3天,对我国不会造成影响。目前,核电站周围检测到的放射性物质包括碘131和铯137。碘131一旦被人体吸入,可能会引发甲状腺疾病。日本政府已对核电站附近居民实施了撤离和隐蔽的防护行动,并发放碘片以阻塞放射性碘的摄入。 “一旦遭遇到核辐射,人体两大系统最易受损。”解放军307医院全军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主任陈虎表示,人体的生殖系统是最敏感的,核辐射首先会损伤精子、卵子,即使没有造成放射病,也会因为低剂量的辐射造成遗传性疾病。二是损伤造血系统,这已经属于放射病的范畴。分为轻、中、重、极重度,其中前三种都是可以救治的。“其实,这次日本泄露的辐射剂量,远远没达到放射病的程度,官方通报的100多个被辐射患者,只是身上沾染了放射性灰尘,经过清洗等处理完全能避免患病风险。”对此,中国民间科普组织“科学松鼠会”也做了一个换算,福岛核电站泄漏监测到的即时数据是每小时1.015毫希。这相当于:1.核电站工作人员一年接受的行业辐射;2.一次X光检查接受的辐射;3.乘飞机239小时接受的辐射;4.每个人半年内接受的天然辐射。 那么,该如何避免核辐射的危害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核医学科主任石洪成建议,即使在放射性污染4级的地区,人体接受的辐射剂量也是在安全范围内,只要适当保护即可。例如,用手帕、毛巾、布料等捂住口鼻;一旦下雨,空气中夹带的放射性物质会降到地面或人身上,应尽可能待在室内;可能受到放射性污染的人员应清除污染,最好的方法是淋浴,尤其是要清洗口鼻腔和毛发,因为有些放射性物质可以通过皮肤和黏膜吸收;在放射性污染严重的区域,可以穿戴帽子、头巾、眼镜、雨衣、手套和靴子等,有助于减少体表放射性污染;不要食用受到污染的水、食品等;高危人员需口服碘。 最后,陈虎强调:“中国百姓完全没必要恐慌,只要核反应堆心不爆炸,污染剂量就非常小。海产品的污染也并不严重,没必要不吃。”石洪成建议,如果不放心,反而可多吃海带、紫菜等含碘量高的食物,一旦甲状腺组织被非放射性的碘占满,就会明显减少对放射性碘的吸收,从而起到最好的屏蔽作用。,环保部门发布4月14日全国环境辐射监测结果,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4月14日,环保部门在我国内地31个省(市、区)部分地区空气中监测到来自日本核事故释放出的极微量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另在陕西等19个省(区、市)检测到更微量的放射性核素铯-137和铯-134。全国环境空气中人工放射性核素检测结果详见附表。 由于各地检测出的人工放射性核素所造成的辐射剂量极其微弱,只有10-7微希沃特/小时量级,小于岩石、土壤、建筑物、食物、太阳等自然辐射源形成的天然本底辐射剂量率(0.1微希沃特/小时左右)的十万分之一,仍在当地本底辐射水平正常涨落范围之内;公众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年之内所接受的附加辐射剂量,仅相当于乘坐飞机飞行两千公里所受辐射剂量的千分之一,因此,不会对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影响,无需采取防护措施。 下图是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4月14日16:00继续发布的全国省会城市和部分地级市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实时连续空气吸收剂量率监测值。监测结果汇总图中绿色曲线代表监测值,蓝色柱体代表天然本底水平,绿色曲线均在蓝色柱体范围内。监测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环境辐射水平仍在本底范围内,日本核电事故未对我国环境及境内公众健康产生影响。 (注:以下表说明:1、本表数据实时更新。2、本次更新时间:2011年4月14日 15:00),核恐惧比核辐射更可怕 时间:2011年04月15日 09时54分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罗俊,日本大地震并导致核泄漏之后,有关“核辐射”的话题一直在街头坊间讨论流传,由此而引起心理恐慌也打乱了一部分人的正常生活,严重的甚至增加了其潜在心理疾病的可能。其实,不管是心理方面的专家还是核研究方面的专家,都不约而同地指出,比核辐射更可怕的是人们心中对核的恐惧。 当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之后,一直受世界卫生组织邀请研究核事故的教授弗列米特拿说过:“到目前为止,对健康影响最大的并非那些受到核辐射的人,而是那些因害怕感染辐射而感到焦虑和恐惧的人,因为这会影响他们长期的健康。” 其实对核的恐惧是大部分人的本能反应。哈佛大学研究表明,在人类当今面临的诸多威胁中,辐射一直名列前茅。原因在于核辐射无声、无形、无味,人们看不清,摸不着,防不胜防。而且一旦感染核辐射,将会大大增加癌症的患病率以及身体各种病变。 作为普通人,如何在当前的状态下最大的减少核辐射事件对心理的影响呢?中国一些心理咨询师近日联合在某网站给百姓支招。,首先,最重要的是要从正规渠道了解相关信息。在资讯高度发达的今天,国家有关权威部门会在第一时间通过正规媒体等渠道进行相关知识的解读与宣传教育,人们不应该误信非正规渠道而来的传言和谣言,以讹传讹,加重恐慌氛围,以至产生不恰当的应对方式。 其次,在灾难面前,人的恐慌心理是正常的情绪反应,有助于提高身体防御能力,是有益于心理健康的。但由于每个人的心理防护能力不同,情绪反应一般持续1周到1个月不等,随着时间会慢慢趋于平静,所以不必阻抗这种情绪。 第三,要充分了解与学习正确的核辐射防扩知识,在进行科学预防的同时,避免过度防护,甚至带来副作用。事实上,在自然环境中,人们都会受到核辐射的天然照射,这包括宇宙射线、医疗领域的X光检查、核医学诊断和放射治疗等。只有当核辐射超过一定量时,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就日本此次核泄漏来说,虽然评级与切尔诺贝利一样,但放射性物质的扩散程度却是截然不同。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辐射安全研究所研究员王仲文表示:“切尔诺贝利事故属于放射性喷发,辐射物质进入大气环流层,然后再慢慢降落,传播的距离非常远,整个北半球都受到影响。但日本福岛的辐射物质属于低空扩散,吹不了那么远。即使飘到其他国家,其辐射剂量还不如在1万米高空坐飞机受到的辐射大。” 王仲文同时指出,有确切资料表明,切尔诺贝利7级的核事故中,因受到急性外照射而死亡的,只有28名消防人员。“很多专家都在媒体上讲,人受到6000毫希弗以上的辐射就可能死亡,但他们没有说明一个重要前提,这就是急性一次性全身外照射”。王仲文说:“所以,即使日本核污染传到中国,也完全没必要恐慌,因为那些辐射量已经被稀释得比日常环境中的放射量还要低。”,问题一:核电站用的是铀,为什么检测出的是 碘和铯?,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副主委、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核医学科主任蒋宁一制作了专门的PPT科学看待核污染与核辐射,给公众解释其中的道理。 目前,日本核电站只是一般化学性事故,而不是反应堆的爆炸。即使日本福岛核电站一些机组出现堆芯熔毁事故,其影响范围也只局限在电站周边。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科普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核医学科主任陈辉霖解释说,通俗地讲,核反应堆是一种特殊锅炉,现代的反应堆从外观上看是一个立式球形顶的圆柱体或球形建筑物,也就是所谓“核岛”。为了防止核裂变中所产生的放射性物质泄漏,核反应堆有多重屏障。 面对9级大地震及地震引发的海啸,一些机组由于地震导致反应堆冷却系统故障,燃料元件温度无法有效降低,堆芯温度升高把水变成了水蒸气。这些水蒸汽外泄至容器外后,产生的氢气和建筑物内的氧气发生了剧烈反应。作为应对措施之一,日本下令向外释放反应堆中的含少量放射性气体碘和铯的蒸汽,以减轻系统压力,防止发生更严重事故。因此,就有了这次核污染至空气中测得的放射性物质碘-131和铯-137。,问题二:我国多个地区检出碘-131,会不会对健康有影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研究员赵兰才分析说,目前我国部分地区以及美国、冰岛等地检测出的碘131,应该是日本福岛核事故泄漏出的人工放射性核素释放到空气中,在随着大气环流的运动带来的。 “但是我国公众不必为此担心。”赵兰才说:“可能有些人对媒体的一些报道产生了误解,在事故中要求采取的服碘、闭门不出或避迁等防护措施,是针对生活在核电站周围地区民众而言的,超出这个区域的民众不必为此担心,更别说远在千里之外的中国了。”赵兰才解释说,有些人看见电视里东京、大阪的群众戴上了口罩,就误以为事态严重。“戴口罩并不一定是为了防治核辐射污染,日本春季樱花盛开,空气中花粉含量高。每到这个时节,很多日本人为了防止花粉过敏都会戴上口罩。” 国家核安全局相关负责人也曾表示,由于各地检测出的人工放射性核素所带来的附加辐射剂量极其微弱,小于岩石、土壤、建筑物、食物、太阳等自然辐射源形成的天然本底辐射剂量的十万分之一,仍在当地本底辐射水平正常涨落范围之内,因此不会对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影响,也不需要采取任何防护措施。,问题三:受到核辐射影响的人,会不会辐射 别人?,碘-131的半衰期是8天左右,也就是说,过了8天,其放射性会降到原来的一半;再过8天,会降到一半的一半,一直衰减下去,直至异常微弱。国家核安全局有关负责人说,这样微量的物质,无论是沾在身上还是随洗澡水冲到下水道中,对环境都不会产生影响。铯的半衰期长一些,大概是30年,但由于铯不像碘那么轻,不太容易被风吹送,因此,其影响半径要小很多,这也是铯的检出率很低的原因所在。 如果一个人受到辐射,会不会就成了新的辐射源?听到这个问题,赵兰才笑了:“放射性不是传染病,不会一传十、十传百地传染。”他解释说,这个问题要分开来看。如果是接受X射线、伽玛射线外照射,“比如照X光片、钴-60放疗,也包括核电站事故放出的伽玛射线,这只是一种能量照射,虽然会对被照射者产生一定影响,但照完就完了,不会留在被照射者体内,更不会再影响别人。” 但如果是放射性物质导致的内照射或表面污染,就与受辐射的方式和数量有关了。赵兰才说:“比如医院里接受核医学检查或治疗时,需要将放射性核素碘-131注射到体内,碘-131放出的伽马射线就会穿透皮肤,短期内使周围的人受到照射。就福岛核泄漏事故而言,受到严重沾染的人仅限于核电站抢险的人,他们应对受到污染的衣服、皮肤进行处理或处置,避免污染他人。” 其实,我们每天都和射线生活在一起 蒋宁一说,我们周围的土壤、空气、房屋、海洋、河流、粮食、蔬菜和饮用水等等都含有放射性物质,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