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师一号】2011高考岳麓版历史备考课件,考点5 诗歌小说及梨园春秋 走进高考 第一关:考点关,高 考 定 位 考纲要求: 1.文学成就 2.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解读考纲: 1.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2.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了解艺术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的需要,要不断进行艺术形式的创新;一切艺术形式首先来自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创造,也必须以服务大众为根本宗旨,否则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3.商品经济发展对文学发展的影响,京剧有关知识及其发展的现状,应作为重点考查的内容,考 点 梳 理 一诗歌与小说 1.先秦诗歌: (1)春秋:_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_三部分;它的_倾向和“_”的艺术手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2)战国:楚辞是屈原等人吸取_民歌精华,以楚国_创造的新的诗歌体裁,诗经,风,雅,颂,现实主义,赋,比,兴,南方,方言,2.汉赋:是吸收先秦的_和_表现手法的带韵散文 3.唐诗: (1)是中国古代史上诗歌的繁盛时期 (2)杰出代表: _其诗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_其诗具有现实主义风格,被称为“诗史” _其诗通俗易懂,亦具有现实主义风格,诗经,楚辞,李白,杜甫,白居易,4.宋词: (1)起源于民间,又叫_,盛行于宋代 (2)代表人物: 豪放派:北宋的_;南宋的_ 婉约派:两宋之际的_ 5.元散曲:是_代兴起的新诗体,是在宋金_基础上经后世文人重新制作而形成的,长短句,苏轼,辛弃疾,李清照,元,俚曲俗谣,6.明清小说: (1)产生原因:_和_兴起 (2)小说是文学的主流: 四大古典名著:_,工商业城镇,市民阶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三言”和“二拍”: a.“三言”:_ b.“二拍”:_ 批判社会现实的小说:_,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续刻拍案惊奇,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二梨园春秋 1.先秦: (1)_被称为是中国古代戏剧的源头 (2)春秋战国以后的_具有更多的戏曲元素 2.唐代:宫廷中设有教练歌舞艺人的专门场所,称“_”,表演的歌舞戏有一定情节性叙事性和戏剧冲突,傩,宫廷晏乐,杂技百戏,梨园,3.宋代: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出现了许多喧闹的集市和专门的娱乐场所_两宋之际,在浙江_一带流行起一种戏曲,称“南戏”形成完备的戏曲形式 4.元代:古代戏曲进入黄金时代_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形成了中国戏曲_和以_虚拟动作表意的特殊传统,瓦舍,温州,元杂剧,时空自由,象征,5.明清时期: (1)明中叶到清中期,是_艺术的鼎盛时期,这一艺术形式被誉为“百戏之祖” (2)京剧: 形成: 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吸取了湖北汉调以及_梆子腔等剧种的腔调和表演形式,字韵上受到_文化的熏陶浸染,形成新的剧种京剧,昆曲,昆曲,秦腔,京城,特点: a.角色划分为_四大行当 b.表演艺术上发扬_歌舞并重的传统,综合运用_等艺术手段 c.唱腔“字正腔圆” d.亮相和_给人以雕塑的美感,生,旦,净,丑,象征虚拟,唱,念,做,打,定型,解读高考 第二关:热点关,热 点 精 析 热点一 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世俗化趋势的认识 1.突出表现: (1)绘画方面: 北宋清明上河图专门描绘市井生活; 明清时期,木刻版画作为插图使小说剧本更加有趣; 出现了百姓喜闻乐见的实用性的年画布贴画剪纸画等,(2)文学方面: 宋代士大夫为歌女写词,在歌楼舞榭中传唱; 宋代“话本”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塑造了许多小市民角色; “三言”“二拍”等作品中,商人第一次作为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2.原因:手工业商业的不断发展; 城市经济的繁荣; 市民阶层的兴起; 印刷术的不断提高; 社会识字率的提高,文化逐渐普及; 传统轻商意识逐渐淡化; 新兴的商会群体对文学精神食粮的要求 上述史实反映了文化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热点二 推动明清时期小说发展的因素 1.素材来源:中国古代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明清时期腐朽的封建礼教科举制等为明清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学素材 2.物质基础: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队伍的扩大 3.社会基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追逐物质利益和个性解放自由的观念增强 4.内在因素:小说在语言的使用完整表述及故事性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5.客观因素:印刷术不断完善,书坊迅速发展 6.主观因素:作者丰富的生活阅历较高的知识水平,对社会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等,热点三 京剧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1.原因: (1)北京的中心作用清代的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戏曲舞台十分活跃,这就为徽剧汉剧等融合形成京剧提供了舞台 (2)封建政府的推动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为庆祝八十寿辰,调三庆班进京,后又有三大徽班进京,这成为京剧形成的关键 (3)广大艺人的努力以高朗亭为首的广大艺人,博采众长,广泛吸收其他剧种的长处,逐渐形成了京剧 (4)社会发展人民大众文化娱乐的需要,2.特点: (1)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 (2)角色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3)将唱念做打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艺术体系 (4)多采用虚拟动作,把生活中实有的事物通过抽象的表演,得到艺术的再现,取得虚实结合形神兼备的效果 (5)表演精致细腻,处处入戏;唱腔悠扬委婉,声情并茂,热点四 影响古代戏曲艺术产生发展的宗教政治经济因素分别是什么?文化因素又是什么? 1.宗教政治经济因素: (1)宗教:中国古代戏曲起源于一些带有巫术色彩的活动,后来在国家祭祀和礼仪活动中也采用类似的形式 (2)政治:戏曲的传播在很多情况下与政治密切相关比如元代杂剧,就是由于元统治者轻视知识分子,致使仕途无门的文人专注于戏剧创作而出现的 (3)经济:在宋代以后,南戏元杂剧发展的根本条件就是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阶层队伍壮大,他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增加,2.文化因素: (1)知识群体队伍的壮大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民间艺人;无论是古代戏曲的创造者,还是表演者,正是由于他们的贡献,戏曲艺术才得以发展成熟 (2)其他文化形式的影响,南戏吸收了宋词的曲调和唐宋乐曲的成分,元杂剧也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结合起来 (3)京剧的形成,是地方戏曲与北京语言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总之,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前期是以政治因素为主,后期则以经济因素为主,而知识群体则自始至终都起了重要作用,典 例 精 解 例1 命题视角:考查诗歌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 诗言志,歌咏言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结积淀下列诗句中,反映了唐朝盛世景象的是 ( ) A.“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B.“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D.“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诗歌理解社会现实的能力A项为刘邦的大风歌;B项是杜甫的春望,反映的是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的情况;D项是南宋辛弃疾的诗句;只有C项反映了唐朝经济繁荣的景象,模拟考场:1.两宋词坛的风格虽有豪迈与婉约之分,但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的许多词作中均流露出较为浓厚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 A.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 B.土地兼并,激化社会矛盾 C.政治黑暗,导致民不聊生 D.国家分裂,民族政权并立,答案:D,例2命题视角:考查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 (2007广东)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 ) A.逐渐平民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宗教化,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学发展趋势的理解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我国古代文学形式日益平民化通俗化,模拟考场:2.(2007四川)宋元时期,话本杂剧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其流行主要是适应了下列哪一社会阶层的需要 ( ) A.官僚 B.市民 C.皇族 D.农民,答案:B,例3 命题视角:考查对京剧的认识 阅读下图,这是哪一种戏曲形式中的人物 ( ) A.傩戏 B.南戏 C.杂剧 D.京剧,答案:D,解析:京剧不仅在中华民族灿烂的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人类文化艺术的殿堂上也放射着奇光异彩本题以图片的形式展示了京剧的艺术特色,形式新颖,令人耳目一新回答本题一方面要对京剧艺术的特点有所了解,另一方面要注意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其中傩戏中尚未形成脸谱艺术,南戏与杂剧中脸谱造型较单一,而京剧继承了前代脸谱艺术的成果,造型丰富多样,人物性格形象生动,图片恰恰反映了京剧的艺术特色,模拟考场:3.由内地著名导演陈凯歌执导的电影梅兰芳于2008年12月5日在全国首映,首日票房收入1500万元影片中的主人公梅兰芳是著名的京剧表演大师下列各项关于京剧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其行当有生旦净丑 B.同治光绪年间是京剧的一个繁盛期 C.京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D.京剧在我国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答案:C,笑对高考 第三关:技巧关,考 技 精 讲 比较型选择题的解法 作为比较型选择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比较二者的相同点,一类是比较二者的不同点解题时要抓住二者的本质特征,就其可比性做出准确的比较,比较时要注意比较的角度形式和内容,考例 (2006全国文综)在1417世纪的欧洲和中国都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其中堂吉诃德和水浒传的相同之处是 ( ) A.歌颂反抗斗争精神 B.揭露社会的黑暗 C.推崇人文主义 D.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需求,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比较历史信息的能力堂吉诃德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主要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水浒传是明清时期的小说,主要反映了北宋社会的黑暗和阶级矛盾的尖锐两部作品的相同之处在于对社会的批判揭露,案例导航: 京剧脸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化装方法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红色代表忠勇正义其中表示“铁面无私”的主色调是( ) A.白色 B.蓝色 C.黑色 D.黄色,答案:C,考题回放: 1.(海南)京剧是我国国粹,它主要是由 ( ) A.元杂剧发展而来的 B.北京地方剧种演化而成的 C.流行于北方的剧种融合而成的 D.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的,答案:D,2.(安徽)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 A.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纷呈 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 C.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 D.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答案:C,解析:材料体现的是京剧经过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考点5 双基练案,一选择题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从其创作风格来看,该作品属于 ( ) A.先秦时期的民歌 B.战国时期的楚辞 C.文采华丽的汉赋 D.讲求规范的唐诗,答案:A,2.唐朝出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的诗歌繁荣局面,主要是因为 ( ) 魏晋以来,诗歌创作渐趋成熟 民族屈辱和民族危机的影响 科举考试的推动作用 繁荣的政治经济条件 实行的开放和多元政策 A. B. C. D.,答案:B,3.唐诗中昂扬乐观的精神特点主要来自 ( ) A.政治经济空前繁盛的社会现实 B.科举取士对下层知识分子的鼓舞 C.知识分子的乐观和开朗 D.国家的开放和文化的多元,答案:A,4.词起源于唐代,到了宋代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词成为宋代文学主流形式的社会基础是 ( ) A.教育迅速发展,文人队伍壮大 B.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 C.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产生 D.小农经济发展,农民的文化需求增加,答案:B,5.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上述名句分别属于 ( ) 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 C.宋词唐诗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答案:C,6.词这一文学形式,起于唐代,而在宋代迎来了它的全盛期词的产生与唐代的新音乐有密切关系作为古代文化形式,这些外来音乐与地方民谣经由教坊而普遍流行起来,合上这些旋律(曲子)歌唱的歌词(曲子词)就是词的起源两宋之际的词作反映的社会主题主要是 ( ) A.南迁人民对故土的思念和诗人救亡图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B.商品经济发展下繁华多彩的都市风情 C.少数民族政权高压统治下文人不得志的愁闷心怀 D.大一统局面下文人粉饰太平的歌功颂德之风,答案:A,7.著名作品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描写了天涯沦落人的彷徨愁苦这种文学形式是 ( ) A.话本 B.诗歌 C.散曲 D.小说,答案:C,8.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它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反映着重大的历史事件或人物以下对联刻画的对象是唐朝诗人杜甫的是 ( ) A.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使照尘寰 B.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C.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D.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答案:C,9.“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这是清代文坛领袖王士祯读完一本短篇小说集后的感叹这本小说集最有可能是 ( )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红楼梦 D.聊斋志异,答案:D,10.我国古代诗歌戏曲艺术走向成熟的标志分别是 ( ) A.楚辞元杂剧 B.汉赋明传奇 C.楚辞明传奇 D.诗经元杂剧,答案:D,11.下列文学形式不能反映下层人民生活的是 ( ) A.诗经中的“风” B.汉赋 C.宋代的南戏 D.元杂剧,答案:B,12.元散曲是元代兴起的新诗教材中举例“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倒有人夸荐”,此例典型地说明了元散曲的特征是 ( ) 音节和用韵上比较自由 语言通俗易懂 句子长短不受规范 与现在的新诗很相像 A. B. C. D.,答案:D,13.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纸画令曲之美,终日居此,不觉抵暮”材料中的“瓦”是专门的 ( ) A.贸易场所 B.娱乐场所 C.学校 D.旅舍,答案:B,14.下列文学体裁的繁盛,与商品经济的繁荣城市经济的活跃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密切相关的是 ( ) 汉赋 唐诗 宋词 元曲 明清小说 A. B. C. D.,答案:C,15.大众日报在2008年1月8日刊登了一篇关公何以又战秦琼的文章,说的是中央电视台“中国京剧研究生班十年汇报演出”的节目蔺相如中的布景道具问题,请你判断符合史实的是 ( ) A.蔺相如府中厅堂上悬挂着一幅山水画 B.厅堂楹联上有草书写的古诗 C.渑池会上秦王和赵王用青铜器皿喝酒 D.书写的古诗是杜牧的泊秦淮,答案:C,16.2006年5月20日,被誉为“百戏之祖”的昆曲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下属于其代表性作品的是 ( ) A.窦娥冤 B.西厢记 C.牡丹亭 D.天仙配,答案:C,17.乾隆时期,北京百姓“厌听吴骚,闻歌昆曲(宫廷垄断的剧种),辄哄然散去”徽班进京之初,只应内廷供奉,和外界接触较少道光年间开始对外演出,有了和其它剧种频繁交融的机会在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迎来了第一个繁荣期京剧的发展历程说明 ( ),宫廷的支持是其繁荣的根本原因 京剧的发展应该坚持走大众艺术的道路 没有兼收并蓄,京剧的发展就没有生命力 京剧的繁荣经历了几代艺术家的努力 A. B. C. D.,答案:B,18.右图是清明上河图中的说书场面,下列有关评论正确的是 ( ) A.场面中的说书人有可能正在说 西游记里记载的故事 B.该场面只在城镇里流行,农村 中还未出现 C.该场面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兴起 D.场面中说书人经常讲述商人经商致富的故事,答案:C,二非选择题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材料二: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材料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请回答: (1)以上三位人物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著名文学家请分别指出其文学作品的体裁,答案:(1)屈原:楚辞;李白:唐诗;辛弃疾:宋词,(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屈原诗歌体裁的主要文学特色,答案:(2)楚辞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3)从材料二三看,李白与辛弃疾的诗词表现了什么不同的时代特征?,答案:(3)李白的诗出现在繁荣开放和文化多元的盛唐,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辛弃疾的词体现了国家分裂政府苟且偷安外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车辆动产质押合同协议
- 购销合同解除合同协议
- 转让烘焙操作台合同协议
- 转让家合同协议
- 软件开发app合同协议
- 审计工具使用指南试题及答案
- 道路瓷砖维修合同协议
- 车库房出租合同协议
- 决胜千里外的审计试题及答案
- 进货合同协议模板电子版
- 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4)解读课件
- 2025届高三语文4月名校联考作文汇编(审题+立意+范文)
- 2025年山东青岛东鼎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宠物托运自负协议书范本
- 软件开发中的质量保障及改进措施
- GB/T 5453-2025纺织品织物透气性的测定
- 骨干教师法试题及答案
- 国企人事专员笔试试题及答案
- 旅游服务满意度调查-深度研究
- 2025年甘肃兰州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多维视角下潍坊市网络舆情事件的政府应对策略探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