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一战经过.ppt_第1页
高中历史教学一战经过.ppt_第2页
高中历史教学一战经过.ppt_第3页
高中历史教学一战经过.ppt_第4页
高中历史教学一战经过.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14年7月,战争爆发了,材料1 在欧洲各国,战争爆发之初,一般的市民以狂热的态度欢迎它的到来,这是人所共知的。对他们来说,战争脱离了平凡的日常生活,充满兴奋而刺激,为国家而战被认为是崇高的理想,战争就是保卫和强化国家,在当时没有比这更好的思想观念了。 材料2 一位德国伯爵说:战争不会打上10周之久,而另一位伯爵更加乐观,认为只需要8周,而后说:“你我将在英国聚首。”一名即将开赴前线的德国军官说,他预计可于9月2日在巴黎和平咖啡馆吃早餐。 思考:战争之初,欧洲各国市民是怎样看待战争的?对战争有怎样的预计?,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1914-1918),战争特征:大炮、战壕、士兵战争的残酷 战争的特点:旷日持久 战争的概况: 一个主战场:欧洲战场 两大同盟:同盟国;协约国 三条战线:东线、西线、南线 三个阶段:1914;19151916年;19171918年 四年之久:1914-1918,一战简况,1915年-1916年战争第二阶段三大战役,战略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1917年-1918年战争第三阶段美国、中国参战,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战争以同盟国失败告终,1914年战争第一阶段主战役。兵力:一百五十万人。伤亡:三十四万人。结果:德国速决战计划破产双方形成 相持局面。,德意志帝国陆军前总参谋长,于1905年主持制定了著名的“施里芬计划”,其要旨在于取道比利时直取法国巴黎,速胜法国后挥师东进,打败俄国。,第一阶段:1914  战争的重心在西线,“叶落之前你们就能返回故乡”。 德皇威廉二世信心百倍对出征的士兵宣布,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对于我们,战争越快越好。 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 1914年9月11日,小毛奇向德皇报告:“陛下,我们输掉了这场战争。”3天后,他被撤职。,德国陷入长期两线作战。 马恩河战役失败,使得德国速战速决战略破产,西线进入相持阶段;,1914.8俄攻入东普,东线双方对峙。,马恩河战役   一战中第一次大规模战役,东西两线均转入持久阵地战。,思考:小毛奇为什么说“输掉了这场战争?”,巴黎,第二阶段:19151916   1916年关键一年:凡、索、日三战 西线决定性作用。,碾碎法国的磨盘。 “让法国人把血流干!”,(2)索姆河战役有何特点?,规模最大; 首次使用新武器坦克,1916年关键一年:西线三大战役:凡、索、日,1916.2凡尔登战役关键词:毒气弹、绞肉机、,碾碎法国的磨盘。“让法国人把血流干!”,索姆河战役 是一战中规模最大战役 关键词:坦克、索姆河地狱,歼灭法军主力、迫使法军投降的计划破产。 大战中期的决定性战役和一战的转折点。,英法联军投入39个师(后增至86个师),德军投入13个师(后增至67个师)。 双方人员伤亡多达127万人,但联军牵制了德军对凡尔登的进攻;德军也被迫收缩防线,在西线暂时转入战略防御。,日德兰海战一战中最大的一次海战 1916年5月,英德两国海军在日德兰海面上展开一场海战,德国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但在战略上并未打破英军封锁,英军仍掌握着制海权。,“一战”四大战役表,1916.21916.12,1916.6 1916.11,西线 英法PK德,西线 法PK德,西线 英法PK德,西线 英PK德,德国撤退,第一次大规模 “施里芬计划”破产,法军站稳脚跟、德国兵力士气衰落,未分胜负,规模最大,德国损失小,英掌握制海权,最大的一次海战,具有决定意义 (转折点) 时间最长,为什么战争双方都把1916看成战争的关键年?结果如何?,1、双方目的:都想给对方以致命打击,赢得战争 2、战争形势:回到西线,变得更加激烈和残酷,发生凡尔登(一战转折点)、索姆河战役和海战日德兰海战。 3、双方投入:动用大量兵力,使用最新式武器:飞机、飞艇、坦克、化学武器毒气弹,问题探究,结果: 战争结局:未见分晓,陷入战争泥潭、力不从心 战争影响:双方元气大伤,战争主动权开始向协约国转移。,德皇威廉二世曾向整装待发的德国士兵夸下海口:“叶落之前你们就能返回故乡。”但是战争远远超出了发动者的预想,按照自身的规律展开。第一次世界大战在空间上以欧洲为主战场,亚洲、非洲、美洲和澳洲也被卷入,在时间上长达四年之久。,问题探究,一战为什么变成了持久战?这一局面的出现对交战双方来说,更有利于哪一方?为什么?,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变成了持久战的原因?这一局面的出现对交战双方来说,更有利于哪一方?为什么?,材料1 在战后的三年中,尽管双方动用了大量的武器,再三发动攻势,但在这条战线上任何一方的移动都未超过英里造成这一流血的僵持局面的原因:防御性武器从战争一开始就优于进攻性武器传统的进攻方式是在大批步兵在炮火的掩护下发起冲锋但是,在这深壕沟、铁丝网、巧布的地雷和机枪掩体相结合的防御设施面前却完全无效。与各参谋部的计划相反,西线的战斗这是变成了阵地战和消耗战。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德国把进攻重点放在东线。在西线,不管是英法联军还是德国军队,在以堑壕、隧道、铁丝网为特征的阵地战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是却没有哪一方获得真正的胜利。,材料2,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变成了持久战原因?这一局面的出现对交战双方来说,更有利于哪一方?为什么?,持久的原因: A、新式武器的应用,增强防御能力。 B、当时战略战术的使用,消耗双方实力。 C、当时军队机动性差,降低保障能力。 D、双方实力均衡,是持久战的主要原因。,持久战有利于协约国。 协约国在面积、人口、资源等方面都胜于同盟国,还占有广阔海外殖民地,有利于长期作战。,问题探究,第三阶段:19171918,一、协约国阵营的变化,“啊!我把你变成了 一只多么好的鸽子呀!”,1、美国参战,材料1:1914年8月4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威尔逊总统当天就声明中立。8月19日他又号召美国人民“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同样做到不偏不倚”。 材料2:两年半的“中立”使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独占鳌头。美国工业总产值1914年为249亿2千万美元,1919年为639亿7千万美元,增长156.7。美国从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迄1919年,美国借给协约国的战债约一百亿美元,成了二十个国家的债主。它还把世界黄金储备的40掌握到了手里。,一战爆发后美国为什么采取中立政策?是否真的做到不偏不倚?中立的实质是什么?,(1)国内传统孤立主义政策影响               (2)远离战场,免受战争破坏                  (3)扩张重心在亚太和拉美                 (4)利用中立,扩大军火生意,大发战争横财 实质:维护国家利益。,问题探究,德国潜艇用鱼雷击沉英 国邮轮卢西塔尼亚号。百余名 美国乘客和社会名流丧生,为 1917年4月美国参战的理由。,德国海军舰队无法突破英军封锁,于是采用无限制潜艇战来破坏英军的海上补给线造成了大量无辜伤亡,1917年1月17日。英国海军情报机构截获了一份以德国最高外交密码0075加密的电报,密电内容:德国将在1917年2月1日重新开始“无限制海战”,用潜艇攻击战时包括中立国在内的海上商运船。为了阻止美国因此参战,德国建议墨西哥入侵美国,并承诺帮助墨西哥从美国手中夺回得克萨斯等三州。德国还要墨西哥说服日本共同进攻美国,德国将提供军事和资金援助。,改变历史进程的一封电报:,宣传照:从德军手中拯救自由女神,请 参军!,材料3:当我们采取这些措施时,让我们充分了解并使举世皆知我们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我们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可追求,我们是人类权利的捍卫者,要在世界生活中捍卫和平和正义的原则,以与自私和无人性的权力相对抗。威尔逊1917国会演说,美国何时参加一战?威尔逊认为美国参战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美国参战的真实原因又是什么?产生什么影响?,(1)1917年4月(2)目的:捍卫世界和平与正义 (3)美参战原因:   A、主要原因:分享胜利果实,凭借经济实力,争夺世界霸权  B、加入协约国一方的原因: 美德关系:美德关系紧张;德国宣布“无限制潜水艇战”,为美参战提供借口。                       美国与协约国关系:经济联系的加强密切,为保证巨额贷款能归还,希望协约国能胜;                        俄国二月革命,战争形势利于同盟国,美国担心利益受损 。,问题探究,美国参战产生什么影响?,首先在军事上对协约国直接援助。美国对德宣战后,先手派遣200万军队开赴欧洲战场;1917年6月派遣几十艘军舰协助英国海军,进一步限制德国,使德国“无限制潜水艇战”归于失败。 在财政和军需供应方面,更给协约国带来了巨大好处。美国不仅中断了对德、奥的军火供应,而且大幅度提高对协约国的贷款,达350亿美元,从物资上为协约国的最终胜利准备了条件。 美国参战,影响了许多其他“中立”国家。美国宣布参战后,中国等国纷纷参战,加入协约国集团,协约国扩大到27个国家,形成了对同盟国的绝对优势。,问题探究,大大增加了协约国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战争局势朝着有利于协约国方向发展。,2、中国参战,中国的参战意向和潜在的人力资源还是鼓舞了深陷战争泥潭、死伤惨重的协约国各方。法国福煦元帅甚至说,”华工是世界一流的劳动者,可以成为出色的士兵,在现代武器的炮火之下仍然能保持良好队形。”,一、协约国阵营的变化,作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国家,中国为什么要参加这次战争?一战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问题探究,中国参战原因:受列强控制;段祺瑞借参战之名,欲获日本的军事援助,以达到扩充自己实力的目的。,影响: (1)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现短暂春天。 (3)在帝义操纵下,北洋军阀混战加剧,人民遭难; (4)战后的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3、俄国退出一战,关于一战,有人说“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这主要指的是哪一典型事件?,俄国退出一战的标志:,布列斯特和约的签定,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革命首先发生在俄国,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A.俄国经济特别落后,战争引起的危机特别严重  B.俄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 C.俄国最早建立工人政党         D.俄国工人政党没有受到机会主义的毒害,一、协约国阵营的变化,德国西线进攻,成立最高军事委员会 后期第一次大规模反攻 全线出击、突破“兴登堡防线”,协约国军队的反攻,协约国封锁德国,德国家庭主妇在排队领配给券,破 败 的 德 国 民 居,福 煦 车 厢,11月11日,德国签署停战协定,宣布投降。,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分析同盟国崩溃失败的原因,1、经济力量的对比:德奥处于劣势。,2、同盟国集团军事战略失误:德国陷入两线作战和阵地战、持久战的泥潭。,3、同盟国的内部矛盾:长期战争激化了参战各国的矛盾,而同盟国表现得更加明显,4、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战争爆发后,日本参战,夺取德国在太平洋的殖民地 意大利背弃盟约,倒戈协约国 美国参战,给协约国增加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砝码 一大批国家加入协约国作战,进一步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俄军夏季攻势,美国 中国 参战,第三阶段,1917,1918,德国投降,奥匈 投降,第一阶段     1914,第二阶段 1915-1916,阶段,西线,东线,南线,马恩河   战役,东普鲁士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英法VS 德,俄国 VS 德奥,塞尔维亚VS 奥匈,交战双方,一战过程,知识梳理,1918年11月,战争结束了,在1914年夏季,大部分人把战争当作短期现象考虑,没有想到它可能根本上变革各国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