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概论05、西周.ppt_第1页
中国历史文化概论05、西周.ppt_第2页
中国历史文化概论05、西周.ppt_第3页
中国历史文化概论05、西周.ppt_第4页
中国历史文化概论05、西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中国文化人本性的初现,中国历史文化概论电子教案,一、历史概况 统治时间约前11世纪至前771年 发展阶段奴隶制时代的鼎盛时期,第一节 西周历史概况和文化综述,前1046年1月20日 牧野之战,下一页,上一页,西周历史概况和文化综述,二、文化综述 (一)文化特征 “人本”性表现为重视血缘亲缘关系,制定严密的礼仪制度,强调和严格维护等级秩序等。,河南安阳羑里城周文王姬昌像,上一页,下一页,西周历史概况和文化综述,(二)文化性格 “少年老成”表现为“少年持重”取代“年幼无知” 。,齐国始祖。姓姜,吕氏,名望,字子牙,亦称师尚父。辅佐武王克商有功,封齐。有太公之称,俗称姜太公。(覆水难收),上一页,下一页,西周文化”人本”性的形成,下一页,上一页,第二节 西周“人本”文化特征 形成背景及实质,一、形成背景 (一)生产力提高及农业的发达 生产力提高金属农具如钱(铲)、鎛(锄)、銍(小镰刀)等的出现与使用。,上一页,下一页,西周“人本”文化特征形成背景及实质,文化结果使周人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大幅度提高,故对神的崇拜逊色于商族人。,虢季子白铜盘 长137.2厘米、宽86.5厘米、高39.5厘米、重215.3千克,陕西宝鸡市出土, 此铜盘的内底铸有110字铭文,是现今发现商周时代青铜器中最大的铜盘。,上一页,下一页,西周“人本”文化特征形成背景及实质,(二)“重民轻神”政策的实施 1、周族有重视人民的传统 古公亶父:“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迁周原避战)史记周本纪,陕西岐山县周公庙遗址,上一页,下一页,西周“人本”文化特征形成背景及实质,2、由重神到“重民”的理论突破 殷商灭亡“天命靡常” 天命转移“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皇天辅德“以德配天” 敬天有德“敬德保民” 安民治民“明德慎罚”,周公像,上一页,下一页,西周“人本”文化特征形成背景及实质,3、 “重民”政策的实施 加强宗法统治,制礼作乐, 完善典章制度等。 二、实质 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开始以人为中心,但天命神权思想依旧起决定性作用。,周公辅成王图,上一页,下一页,第三节 西周“人本”文化特征的体现,一、完善宗法制 (一)概述 概念以家族为中心,依照血统远近以区别亲疏的法则而建立起来的社会等级制度。 发展: 起源原始氏族公社末期父系家长制 发展夏商时期 完备西周时期(“家国同构”) 变化春秋以后深入中华文化的灵魂中,上一页,下一页,西周“人本”文化特征的体现,(二)主要内容 1、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的政治基础 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雏形:殷商 帝乙微子启(庶长子) 帝辛(嫡长子) 完善:西周(世子、宗子),上一页,下一页,2、分封制(封建制)宗法制的政治表现 西周天子:直接统治王畿 (首都镐京),为天下 共主。 同姓诸侯:卫、鲁、晋、燕 异姓诸侯:功臣(齐)、先贤之后(陈舜、宋汤、杞禹) 注:异姓贵族纳入西周血缘宗法体的方式通婚( “男女同姓,其生不藩” ; “娶于异姓,所以附远厚别也”),西周“人本”文化特征的体现,上一页,下一页,天下大宗、共主,小 宗,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周天子(嫡长子即位) 诸侯 诸侯(周天子庶子) 卿大夫 卿大夫(诸侯庶子) 士 士 士 士 士 士(大夫庶子),上一页,下一页,西周“人本”文化特征的体现,3、宗庙祭祀制度加强嫡长子地位,团结宗族(宗:尊贵;庙:面貌) 天子七庙:始祖(后稷)、文王、武王、高祖、曾祖、祖父、父亲 诸侯五庙:始祖和四亲 大夫三庙:始祖和祖父、父亲 士 一 庙:祖先神主 庶人无庙:祭祀祖先在嫡长子的寝室,上一页,下一页,西周“人本”文化特征的体现,昭穆制示意图: 神主:祖父 高祖 文王 始祖 武王 曾祖 父亲 (祧迁去神主),前841年国人暴动,上一页,下一页,西周“人本”文化特征的体现,二、严密礼仪制度 (一)周礼概述 概念西周时约束人们行为规范的准则,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制度等,以及社会规范、家庭礼仪等各个方面,其形式是仪。,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上一页,下一页,西周“人本”文化特征的体现,(二)周礼施行的原则、目的和主旨 原则礼不下庶人。 目的贯彻“亲亲”、“尊尊”原则。 亲亲:亲其亲者,要求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核心是孝。 尊尊:尊其尊者,要求尊君及各级官长,核心是忠。 主旨别贵贱,序尊贵。,上一页,下一页,第四节 西周文化“少年老成”性格的体现,一、农业生产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的经济格局的确定 (一)悠久的重农传统 始祖弃被祀为农神后稷(姜原) 公刘(弃曾孙)迁豳(陕西旬邑西) 古公亶父迁岐山 每逢春耕周天子举行“藉田之礼”(先农坛)。,上一页,下一页,西周文化“少年老成”性格的体现,(二)发达的农业生产 粮食作物黍、麦、梁、谷(粟)、稷、稻、菽等。 农副产品桑、麻、瓜、果等。,附耳铜盘2003年1月19日 陕西5位农民发现的27件西周 青铜器中最有考古价值器物,上一页,下一页,西周文化“少年老成”性格的体现,二、注重伦常关系,提倡忠孝道德 (一)注重伦常 五伦: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五常: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二)提倡忠孝 孝的地位“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忠臣必出孝子之门”,上一页,下一页,西周文化“少年老成”性格的体现,孝的内容“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三不孝:“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三不孝:生不能事,死不能葬,葬不能祀。,上一页,下一页,西周文化“少年老成”性格的体现,孝的作用为君服务,立身社会,名扬后世 孝经:“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孝经: “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成名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孝与忠发生矛盾时 “忠孝不能两全”,以忠君为先。,上一页,下一页,西周文化“少年老成”性格的体现,三、讲礼崇仪,规矩行事 乐礼天子八佾、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 (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可不忍也?) 婚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纳币、纳财、纳成)、请期、亲迎。 成妻之礼谒舅姑 成妇之礼拜祖庙,上一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