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陶瓷与工艺美术系2013届郑雨薇蒋蓉紫砂瓜果壶艺初探分类号: 密级: 公开 U D C : 编号: 中 国 美 术 学 院学士学位论文蒋蓉紫砂瓜果壶艺初探郑雨薇指导教师姓名(职务、职称) 吴光荣(副教授) 申请学位级别 文学学士 专业名称 陶瓷艺术设计 论文提交日期 2013年05月14日 论文答辩日期 2013年05月21日学位授予单位和日期 中国美术学院 答辩委员会主席 评阅人 2013年05月14日中国美术学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中国美术学院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作者签名: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中国美术学院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2、不保密。(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日期: 年 月 日导师签名:日期: 年 月 日蒋蓉紫砂瓜果壶艺初探目录摘要 关键词1摘要 关键词(英文)2引言3一、紫砂壶“花货”大师蒋蓉 二、蒋蓉紫砂瓜果壶艺 (一)蔬菜类壶艺5(二)瓜果类壶艺7三、蒋蓉紫砂瓜果壶艺的特点 (一)多彩的紫砂色泥10 (二)精湛的写实能力13(三)美好的情感寄托14结语16参考文献17致谢18摘要自古紫砂壶以光器为上品,花器为下品,蒋蓉却以自己温润精湛的花器艺术在紫砂界一枝独秀,大放异彩,最终成为了艺术大师,使得紫砂光器艺术和紫砂花器艺术可以竞相迸发出耀眼的异彩。从蒋蓉的作品可以看出她的紫砂壶贴近大自然,其生活气息浓郁。在制作紫砂壶过程中,对泥料的选择、泥色的搭配、情感寄托,都是蒋蓉精湛的手艺,对生活的感悟,将花货艺术表现的淋漓尽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本文采用参考蒋蓉以及她的作品有关书籍,归纳整理出她的紫砂壶花器作品的特点,还有她个人的紫砂魅力。关键词紫砂壶 设色 写实 情感AbstractWhen it comes to Zisha teapot,we regard smoothness as the top grade, floriation as the low grade since ancient times.Jiang Rongs moist and superb skill in floriation makes her outshine others in Zisha circle and become a outstanding maestro in art.In addition,smoothness and floriation can unleash a dazzling splendor.It can be seen from the works of Jiang Rong that the Zisha teapots close to nature and the vitality of life is rich .In the production of Zisha Teapot,she put her perception of life into the choice of the clay materials and colors and feeling, which expresses the art of floriation and Chinses traditional culture throughly .In this paper, a reference to Jiang Rong and books concering her works ,it sorts out the features of her floriation works of Zisha teapot and the Zisha charm of her personal.Key WordsZisha Teapot , fill in colours on a sketch, realism,feeling 引 言花器俗称 “花货”,是以模仿自然物体形态来制作茶壶。在大千世界里,花卉瓜果,翎毛鱼虫,松竹梅兰等等,全部都可以作为茶壶的形态和装饰。制作花器的艺术精华就是提炼取舍,去粗存精,既不哗众取宠,又应适度艺术夸张。花器的寓意象征手法多种多样,它源于自然,还必须高于自然。“供春壶”就是传说中花货的老祖宗了。蒋蓉的花货作品在紫砂圈里独树一帜,因为历史上的文人墨客多喜欢光器,认为光器是代表了古朴,简洁的高雅之器;而花器则被贬为“花里胡哨”的小儿科,但是蒋蓉做的花器,不仅拥有花器的精华之处,同时也有光器的表现能力。一:紫砂壶“花货”大师蒋蓉蒋蓉(1919年2008年)原名蒋林凤,1919年出生于陶都江苏宜兴川埠乡潜洛六庄村四代陶艺之家,全家以做紫砂壶为生。11岁因贫穷辍学开始跟随父亲蒋宏皋学做紫砂器,历经十年寒窗,才华初露,成为少年紫砂名工。21岁到上海,在伯父蒋燕亭处学习技艺。蒋燕亭是当时一位紫砂名工,长年在上海为古董商仿制紫砂古董。蒋蓉在上海的四年中,不仅学到了伯父制作紫砂的一手绝技,还有机会见到了许多明清时期紫砂高手的作品,提高了她的专业修养和创作能力。蒋蓉以善于制作肖形仿真的文房雅玩及壶类见长,作品以陈设观赏性为主,兼有一定的实用功能。1955年,她参加宜兴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她设计创作的荷花壶被新华日报专题报道,获得宜兴县人民政府荣誉奖。还创作了牡丹壶等。1956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为紫砂成型技术辅导员,为周恩来总理出国访问赶制紫砂像真果品20套。1957年,因创新突出,成绩优异,被评为“紫砂七艺人”之一。并制作段砂佛手壶,是用她自己翻制石膏模,尝试注浆工艺制作茶壶,提高工效几十倍,满足出口订货需要。1958年创作了金瓜壶、菱形壶等。1973年后创作的白藕酒具、琵琶笔架等以大自然为造型,饱含生活气息的陶艺作品。1983年创作更具特色,百寿树桩壶、菊蕊花蝶壶、松果壶等。1993年,被国家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光荣称号。蒋蓉一生从事紫砂艺术七十余年,所创作的代表作品数不胜数。荸荠壶、芒果壶分别被英国伦敦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和香港茶具文物馆收藏。二、蒋蓉紫砂瓜果壶艺蒋蓉在60岁以后的壶艺创作以瓜果植物入器,花货肖形作品,大多数以神态见长,而能否毕肖显神、工而不俗,这是工匠与艺术家的根本区别。蒋蓉以荸荠、石榴、百果、寿桃、松果、西瓜、芒果、佛手等等入壶,她的象形壶既有较强的观赏性又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如“荸荠壶”、“桃壶”,洋溢着天真烂漫、自然可人的纯朴气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可接可触可亲可食之物,在她的手上成了灵活艺术形象,给人以蓬勃清新的感觉,神情为之清爽。这些都是蒋蓉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情感的流露。组图2.1 蟾蜍莲蓬壶 蒋蓉晚年的代表作除了一如既往的田园情趣和清新风格,更融入了她对人生的参悟。年轻时的她作品风格清丽纯真,那么晚年则是纯净古朴,大器天成。(一)蔬菜类壶艺组图2.2 佛手壶段砂 1 蟾蜍莲蓬壶1957年(组图2.1)一只横卧墨绿色的莲蓬作为壶身,一张卷起的荷叶作壶嘴,一支毛茸茸的荷梗带着未开的花苞作壶把,壶底支起一支藕梢和两个荸荠托起莲蓬,平稳雅致,显得生趣盎然。莲蓬上侧的莲房被撕开一片化成壶盖,盖上撑着一只憨厚可掬的癞蛤蟆,双眼突出,似乎正待跃起捕食。一侧莲房中,饱满的莲子颗颗转动自如,但又剥不出来,情如诗画,化丑为美,据传此壶又寓意,“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传为趣谈。2 佛手壶之一:段泥1957年(组图2.2)图2.3 佛手壶紫砂 此壶贵在工巧。细赏之,段砂色的佛手果与深褐色光润的嫩枝,卷起有序的墨绿叶子,深沉而统一。壶盖几片小叶与小枝长着小佛手果,大小对比,情趣横生。佛手果的琢毛、枝叶压印光鲜对比,愈觉得生动。3 佛手壶之二:紫泥1957年(图2.3)此壶虽是大众产品,而蒋蓉作品的高明之处,在于归纳、提高、再创作,使其结构生态合理,枝叶分布均称,且富于美感,简化佛手细部,强化佛手与壶嘴结合,参差有别,有利于品茗、赏壶功能。图2.4 老南瓜壶 4 老南瓜壶1977年 (图2.4)图2.5 百果壶 老南瓜是农家喜爱之物,蒋蓉以此为题。壶身为扁圆的筋囊型式,配以老黄偏红的泥色显老南瓜的壮硕;瓜叶卷曲呈壶嘴,动势有力;老藤圈成为壶把满蓄动劲;攀生出几根须蔓和一柄瓜叶,生动自然;瓜叶虽被虫蛀,仍有强盛的生命力,老南瓜的茎柄作壶盖,洋溢着清新的农家气息。5 百果壶1981年 (图2.5)组图2.6 百果壶 “百果壶”古有之,那如何古为今用,反映当今的“百果壶”呢?蒋蓉将堆砌赘累之器删繁就简,并以红色苹果为壶身,伸展藕节为壶嘴,弯曲的乌菱为壶把,红中泛紫的燕来蕈为壶盖,仅以板栗、核桃、荸荠为脚,肩部缀以莲心、扁豆、蚕豆、红枣、杏仁、花生米、葵花籽等八种蔬果。取吉利之谐音,丰满而圆润的壶体,一色天成,多彩多姿,令人联想到物华天宝的宜兴风物。6 百果壶1989年制作 (组图2.6)用珍奇的百果壶,品茗交友赏壶,或陈列装饰居室,都有清心感觉。蒋蓉当心情宽畅之际,年逾七十仍温故知新,她以精进的技艺去表达。将1981年制作的百果壶形制加以变化,在盖上添了一只小蕈和小瓢虫,以增加美感与趣味感。形态光润细腻,秀色中见灵气,创作灵感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将美的写真作品奉献给壶艺爱好者。图2.7 高南瓜壶 7 高南瓜壶1990年 (图2.7)组图2.8 双色金瓜壶 高南瓜壶创作于1990年。此时的蒋蓉对紫砂技艺的境界,已达到炉火纯青之际。此壶造型简洁,形美秀雅,黄橙色的南瓜,有黑绿的嘴、把、枝、叶、花配对;色泽纯正,对比有致,出资平稳,枝叶舒展,动中有静,充分塑造了紫砂陶艺的形态美。(二)瓜果类壶艺1 双色黄金瓜壶1962年(组图2.8)黄金瓜皮色金黄,香气浓郁,甜脆爽口,是江苏宜兴太湖旁的名产。蒋蓉1962年初作金瓜壶,在1978年广交会上展出,惊艳四座并广为流传。金瓜壶分了八瓤,一小段瓜柄作钮,瓜藤分别作嘴、把。从壶把上攀出一片瓜叶、藤蔓,和一朵花倚在简约的壶身上,相应成趣,溢出清新的田园芳香,深受大家喜爱。组图2.9 小碧桃壶 2 小碧桃壶1980年 (组图2.9)蒋蓉在1980年创作了小碧桃壶,在1995年重做。五十年代的寿桃酒具深爱大众的欢迎。1980年蒋蓉温故而知新,以特有的工艺重新塑造寿桃壶,用肥硕丰韵、桃尖透出殷虹的寿桃作壶身、米黄透熟的色泽显得鲜活水灵。壶底托起以漏斗管倒装酒结构,壶身倒过来,可点滴不漏,从桃枝壶嘴中倒出美酒,意指延年益寿。3 荸荠壶1981年 (图2.10) “荸荠壶”以完整的大荸荠为壶身,搭配以同伴茨菇叶、梗呈献出优雅的嘴、把,与荸荠芽作壶钮相协调;造型逼真,朱红的壶身、墨绿的嘴把,色彩对比艳丽,芽、茎分布得体,黝黑的细茎纹点缀,恰似锦上添花、惹人喜爱。“荸荠壶”在中外展示中面世,十分引人注目,许多参观者都被这精湛的技艺所倾倒,英国维多利亚艾伯特博物馆专事订购此壶,作馆藏珍品。图2.10 荸荠壶 组图2.11 西瓜壶 图2.12 芒果壶 图2.13 绿柿子壶 4 西瓜壶1985年 (组图2.11)该壶身小巧浑圆,皮色花纹碧绿晶莹,是以“解放瓜”为临摹对象,逼真自如。翠绿的西瓜上爬满道道墨绿条纹,瓜藤塑成壶嘴,一根瓜茎天然弯成壶把,瓜上还贴着两条卷须及嫩黄的西瓜花。一只花皮西瓜壶的创作过程,使她走访了紫砂工艺厂附近的瓜田。那时的蒋蓉已是六十五的老人了。蒋蓉用以少胜多的手法,使作品既实用美观,又富有艺术魅力,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所谓瓜熟落地、功到自然成。 5 芒果壶1991年 (图2.12)以象征友谊的芒果作壶。蔣蓉打破传统造壶的程式,突出“芒果”逼真的形象,颜色纯正,鲜嫩甜美的意蕴,体现紫砂陶工巧富有自然情趣,且令人回味无穷。将壶嘴开口于果端,意象性的枝干为把;绿叶随枝紧贴于壶身装饰,翠绿的小芒果作钮,采用嵌盖,保持“芒果”的完美性,做到天衣无缝。1991年江苏中国书院院长亚明,看到蒋蓉新的设计,欣然在芒果壶上书写“集云”两字,让美对陶艺对各种工艺美术的包容性,展示蒋蓉的艺术风采。6 绿柿子壶1992年 (图2.13)图2.14 琵琶壶 组图2.15 长寿桃壶组图2.16 石榴壶 柿子壶深受大众喜爱,形美实用。蒋蓉以特有的审美感制作,简其枝节,青柿蒂柄作壶盖,光润实用,全壶绿泥色有清新之感;另铭刻亦增色不少。将平凡之物,经发现、审视美感后,同样可出好作品。7 琵琶壶1993年 (图2.14)第三届中国宜兴陶瓷艺术节期间,展示了蒋蓉的新作“琵琶壶”,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国各地的紫砂陶爱好者。端庄稳重的琵琶树段上,出一枝杆为壶嘴;出一枝杆攀上壶体,舒展卷曲有致,琵琶叶筋强又肥,金灿灿的琵琶饱满欲滴;盖木纹鲜明,置一叶、一枝、一果,似成熟尽收的景象。琵琶壶色彩艳丽,生态结构神似宝物,且合乎使用功能。由此可见,蒋蓉的观察力和制作技巧,即所谓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8 长寿桃壶1995年 (组图2.15)麻姑献寿,桃为象徵。年事已高的蒋蓉于1995年4月创作“长寿碧桃壶”。作为第四届中国宜兴陶瓷艺术节的献礼。碧桃为壶身,塑以工笔书桃身壶色,精细入微,耐人寻味,以有节梗的桃枝弯曲成壶把;由把底叉出桃枝、细致写实的桃叶及一小巧可爱的幼桃,适当的分布在壶身上,令人爱不忍释。9 石榴壶1998年 (组图2.16)石榴果实多籽,寓多子,是民间诉求家族兴旺的吉祥题材,八十有余高龄的蒋蓉,创作欲望仍然旺盛,撷取石榴,模拟写生塑壶,饱满硕大的壶身,泥中掺砂,恰似榴皮坚韧,撕开果皮,再口盖间露出一些石榴籽,紧包石榴花蒂作壶嘴,虯曲树干作壶把,上攀枝叶塑小石榴、小花苞,下连树干,塑石榴、正待开放的石榴花,枝干茂盛,节结硬朗,分成三组托起全壶,似在叙述一颗正趋成熟的石榴,充满生机。艺术作品乃作者心灵的表述,细赏之,确具大师风范,属逸趣天城之作。三、蒋蓉紫砂壶的特点她善于将动物、植物、花鸟等自然形体,经过艺术提炼,变化到紫砂作品之中。作品设色与造型逼真,融合了自然天趣与艺术美感,惟妙惟肖,意趣盎然,自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蒋蓉紫砂壶的赤橙黄绿青蓝紫都是经过数次进窑试验才达到了至真至美的境界。自清初陈鸣远开创紫砂花器以来,都是单色或者双色呈现的,而蒋蓉的“九头荷花茶具”则以其绚丽多彩的面貌开创了中国当代紫砂史上花器作品的先河。(一)多彩的紫砂色泥紫砂泥号称“五色土”,有紫泥,红泥,青泥,红棕泥,本山绿泥五种主要矿土,还可以将这五种泥色土调制成多种泥色,所以所谓的“五色土”并不是指共有五种泥料,而是一个泛指色彩丰富的形容词。在紫砂泥中,自古以“天青色”为最佳色,雨过天青,该是一种多么纯净的颜色!明代周高起所作的阳羡茗壶系一文中这样写道:“天青泥出蠡墅,陶之黯肝色”。其意思就是,该泥经过烧成之后像深猪肝色。蒋蓉对紫砂色泥的研究是无人可以比拟的。因为是做花货,所以对色彩的要求就特别高。她常带她的徒弟们去黄龙山找矿石,她做的壶色彩都特别生动,每一种颜色不知道要进窑试多少遍,因为每一种泥料的收缩率都不一样,放在一起很容易烧坏。举例几种紫砂色泥:1、紫泥古称青泥,又有“泥中泥”之称。紫泥有可塑性好、生坯强度高、干燥收缩率小等良好的工艺性能。烧成温度约1180度,收缩率约12%。紫泥的种类较多,有:梨皮泥,烧后呈冻梨色;淡红泥,烧后呈松花色;淡黄泥,烧后呈碧绿色;密口泥,烧后呈轻赭色;本山绿泥,矿土呈蛋清色,表面光滑如脂,该泥夹于黄石板与甲泥之间,又称夹脂。天青泥,矿土深黑而微红,深清而含赤色的绀色(辞源371页)2、红泥或称朱泥。矿石呈橙黄色,亦称“石黄泥”,因其含铁量多寡不等,烧成之后呈朱砂色,朱砂紫或海棠红等色。因烧成时收缩率大,仅适宜制作小件产品。在过去一般只用作着色的原料。如在紫泥制成的胎面,再涂上一层红泥,就可以烧成红色。3、绿泥亦称段泥。是紫泥矿层上面的一层绵头,泥质较嫩,耐火力比紫泥低。绿泥大多用来作胎身外面的粉料或涂料,使紫砂陶器皿的颜色更为多样。如在紫泥塑成的坯件上,再涂上一层绿泥,可以烧成淡黄的颜色。蒋蓉的紫砂壶的一大特点就是色彩绚丽,与传统的紫砂花器的单色或者双色,有着很大的进步。图3.1 百果壶 摘自美壶网清代就有人就做过百果壶(图3.1),用的就是紫砂五色土,形态逼真。壶嘴用白泥堆塑莲藕,与深褐色菱角壶把相对称;壶腹、壶底饰满各式果品,蘑菇式盖顶上又饰一小蘑菇钮,抑扬顿挫,使全壶色调更加显现,秀色中见灵气,美的写真与壶的实用高度和谐。 蒋蓉的百果壶(图2.5和组图2.6)删繁就简,仅以板栗、核桃、荸荠为脚,肩部缀以八种蔬果,并以红色苹果为壶身,乳白色的藕节为壶嘴。后面改制的百果壶,在盖上添了一只小蕈和小瓢虫,以增加美感与趣味感。在造型对古有的壶形进行适合的改造,在色彩的运用上,更加写实,美好的多子寓言依然延续着经典。 蒋蓉的蟾蜍莲蓬壶(组图2.1)在造型上形态逼真,色彩上丰富写实。整个壶身为横卧的墨绿色莲蓬,盖上撑着一只憨厚可掬的癞蛤蟆,壶嘴为卷起的荷叶,壶把为毛茸茸的荷梗,壶底支起一支藕梢和两个荸荠托起莲蓬,平稳雅致。一侧莲房中,饱满嫩黄的莲子颗颗转动自如,但又剥不出来,情如诗画。蒋蓉的双色黄金瓜壶(组图2.8)壶身为金黄色的,分了八瓤的金瓜,一小段瓜柄作钮,瓜藤分别作嘴、把。从壶把上攀出一片瓜叶、藤蔓,和一朵花倚在简约的壶身上,相应成趣。金瓜仍然色彩鲜艳,如新鲜的金瓜一样,看着都甜脆爽口。蒋蓉的花货色彩丰富,造型生动。她在制作花货的上,紫砂色泥的运用,别出心裁,经过无数次的试烧,才有了今天的色彩别致的艺术作品。(二)精湛的写实能力有一则有关蒋蓉广为流传的故事,说她做了一颗几乎能以假乱真的紫砂花生,被一个年轻的女子捡到之后塞进口中,结果用力咬下后崩掉了半颗牙齿。蒋蓉认为:一件精美的紫砂茶具,必须具备的因素有:如果把壶身比喻成一个人的身体,那么壶嘴,壶鋬,盖,纽以及壶脚就像人的五官四肢,它们之间的和谐与呼应是最重要的。嘴和鋬必须舒屈自然,壶盖则如人之冠,口盖直而紧,倾斜而无落帽之忧。壶嘴出水通畅有力,壶鋬拿握舒适。这样壶的观赏功能与实用功能就融为一体了。蒋蓉的老南瓜壶(图2.4)以经霜了的扁南瓜形为壶身,瓜叶卷曲呈壶嘴,遒劲的南瓜藤作壶把,攀生出几根须蔓和一柄瓜叶,瓜叶虽被虫蛀,仍有强盛的生命力,老南瓜的茎柄作壶盖,洋溢着清新的农家气息。用几种原料配在一起,试验出了一种“拼紫泥”,并使得“老南瓜壶”的色泽保持一种艳而不嫣,深沉圆润的肌理效果。南瓜壶虽不是蒋蓉首创,但此前做的南瓜壶较多属于依样画葫芦的模仿,偏于写实而缺少神韵与灵动气息。蒋蓉的“老南瓜壶”有禅味、无火气,仿佛一路风尘,沧桑入怀,需要用阅历来欣赏此壶的。蒋蓉的西瓜壶(组图2.11)是一件光器式的浑圆结构。为了制作西瓜壶,蒋蓉不顾酷暑,一连多日,走访了紫砂工艺厂附近的瓜田地里写生。蒋蓉在泥料的配置上作了几十次的试验,终于被她找到了最适合表现西瓜的色彩语言。蒋蓉以少胜多的手法,将西瓜壶表现的淋漓尽致,与真实的西瓜(图3.2)相比,不分彼此。该壶身小巧浑圆,皮色花纹碧绿晶莹,翠绿的西瓜上爬满道道墨绿条纹,瓜藤塑成壶嘴,一根瓜茎天然弯成壶把,瓜上还贴着两条卷须及嫩黄的西瓜花。此壶藏于宜兴陶瓷博物馆。图3.2 西瓜 摘自百度百科图3.3 芒果 摘自百度百科蒋蓉的芒果壶(图2.12)打破传统造壶的程式,突出“芒果”逼真的形象,颜色纯正,壶嘴开口于果端,意象性的枝干为把;绿叶随枝紧贴于壶身装饰,翠绿的小芒果作钮,采用嵌盖,保持“芒果”的完美性,做到天衣无缝。一眼看去,芒果壶与新鲜的芒果(图3.3)并无区别,蒋蓉的紫砂色泥完美无缺,金黄的果皮体现出紫砂陶工巧富有自然情趣,且令人回味无穷。(三)美好的情感寄托紫砂陶经过五百多年的发展,从煮水、煮茶用的日用器皿,逐步演变成独树一帜的艺术品,突破了其他民间工艺品只在工艺美术范畴里运作的局限。因为它承载了丰厚的文化内容,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精髓。紫砂陶浓厚的文化意味,一是来自一代又一代紫砂艺人的进取、追求,二是来自文化人的积极参与,而它所折射出的艺术灵光,就是祖国宝贵的文化财富。紫砂艺术与其他品类的工艺美术相比,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任何艺术都有要表达的思想内容,以及如何体现这些内容的技巧和形式问题,做到形式和内容的完整、和谐、统一,是艺术家力求达到的一个至高境界。紫砂陶中的工艺作品,它的形式就是内容,内容就是形式,两者融为一体。即使是完全外行或者陌生紫砂艺术的人,在面对“花货”类的茶壶时,都能立刻明白这一点。随着人们品茶要求的不断提高,紫砂艺人在壶的造型、书画、图案等装饰中都注入了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正是这些文化的存在,才使得作品更为丰富的美感。蒋蓉的蟾蜍莲蓬壶(组图2.1),其实是被那一折古老的民间传说刘海戏金蟾感动。她特别喜欢那个南海龙王的女儿巧姑。巧姑趁着父王外出,就变成一只金色的蟾蜍跃出桃花溪白龙潭,伏在一片翠绿的荷叶上观赏四周的景色。金蟾与莲蓬如愿的扭结在一起,就成为一种民间审美的隐语符号,一种阴阳交感、化生万物的比喻象征。莲蓬壶体上的二十颗转动自如的莲心则表明着高洁与操守,当贞洁由生命的图腾逐渐蜕变成世俗的约定,从活生生的生命形态中剥离出来,就成为一个民族可以接受的寓言。在看似平常的物件里,有着中国人美好的情感的寄托。蒋蓉的石榴壶(组图2.16)是送给自己八十寿辰的一件礼物。她的“石榴壶”包孕着八十年的朝露月华、八十年的阳光水气。“石榴壶”是一个胸胆开张的容器,也是一个元气淋漓的形体。整个壶身就是拨了一块石榴皮露出石榴籽的石榴为造型,地下还有未开的石榴花,壶钮则为小石榴,少女般的情怀表现的淋漓尽致。整个石榴壶的色泽艳而不娇,古朴纯净。枝叶见证了她的青春、籽粒又如爱情化石。蒋蓉的“石榴壶”并不是她人生的谢幕之作,而是以少女般的情怀,以绝唱般的倾注,对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集团植树活动方案
- 公关相关考试题及答案
- 各种宠物考试题及答案
- 客户服务问题反馈处理系统
- 生活中的一次转折议论文4篇范文
- 房产广告考试题及答案
- 返修技师考试题及答案
- (正式版)DB15∕T 3677-2024 《大兴安岭林区白桦树汁采集技术规程》
- 对联考试题及答案
- 吊装指挥考试题及答案
-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 《大客户管理和销售》
- 公司VI、SI设计内容选项
- YY/T 0698.2-2022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2部分:灭菌包裹材料要求和试验方法
- 沪教牛津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全册集体备课含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全国统一建筑安装工程工期定额
- 5.《秋天的怀念》课件+教学设计+视频朗读
- 上海破产管理人扩容考试参考题库(含答案)
- 涉河建设项目审查管理体会及探讨课件-涉河建设项目管理及建设方案审查技术标准课件
- DB44∕T 1168-2013 轮扣式钢管脚手架构件
- NMR有机氟谱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