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题库20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doc_第1页
经济生活题库20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doc_第2页
经济生活题库20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doc_第3页
经济生活题库20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doc_第4页
经济生活题库20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经济生活题库20: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经济生活题库二十: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一、单项选择题2003年1月20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退耕还林条例正式实施。这是依法规范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加强生态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对巩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成果和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有重大意义。A目前正在实施的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针对的主要环境问题是部分地区的土地荒漠化问题部分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部分地区的酸雨问题 部分地区的土地盐碱化问题A B C D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指的是协调好经济发展与 的关系问题 D综合国力 环境保护 控制人口 节约资源A B C D近年来,我国用于环境保护的投资达4900亿元,环保投入的增加,对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从经济角度看,我国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有利于 DA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B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C做到经济与人口的自然协调 D促进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水是“生命之源”。据国际水资源管理学会的研究,2005年全世界将近14亿人将严重缺水。全世界生活在干旱地区的约有10多亿人,他们没有足够的水资源用于灌溉土地,这说明要合理利用资源 BA应优先满足农业灌溉用水,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B要进行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做到统筹规划C应充分考虑水资源的紧缺性,重点解决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用水D关键是投资兴建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开发地下水资源我国水资源的状况也不容乐观,其一是水资源分布不均;其二是水环境恶化,尤其是华北地区。你认为能迅速根本地解决华北地区缺水的措施是 BA广泛地开展节约用水活动,建立高效节水型社会B实施南水北调,解决地区分布不均问题C兴修水利,开发利用洪水资源,解决季节分布不均问题D采取多种措施坚持扭转水环境恶化的趋势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根据我国工业发展的实际状况,总结西方国家工业化道路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思路。回答下列两题。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特征是 CA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 B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C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D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2003年时,我国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之比为3169,城市化水平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2个百分点。这表明C我国城乡结构不合理,不适应现代化的要求我国必须加大农转非力度,增加非农人口数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非常迫切和必要了积极发展小城镇是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A B C D下列哪些做法或政策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D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根治淮河围湖造田、毁林开荒 实施片面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战略A B C D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 BA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B以人为本C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D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贯彻“五个统筹”、做到“五个坚持”,既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据此回答下列两题“五个统筹”的改革要求C体现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体现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紧密结合 反映了国家宏观调控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 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A B C D统筹城乡发展,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在现阶段要努力增加农民的收入。增加农民的收入的根本途径是DA加快小城镇建设,开辟农民就业的新途径 B依靠科技,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水平C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增加对农业的投入D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西部开发,从而缩小全国各地区间的差距,实现全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主要是为了: DA开发西部资源,改善投资环境B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优化资源配置C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克服市场调节弊端D统筹经济发展,协调地区差异,实现共同富裕促进我国今后的发展,必须“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 AA以人为本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下列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是:C全面发展 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 坚持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 高速发展A B C D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D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国内发展和国外开放A B C D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主旨在于: AA更好地发展 B全面发展 C协调发展 D可持续发展“中国制造”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问题,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被称为“世界工厂”,但缺乏核心技术制约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不能称为制造业强国。这说明BA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上有比较优势 B我国制造业的出路在于大力发展科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C自力更生原则要求我们避免从国外引进核心技术 D我国制造业已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要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从根本上看必须AA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扩大就业总量 B加大改革力度,减员增效C国家加大对失业人员的技术培训,提升就业能力 D国家要扶持失业人员,增加失业救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在重视政府推动的同时,必须树立市场观,这是指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需DA发挥西部资源优势,全面开发资源 B大量引进外资、技术、人才C充分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D正确处理政策引导与市场运作的关系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是DA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增加农业投入B改善农业和农村经济条件,为农业再上新台阶创造良好环境C加强小城镇建设,开辟农民就业和增加收入的新途径、新领域D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提高科技含量针对“中部塌陷(发展速度落后于西部,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的实际情况,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促进“中部崛起”,这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又一重大举措,之所以要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决定的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搞好社会保障制度的客观要求BA B C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八条规定:国家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节水型工膝业农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据此回答。我国水法的上述规定体现了我国 DA.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B.坚持全面的发展观 C坚持协调的发展观 D.坚持可持续发展观零点调查公司最近对我国7个大城市居民的统计表明,7成以上的城市居民知道我国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但只有1/3的人准备改变生活方式,以节约资源。解决我国的能源危机必须BA.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B.树立科学发展观 C.大力发展新能源 D.增加能源进口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这说明A.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应把实现工业化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B信息化只是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是推进国家的工业化进程C.我国已实现了信息化,但仍面临着全面实现工业化的重任D.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面临着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必须协调好两者的关系“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这样做的意义是A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构建和谐社会 有利于发挥工业的主要作用,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有利于缩小工农城乡差别,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表现A. B. C. D.二、不定项选择题当前,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我国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ABCDA是加快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B是改造传统产业,优化产业结构的现实需要C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D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调整经济结构,形成产业格局。 ABDA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 B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C农业基础牢固 D服务业全面发展下列属于统筹区域发展的举措是:ABCDA推动西部开发 B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C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D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不仅关系到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的发挥,而且关系到: ACDA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B城镇化水平的提高C护农村社会的稳定 D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非典”疫情过后,国家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增加对公共事业和公益事业的投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表明国家正致力于:AA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B统筹区域发展C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D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联合国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见ACDA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成为人类的共识B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的基本国策C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共同目标D促进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共同责任加入WTO后,我们必须始终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注重提高和保护粮食生产能力,是因为ABCA我国农业基础地位仍然比较脆弱 B我国粮食供给处于基本平衡但偏紧的状态C粮食是战略物资,粮食安全不容忽视 D农民利益没有任何保障国家决定,2004年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并在五年内逐步取消农业税。这一举措在于CA取消对农村经济的监督 B淡化税收对农村经济的调节作用C减轻广大农民的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D解除计划经济对农业发展的束缚三、简答题中国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是世界53位,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一半。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事业,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我们一定要把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工作摆在突出的重要位置,切实用大力气抓紧抓好。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1)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有关知识,说明加快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正确性。(2)运用经济常识,从生产和消费两个角度说明,我国应该怎样建设节约型社会。(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从我国资源、环境所面临的现状和能源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面临的矛盾这一实际出发的。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我们必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利用有利于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客观条件出发。加快节约型社会建设是尊重客观规律,从能源资源的客观实际出发的必然选择。(2)从生产角度: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增长方式,大力加快循环经济,科学利用和节约资源能源,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消费角度:必须树立科学消费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全社会共建节约型社会。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的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发点。增加农民收入,“既要从三农本身考虑问题,更要跳出三农,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思考问题,研究对策。”请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1)从“三农”本身考虑问题,是指要大力挖掘农业和农村内部的增收潜力。要发展“两高一优”的农业,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发展产业化经营和乡镇企业,培育新型农民。(2)跳出“三农”是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思考问题,研究对策。是指要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国家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反哺农村”方针。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贯彻取消农业税、义务教育学费全免等政策。四、辨析题材料:国家海洋局发布的中国海洋环境公报显示,“环渤海经济区、长江三角洲都是经济发达区域,然而在中国各海区中,渤海和东海海水的污染最严重,渤海的污染面积已达 413”。辨题:发展经济必然带来环境污染,治理污染又必须首先发展经济。(1)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如果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环境保护,那么经济发展必然带来环境污染。如果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则可使经济和环境保护相互协调发展。(2)经济发展能为污染治理提供物质基础。但是,我们绝不能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思路。要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统筹规划,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材料:在信息技术变革的驱动下,以互联网络为基础、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经济的迅速兴起,正在深刻地改变看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方式。计算机产业与通信产业的融合。推动人类社会由原子到比特转变推动奎球经济由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型。有科学家认为,全球化的过程正是信息化的过程,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其对传统农业、工业经济的改造与重组的过程。辨题:大力发展我国的信息技术,就能推动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1)以互联网络为基础、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经济的迅速兴起,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我国应该大力发展信息及技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国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2)我国是后发展国家,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又存在发展不平衡,劳动力剩余的具体国情,因此,我国的工业化应该走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劳动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3)我国还要重视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4)仅仅发展信息技术产业是远远不够的。五、分析说明题根据以下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如果继续按照传统的发展模式以大量消耗资源来实现工业化,中国的资源需求量将接近世界其他国家资源消费量的总和,这是难以想象、难以为继的。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流程,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材料二:党和国家一贯重视经济发展资源的有效利用。多次强调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也先后颁布实施法律法规,不仅催生了各种观念的变化,引导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更是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材料三:江苏某钢铁集团年产钢铁近1500万吨,原来能耗占生产成本的25。面对能源和原辅材料价格居高不下、市场竞争激烈的态势,他们树立废物就是资源的观念,利用新技术对炼钢过程中产生的煤气、水渣、尘泥、废水等进行分类安置,综合利用。2006年1-6月资源综合利用节支1.3亿元。(1)联系材料一、二,运用经济常识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发展循环经济?(2)结合材料二分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3)联系材料三,说明江苏省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1)资源短缺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效益,保护资源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价值取向正确的价值观对人的认识和改造世界起推动作用。循环经济是正确的生态价值观、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联系引起发展,要坚持用联系、发展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循环经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3)第一,有关部门要加快制订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法规。第二,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大力推进循环经济。优化产业结构,淘汰和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设备和企业,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大力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的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以绿色消费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在全社会倡导和建立一个文明、安全和科学的消费方式。材料:江苏华鹏变电器公司依靠科技塑品牌。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变压器市场上,其产品市场占有率及综合经济指标已连续三年在全国2000多家变压器厂家中位居前列。如今的华鹏销售收入翻了11倍,利税翻了85倍。今年l一10月份实现销售收入9。65亿元,利税9924万元,预计今年可望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利税突破12亿元。(1)华鹏成功之路给我们什么启示?(2)在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中,如何把自己培养成能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拓展分析(1)在异常激烈的市场条件下,华鹏获得如此的战绩,其成功的经验在于:培育、引进优秀科技人才,坚持科技兴业,实施精品工程。华鹏的发展之路,启示人们要牢固树立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依靠科技办企业,向市场提供优质产品,以质取胜,提高产品的可信度。(2)要适应时代要求,必须立足当前,学好专业基础知识,诚信待人,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多做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万亿元,人均突破1000美元。但同时我国的资源、环境也出现了相当严重的问题。据统计,在20世纪90年代,因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约占我国当年GDP的57。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日益关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的发展观,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注: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20分)(1)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有什么重要意义?(12分)(2)有人认为GDP是环境问题产生的“罪魁祸首”。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试说明理由。(8分)(1)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3分)有利于促进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3分)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持续发展。(3分)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3分)(2)这种看法不全面。传统发展模式盲目追求经济增长,以损害环境为代价,但这只是环境问题产生的一个方面;(4分)环境问题是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等原因造成的。(4分)材料一:吉林省松辽平原腹地,有一条与美国西部玉米带齐名的“黄金玉米带”。这里的玉米产量占吉林省粮食产量的70%以上,农民收入的60%来自玉米的生产和销售。然而,不管种什么政府都收购,不论质量好坏国家都保护的政策已“风光不再”。再加上今年自然灾害,使大量玉米成了高含水的等外品,农民尝到了自酿的苦酒。材料二: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阶段的主要标志是: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已经基本满足了现阶段人民对农产品的需求,为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新阶段也出现了新问题,主要是粮棉等多数农产品出现了阶段性供过于求,品质不完全适销对路,农民增产不能相应增收。请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回答:(1)以上材料说明什么问题?(4分)(2)如何解决我国目前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3分)(1)材料一说明:如果只顾低头耕田,不抬头看市场,就会处于被动地位。材料二说明:农业连年丰收,农产品相对过剩,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为了解决我国目前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就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快畜牧业林业和水产业的发展,发展粮食和其他农产品深加工,发挥资源优势和区域比较优势,优化农业区域布局。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出口农业,努力调整种植业畜牧业品种和品质结构,积极推广应用农业科技成果,面向市场发展优质农产品。第二,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小城镇建设。第三,防止忽视放松农业的倾向,在结构调整中进一步稳定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并始终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突出位置,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稳定和社会全面进步。第四,调整农业结构,提高质量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这是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材料一 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农业产值占GDP比重农业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数比重城镇人口占全部人口比重国际通用的工业化指标15%以下20%以下60%以上中国目前的情况15%50%37.6%材料二1998年2003年我国信息产业增加值(亿元)10004000占GDP比重1.3%4.2%材料三耕地(公顷/人)水(立方米/人)森林(公顷/人)中国0.0927000.11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1/31/41/5材料四 未来510年我国劳动力供应情况农村现有富余劳动力每年新增适龄劳动人口城镇现有下岗失业人员1.5亿以上1400多万1000万以上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问题:(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和问题?(5分)(2)结合材料二三四,说明怎样解决材料一中的问题。(13分)(1)从就业和城镇化指标看,我国的工业化之路才刚刚走了一半左右。从总体上看,现在还处于工业化的中间阶段。实现工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只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继续推进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最终完成这一历史任务。第一,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并以此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第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搞好生态保护和建设。第三,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势,既注重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又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万亿元,人均突破1000美元。但同时我国的资源、环境也出现了相当严重自问题。据统计,在20世纪90年代,因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约占我国年GDP的5-7。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日益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的发展观,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注: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1)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有什么经济意义?(2)有人认为GDP是环境问题产生的罪魁祸首。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试说明理由。(1)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有利于促进科技进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之路,促进经济持续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们的生括质量。(2)这种看法不全面。传统发展模式盲目追求经济增长,以损害环境为代价,但这只是环境问题产生的一个方面;环境问题是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等原因造成。六、综合探究题在“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专题学习中,某校政治兴趣学习小组利用寒假,围绕“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课题,进行合作探究。他们通过问卷、走访、查阅文献、上网等方法,对农村教育、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在探究中,同学们收集到以下数据:农业生产经营状况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农村社会事业农业科技贡献率农产品加工率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懂技术的农民占农民比重参加各类社会保险比重患病就医率30%20%6 年10%5%60%注:在“十五”期间,该县农民收入增长幅度有较大提高,但仍远低于该县城市居民收入增长水平。(1)假如你是该兴趣学习小组成员,请你说说上述数据反映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存在什么问题。同学们了解到,第一,农村仍有相当比例的文盲、半文盲人口。目前,全省乡村就业人口中未上过学的比例在10%左右。第二,农村人口整体受教育水平仍然偏低。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全省乡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45年,而2000年,日本农业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67年。目前,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人口占乡村人口总数的比例不到1%,第一产业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更少,仅占0.12%。(2)运用经济常识,探究人口文化素质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在调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