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电压复习题.pdf_第1页
高电压复习题.pdf_第2页
高电压复习题.pdf_第3页
高电压复习题.pdf_第4页
高电压复习题.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习题 6 一、名词解释: 1. 绝缘:绝缘是电气设备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把电位 不等的导体分开,使其保持各自的电位,没有电气连接。P3. 2. 碰撞游离:在电场的作用下,电子被加速获得动能,如果其动能 大于气体质点的游离能,在和气体质点发生碰撞时,就可能使气 体质点游离分裂成正离子和电子。这种游离称为碰撞游离。P5. 3. 非自持放电:需要依靠外界游离因素支持的放电成为非自持放电。 P9. 4. 自持放电:只依靠电场就能维持下去的放电称为自持放电。P9. 5. 热游离:因气体分子热运动引起的游离称为热游离。P6. 6. 表面游离:放在气体中的金属电极表面游离出自由电子的现象称 为表面游离。P6. 7. 强场发射:在阴极附近加上很强的外电场,其强度达 10 6V/cm,将 电子从阴极表面拉出来,称为冷发射或强场发射。P6. 8. 光电效应:金属表面受到光的照射发生表面游离的现象。P6. 9. 热电子发射:将金属电极加热到很高的温度,可使其中的电子获得 巨大的能量,溢出金属的现象。P7. 10. 汤逊理论:当外施电压足够高时,电子从阴极表面发出向阳极 运动,由于碰撞游离形成电子崩,由碰撞游离产生的新的正离子 在电场作用下向阴极运动,并撞击阴极,从而阴极表面释放出有 效电子,以弥补电子崩进入阳极的电子,放电过程达到自持放电。 这种均匀电场气隙的放电理论称为汤逊理论。P9. 11. 流柱:正负离子的混合通道称为流注。P11. 12. 电晕放电: 在大曲率电极附近很薄的一层空气中将具备放电条 件,放电局限于在大曲率电极很小范围内,而整个间隙未击穿, 这种放电称为电晕放电。P12 13. 极性效应:在不均匀电场中,间隙上所加电压不足以导致击穿 时,在大曲率电极附近,电场最强,就可能发生游离,形成电晕 放电。在起晕电极附近.聚集的空间电荷将对放电过程造成影响, 称为极性效应。P14 14. 先导:具有热游离过程,不断伸长的通道称为先导。P15 15. 自持放电的主要因素: 流注理论认为电子的碰撞和空间光游离 是自持放电的主要因素。P10 16. 光电子:光子向四周辐射,此时光子的能量足够大,能使中性 分子产生光游离,产生的新的自由电子称为光电子。P11 17. 阳极流注:在均匀电场中流注一旦形成,就大大增强,使流注 迅速增长,其发展速度比电子速度还快,此时流注从阳极发展, 称为阳极流注。P12 18. 巴申定律: Ub =f(.s) :气体相对密度,指气体密度与标准 大气条件下的密度之比。P10 19. 负流注:流注形成后向阳极发展称为负流注。P12 20.20. 电晕起始电压:通常开始出现电晕时的电压称为电晕起始电 压。P12 21、 冲击高压试验:就是用来检验电气设备在过电压作用下的绝 缘性能或保护性能的试验。P84 22、 中性点电流法:让中性点流过电流通过示伤电阻来观察波 形。P90 23、 电压波形法:测量电阻在 100%试验电压下与 50%试验电压下 的波形相比较,如果有畸变则绝缘油故障。P90 24、 电容电流法: 测量高, 低压绕组之间的电容电流的变化情况, 让电容电流通过示伤电阻来观察其波形,以比较判断故障。 P90 25、 入射波:两个不同的波阻抗相连与一点,投射到节点的波称 为入射波。P100 26、 反射波:在线路中由入射波反射的波称为反射波。P100 27、 彼德逊法则:计算节点的电压电流可以把电路等值成一个电 压源,其电动势是入射电压的两倍,其波形不变的计算折射 波的等值电路法则。P102 28、 波阻抗:波阻抗是前行波电压与前行波电流之比。P98 29、 反射系数的:Z1、Z2 两不同波阻抗的长线相连于 A 点,行 波在 A 点将发生折射与反射,用来说明入射波和反射波的关 系的系数。P101 30、 波阻抗的物理意义:波阻抗 Z 是电压波与电流波之间的一个 比例常数,即 Z=u/I 。和电阻一样,与电源频率或波形无 关,呈阻性。P100 31、 在线监测:是在电力设备运行的状态下连续或周期性监测 绝缘的状况。p90 32、 过电压: 对绝缘有害的电压升高和电位升高称为过电压。 P96 33、 正电流波:沿 x 轴正方向运动的正电荷形成的电流波为正电 流波。P97 34、 冲击高压试验:用来检验电气设备在过电压作用下的绝缘性 能或保护性能。P84 35、 阻尼电阻:为了阻尼各级球隙击穿时各点对地寄生电容和引 线电感发生振荡,在球隙上串联一电阻,此电阻起阻尼震荡 作用,称为阻尼电阻。P86 36、 .雷电冲击高压试验:为确定电气设备的冲击绝缘强度,对自 恢复进行 X%击穿电压试验, 对非自恢复绝缘进行冲击击穿电 压试验。P90 37、 电容电流法:测量高、低压绕组之间的电容电流的变化情况, 让电容电流通过示伤电阻R来观察其波形, 以比较判断故障, 还可根据波在变压器绕组中的传播速度来估计故障位置。 P90 38、 过电压波过程的基本规律:储存在电场中的能量与储存在磁 场中的能量彼此相等。P97 39、 过电压波在线路上的传播: 过电压波在线路上的传播, 就其本质而言是电磁场能量沿线路的传播 过程,即在导线周围空间逐步建立起电场和磁场的过程,也即是在导 线周围空间储存或传递电磁能的过程。P97 40、 冲击电压发生器特性的参数:额定电压,冲击电压发生器的 级数,冲击电压发生器的最大冲击能量,效率。P85 二、选择题: 1、SF6气体具有较高绝缘强度的主要原因之一是_D_。P25 A. 无色无味性 B不燃性 C无腐蚀性 D电负性 2. 在高气压下,气隙的击穿电压和电极表面_C_有很大关系 P20 A粗糙度 B面积 C电场分布 D形 状 3.电场越均匀,同样间隙距离下的击穿电压就越 A P19 A.高 B.低 C无影响 4.冲击波形是非周期性指数衰减波, 可用波前时间T1和 B T2来确 定。P15 A.峰值时间 B.半峰值时间 C.四分之一峰值时间 D.二 倍峰值时间 5. 在较长间隙中,放电延时主要决定于 C P17 A.升压时间 B.统计时延 C.放电发展时间 D. 击穿时间 6.在高气压下,湿度对击穿电压也有很大影响。在压缩中空气湿度增 加时,击穿电压明显 A ,电场不均匀时更明显。 A.下降 B.升高 C.相等 D.不确定 7.提高气体压力时,可以提高气隙的 D ,巴申定律也从实验上证 实了这一点。因此,工程上为提高气隙的击穿电压,在电气设备中采 用了压缩空气。P24 A.放电时间 B.放电电压 C.压力 D.击穿电压 8.如果要求保护设备能可靠地保护被保护设备, 保护设备的伏秒特性 必须全面 B 被保护设备的伏秒特性,且越平坦越好。P18 A.高于 B.低于 C.等于 D.无法确定 9.电晕放电的空间电荷使外电场强烈畸变, 使得决定击穿电压的主要 因素是 C ,而电极形状对击穿电压的影响不大。P20 A.放电发展时间 B.电场强度 C.气隙 距离 D.绝缘距离 10.50击穿电压是指在该电压下进行多次试验,气隙击穿概率为 B 。P18 A.25 B.50 C.75 D.100 11.工程上用气隙上出现的电压最大值与放电时间的关系来表征气隙 在冲击电压 下的击穿特性,称为 B P17 A.伏安特性 B.伏秒特性 C.秒安特性 D.伏 特曲线 12.放电转入滑闪放电阶段的条件是通道中带电质点 A ,流过放 电通道中的电流通过通道与另一级的通道构成通道。P29 A.剧增 B.剧减 C.不变 D.不确定 13.目前工程上使用的最多的绝缘气体是 D ,他除了具有较高的 电气强度外,还是很好的灭弧材料,故适用于高压断路器。P26 A.空气 B.四氯化碳 C.氟化氢 D.六氟化 硫 14.电压俞高,变化速度愈快,比电容分流作用愈大,电压分布俞不 均匀,延面闪络电压也就 B P29 A.俞高 B.俞低 C.不变 D.不 确定 15.当导线电位超过一定限制时,常在固体和空气的分界面上出现沿 着固体介质表面的气体放电现象,称为 C 。 P27 A.表面放电 B.界面放电 C.延面放电 D.气体 放电 16.介质材料对放电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介质表面的 B 。P31 A.场强方面 B.吸潮方面 C.形状方面 D.材料方面 17.提高延面放电电压的措施有很多, 以下不能提高沿面放电的是 D P36 A.屏障 B.表面处理 C.阻抗调节 D.增加场强 18.影响绝缘子污闪的因素很多,以下不是影响绝缘子污闪的因素是 C P32 A.作用电压 B.污秽程度 C.电场强度 D.湿 润强度 19.标准波形是根据电力系统中大量实测得到的雷电放电造成的电压 波和 A 制定的。P15 A.操作过电压波 B.操作过电流波 C.操作电压波 D.操作电流波 20. 标准雷电冲击电压波可表示为 A 。P15 A.1.2/50s B.1.230s C.1.250 s D.1.2/30s 21、 我国把年平均雷电日不超过()的地区叫做少雷区,多于()的地区叫 做多雷区,多于()的叫做强雷区。(A)(P127) A.15 日,40 日,90 日 B. 12 日,40 日,90 日 2C. 15 日,30 日,90 日 D. 15 日,40 日,80 日 22、 被保护物体必须处在避雷针能提供可靠屏蔽保护的一定空间范围内, 这就是 (C) 。 (P127) A.避雷针的安装原则 B.避雷针的架设要求 C.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D.避雷针的保护措施 23、 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D) (P149) A. 感应雷过电压的极性与雷电流极性相反 B. 感应雷过电压与雷电流幅值成正比 C. 感应雷过电压与导线悬挂平均高度成正比 D. 导线悬挂平均高度越高则导线对地电容越大 24、 我国规程建议雷电通道的波阻抗 Z0 为(B) 。 (P125) A.100200 B.300400 C. 200300 D.400500 25、 避雷器主要的类型有 (D) (P131) A.保护间隙和管型避雷器 B.阀型避雷器 C.氧化锌避雷器 D.A,B 和 C 26、 下面不属于电气设备的接地的是(A) (P14) A.距离接地 B.保护接地 C.工作接地 D.防雷接地 27、 人所站立的地点与接地设备之间的电压差称为(B) (P141) A.雷击电压 B.接触电压 C.跨步电压 D.接地电压 28、 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D) (P130) A.避雷器的作用是限制过电压以保护电气设备, 同时还要提高系统工作的可 靠性 B.为使避雷器能达到预期的保护效果,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是绝缘强度的合 理配合 C.为使避雷器能达到预期的保护效果,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是绝缘强度的自 恢复能力 D.避雷器能把流动过电压中的雷电荷引入地中,但不能限制过电压。 29、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B) (P141) A. 取人手摸设备的 1.5m 高处,人脚离设备 0.8m,为接触电压 B. 取人手摸设备的 1.8m 高处,人脚离设备 0.8m,为接触电压 C. 取人手摸设备的 1.8m 高处,人脚离设备 0.5m,为接触电压 D. 取人手摸设备的 1.5m 高出,人脚离设备 0.5m,为接触电压 30、 人的两脚着地点之间的电压差称为(C) (P141) A.雷击电压 B.接触电压 C.跨步电压 D.接地电压 31、 防雷接地与保护接地、工作接地之间的区别是(D) (P141) A. 雷电流的幅值小,雷电流的等值频率高 B. 雷电流的幅值大,雷电流的等值频率低 C. 雷电流的幅值小,雷电流的等值频率低 D. 雷电流的幅值大,雷电流的等值频率高 32、 下面不是氧化锌避雷器的主要优点有 (C) (P138) A.无间隙、无续流 B.电气设备所受过电压可以降低 C.结构复杂,运行维护不方便 D.通流容量大 33、 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D) (P142) A.同一接地装置在幅值甚高的冲击电流作用下,其接地电阻要小于工频电 下的数值 B.冲击系数是指接地体上的冲击电压幅值与流经该接地体中的冲击电流幅值 之比值 C.接地电阻实质上是接地电流在地中散流时土壤所呈现的电阻 D.接地电阻与一般具有恒定截面的导体电阻一样与电极表面积成反比 34、 增加避雷线与导线间的耦合作用以降低绝缘子串上的电压的是(A) (P159) A.架设耦合地线 B. .降低杆塔接地电阻 C.加强绝缘 D. 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35、 保护间隙有两个电极组成,分别是 (A) (P131) A.主间隙和辅助间隙 B.主间隙和主间隙 C.辅助间隙和辅助间隙 D.主间隙和保护间隙 36、 输电线路上出现的大气过电压有(B) (P148) A.直击雷电过电压 B.直击雷电过电压和感应雷电过电压 C.感应雷电过电压 D.接地雷电过电压 37、 由于先导通道中电荷所产生的静电场突然消失而引起的感应电压称为 (C) (P149) A.静电荷分量 B.电磁分量 C.静电分量 D.电压分量 38、 下面不是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包括(C) (P157) A.架设避雷线 B.降低杆塔接地电阻 C.采用平衡绝缘方式 D.架设耦合地线 39、 输电线路防雷性能的优劣主要由()来衡量。 (A) (P148) A. 耐雷水平及雷击跳闸率 B. 耐雷水平 C. 雷击跳闸率 D. 耐过电压水平 40、 提高线路耐雷水平防止反击的有效措施是(B) (P158) A.装设自动重合闸 B. .降低杆塔接地电阻 C.加强绝缘 D. 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三、填空题: 1. 工程上使用的液体中总含有一些杂质,称为工程纯液体,可用小 桥理论说明其击穿过程。 2. 影响固体介质击穿的因素有 电压作用时间、 温度、 电场均匀程度、 受潮、累积效应、机械负荷。 3. 影响液体介质击穿的因素有油品质、温度、电压作用时间、电场 均匀程度、压力。 4. 介质在电压作用下有能量损耗。一种是 电导 引起的损耗;另 一种是由 有损极化 引起的损耗。 5. 受潮的油的击穿电压随温度升高而 上升 。 6. 影响介质损耗的因素主要有 温度 和电压等。 7. 固体介质一旦击穿后,便丧失了绝缘性能,有了固有导电通道, 即使去掉外施电压, 也不像气体、 液体介质那样能自己恢复绝缘性能, 固 体介质这类绝缘称为 非自恢复绝缘 。 8. 绝缘介质除了有电气性能以外,还有热性能、机械性能、吸潮性 能、生化性能。 9. 电场越均匀,杂质的影响 越大 ,击穿电压的分散性也越大 。 10. 固体介质的击穿可分为电击穿、热击穿、 电化学击穿。 四、判断题 1. 为了在实验中损坏设备,破坏性试验是在非破坏性试验之前进行 的。 (错) 。P57 2. 吸收比是在加压 60s 时的绝缘电阻与 15s 时的绝缘电阻的比值。 (对) 。P5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