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初中十一月份初三语文检测试卷五班级 学号 得分 第一部分(23分)一、语言积累与应用(23分)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我喜欢读各种风格的散文,喜欢鲁迅的深沉冷峻、巴金的自然真挚、茅盾的chn( 淳 )厚质朴、冰心的婉约清秀,也喜欢林语堂的幽默隽( jun )永、徐志摩的浓艳绮( q )丽、汪曾祺的恬淡纯净、秦牧的博识ru(睿 )智2.根据课文默写(8分)而或长烟一空, 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 ( 范仲淹岳阳楼记) 凫胫虽短 ,续之则忧;鹤劲虽长, 断之则悲 。(庄子骈拇)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根之茂者其实遂, 膏之沃者其光晔 。(韩愈答李翊书)岳阳楼记表达作者阔达胸襟的句子不以物喜 , 不以己悲 。(范仲淹岳阳楼记)3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4分) 一直以来,止痛主要依靠药物治疗的方式,但长期用药往往经常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危害患者的器官及身体系统功能。随着细胞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基因工程技术的日臻完善,基因治疗为人们开展出了一条新的路径,供人们寻找更为安全有效、作用持久、经济方便、副作用小的止痛。目前,通过各国研究者的不懈努力,有两个基因已经进入临床试用阶段,并且被用于“新止痛药”的研发。(1)第处成分赘余,应删去_删去“往往”或“经常” (2)第处搭配不当,应将开展_改为_开辟”或“开创”等词语(能与“路径”搭配即可) (3)笫处成分残缺,应在_止痛词语后增补_“方法”“办法”“方式”等词语(4)第处语序不当,应将进入临床试用阶段与_被用于新止痛药的研发互换位置。【试题解析】“但长期用药往往经常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句中“往往”“经常”同义重复,应当删去一个;“开展路径”搭配不当,从文中内容来看,这里只能修改“开展”,因为基因疗法确实是“新的路径”;不管怎么说,“寻找的止痛”肯定不对,要找的,应该是止痛的“方法”等;“语序不当”应该是逻辑关系不对,常理来说,“研发”在前,成功后再“进入临床使用阶段”,效果明显,无过分的毒副作用再“批量上市”“进入市场”。4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相关题目。(7分) 【材料一】2015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人均阅读电子书3.26本,较2014年略有增加,仍远低于德国、俄罗斯、日本等国的平均水平。关于读书很多人表示,忙工作,忙家务,刷微博,读微信,赶饭局,打牌唱歌,很少看书。为数不少的人读报看杂志,只为关注奇闻异事和八卦新闻。 (摘自中国新闻网) 【材料二】“浅阅读”的先天缺陷显而易见,即快速(即时性)、快感(娱乐性)、快扔(浅显性),以及快餐化、平庸化、碎片化和少反思。 (摘自光明日报) 【材料三】德国是全世界人均书店密度最高的国度,免费书报亭遍布街头巷尾。俄罗颁布了国家支持与发展阅读纲要来促进群众阅读。日本全年有各种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晨读运动”“读书周”“儿童读书周”“图书馆亲子阅读推广”等。 (摘自“百度搜索”)(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人均阅读量较少的原因。(2分)【参考答案】工作生活劳累;娱乐活动多;缺乏阅读兴趣。【试题解析】原文是“忙工作,忙家务,刷微博,读微信,赶饭局,打牌唱歌,很少看书。为数不少的人读报看杂志,只为关注奇闻异事和八卦新闻。”题目要求是“概括”,也就是要提炼为几个方面,不要具体的。你看着办吧。(2)材料中哪些现象属于“浅阅读”?(2分)【参考答案】刷微博,读微信;读报看杂志只关注奇闻异事和八卦新闻。【试题解析】这回又要“具体”的了,因为是“哪些现象”。“浅阅读”是啥?特点是“快速(即时性)、快感(娱乐性)、快扔(浅显性),以及快餐化、平庸化、碎片化和少反思”。特征鲜明,对号入座。于是问题迎刃而解。搞定!(3)结合材料,请你就改善我国国民的阅读现状,对国家和个人各提一条建议。(3分)【参考答案】国家:加大书店密度;多提供免费图书;颁布法令促进阅读;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个人:培养阅读兴趣;减少娱乐,留出读书时间;多读能引发思考的经典作品。【试题解析】这个问题老厉害了。对国家嘛,看看人家德国、俄罗斯和日本嘛德国是全世界人均书店密度最高的国度,免费书报亭遍布街头巷尾。俄罗颁布了国家支持与发展阅读纲要来促进群众阅读。日本全年有各种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晨读运动”“读书周”“儿童读书周”“图书馆亲子阅读推广”等;对个人嘛,第(1)问、第(2)问不是已经有答案了嘛。第二部分(55分) 二、阅读与鉴赏(共55分)(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57题。(共6分)夜归丁卯桥村舍许浑月凉风静夜, 归客泊岩前。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紫蒲低水槛,红叶半江船。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 【注释】丁卯桥:地名。许浑:字用晦,润州丹阳人。太和六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睦郢二州刺史。紫蒲:紫色的蒲草。水槛:临水的栏杆。5根据诗歌内容填空。(2分)诗人夜归看到了明月、岩石、木桥、庭院、紫蒲、水槛、红叶、江船等景物。【试题解析】此题前有“明月、岩石、木桥”,后有“水槛、红叶、江船”,之间也就只有“庭空人散眠。紫蒲低水槛”了,仔细一找,也就找到“庭院、紫蒲”了。6“桥响犬遥吠”表现了月下村舍怎样的氛围?试作简要分析。(2分)【参考答案】宁静。以声衬静,用桥的轻微的响声和遥远的狗叫声衬托夜晚的宁静。【试题解析】解答本题,你应该很有经验了。老山界中写“春蚕咀嚼桑叶”,最后一刻有“写字的声音”,口技中有“遥闻深巷中犬吠”等等,都是以声衬静,更何况诗歌还提醒“月凉风静夜”,答案自然要写到“用桥的轻微的响声和遥远的狗叫声衬托夜晚的宁静”之类的了。7“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参考答案】对官场的厌倦;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或“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回家的喜悦;想归隐;为另有理想的生活选择而自得、喜悦或满足。【试题解析】作者为“太和六年进士”,还“历任监察御史、睦郢二州刺史”,他为什么要写“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不外乎是对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对官场的厌倦、想归隐,从“南湖二顷田”来看,退路都有了,“为另有理想的生活选择而自得、喜悦或满足”也就有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811题。(共12分) 苏州知府姚公善,多才下士,在郡闻有才者,必躬诣之。有王宾仲光,博学能文,隐于医。姚公过之,宾不为礼,姚公笑而退。明日,又过,宾衣母氏布袄,持扇佯狂踞坐,姚公止,与语,辄吐涎仆跌,姚公又笑而退。洎三过之,始款论如平生。又有俞贞木者,姚公以米贶之,而误送钱继忠所。继忠以太守所贶,勉为之受。他日,贞木见姚公,姚公言贶米事,贞木曰:“吾不知,得无送吾邻友钱继忠所乎?”姚公曰:“继忠如何?可得见乎?”贞木曰:“可。”姚公乃使人迎之。继忠曰:“吾民也,姚公太守也,太守与民分如是之绝,吾不得诣府。然太守主也,吾为儒,宾也,以宾主相见,必在郡学乃可。”人以复于姚公,姚公笑许之。明日诣学,继忠已先在,遂抗言曰:“太守以民待继忠,继忠无所置身,若以儒见待,请就宾位。”姚公许诺,即堂上相再拜。继忠袖书授姚公即去,姚公甚重之。(选自明刘昌悬笥琐探,有删减) 【注释】姚善:人名,明建文时忠臣。王宾:人名,字仲光。踞坐:蹲坐。洎(j):到。款:诚恳。俞贞木:人名。贶(kung):赐,赏赐。钱继忠:人名。分:区别。抗:同“亢”,高。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1)必躬诣之: ( 亲自 ) (2)明日诣学: ( 到、到去 )(3)姚公乃使人迎之: (派、让、叫 ) (4)继忠袖书授姚公即去: ( 离开 )【试题解析】本题中需解释得字,都是平时的学习中见到的“老朋友、古人”。如“躬耕于南阳”(出师表)、“诣太守”(桃花源记)、“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黔之驴)。只要稍加辨析,自然能够全对。努力吧。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1)得无送吾邻友钱继忠所乎?(2分)难道(恐怕)送到我的邻居朋友钱继忠住所了吗(吧)?(2)人以复于姚公,姚公笑许之。(2分)(2)那人把(他的话)回复给了姚善,姚善笑着答应了。【试题解析】句子翻译要求“信、达、雅”,即准确、流畅、优美。要结合语境准确把握关键字词的含义和句式特点(有时体现在标点符号上),直译为主,必要时添上句子在原来的语境中省去的内容。第一句要注意“得无乎?”的句式,在岳阳楼记中有“得无异乎?”句,要保留原句的句式特点。第二句要注意“复”(回复)和“许”(答应)的解释。“人以(把)(之,代钱继忠说的话)复(回复)于(向)姚公,姚公笑(笑着)许(答应)之(代词,他,指钱继忠)”10简要概括选文写了姚善哪几件事?(3分)【参考答案】第一件事:三次拜访王宾;第二件事:送米给俞贞木,却误送给钱继忠;第三件事:结交钱继忠。【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概括内容一般先找出或划分事件段落(题目要求四件事,应该有四大部分),再提炼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语言表达上一般以主人公作为陈述对象),最后看看有没有字数要求,当然简洁、明确是语言表达得重要标准。本文层次清晰、事件“分明”,不再赘述。11选文主要表现了姚善_重视人才、礼贤下士的特点。(1分)【试题解析】文中多次强调姚善的礼贤下士,尊重人才。结合文中“多才下士”、“必躬诣之”、“三过之”、“可得见乎”、“笑许之”、“甚重之”等的提醒,应该不难得出正确答案。(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共14分) 无人机,有前途在旅游景区、影视拍摄基地,或是重大新闻现场。我们经常能看到无人机在空中忙碌地穿梭。那么到底什么是无人机呢? “无人机” 英文缩写为“UAV”,是“无人驾驶飞机”的简称,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程序控制装置操纵,或有车载计算机完全和间歇地自主操作的不载人飞机。我们熟悉的无人机,通常指的是鞋带携带载荷飞行的无人机机身,完全意义上的无人机,指的是有无人机平台、任务载荷、起降系统、测控与信息传输系统、操作手等组成的“无人机系统”。常见的无人机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固定翼,顾名思义就是翅膀形状固定,靠通过机翼的风提供升力;第二种是直升机,特点是靠一个或两个主旋翼提供升力;第三种是多旋翼,就是具有四个或者更多多旋翼的直升机。不同类型的无人机具有不同的优势。固定翼机飞行速度快、高度高,飞行覆盖面积大,抗风能力强,比较适合全管段巡航、通讯巡航、航拍等工作。直升飞机飞行高度低、速度慢,比较适合短距离巡航、高清摄影和对地目标监控与跟踪,还可以定点悬停,在各种情况下均可起降。无人机具有成本低、零伤亡、生存能力强、机动性能好、使用方便等优点,可以代替传统的有人驾驶飞机执行“3D”的任务即“Dull”(枯燥) “Dirt” (脏) “Dangerous” (危险) 的任务。无人机用途广泛,被业界宠爱有加。军事上,可用于侦察监视,对地攻击,通讯中继、靶标模拟等,是“得力好伙伴”; 民用上,可用于科学研究、气象观测、货物配送、娱乐体验等,是“百变小能手”。无人机市场前景广阔。目前,我国约有150家无人机生产企业,产品达1000多种,基于预测的国际数据以及对我国市场的乐观预判,到2020年,美国小型无人机总销量将从2016年的250万架飙升到700万架,其中消费级无人机有430万架,另有270万架用于商业目的,2025年,我国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到750亿元。其中军用无人机市场约占7%,民用无人机市场约占93%。无人机毕竟是机器,其可靠性还取决于系统复杂程度和外部使用环境,我人机系统中任意设备的故障都将影响任务执行,无人机使用的任意环节出现差错都将影响飞行安全,这需要制造商和消费者共同努力。(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2月17日,有删改)12.本文第段从哪两个方面来说明“无人机”的?(2分).无人机的特点(作用)无人机的用途13.阅读第段,回答下面的问题。(5分)“我国约有150家无人机生产企业”一句中的“约”能否删去?请结合句子,说明理由。(3分)不能删,“约” 是大概的意思,指目前我国大概有150家无无人机生产企业,若删去,则变成了目前我国就有150家这种企业,说法过于绝对,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美国小型无人机总销量将从2016年的250万架飙升到700万架”一句中的“飙升”的意思是什么?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飙升” 是急剧的上升的意思,说明美国小型无人机总销量上升之快,形象地说明了无人机前景市场广阔。14.第段画线处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分类别,把常见的无人机分成三种不同类型。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的说明了无人机的不同类型及其特点。15.文章最后一段如果删去好不好?请联系全文内容说明理由。(3分)不好。最后一段补充说明了,无人机带使用上还存在一些不足。呼吁制造商和消费者共同努力,体现说明文的严谨性。(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共9分)改编经典慎用“现代元素”张兴德我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无数文学经典作品。这些文学经典,是我们正确认识那个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风俗的重要资料,是中华文明得以延续下去的重要载体。向子孙后代正确解读、诠释这些文学经典,对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遗憾的是,在当下的出版界、影视界甚至学术界,出现了“消费文学经典”的种种怪象。所谓“消费文学经典”,就是对文学经典抱着随心所欲的轻浮态度,让经典“为我所用”。一些人在讲座中,在出版物中,特别是在一些影视作品中,任意给经典文学作品加入所谓的“时代元素”,并美其名曰为“创新”,导致“结构经典”“大话经典”“演绎经典”“发展经典”“突破经典”等种种曲解、歪曲文学经典的怪状不一而足。例如,在水浒传中,潘金莲本是一个“打小旗”的虚构人物,但一些人却热衰于为潘金莲翻案,掀起“潘金莲热”,一些地方甚至还上演了争夺“潘金莲故里”的闹剧。一部根据水浒传改编的武松,竟让武松同潘金莲谈起了恋爱,荒唐到这等程度,却被一些人津津乐道!他们打着传承经典、宣传经典的旗号,实际上是一种在商业逐利目的驱使下的对文学经典的“消费”。而一些媒体和评论家,却热捧这种无良文化现象,实在让人不解。有人认为,文学经典也有历史局限性,所以要勇于突破经典。这实际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认识。固然,一切经典,都有它的时代局限性。但作为一部完整的艺术作品,它的可贵之处正是它反映了它所处时代的特点,“具有局限性的经典作品”正是那个时代的特征和产物。“局限性”也是后人得以凭借的认识那个时代的“历史教科书”,加进所谓的“时代元素”,变得面目全非,还怎么作“历史教科书”?红楼梦中的宝玉和黛玉的爱情纠葛,只有那个时代才有,你把他们的爱情加进“时代元素”,那还是什么“宝黛爱情”?同样,武松、潘金莲、孙悟空、猪八戒乃至于孟姜女、花木兰等典型形象,也都是不可随意改的。这些文学典型形象,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特有的。这如同我们不能将维纳斯女神的断臂接上一段一样。文学经典经过漫长的历史文化沉淀,形成了固有的思想艺术内涵,人们对其有高度的共识和认同。它犹如文物,有不可更改的特质。文物只可“修复”而不可“改造”。同样,文学经典的传承也应该如此。我们应该“原汁原味”地、原貌原形地传承文学经典,尊重其固有的“定型”。走笔至此,让我想起20世纪60年代看过的祥林嫂骆驼祥子林家铺子等一些根据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看完小说再看电影,并不觉得二者有巨大差距,相反,二者起到了互补作用。那种严肃认真对待文学名著的态度,值得提倡和发扬。(选自2015年12月5日光明日报)16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参考答案】我们传承文学作品时,应该尊重其原有的形式、内容、风格等。【试题解析】文章标题已经很明确了“改编经典慎用现代元素”,嫌不够的话,可以再找其他词句,如“应该原汁原味地、原貌原形地传承文学经典,尊重其固有的定型”、“严肃认真对待文学名著”、“不可随意改”。注意“严肃认真对待文学名著”说得较空泛,不宜单独作为答案。17结合第段文字,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一些人在讲座中,在出版物中,特别是在一些影视作品中,任意给经典文学作品加入所谓的“时代元素”,并美其名曰为“创新”,导致“结构经典”“大话经典”“演绎经典”“发展经典”“突破经典”等种种曲解、歪曲文学经典的怪状不一而足。【参考答案】写出了当下一些人对待经典的随心所欲的轻浮态度,是对随心所欲地曲解、歪曲经典行为的批判,提醒人们改编经典要谨慎。【试题解析】加点词是“美其名曰”,本义是“给予一个好听的名字(名称)叫做”,文中指的是“对文学经典抱着随心所欲的轻浮态度,让经典为我所用”、“曲解、歪曲文学经典”。尽管“美其名曰”是中性词,但在这里,还是有着明显的贬义,因为其中是强烈的否定和批判之情。18根据提示,结合文意简述第段的论证思路。(2分)首先摆出“要勇于突破文学经典的历史局限性”的错误观点,并加以否定;然后_;最后_。【参考答案】然后论述了经典作品的“历史局限性”具有价值(或“阐述了具有局限性的经典作品正是那个时代的特征和产物”);最后举例(摆事实或运用例子),论证了观点。【试题解析】这里的“思路”就是论述的过程概述。本段中,作者首先提出错误观点,然后否定;再是从“固然”开始,分析经典作品 “历史局限性”具有的价值;再后举红楼梦、水浒传等经典的中不可随意改的典型形象,运用例证法进一步论述自己的观点改编经典慎用“现代元素”。19第段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参考答案】不能。这里“运用了正面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例子”或“与上文形成对比论证”,更加有力地强调了“我们传承文学作品时,应该尊重其原有的形式、内容、风格等”的观点,同时呼吁人们严肃认真对待文学名著,如果删除了则达不到这种效果。【试题解析】首先我们要根据文章表明态度“不能”。接着分析为什么:从内容上看,本段写的是一些根据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与原著并没有“巨大差距”,二者甚至“起到了互补作用”,这就跟时下成风的所谓“创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用“提倡和发扬”表达了对此的肯定和赞赏。论证思路上,这里运用了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有力地论证了改编经典慎用“现代元素”的观点,呼吁人们严肃认真对待文学名著。如果删除了,这些意思和作用都没有了,论证的效果也就减弱了。(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1题。(共14分)捕风者 彭家河我曾经想看到风的形状,可它形无定式来去无踪;我也曾想捕捉风的味道,可是,风静隐于虚无之中,风动,带来的却是他处的味道;我也曾琢磨过风的声音,才知道风本无声,只是有许多声音都被风一路带来又一路带走在我离开农村进入小县城之后,仿佛进入一个听觉和味觉的荒漠。身处日益膨胀和来不及完善的城市,我成天浸泡在城市污秽的味道和繁杂的声音之中,只能独自怀念着风清气正的乡下时光。虽然风的形状不可看见,但是风经过之处,也总有从静到动的提示。草倒叶飞、云转幡动,这都是风在说它来了。可能风还在远处,我们就远远地发现了风的脚印。在乡下;如果站在木格的窗子背后,只要看到对面青山上的树在摇摆,山路上的雨衣在飘动,瓦房上的炊烟在扭腰,这些都是在说,那就是风。当然,居住在高高的电梯公寓,隔着双层的玻璃窗子,也只有那些粗壮烟囱上方的烟雾或者花花绿绿的商铺彩旗,在天空中写着“风”,如果没有这些烟囱或者旗子,应该是看不到风的身影的。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外云卷云舒,本是件简单的事,然而,要在城市灰蒙蒙的天底下看看云,实在是十分奢侈的想法。当然,在行色匆匆的人流中,没有谁会停下来静静看一会儿风的来去和风的大小,都是在奔波行走讨价还价的间隙,偶尔由鼻翼、肌肤、耳朵听闻风的踪迹。多年前的一个五月,我在农忙时节回到乡下,刚下过暴雨,溪里池里水都涨起来了。在那个雨过天睛的黄昏,我坐在青草地上乘凉,阵阵温和的晚风吹过,风中满载着布谷的歌唱、虫子的嘶鸣,还有牛的长调,我突然觉得,这样的五月,才算是完整或者完美的。之后,我也时常回乡下去,更多的时候就在春节前后,等到天黑定了,山里山外全是静默的,偶尔有人家点燃一串鞭炮,响过之后,夜晚更显得寂静了。对于风中味道的触摸,主要依靠鼻翼,舌头无须过多参与。风中的味道,在乡下,更多的是花花草草传出的消息。当然,花要把消息告诉的不是人,而是那些远远近近的虫子,只不过让人也无意中捕获了。花的消息,风在以一种更加隐秘的方法传播,也是一种不可看见不可听闻的方式。因而,在乡下,一个人的嗅觉是十分灵敏的。村口人家的饭熟了,村尾的人都知道是些什么菜。如果是在饥饿的年代,就有不少无事的孩子过去串门了。如果闻见有腊肉的味道,那一定是家里来了远客;如果是酸菜红苕的味道,就不过去凑热闹了。每年端午,家家都会用新面蒸馒头,一大早,村子就全笼罩在一层淡淡的馒头香味中,虽然各家各户还把馒头扣在蒸笼里,但是只要鼻翼轻微动一下,就知道哪家的包子是肉馅的,哪家是菜馅的,还有哪家用的是洋槐花作瓤。乡下,风的味道不仅四季各异,而且一天之中也不断变换,早上凉,中午热,晚上冷。当然,如此简单的词语无力把乡村的风在纸上再现,或者将其描述得原汁原味。封闭在厚厚的水泥墙里,百无聊赖地想到了乡下的风声和风味。风中遥远的声音和淡淡的味道,正如我刻骨的乡愁和莫名的悲伤。(选自2016年1月15日光明日报,有删改)20请根据文意填空。(3分)文中捕风者捕风的方式是多样的:通过草叶、云幡等物感知风的_,通过一些动物和鞭炮捕获风的_,还通过_和食物来感受风的味道。【参考答案】形状(或踪迹、脚印、身影等) 声音 花草【试题解析】本文翻来覆去围绕风的“形状”、“味道”和“声音”展开。“虽然风的形状不可看见,但草倒叶飞、云转幡动,这都是风在说它来了。”第一空解决。“风中满载着布谷的歌唱山里山外全是静默的,偶尔有人家点燃一串鞭炮,响过之后,夜晚更显得寂静了。”虽然没有点明,但也能猜出“声音”。风的“味道”在5、6小结,第6节从食物来写,第5节呢?“风中的味道,在乡下,更多的是花花草草传出的消息”,那就是花花草草,因为只有两个空格,就写“花草”吧。21结合上下文,具体说说第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参考答案】承上启下;写出了作者对城市生活的厌倦和对风清气正乡下生活的怀念,交代了后文作者能够体验到风的形状、声音、味道的原因(或“为后文作者能够体验到风的形状、声音、味道做铺垫”)。【试题解析】一段话在文中的作用,不外乎“内容上”和“结构上”两方面的作用。因为要“结合上下文,具体说说”,请别忘了结合具体的句子哦。建议分开回答,如“内容上;结构上,”“怀念着风清气正的乡下时光”、“进入小县城之后,仿佛进入一个听觉和味觉的荒漠”是本段的内容,它们还与“上下文”有怎样的联系呢?结构上,前有一段,后有七段,本段自然是“承上启下”了。22结合加点的文字,赏析下列句子。(3分) 当然,在行色匆匆的人流中,没有谁会停下来静静看一会儿风的来去和风的大小,都是在奔波行走讨价还价的间隙,偶尔由鼻翼、肌肤、耳朵听闻风的踪迹。【参考答案】本句描绘了城市人忙碌、为生活所累而忽略了亲近自然、感受自然之美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城市人委婉的批评,也表现了作者对闲适、惬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乡村生活的向往。【试题解析】“行色匆匆”写出了人们“神态举止急急忙忙的样子”,“没有谁会停下来”也是一派繁忙、忙碌的景象,关键是他们在忙什么呢?原来是“奔波行走讨价还价”!只是“偶尔”“由鼻翼、肌肤、耳朵听闻风的踪迹”。一加对比,我们就会发现文字背后的批评意味和心之所向、情感选择。23阅读段,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笔下乡村的特点。(3分)【参考答案】氛围安静;空气清新怡人(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或重视民俗)。【试题解析】第段写的风的是“声音”,雨后山村,黄昏时的充满生机,天黑后的一片静默,应该说是恬静。第段写的风的是“味道”,乡村里,花草的香味扑鼻而来,沁人心脾啊!第段写的还是风的 “味道”,有好吃的时候,孩子们便去“蹭”饭了,他们正在招待远客呢。这不是热情好客、民风淳朴嘛。社戏里平桥村的人们好像也是这样哦。24结合全文,说说下面句子的含义。(2分) 封闭在厚厚的水泥墙里,百无聊赖地想到了乡下的风声和风味。风中遥远的声音和淡淡的味道,正如我刻骨的乡愁和莫名的悲伤。【参考答案】生活在人与人隔绝的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特性》章节测评练习题(含答案详解)
- 2025历年监理考试真题及答案
- 湖南电工考试题目及答案
- 难点详解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特性声的利用》同步测试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 考点攻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章节测评试卷(含答案详解)
- 重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噪声的危害和控制》重点解析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 达标测试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定向攻克试卷(含答案详解)
- 九年级下册的重要考试题及答案
- 复旦大学mba的考试试题及答案
- 光伏电站项目合作框架协议范本5篇
- 常减压装置安全培训课件
- 木薯淀粉品质特性与生长周期关系研究
- 2025至2030中国港口码头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正式版)DB14∕T 3531-2025 《家居保洁培训规范》
- DB61T 1248-2019 压裂返排液 回配压裂液用水水质要求
-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Unit1-7重点短语归纳
- 电力工程服务方案
- 2025年个人车位转租协议书
- 2025至2030中国焦磷酸测序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 秋天的校园课件
- 军事审判学自考讲解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