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第一章.ppt_第1页
古代文学史第一章.ppt_第2页
古代文学史第一章.ppt_第3页
古代文学史第一章.ppt_第4页
古代文学史第一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文学史,第一章 古代文学史的任务、目的,一、古代文学史的任务,一、古代文学史的任务,系统了解和重点掌握古代文学遗产中有影响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从纵向上理清文学自身的源流演变过程与内在发展规律,从横向上考察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诸方面对文学的影响及相互作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不断扩大知识积累,提高阅读、鉴别与思维、写作能力,锻炼敏锐精到的史识,培养树立正确的文学史观、文学审美观,获取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作品、作家、世界(读者) 互相之间的关系,第一章 古代文学史的任务、目的,二、学习古代文学史的目的,二、学习古代文学史的目的,掌握古代优秀文学文化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提高人文修养,掌握古代优秀文学文化,扬弃? 抛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红楼梦,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你就像一个刽子手把我出卖 自怨自艾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夜深人静独徘徊 (悴、吹、碎、回、悔、谁 ) 皇上 婢女,提高人文修养,周杰伦+方文山,三、古代文学在人文科学中的价值,首先,我国的古代文学,注重写实,紧贴生活,直面人生,重视文学的教化作用与社会效果,即具有“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功利性,并形成了长期稳定的民族文学传统,推动了中国文学的兴革发展,开拓了文学的主流与导向。,注重写实,(1)中国的先民既尚武也崇文,体现了一种泱泱大国的气度。 (2)中国文学的“载道”传统有保守的一面,但又常常因此而兴发改革之风。 (3)中国文学史,犹如九脉交汇,长流不息的万里长江,其奇观胜景多彩多姿,美不胜收。,注重描情,其次,中国古典文学在注重写实,宗经载道的同时,又主性情,重内省。既重视客体的观照,也强调主体的情意。,钟嵘诗品序,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日祁寒,此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情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诗经,“忧愁幽思”而作的离骚,“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汉魏乐府,气象万千的唐诗宋词,乃至史传、散文、戏剧、小说,其构思、意境、辞采,无不具有诗歌特有的情韵。 中国古代文学的这种主情传统与诗化倾向,决定了她是一种美文学,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正宗。,雍容娴雅的气度, 飘逸洒脱的韵致, 典丽优美的风采, 高华丰赡的格调, 无论从辞章学,语言学上说,都具备美文学的一切特征。,由于汉字方块图形与骈散错落的句式而具有建筑美;由于汉语单音节与双音节词为主的复合变化,严辨四声音韵而具有音乐美;由于诗画同源相通以及形象思维的特点而具有绘画美。 总之,中国古代文学可说是天上人间诸景备,赏心悦目无限美。,五、 中国文学的演进,一、文学演进的外部因素 文学的演进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所谓外部因素是指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族矛盾以及地理环境的影响等。,二、文学演进的内部因素: 1、中国文学发展的不平衡 文体发展的不平衡;朝代的不平衡;地域的不平衡。 2、俗与雅之间的相互影响、转变和推动 3、各种文体的相互渗透与融合 4、复古与革新之间的交替与碰撞 5、文与道的离合,六、中国文学史的分期,中国文学史可以分为三古、七段。具体划分如下: 一、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 第一段:先秦 第二段:秦汉 二、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 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 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 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三、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 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 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 三古、七段说主要着眼于文学本身的发展变化,体现文学本身发展变化所呈现的阶段性,而将其他的条件如社会制度的变化、王朝的更替等视为文学发展变化的背景。,四、文学本身发展变化的诸多层面: 1、创作主体的发展变化; 2、作品思想内容的发展变化; 3、文学体裁的发展变化; 4、文学语言的发展变化; 5、艺术表现的发展变化; 6、文学流派的发展变化; 7、文学思潮的发展变化; 8、文学传媒的发展变化; 9、接受对象的发展变化。,学习古代文学史的方法,1、重在理解,不赞成死记硬背,当然有些也是必须背的。 2、工具书。现代汉语(小)词典、新华字典。 3、图书利用注意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等规模较大、较为权威的出版社,同时注意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中处于领头地位的出版社。好的出版社会帮助读者挑选作者,只有优秀的作者、高质量的作品才会在这些出版社出版。 4、课后交流欢迎以电子邮件形式进行,联系方式,黄煜 西南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广播电视文学专业 南京大学文学硕士,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 南京大学文学博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