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区域空间的地域结构,A:教学时数 4课时 B: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 了解地域结构的形成与演化一般特征、机制和趋势; 掌握各类经济地域单元的特征与相互关系; 了解区域城镇体系、农村聚落的结构。,C:教学重点,1 概念:扩散效应、回流效应、城乡边缘区 2 二元结构、三元结构的形成理论 3 区域地域结构演化的四个阶段 4 农业、工业、城市的区域空间结构 5 城镇体系、农村聚落的结构 D:教学难点:二元结构、三元结构的形成理论 E:正文,7.1 区域地域结构的形成与演化,7.1.1区域经济的非均衡运动导致二元结构的形成 1 区域经济空间运动的非均衡性:是指组成区域经济空间各子系统的功能、作用不是等同的和均匀的,这就导致了地域单元之间、区域经济空间之间互补、重组的协作及聚集规模势差的动态作用。,2核心外围二元结构的形成,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提出了区域经济空间的最基本的地域结构模式为核心外围的二元结构。 法国佩鲁认为: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向外围扩散,对其他地区起支配作用。城市支配农村的支配效应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地区间的创新能力的差异。 法国布代维尔认为:创新主要集中在城市的主导产业中,城市就是增长极,他通过扩散效应带动腹地的发展,形成不同等级的中心城镇。,扩散效应:核心压对外围压产品的需求和技术创新的扩散。 回流效应:资本、劳动、商品、服务从外围压向核心压回流,从而对外围区的发展不利。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增长是经济空间的结构形成的基本原因。,3.边缘压的形成与区域空间的三元结构,城乡边缘区是城市与乡村的过渡地带,即城市郊区,是城市与乡村相互作用的产物。 60年代开始的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极大改变了大城市外围地区和交通沿线地区的面貌,城乡要素相互渗透,功能互补,于是形成了城乡边缘区,并由此形成了三元经济结构:城市城乡边缘区外围。,三元结构形成的理论主要有,(1)一般农业(大田农作物)向商品性农业(蔬菜、瓜果、花卉、奶牛、禽兽等商品)转掉的产品的商品化阶段。 (2)青壮年农业劳动力向兼业的农工户、农商户的转化的劳动的商品化阶段。 (3)农民卖掉成出租土地,不再务农的土地商品化阶段。可见,城乡边缘区是农村要素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而形成的。,(2) 英国科曾的周期性增长理论,认为周期性增长因素,使城乡边缘区是“年轮”状的圈层式推进。城乡边缘区的形成存在加速期、减速期、稳定期三种状态,这种周期变化取决于城市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制约因素。加速期,城市向外扩散,农业用地大规模非农化;减速期,城市扩展呈环状推进,城乡交换作用;稳定期,边缘区范围稳定,内部填充。,埃里克森动态模拟理论,认为城乡边缘区的形成也分为三个阶段: (1) 外溢一专业化阶段:40年代以前,城市功能向周边地区外溢而形成一些专业化的生长点,如果功能工业化,住宅区。(2) 分散多样化阶段:4060年代未,城郊运输条件改善,人口,工业,基础设施向边缘区扩散。 (3) 填充多核化阶段:以内全部填充为主,农业土地进一步非农化,地域稳定。,劳动在空间上的重新分工理论,城市化与非农业的分散化和区位重新集中相伴非农产业分散化的实质是产权重视过程,城市中的企业和人口边缘区迁移,形成了一种新的空间分工。,7.1.2 区域地域结构的演化的四个阶段,1.低水平平衡阶段:以农为主,生产力低下,封闭、稳定、原始。 2. 聚集、二元结构形成阶段:工业化在优势地区聚集,形成城市增长极和农村的腹地,经济不平衡加剧。 3. 扩散、三元结构形成阶段:城市向周边扩散,形成城乡边缘区,从而形成核心城乡边缘区外围三元经济结构。 4.区域空间一体化: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基本消失,以区域城市体系为核心和骨架,实现地域结构的均衡一体化,实现高水平稳定平衡。,72 专业化区域的地域结构,721 农业区域空间结构杜能环的结构 杜能认为,农业布局的区位选择,实际就是在单位面积土地上获得最大利润问题,利润是由生产成本E、产品价格V、运费T所决定的,P=V(E+T),运用这个公式,他设计了农业圈模式分为六个圈层:,第一圈为自由农作物,主要生产蔬菜、牛奶等鲜活产品。 第二圈为林业圈,主要生产木材,作为城市能源。 第三圈为轮作农作物,生产粮食。 第四圈为谷草农作物,生产谷物和畜产品,以谷物为主。 第五圈为三圃式农作圈,生产谷物和畜产品,以畜产品为主。 第六圈为畜牧圈,这之外是荒野。,作物布局受地块与城市布局的影响,运输是区位的选择决定因素。 杜能还探讨了距离市场远近的地租差异,即区位地租:土地经营者为取得某快土地的使用权而必须支付的代价(级差地租)。级差地租导致以市场为中心的环节结构,特征是市场为散点,产业或企业为面域。,7.2.2.工业区域空间结构韦伯工业区位论,韦伯认为工业区位因子的地区差异,导致不同地点设厂会有收益差异,因而确定合理工业区位的途径是: (1) 根据运输指向来确定工厂的运费最小点; (2) 根据劳动指向对工业区位进行修正; (3) 根据聚集指向对工业区位进行修正,得出合理区位。,企业、市场、资源的相互作用,构成工业的空间结构,这种点对点离散形式的工业区域结构,定义为韦伯结构。,7.2.3城市地域空间结构,1. 城市的区位特点: 城市是自然、社会、物质的有机统一体,是有资源区和市场区(面状单元)、企业(点状单元)、通道(线状单元)三种景观单元结合而成的地域空间结构。 城市的区位特点: 1)是一定范围的经济开发中心; 2)是由区域内不同等级、规模、性质等城市构成的城市网络体系; 3)是由不同功能区构成的地带组合。,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的特点,古典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理论认为,理想化的模式是以中心商务区为核心,由内向外的分为同心圆式的圈层结构。 现代社会的城市结构分散集团模式,是多核心多中心城市的结构,城乡交错,多个中心,既有分散又有集中,构成多层面向心城镇体系。 7.3.区域城镇体系与农村聚落(略),作业,名词解释: 扩散效应 回流效应 城乡边缘区 二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如何撰写借调合同范本
- 传染病的社区预防与管理
- 宫外孕护理要点
- 中班课间及游戏安全管理规范
- 预防传染病毒
- 支架病人护理查房
- 2025年药事管理学试题
- 口腔癌患者口腔护理规范
- 帕金森的生活护理
- 新质生产力安全生产
- 2024年浙江省中考社会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 MOOC 儿科学-四川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10kV供配电系统电气设备改造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
-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手册
- 七人学生小品《如此课堂》剧本台词手稿
- 110kV升压站土建监理实施细则
- GB 25595-20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乳糖(高清版)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专项练习
- 供应商社会准则符合性自审问卷
- 医院禁止胎儿性别鉴定的承诺书和责任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