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纸的发明 1、在纸发明之前人们曾经使用过哪些材料来记录信息书写文字?这些材料有什么样的缺点? 龟甲、兽骨、竹简、木牍、陶器、青铜器、铁器 缺点:书写比较麻烦,而且不易携带、收藏和流传、 布、帛 缺点:书 写、携带都方便,但是价格昂贵,不适合广泛使用 2、书写材料的演变: 秦汉:竹木简牍和丝织品 西汉;最早发明纸。帛、竹、木、纸(植物纤维纸)并存。 东汉:汉和帝元兴元年(105年)蔡伦用植物纤维造纸(即蔡侯纸)。 加工材料: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 3、意义: 地位:在古代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和社会进步也最为显著。(尤其是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及文艺复兴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作用:有利于信息的记录、储存、传播和继承。,(二)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 1方向测定技术的进步: 战国: “司南” 北宋: a、军事学著作武经总要中,提到一种指南鱼。b、北宋学者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的技术。 南宋:事林广记中,记载木刻的指南鱼和指南龟。 清代:罗盘 2指南针的传播: 指南针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由海路传人阿拉伯,然后再传人欧洲。 3指南针技术的应用和意义 (1)对于军事实践和经济生活有着重要作用。 (2)对于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 北宋萍州可谈和南宋梦梁录都有中国海船使用指南针进行航行的记载。 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运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 为哥伦布发现美洲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1、火药的发明:与古人炼丹制药有关 实践经验:炼丹制药;冶金实践:人们在冶金实践中已经广泛使用木炭。 知识积累: 春秋战国:制作火药的原料硫磺、硝石已经为人们所熟知。 汉 代:神农本草经中,硫磺、硝石都被列为重要的药材, 对炭、硫、硝三种物质性能的认识,为火药发明创造条件。 东 晋:葛洪的抱朴子仙药中已提到“火药” 2、火药的应用 唐末至宋初:已经开始使用火药箭,随后出现火炮。 北 宋 时:发明家唐福将发明的火炮、火球、火蒺藜献给朝廷; 石普用火球、火箭为宋真宗表演。 武经总要记录了当时3种火药配方。 明 朝 时:创造了早期的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在当时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3影响: 改变人类作战的方式: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 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成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的重要武器,(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四)印刷术的进步 1、印刷术的进步: 雕版印刷术:唐朝(868年)金刚经是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活字印刷术: 发明:北宋平民毕升创造了泥活字印刷技术,实现了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 作用:节省雕版的费用,提高印刷效率,以经济、方便的形式推进了文化的传播。 改进:元代:王祯成功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盘; 明中期:铜活字在无锡、苏州、南京等地得到较多应用。 清代:今古图书集成是用铜活字印刷的最大一部书。 2、印刷术外传: 由波斯传到欧洲。,3印刷术对欧洲产生的影响 (1)推动了印刷术的进步: 14世纪末出现木版雕印刷品。1450年前后德国出现金属活字印刷书籍。 (2)推动了社会进步: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西汉:植物纤维纸 东汉:“蔡侯纸”,向东:朝鲜、日本 向西:西亚、欧洲,影响最为深远、作用最为显著。使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指南针,战国:司南 北宋:指南鱼 南宋:指南鱼、 指南龟,12C末13C初传入阿拉伯,后传入欧洲,对军事、经济、航海意义重大;推动近代的地理大发现,火药,唐末:应用于军事,宋朝:火药武器广泛运用,13C中期传入阿拉伯,后传入欧洲,推动欧洲火药武器发展;及采矿业、金属制造业的发展,印刷术,隋唐:雕版印刷术,北宋:活字印刷术 (毕升),向东:朝鲜、日本 向西:埃及、欧洲,为世界文明作出重大贡献,为文艺复兴运动准备条件,二、中国古代科学思想 1、进步性 孔子“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思想符合现代科学原则 荀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承认自然规律存在,要顺应自然规律。 老子“无为”思想可理解为不要违反自然的行为 总之,古代思想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重视完善人和自然的关系是有合理意义的。 2、局限性 儒家注重以社会人文问题作为论说的主题,对于自然探求和技术总结,没有给予充分重视。 比较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三、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与西方近代科技相比) (l)中国古代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 中国古代科学从内容上看主要是应用科学,经验的终结,缺乏理论探索,还处于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描述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缺乏理性认识。而西方近代科学把系统观察和实验同严密的逻辑体系结合,形成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系统的科学理论。 (2)中国古代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技重分析。 中国古代科技直接从现象中进行整体理论综合。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西方近代科技善于分析法,把分析的实践上升到科学方法论的高度加以阐明,从而给近代科学理论提供有效方法和明确方向。 (3)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 中国古代科技实用性强,一般能直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却很少能用逻辑方法对这些经验材料进行整理,作出理论概括和分析。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 (4) 中国古代科技服务于农业,西方近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工业。,四、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 提示: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传统、思想、对外和民族交流、科学家个人角度去分析。 1、源泉:我国古代人民积累的丰富的知识经验,成为了古代科技发展的源泉。 2、政治:中央集权制度为科技稳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3、经济: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为科技的进步提供了经济基础。 4、政策:政府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对科技也给予一定的关注。 5、教育: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6、对外交往: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发展也使中国古代科技能吸收其他国家地区人民的智慧,得以进一步发展。 7、中国古代科学家探索精神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五、明清时期科技衰落的原因: 1、经济: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封建小农经济,限制了对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 2、政治:君主专制的加强; 3思想:明清时期的教育专制尤其是八股取士,使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缺乏必要的人才; 4对外:封建统治者推行的 “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对外交流,阻碍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5、文化传统:中国 古代“重道轻器”,轻视科技发展。 总之,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导致了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以后走向衰落。,二、中国的古代艺术,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曲,一、“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起源于绘画 早在六千多年前,原始社会晚期,汉民族先民在各种器物上刻画的符号,渐渐演变成为汉字 ,称为“文字图画”。,中国汉字是怎样起源的?,二里头遗址出土 陶器上的刻划符号,山东大汶口遗址出土的灰陶尊和上面刻画的符号,中药里的惊世发现甲骨文,相传1899年,中国学者王懿荣在他吃的中药“龙骨”里发现了距今3千多年前的汉字-甲骨文。图为王懿荣。,距今约3000多年的商代甲骨文(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面的文字),是迄今所知最古老的成熟汉字。,“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其形式要求庄严、稳重、端肃、有序、精美,以符合“藏礼于器”的礼仪文化的特点。和甲骨文相比, 脱去板滞,变化多样,更加丰富了。周宣王时铸成的毛公鼎铭、大盂鼎铭、散氏盘铭是金文中的上乘之作。,铸造出来的文字金文,一、“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1、书法含义: 书法艺术是以中国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的独特艺术。 2、书法特点: 以自由多样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感情、气势和意境,且有特殊的审美价值。(形态美、动态美、意境美) 3、汉字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其中,隶书和楷书是正式书体,行书和草书是辅助字体。,4、书法字体: 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其演变规律:由繁到简。,5、著名书法家,思考: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两个阶段。,1)自发阶段:(魏晋以前) 2)自觉阶段:(魏晋以后),人们注重书法的实用功能,很少追求书法的审美功能。,书法的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小篆,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小篆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有图案美,监狱里造出的汉字:隶书,隶书,是小篆简便写法,最早流行于秦代下层人物中间。 字型结构平衡对称 整齐安定,汉字字体的楷模:楷书,东汉末年,一种新的汉字字体出现了:,汉朝末年,文字形体又由隶书演变成了现在使用的“楷书”。“楷”是楷模的意思,“楷书”就是可以作为楷模的字体。字型方正,规矩严整.,图为楷书的创始人钟繇,在楷书和草书产生之际,楷草之间还有一种字体也在流行,就是“行书”。行书的字体既不象楷书那样一个一个的呆立着,又不象草书那样一个一个的在奔跑,而是象云、象水那样慢悠悠地不停地流动着,所以,叫“行书”。工整清晰,飞洒活泼,实用性很高。,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行书,在隶书成为汉代通行的主要字体的同时,又出现了一种写得简便、潦草的字体,叫做“草书” 。草书是隶书快写而简便的结果。“草”是潦草、快捷的意思。主要是用来起草文稿和写信。由于写得比较快,所以在书写过程中有的省去了字形的一部分,有的把一些笔画连在一起。到唐朝以后的“狂草”,则更是难以辨认。“狂”就是漫无章法,随心所欲。,草书,欧阳询,唐初书法家。早年他专学二王(羲之、献之)书,并吸取六朝北派诸家的长处,勤学苦练,融会贯通,独创一派书风,其书以“险劲瘦硬” 著称,史称“欧体”。欧体开创了唐代楷书的先端,对后世影响大,他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书家”。,欧阳询化度寺碑,唐.颜真卿多宝塔碑局部,“颜体”肥硕丰润、 刚健雄强、显出 雍容大度的气派,玄秘塔碑(局部),柳公权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较之颜体,柳字则稍清瘦,故有“颜筋柳骨”之称。,兰亭序,兰亭,“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行书兼有楷书和草书的优点,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释文: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热所,致欲服大黄汤,冷热俱有益。,张旭 肚痛帖 ,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奔放跃动,任情纵性,“颠张狂素”,怀素狂草,张旭狂草,“宋四书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苏东坡仅存的一幅行草作品,黄庭坚黄州寒食诗卷跋,黄庭坚,为宋四家之一黄庭坚书法的最大特点是重“韵”,持重风度,写来疏朗有致,如郎月清风,书韵自高。,米芾 用笔丰肥豪健,宽绰疏朗,字态奇逸超迈,宋 米芾珊瑚复官二帖,蔡襄,宋四家中,他年龄辈份,应在苏、黄、米之前。宋四家中,苏、黄、米都以行草、行楷见长,而蔡襄喜欢写规规矩矩的楷书。他的书法浑厚端庄,雄伟遒丽。蔡襄为人忠厚正直,字识渊博,他的字“端劲高古,容德兼备”。,文征明 过庭复语十节卷,法度有余、文雅严谨,明朝的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和徐祯卿,他们才思敏捷,才华横溢,诗词曲赋,样样精通,或长于绘画,或长于书法,或长于文理,是明朝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他们创作了很多著名的绘画、书法和诗词作品,并源渊流传。,二、画中有诗;,“中国画”,或称“国画”,是 20 世纪上半叶产生的名词。 它是对自唐宋元明清以来, 用毛笔、墨汁或特定的颜料在宣纸、绢等材料上的绘画,以及对这种传统绘画形式的称呼。,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质朴与浪漫, 是我国绘画艺术的源头。,两汉时期的绘画,如何去评价右边这幅帛画?说说你的看法。,内容充满珍禽异兽、神仙魔怪,色彩鲜艳,气势宏大;体现了浪漫、神秘又不失古拙的风格。,汉代主要是帛画和壁画。新的特点是:由于儒学在政治上开始占支配地位,对现实的理性思考日益体现在文学艺术作品中。但浪漫幻想主题依然十分流行,魏晋的凸显个性,佛教、道教的发展,崇尚气节的社会风气, 使这一时期的绘画凸显个性。顾恺之 “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成为中国古代的开创之作。,西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局部),唐朝的雍容华贵,唐代阎立本 步辇图,政治的统一、经济的繁荣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唐代的画家们创制法度,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盛唐气象。“中国画”的艺术形式逐渐成熟,中国画,1、中国画: 地位:是历史悠久的民族艺术形式 分类:以题材不同:分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画科。 表现技法上:有工笔与写意、勾勒与没骨、设色与墨笔等区别。 艺术风格上:分错彩镂金的工笔重彩画与讲究笔墨韵味、自然清新的水墨淡彩画两类,二、画中有诗,文人画,2、文人画 地位: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 特点:追求抒情写意风格; 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体现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 注重诗意,“画中有诗”,山水画,3、山水画: 地位:山水画作为独立的画科,出现于山水诗兴起的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中国画的精粹。 特点:以自然风景为主要的描绘内容 在题材上,特别讲究布局构图,突破时空限制; 在艺术风格上,注重用画面传达出主观情致与神韵,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4、人物画 、社会风俗画;清明上河图,王维诗意画 (苏轼称他“画中有诗”。以水墨画著称的王维被后世奉为文人画的鼻祖),宋元的山水花鸟,宋代重文轻 武的国策,理学的兴起使人们更注重内心的修养。画家从追求写实变为更加注重意境。山水画成为画家寄托思 绪情怀的方式。,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北宋李成晴峦萧寺图,清明上河图,元朝: 南方士人的郁闷心情更通过山水画来抒发出来。 元朝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朝代,给士人的感觉是凄凉、悲愤和无奈的,这样的情怀表现在绘画上就是郁闷的意境了。,元朝名画,明清的怪僻清新,由于地域、理念、师友等各种原因及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动荡,明清出现了一些风格奇特的画家。,一团和气图 明宪宗朱见深,清初八大山人朱耷安晚册之四。,郑板桥的兰竹图,思考: 中国画的基本特征?,中国画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表现,表现手法灵活、自由,在启迪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独立自主、不畏强暴等方面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三、金声玉振;,1、上古先秦时期的音乐;,黄帝至周代:诗、舞、乐三位一体的“乐”文化已经相当发达; 新石器早期:河南舞阳出土的距今约9000年的“骨笛”,七孔规制,有完整的七声音列。 战 国 时期: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距今2400年的青铜编钟,钟上铭文记载着上古乐理。,2、汉、唐时期的音乐;,秦汉:设立乐府机构收集民间歌曲和异域音乐,融合成新的音乐样式,有“相和歌”“清商三调” 东晋:形成清婉、细腻、柔美的南国“清商乐” 南北朝和隋唐: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民间音乐进入宫廷变为歌舞俗乐,总称燕乐,规模宏大。,3、明、清时期的音乐;,音乐:戏曲音乐繁荣; 器乐:形成古琴、琵琶、筝、三弦、唢呐、笛、箫等乐器独奏艺术门类; 名曲:琵琶曲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思考: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阶段特点。,1)上古先秦时期,以钟磬乐为代表的乐舞占据主流。,2)汉、唐时期,以歌舞大曲为代表的中古伎乐占据中心地位。,3)宋、元、明、清时期,以说唱、戏曲为主的近世俗乐得到迅速发展,宫廷歌舞渐趋衰落,戏曲则逐渐形成了在音乐中的中心地位。,1、宫廷舞蹈的发展历程 萌芽:青海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彩陶盆上,绘有古人扮作动物跳狩猎舞的形象。 产生:夏商已经产生了宫廷舞蹈。 发展:周代统治阶级制定出包括舞蹈形式在内的礼乐制度。汉代设乐府,采集整理民间乐舞以满足宫廷文化消费的需要,并把俗乐舞用于宫廷祭祀。 鼎盛:隋唐官办的乐舞机构有教坊司,梨园院,太常寺等,培训专业乐舞艺人.还吸收西域等乐舞。宋元宫廷队舞,继承了隋唐传统,在艺术上卓有成就。 衰落:明清宫廷舞蹈内容上多为帝王歌功颂德,形式上比较华丽工整,有一定的技巧性和艺术性。,四、宫廷舞和民间舞,2、民间舞蹈的发展历程 先 秦:诗经和楚辞中描写了周代中原及荆楚地区广泛流传的民间舞蹈形式。 两 汉:各地乐舞有了相应发展,出现歌舞繁荣的局面。 南北朝:敦煌石窟的西凉乐舞展示了“胡舞”的风范。 隋 唐:民间舞蹈的总体特征是各民族舞蹈艺术的大交流、大融合和大创造。 宋 朝:民间舞蹈兴盛,民间舞队活跃,有许多节目至今仍在民间流传。(武林旧事),思考:宫廷舞蹈和民间舞蹈的艺术特点?,五、戏曲,1、戏曲的发展历程,1)历史渊源: 2)初步形成: 3)元代:杂剧的兴盛。 4)明朝:传奇的繁荣。 5)清朝:京剧的出现和繁荣。,中国戏曲从原始的歌舞发展而来。与乐舞百戏、四方散乐、杂技歌舞有密切关系。,自宋代开始,曲子词、鼓子词、诸宫调等说唱形式发达起来,杂剧与南戏脱颖而出。,原始歌舞,歌舞俑,头饰,杂剧的兴盛,宋代时,适应市民生活的需要,产生了杂剧。 杂剧内容以滑稽讽刺为主,是中国最初的戏曲。 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成熟阶段,它反映的社会生活更加广泛、深入,许多作品大胆地抨击封建统治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和剥削,热情地歌颂了人民群众各种形式的抗争。,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奠基人, 代表作是窦娥冤,塑造了一个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下层妇女窦娥的生动形象。,“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王实甫西厢记等。,联系:元杂剧兴盛的原因?,元朝对艺人的保护政策; 因为科举制的停考,部分文人投身于民间艺术; 吸取前代的精华。,兴盛的原因:,元代后期 衰落的原因:,科举制的恢复; 元杂剧表演模式过于呆板僵化。,传奇的繁荣,宋元时期兴起于浙江温州一带的南戏,到明代发展成为传奇剧。,它内容通俗,长短不拘,比较活泼自由,在民间广泛流行。,四大声腔:海盐、余姚、弋阳、昆山。,昆山腔后来形成“水磨调”,成为明清曲牌联套体主腔。,汤显祖,明代传奇剧作大家,作品代表着典型的东方风格,被现代人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其中最出色的是牡丹亭,据说牡丹亭一出世,曾令西厢记减价。,京剧的繁荣,清乾隆末期四大徽班进北京后,于嘉庆 、道光年间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互相影响,逐渐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北京土语,逐渐融合发展。体现了京剧艺术形成中兼收并蓄的特点。 唱、念、做、打是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法,也是京剧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唱”指演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中的两大要素之一的 “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舞”。,特点: 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 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表演艺术将唱.念.做.打有机结合; 它的表演都有一定的程式.多采用虚拟性.抽象性的动作。,生,指一般男子,青年男子称小生; 勇武男子称武生;,旦,指一般妇女,大家闺秀称正旦,也叫青衣; 武勇妇女称武旦; 诙谐或邪恶的妇女称彩旦;,净,指品貌或性格特异的男子,丑,指诙谐或邪恶的男子 又称小花脸,擅长武艺的诙谐或邪恶的男子称武丑;,明代声腔,清代地方戏曲,思考:为什么戏曲产生之后能够取代乐舞,在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中占据主流地位?,1)戏曲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表现灵活.形式多样。 2)表演方式继承了音乐舞蹈以及传统百戏的诸多手段.因而受到民众的喜爱。 3)市民经济的发展.也为戏曲的完善和普及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4)统治者因个人喜好为基点的提倡.也起了一定的作用。,探究活动1:古代艺术发展的原因?,1)政治: 2)经济: 3)教育: 4)民族关系: 5)对外关系:,政策的宽松,统治者享受生活的追求。,封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民族融合,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探究活动2: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批判继承;创新发展。,1)对中国传统文化要加以珍惜、保护。 2)传统文化必须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3)让世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梳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脉络,春秋战国,汉代,唐代,宋代,元代,明清,春秋战国、汉、唐、宋、元、明清时期的主要文学体裁或成就。,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标志,一、诗的经典诗经,1、时间: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500年,共计305首诗歌。 2、内容: 风:是诗经精粹,民间歌谣:反映下层人民生活,也揭露阶级压迫和剥削。名篇:相鼠、伐檀硕鼠等。 雅:是周王朝王城所在地的诗歌;分为小雅和大雅两部分。名篇:生民、公刘、绵等。 颂:是国王和诸侯用于祭祀和重大典礼的乐歌,主要是对祖先和当权者功德的歌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三部分, 3、特点: 句式:四言诗体或间以杂言 语言:丰富多彩,音节和谐,艺才感染力极强 创作风格:现实主义 4、地位: 是中国最古老诗歌总集,对文学的发展影响深广,奠定了中国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 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1、楚辞: 产生:继诗经后,在公元前4世纪产生于南方楚国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屈原创造。 特点: 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感情奔放。 句中使用楚国方言,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更适于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意义:风骚并称,对后世文学产生巨大的影响。 2、伟大的诗人屈原: 屈原地位:战国时期楚国伟大政治家、外交家和思想家,是楚辞作者的杰出代表。 代表作品:政治抒情长诗:离骚。组诗:九歌想象丰富,文辞清婉.探索精神,九章大胆怀疑精神,天问描绘流放经历。 政治抱负:追求“美政”:即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变法图强,富国强兵; 离骚的地位 人们称楚辞体为“骚体”,文学史上常以“风”(诗经),“骚”并称;对后世文学产生巨大影响。,二、楚辞的魅力,1、特点:赋是从骚体诗演变而来的散文和韵文并用的文体。继承了先秦诸子散文巧文多智的特色。,三、汉赋的风采,3、东汉时期的赋 主要作家:班固、张衡。 风格变化:东汉后期长篇赋渐少,各种短篇赋兴起,摆脱了长篇赋文辞铺张的弊病,意境清新活泼。,2、西汉时期的赋 西汉早期:贾谊的吊屈原赋、鹏鸟赋等都借物抒怀,意境深沉; 汉武帝时:赋的创作走向全盛阶段。 艺术特征:以气势恢弘、词藻华美为主要特征。 主要代表: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等。 西汉后期:最著名的赋作家是扬雄。,1、繁荣原因 政经基础:国家统一,国力强盛,为诗歌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文化政策:开明开放的文化政策,科举制度的实行,“以诗取仕”的推动。 交流加强:各民族之间,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加强。 2、总体情况:数量多、内容广、流派多、体裁全。2300多诗人,5万多首诗歌。 3、代表人物: 盛唐时期“诗仙”李白:浪漫主义诗人。 “行路难”、“多歧路”抒发了他的怀才不遇的愤懑。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等透射出古典诗歌荡人心魄的浪漫情怀。 他被称为“诗仙”。 由盛转衰“诗圣”杜甫:现实主义诗人。 “三吏”“三别”笼罩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 七律秋兴八首、登高;五律春望、月夜凝重工整,对仗整饬,堪为律诗典范。 他被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四、李杜诗篇万口传,1、产生:由民间流行的长短句歌词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唐朝在民间已产生,宋朝辉煌。 2、发展: 唐朝五代:唐朝白居易,晚唐五代“花间派”词人、西蜀词人韦庄,南唐李煜。 北宋时期:词发展走向辉煌,是宋代文学的标志。 主要词牌:菩萨蛮、蝶恋花、念奴娇。 主要词人: 婉约派代表柳永:其词在宋元时代流传最广。 豪放派代表苏轼:对词发展贡献巨大,打破诗词界限,使词走向广阔社会人生。 南宋时期: 婉约派代表李清照:婉约派代表,其词蕴含对国家兴亡沉痛感慨。 豪放派代表张元干贺新郎梦绕神州路;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辛弃疾,豪放词派的集大成者。,五、宋代词苑,3、宋词兴盛原因 经济: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为词曲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阶级:市民阶层扩大,要求丰富娱乐生活,更适应了市井生活的需要。 政治:宋朝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际贸易实务模拟练习题(附答案)
- 医师定期考核临床模拟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 2025中小学教师入编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与答案
- 2025年《学前教育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湖南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
- 标准基础知识培训教材课件
- 2024年院感培训考核试题附答案
- 化验室专业知识培训简讯课件
- 上海某超级豪宅设计方案
- 呼吸机应用试题(附答案)
- 2025学校预防基孔肯雅热实施方案范文一
- (2025)汽车驾驶员(技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股东向公司借款协议书范本(2025版)
- 2025年人才发展常识试题及答案
- 肌肉骨骼疾病防治课件
- 2025年中国宁夏渔业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仓库过期物料管理办法
- 信访驻京人员管理办法
- 窗口服务礼仪培训大纲
- 2025年版三子女财产债务处理离婚协议书示范文本
- 餐饮店品牌授权使用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