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能强化练(三十五)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一、选择题1(2019广东揭阳模拟)佛教传入中国对儒学产生了巨大冲击,许多儒士激烈批判佛教,并支持政治上的灭佛运动,却没能阻断佛教的兴盛。到宋朝之后,儒士对佛教转向宽容,佛教却衰落了。这是因为()A儒学加强理论建设,适应时代要求B君主专制加强,儒学独尊地位巩固C商品经济发展,民众价值取向变化D佛教没有与时俱进,实现理论创新A依所学,隋唐以来“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开来,到了宋代,儒学家弘扬积极入世,关怀现实的儒学传统,吸收和融合佛教、道教思想,使儒学体系得到了丰富和更新,形成了“理学”,故A项正确;依所学,宋代出现了新兴儒学“理学”,“宋代儒士对佛教转向宽容,佛教却衰落了”,关键在于吸收了佛、道思想,形成了一套精密的思想体系,故B项错误;依所学,由于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民众价值取向追求世俗化,这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相违背,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儒学的发展,而不是突出佛教的发展与创新,故D项错误。2(2019山东青岛模拟)邹衍曾提出“五德终始”学说,用当时流行的“五行”学说解释历史的变迁和王朝的更替,认为历史是所谓“五德”相继更替、周而复始的循环。三国演义开宗明义写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A曲解了历史演进的客观规律B说明了历史按主观意志变化C印证了历史从低级向高级发展D反映了历史循环论的正确观点A材料强调的是一种历史循环论,这不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故A项正确;历史的发展有其客观的规律,并不是主观意志的产物,故B项错误;题干是历史循环论而不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故C项错误;历史循环论是一种错误的历史观,故D项错误。3据三国志记载,阮籍“才藻艳逸,而倜傥放荡,行己寡欲,以庄周为模则”。下列选项中能与阮籍的行为理念产生共鸣观点的是()A“存天理,灭人欲”B“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C“越名教而任自然”D“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C根据“以庄周为模则”可知阮籍崇尚道家思想。“存天理,灭人欲”是南宋理学家的观点,故A项错误;“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体现了儒家的历史担当和社会责任感,故B项错误;“越名教而任自然”体现了超越儒家伦理纲常、返回自然本真的精神,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故C项正确;“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体现了孟子的天命观,故D项错误。4朱熹说:“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佛说万理俱空,吾儒说万理俱实。”他认为“人心”和“理”是一体的,而佛教“人心”和“理”是分离的。这反映了朱熹()A主张人放弃一切欲望B吸收了佛教有益成分C倡导和谐的社会秩序 D反对佛教的禁欲主义D材料中朱熹认为“人心和理是一体的”,人心即人欲,因此朱熹并非主张人放弃一切欲望,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佛说万理俱空,吾儒说万理俱实”可知,佛和朱熹的儒是对立的,并未吸收有益成分,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讲述的是天理和人欲的关系,与倡导和谐的社会秩序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中朱熹认为饮食和美味分别是天理和人欲,而“人心”和“天理”一体的,佛教认为“人心”和“理”是分离的,因此体现了朱熹反对佛教的禁欲主义的主张,故D项正确。5(2019甘肃兰州模拟)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这说明()A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B西汉对儒学的推广和太学的兴办C“百家争鸣”时儒学成为主流学说D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A根据材料中注重道德文化修养和注重气节可以判断是指宋明理学,结合“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说明促进了儒学的发展,故A项正确;西汉儒学表现为“独尊儒术”,神化皇权,材料未体现,故B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错误;明清时期对宋明理学进行批判,故D项错误。6(2019云南昆明模拟)杜甫的地位在宋代得到极大提升,苏轼是这一过程中的关键人物,他曾说:“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这反映了宋代()A人物评价标准逐渐统一 B文学欣赏渐趋于世俗化C诗人地位由评论家决定 D理学思想影响人物评价D材料不能反映人物评价标准逐渐统一,故A项错误;材料也体现不了趋于世俗化,故B项错误;评论家决定诗人地位显然错误,故C项错误;理学强调气节,故对杜甫评价甚高,故D项正确。7下框为王守仁在其著作传习录全书卷一中说的话。这表明()“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故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之理;无孝亲之心,即无孝之理矣。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无忠君之心,即无忠之理矣。”A“心即理”构筑起陆王心学的体系B陆王心学没有冲破程朱理学藩篱C“性即理”成为陆王心学的根基D陆王心学承继程朱理学核心理念B“心即理”是陆王心学的思想,但这不能完全概括材料中王守仁说的话,片面,故A项错误;由材料中王守仁的话可知陆王心学依然强调忠君、孝亲的伦理纲常,说明陆王心学没有冲破程朱理学的藩篱,故B项正确;“心即理”是陆王心学的根基,故C项错误;程朱理学的核心理念是三纲五常,材料中陆王心学没有完全继承,故D项错误。8(2019广西南宁模拟)王守仁不待朝命而辞官,招致“擅离职守、非议朱熹等”攻击。他的弟子何心隐放弃科举,在乡尝试聚和宗党、合族共财的社会生活而被迫害致死,心学也屡为朝廷所禁。但到了明末,又恢复心学之地位。上述材料说明()A程朱理学与阳明心学本质不同B明朝政府放弃了控制思想观念C心学从反专制转变为维护专制D明朝政局变动影响了心学发展D程朱理学与阳明心学本质都是理学,故A项错误;材料“心学也屡为朝廷所禁”,明朝政府没有放弃控制思想观念,故B项错误;心学一开始就有利于维护专制,故C项错误;明末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不安,明朝政府“又恢复心学之地位”,利用心学维护专制统治,明朝政局变动影响了心学发展,故D项正确。9明末清初大儒吕留良(16291683)在阐发春秋大义时特别强调“华夷之分大于君臣之义”、“人与狄夷无君臣之分”的思想。下面解读合理的是()A其主要目的是批判君主专制B其思想是对清朝统治合法性的质疑C其思想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D“华夷之分”是狭隘民族主义的体现B据材料“华夷之分大于君臣之义,人与狄夷无君臣之分”,可知华夷之分要比批判君主专制还重要,故A项错误;据材料“明末清初”“华夷之分大于君臣之义”,“华”指汉族,“夷”指满族,“人与狄夷无君臣之分”可知否认清朝统治汉族的合法性,故B项正确;依所学,1718世纪启蒙思想产生并进入高潮,与材料中时间不相符,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对清朝统治合法性的质疑,而非突出狭隘民族主义,故D项错误。10(2019广东梅州模拟)李贽反对把孔子的言论绝对化和盲目迷信,在佛寺生活期间,他谈经读佛供奉孔子,由此可见,李贽并未绝对否定孔子及其思想。这在当时()A奠定了近代民主思想的基础B背离了儒家的思想C开启了经世致用之风D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D材料表明了李贽反对孔孟权威的一面,故A项错误;“背离了儒家”与材料“并未绝对否定孔子及其思想”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反对把孔子的言论绝对化和盲目迷信”,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反对把孔子的言论绝对化和盲目迷信”,反对孔孟的绝对权威,有利于摆脱传统儒家思想的禁锢以及人们思想的解放,故D项正确。11(2019陕西榆林模拟)黄宗羲认为,为臣者,是“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出而仕于君也,不以天下为事,则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这番话表明黄宗羲主张()A天下为主君为客B臣子要帮助国君管理人民C否定君主制存在的必要性D君臣关系应是完全平等的D天下为主君为客反映黄宗羲限制君主权力的主张,与材料强调“为臣者”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不仅反映出臣子要帮助国君管理人民,还反映了“为臣者”“出而仕于君也,不以天下为事,则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的身份和作用,故B项表述不全面,错误;材料仅体现了为臣者的作用和身份,没有体现其否定君主制存在的必要性,故C项错误;从材料为臣者是为天下服务,故“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可知反映了黄宗羲认为臣子与君主应是完全平等的关系,故D项正确。12(2019河北石家庄模拟)晚明时期,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民间社团在江南地区竞相兴起,成为反映当时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晚明时期会社简表名称地点描述匡社苏州王夫之与友人立志匡时救世 复社吴江黄宗羲等人訾毁时政,裁量公卿 岭南会馆苏州广州商人联乡谊,保商务,谋公益 讲学会无锡东椿书院组织学者面向大众,讲求实学 由表中信息可见当时()A文化政策开明,社会舆论较为自由B中小市镇大量兴起,出现反传统舆论C传统四民结构松动,社会分化加快D商品经济发展,经世致用思潮兴起D根据所学知识,明清时期统治者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政策,以“八股文”钳制人们的思想,况且材料图表中没有涉及文化政策和社会舆论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虽然出现了几个城市,但是不足以说明中小市镇大量兴起,材料强调的是实用之学,并未出现反传统舆论,故B项错误;四民结构是指士农工商四个阶层,材料仅涉及士商阶层,未提及农工,而且没有社会分化的相关信息,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晚明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发达,根据材料“王夫之与友人立志匡时救世”、“黄宗羲等人訾毁时政”、“广州商人联乡谊,保商务”、“东椿书院组织学者面向大众,讲求实学”可知,经世致用思潮兴起,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3(2019湖南长沙长郡中学月考)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这一思想体系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孟子梁惠王 材料二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地事天也,尤下之事上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新哲学的创立者必须建立一套包含宇宙论、伦理学和知识论的体系,以宇宙论解释宇宙的诞生,以伦理学讨论整个人类问题以及确立人生行事的价值,以知识论确定实然和应然知识的基础。这个新哲学叫做程朱理学。 张君励新儒家思想史(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归纳孟子对于“忠君”的看法。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思想有何变化?这种变化是为了适应何种政治需要?(3)根据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三中所述理学在“宇宙论”“伦理学”和“知识论”上的理论分别是什么?分析理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臣弑其君,可乎?”“未闻弑君也”,可知孟子反对臣子弑君,臣子应该忠于君主;据材料一“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可知如果君主不施行仁义,臣子可以诛杀君主。 第(2)问,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一“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和材料二“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地为臣而持载之”,结合董仲舒新儒学的史实可知,强调君权神授,主张君为臣纲。第二小问需要,结合新儒学的背景可知,董仲舒新儒学适应了西汉加强中央集权,强化大一统局面。 第(3)问,第一小问理论“宇宙论解释宇宙的诞生,以伦理学讨论整个人类问题以及确立人生行事的价值,以知识论确定实然和应然知识的基础”结合程朱理学的措施回答即可。第二小问影响,结合程朱理学的影响回答即可。答案(1)臣子应当忠于君主;臣子有权反抗独夫民贼。(2)变化:神化君权,强化忠君思想。需要:西汉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要求。(3)宇宙论:理是宇宙的本原。伦理学:三纲五常。知识论:格物致知、先知后行。 影响:巩固了中央集权君主专制;铸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压抑人性、扼杀自然欲求。(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14自西汉刘向开创列女传这一妇女传记著作体例之后,历朝历代正史中大都设立列女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古代主要朝代列女传人数统计简表(单位:人)内容朝代贤明忠勇仁义孝道才慧贞节节烈东汉2134525唐3107161713宋1346333元72234140明1152248300清1249488323100400(贤明:指品行端正,明察有识者。忠勇:指忠君报国,英勇赴难者。仁义:指仁爱睦亲,舍己为人者。孝道:指孝敬尊长者。才慧:指有才学技艺者。贞节、节烈:对女性独有的要求,节烈特指以死维护贞节者。)根据高世瑜历代列女传演变透视整理根据材料,提取两项关于中国传统社会女性地位和价值观念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对妇女的评价标准在宋代及之前忠勇、孝道、才慧类所占比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师能力考核试题(附含答案)
- 摄影艺术与技法课件
- 摄影基本知识培训心得
- 软件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
- 2025终止合同通知书
- 2025企业汽车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农业用地流转合同签订方式
- 搭配的学问课件
- 2025年9月版用工合同(合作协议书)范本(可规避风险)
- 澳门入籍面试题研究报告:不同行业背景下的职业素养考察
- 专业音响设备租赁合同
- 广东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养老护理员高级养老护理员评分记录表
- 学校食堂6T管理培训
- DZT0181-1997水文测井工作规范
- 腰椎间盘突出症课件(共100张课件)
- 《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总汇-3-6年级(电子表格完美打印版)
- 涂装设备生产项目数字化转型方案
- 第五章 第二节 罪犯的权利
- 光伏发电技术项目投标书(技术标)
- (正式版)HGT 6276-2024 双酚F型环氧树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