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继承与文化发展.ppt_第1页
文化的继承与文化发展.ppt_第2页
文化的继承与文化发展.ppt_第3页
文化的继承与文化发展.ppt_第4页
文化的继承与文化发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与文化发展,传统文化,含义,传统习俗,建筑,艺术,思想,特点,影响,态度,继承性,相对稳定性,鲜明民族性,形成、保留、具有,(作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顺应变迁,满足人民 积极作用,一成不变 消极作用,含义,成因,影响,继承与发展,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影响文化发展,社会制度,科技,思想运动,教育,继承是前提,发展是要求,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一、传统文化的继承 1、是什么传统文化的含义和特点 (1)含义: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2)传统文化的表现,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3)特点(基本特征): 继承性。 A.传统习俗的继承: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B.传统建筑的继承: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C.传统文艺的继承: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D.传统思想的继承:对如今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有些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被赋予新的内涵。 鲜明的民族性。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2、为什么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 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 (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传统思想对今天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今天仍能激起人们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双重性)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做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正确对待的意义: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个人才能自由全面发展,民族、国家才能兴旺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步 。,温馨提示 (1)相对稳定性是从纵向的角度及历史的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由过去到现在具有历史继承性; (2)鲜明的民族性是从横向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同之处。 二者侧重点不同。,3怎么办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1)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具体要求: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3)既要继承,又要发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在实践基础上加经创新,不断推进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 (4)必须反对两种错误态度:一是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二是全盘肯定的守旧主义和保守主义。( 借鉴外来优秀文化,融入时代精神,在实践基础上加以创新。),4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1)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先后两个过程) (2)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继承对传统文化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 (3)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这就是文化传承。 (4)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5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1)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继承,这就是文化传承。 (2)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3)在实践中加以创新。要积极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汲取养分,在创造中继承,在推陈中出新,创造出既具有时代精神,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6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社会制度的更替影响文化发展)、(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社会矛盾运动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是根本性的) (2)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4)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拓展:生产方式、经济水平、政治制度、科技进步、思想运动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2013广东汕尾一模)30.近100年的发展实践证明,辛亥革命作为一次革命运动和重大政治事件,影响了整个20世纪中国的历史进程,也带来了20世纪中国的思想大解放。这表明 A文化创新促进社会实践发展和民族文化繁荣 B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推动社会发展 C社会制度的变革能够有力地促进文化的进步 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必然要求和前进动力,C,7、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2)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3)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养上始终扮演重要的角色。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4)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5)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修改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2013北京卷25题)为了保护和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西太平鼓”,北京有些中小学将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纳入学校教育。这表明( ) A.教育的基本功能发生了改变 B.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 C.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木动力 D.教育是文化交流融合的主要途径,B,提示 (1)区分文化继承与文化传播 文化继承主要是文化纵向积累的过程,侧重于本民族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文化传播主要是侧重于文化横向积累的过程,侧重于不同民族的交流、借鉴和融合。 (2)文化继承不等于文化传承 文化传承是指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可见,文化传承包括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两个方面。,温馨提示 文化的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文化的发展也不是对旧文化的完全否定。文化的发展是指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对文化有所淘汰、有所发扬,是克服传统文化里面的糟粕又保留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曲折性的上升、前进。,简要归纳,1、(2013山东卷31题)(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民族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五岳独尊”的泰山、“水墨落纸如雨入沙”的宣纸、“功深熔琢,气无烟火”的昆曲许许多多的文化遗产带着历史的体温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 文化遗产可以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但有些地方开发方式单一,缺乏特色;有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打着“保护”的旗号过度开发,使其在“保护”中慢慢失去体温,失去未来。 运用文化传承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的理解。(8分),答: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使我们成为我们”。 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使我们在文化发展中保持正确方向。,2、2012安徽卷 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某网站开设“思想道德论坛”,引起网友关注。论坛中呈现的以下话题引发了同学们热议,请你参与探究。 网友心声 践行道德不止步 追求完美无止境 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近年来,安徽好人和道德模范已成为引领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的指向标,成为道德建设中引起广泛关注的“安徽现象”。超越感动,弘扬美德,争做先进人物的“粉丝”是网友们的共同心声。 问题:请你从文化传承和思想道德建设的角度,回应“网友心声”。,答案 (1)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并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2)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要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引领社会风尚。 (3)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4)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作贡献。,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发挥道德模范的作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等知识,要求从文化传承和思想道德建设两个角度作答。 从文化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