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2课礼记二则虽有嘉肴【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如“虽”“弗”“教学相长”等。2.诵读课文,疏通文意,体会“教学相长”的道理。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中重视实践,付诸行动,“教学相长”。【情境导入】 同学们,通过教和学,学的人可以获得进步,教的人也可以得到提高。教和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教学相长。这在礼记学记中就已经有阐述。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虽有嘉肴,进一步领悟“教学相长”的道理。【新课解读】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反复朗读课文,熟读成诵。2.结合课下注释,把握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疏通文意。(1)虽有嘉肴:虽,即使。嘉肴,美味的鱼、肉之类的熟食。(2)虽有至道:至道,最好的道理。至,达到极点的。(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是故,所以。(4)教然后知困:困,困惑。(5)然后能自反也:自反,自我反思。(6)然后能自强也:自强,自己努力向上。(7)学学半:前一个“学”,同“敩”,教导。后一个“学”,学习。3.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的大体意思。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好。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困惑。知道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困惑,然后就能自己努力向上。所以说:教和学互相促进。兑命篇说“教育别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二、研讨释疑探究文意1.本文论述了哪两者之间的关系?说明了什么道理?明确:教和学的关系。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2.文章是怎样论证观点的?请结合相关语句分析。明确:文章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然后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3.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明确:类比论证。4.请你具体说说为什么“教学相长”。明确:因为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思;教学以后就会知道困惑,知道困惑,然后就能自己努力向上。所以说:教和学互相促进。三、深入文本学后品味1.这篇课文对你有怎样的启发?明确:教和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提高。2.你认为怎样才能做到“教学相长”?明确:在课堂学习中认真听讲的同时,积极和老师交流,和老师共同进步。四、拓展延伸请你说几句教学相长的名言。明确: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陶行知先生既没有进步,学生也就难有进步了。这也是教学分离的流弊。那好的先生就不是这样,他必定一方面指导学生,一方面研究学问。陶行知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叶圣陶要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生活,把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把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把教学活动还原为儿童的生命活动。杨再隋附板书设计:大道之行也【教学目标】1.掌握“与”“亲”“独”“其”等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2.抓住“天下为公”这个关键词理清课文的层次。3.了解“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情境导入】同学们,我们一起背诵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人生活状况的一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理想社会的生活图景。其实早在战国末年礼记中也有类似的理想社会的画卷。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新课解读】一、阅读课文疏通文意1.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读出停顿和语气节奏。要求学生在听读过程中标出停顿及疑难字音。2.学生自由朗读:(1)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2)结合课文注释,利用工具书,疏解文意,并勾画出重点词句及提出疑难字词句。(3)小组内解决疑难,同桌相互提问文中的重点词语解释及句子翻译。3.应掌握的重点句子如下:(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2)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译文: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使壮年人能为社会效力,使孩子能健康成长。(3)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译文:因此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作乱害人的事也不会发生。4.全班解决小组提出的疑难问题,并翻译课文,教师适当点拨。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1)学生划分层次,概括层意。(2)小组讨论,交流明确:第一层:“大道之行也讲信修睦”,这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大道之行也”总述,以下分述:“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这一层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故人不独亲其亲废疾者皆有所养”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 “男有分,女有归”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为己”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这一层是全文的总括。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大道”“大同”各是什么意思? 讨论明确:大道: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大同:指理想社会。2.作者描述的“大同”社会有何特点?明确:(1)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 (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3.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明确:“大同”社会是夏以前的社会形态,过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为大同”的说法,由此“大同”社会是以“五帝之世”的传说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模式,孔子的原意是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孔子“大同”理想社会源于“五帝之世”同时又高于“五帝之世”。 四、拓展延伸“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讨论明确: “世外桃源”的境界显然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 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由此还可以推知“矜、寡、孤、独、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妇产护理期末练习题附参考答案详解【典型题】
- 教师招聘之《中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训练试卷含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2025年度第一批工作人员公开招聘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江门市法院系统招聘劳动合同制审判辅助人员(4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2025事业单位联考考试彩蛋押题附答案详解(综合卷)
- 2025年电工测试卷附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专项训练试卷 教育政策冲刺押题
- 2025年小学必考英语试卷及答案
- 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考前冲刺练习试题附参考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平安银行厦门市海沧区2025秋招笔试行测高频题及答案
- 2025心肺复苏课件
- 2025年资源共享授权合同
-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 社交心理在网络营销中的实战运用
- 2025年少先队应知应会知识考试题库
- 2025年宁波农商发展集团限公司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蜀道集团招聘笔试
- 历年全国普通话考试真题50套
- 2024年社区警务规范考试题库
- 农业测绘技术服务方案
- 2025年上海市高考语文专项复习:识记背诵默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