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根达来至正蓝旗铁路汇报.ppt_第1页
桑根达来至正蓝旗铁路汇报.ppt_第2页
桑根达来至正蓝旗铁路汇报.ppt_第3页
桑根达来至正蓝旗铁路汇报.ppt_第4页
桑根达来至正蓝旗铁路汇报.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建桑根达来至正蓝旗铁路工程,土地复垦方案,内蒙古申科国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2007年11月,(一)项目概况,1.1 项目简介 1.2 项目所在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概况 1.3 项目区内土地利用现状,1.1项目简介,地理位置:新建项目地处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起自集通铁路桑根达来北站,终至正蓝旗站,其中包括桑根达来北、巴彦诺尔、阿都呼都格、侍郎城、正蓝旗五个车站,正线长度55.665公里。 线路走向:新建铁路起自桑锡铁路的桑根达来北站,向东南方向延伸,于DK2+604上跨集通铁路,之后于DK5+423处与呼海大通道立交。线路随后转向正南方向,从巴彦诺尔湖左侧通过,穿过正蓝旗北侧垭口,跨过闪电河、304省道,到达本线终点正蓝旗,路线为南北走向。,1.2 项目所在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概况,气象及河流水系:锡林郭勒盟地处中纬度内陆西风带,属中温带半干旱、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气温回升迅速、风多风大、雨量少;夏季凉爽多雨,雨量变率较大;秋季天气凉爽,多晴朗天气,风力不大,气温稳定;冬季漫长严寒,总降雪量一般10-20毫米。年平均气温0-3,年降雨量200-350毫米,年蒸发量1500-2700毫米。日照时数2900小时以上,最高达3200小时。本线路途径滦河水系的闪电河,发源于河北省丰宁县,流经正蓝旗进入多伦县汇入滦河,平均流速0.16米/秒,流量为0.2-0.6立方米/秒。因受沽源水库控制,除汛期稍有流量外,干旱季节时河水断流。,1.2 项目所在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概况,地形地貌:线路通过三个地貌单元。新建桑根达来北站(DKO+000)至阿都呼都格站以北(DK34+250)为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漠南缘;阿都呼都格站南侧(DK34+250)至闪电河北缘(DK48+050)为丘陵;DK48+050-DK55+665段经过的是草甸草地,属闪电河冲洪积平原和阶地。 土壤及植被:正蓝旗的地带性土壤为栗钙土,非地带性土壤有风沙土、草甸土、沼泽土等。正蓝旗的植物区系地理成份以蒙古草原成份和广泛的中亚东部草原成份为主,植物种类丰富。,1.2 项目所在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概况,社会经济概况:新建的桑蓝铁路位于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沿线行经主要乡镇有桑根达来苏木、上都音高勒苏木。沿线地区人口稀疏,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多民族聚集的地区。本地区以牧业为主。畜种结构以牛和羊为主,现有地方畜种有:蒙古牛、蒙古马、蒙古羊、双峰驼,地方良种扎格斯台牛、上都河马。 正蓝旗经济不发达,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以畜牧业为主,属国家级贫困旗。正蓝旗被内蒙古自治区列为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煤、电、路”三大项工程的重点开发区,正蓝电厂第一期工程已经开工建设,将成为“煤、电、路”工程的龙头项目。,1.3 项目区内土地利用现状,新建桑根达来至正蓝旗铁路工程征地933.6529公顷,其中:农用地930.0191公顷,包括:耕地10.7836公顷,林地7.9995 公顷,牧草地908.6729公顷,其他农用地2.5631公顷;建设用地3.6公顷;未利用地0.0338公顷。 项目临时占地面积为43.30公顷,其中牧草地11.40公顷,未利用土地31.90公顷。,(二)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2.1 拟破坏土地的预测 2.2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2.3 土地复垦可行性评价,2.1 拟破坏土地的预测,铁路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线路较长,施工期对土地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桥涵施工、取土场和填筑路基等土石方工程均会对土地造成不利影响。从总体而言新建铁路对土地的破坏主要表现为挖损、压占。其中弃土场、施工便道及取土便道、施工场地破坏土地类型为主要为压占,取土场和料场全部造成土地挖损。采用多因素分析法对破坏土地程度进行预测,本铁路的建设共计破坏土地面积为100.37公顷,其中轻度破坏土地面积40.00公顷,中度破坏土地面积6.80公顷,重度破坏土地面积53.57公顷。,2.2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2.2.1 对景观的影响 2.2.2 对野生动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2.2.3 对土壤和植被的影响 2.2.4 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2.2.5 对地表水的影响 2.2.6 对声环境、空气环境及水环境的影响,2.2.1 对景观的影响,在建设期,路基施工中的高填深挖、路基的取土、弃土、桥涵施工以及铁路通过林地砍伐树木、铲除地表植被等一系列施工活动,破坏了铁路沿线自然环境,形成大量的裸露路基边坡、取土场、弃土场、废弃地等一些劣质景观,将严重影响铁路沿线自然景观生态,造成与周围自然景观不协调,而且难以恢复的人为景观。 在运营期,建成的铁路对原有的景观生态系统进行分割和破碎,造成景观生态系统在空间上的非连续性,对原有的景观生态产生影响。,2.2.2 对野生动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本段铁路施工活动对动植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铁路施工期间永久及临时占地区域内地表植被破坏和动物栖息,但铁路沿线植物多为常见种,大型哺乳动物稀少,现有常见的野生动物多为啮齿类动物、鸟类和一些昆虫等,没有国家及地方保护的濒危珍稀物种,铁路施工不会造成沿线地区物种的消失。 随着铁路投入营运,铁路两侧进行植被恢复及绿化工程,使区域内植物物种多样性增加,改善区域植物生存环境,增加区域植被覆盖率,使铁路两侧一定范围内的生态环境向良好的方向转化。铁路建设对鸟类及其它野生动物通过的影响不大。,2.2.3 对土壤和植被的影响,铁路施工过程中对草原的破坏方式有:施工路基工程的开挖、填筑、取土、弃土,施工车辆的碾压、施工人员的践踏,临时房屋的修建等。由于填挖大量土方,自然土壤结构受到破坏,改变土壤质地。草原和沙地植被被破坏后,使地表裸露,地面风速增大,土壤中粘粒和有机成分被吹走,从而加速了土壤的风蚀沙化过程。 铁路运营后,沿线车站附近,人为活动将会增加,并随之修建铁路或增加草原路、建设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并形成居民点。这些将会占用和破坏草地,并使居民点附近的草场退化。,2.2.4 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施工期铁路除永久占用土地外,还临时占用部分土地,包括建设施工便道及取土便道、临时工棚、房屋、料场等。由于这些土地的临时占用,对新建铁路沿线的土地利用产生影响,并临时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影响了这些土地原有的利用功能,使沿线地区牧业生产受到暂时影响。,2.2.5 对地表水的影响,施工期对沿线地区地表水的影响主要是施工过程中各类施工机械产生的含油污水和施工人员排放的生活污水对沿线地区地表水的影响。施工期间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若不加强管理,直接排入河道会污染水体,影响地表水环境质量。 运营期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建成的铁路工程对地表水体的影响及沿线站场等废水排放的影响。,2.2.6 对声环境、空气环境及水环境的影响,铁路施工期,常用的施工机械主要有发电机、挖掘机、推土机、平地机、压路机、装载机、吊车、运输车辆等。 施工噪声的影响仅限于施工期,施工结束后这种影响即消失,且施工噪声具有间歇性或偶发性的特点,若在居民点附近夜间停止施工,则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严重。,2.3 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新建铁路的土地适宜性评价一方面要为确定土地的适宜性用途服务,还要为保护铁路安全运行服务,其影响因素较多,故采用多因素综合分析法对破坏土地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参评因素主要为地形坡度、土壤条件、污染现状、地表标高、区位条件及外部条件等。,土地复垦评价结果,(三)预防控制与复垦措施,3.1预防控制措施 (1)对可供筑路基的土源取土场地采取集中取土,对少量的取土可就近取土设计。 (2)在铁路建设中,路基土石方工程所占比重较大,所需劳力和机械设备较多,为节约土地,利用弃土移挖作填,减少运距是一项减少破坏土地的有效措施。 (3)对征用地界外的取土场,边坡保持一定的坡度,不至造成坍塌,取土面大致整平。 (4)铁路绿化的目的是为巩固路基,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吸收噪音,美化路容,维护生态平衡,改善周边环境。,3.2 土地复垦工程技术措施,根据新建桑根达来至正蓝旗铁路工程所跨区域的自然地理状况调查及植物分布状况分析: 取土场复垦区:采取的工程技术措施为在取土前进行表土及耕作层土壤的剥离,就近堆放在取土场边缘,以备取土场进行复垦时覆土之用。取土后形成的高陡边坡,按稳定的边坡坡率进行边坡整修,回填土石与表土覆盖,压实、修建周边挡土围埂等工程措施。 弃土场复垦区:由于弃土场布置在路线两侧的低洼地带,在工程结束后对施工产生的弃渣、弃土进行掩埋、土地平整、覆盖表土、改良土壤后恢复植被种植。,3.2 土地复垦工程技术措施,施工便道及取土便道复垦区:路面及时进行清理后,深翻土地并平整和覆盖表土、改良土壤等工程技术措施。 料场复垦区:由于采料开挖地面,损坏地表植被,在工程结束后对其进行土地复垦,采取的工程措施为取料后形成的高陡边坡,按稳定的边坡坡率进行边坡整修,底层回填废弃土石与表土覆盖,压实后修建周边挡土围埂等。 施工场地:包括拌和场、临时工棚及材料堆积场,工程措施为把场地内的生活垃圾、废弃物运往就近的取土场填埋、深翻施工场地、土地平整、改良土壤等工程措施。,(四)土地复垦工程设计及工程量测算,本项目土地复垦方案要确定复垦对象的设计范围、类型、复垦面积、复垦土地利目标与方向、主体工程复垦的具体方案等。 4.1 复垦工程设计 4.1.1 取土场和料场复垦工程设计 4.1.2 弃土场复垦工程设计 4.1.3 施工便道及取土便道复垦工程设计 4.1.4 施工场地复垦工程设计 4.2 工程量测算,4.1.1 取土场和料场复垦工程设计,(1)削坡 为防止水土流失对取土、石料时采取削坡措施,将边坡削成1:2的缓坡。取土场削坡工程量为59510立方米,料场削坡工程量为1640立方米。 (2)土地平整及表土回填 把取土、石料前的剥离表土和路基施工的弃土,分层覆盖在平整后的取土场和料场地坡面及坑底。取土场土地平整量147196立方米,覆表土量157710立方米;料场土地平整量3000立方米,覆表土量3000立方米。 (3)土壤改良 对平整后的取土场和采料场使用有机肥,加强土层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表层结构。坑底种植能加速土壤热化的适宜浑善达克沙地生长的的生物肥料羊草、沙打旺,边坡种植灌木,选择的树种为柠条。,(4)取土场和料场周边挡水围埂设计,沿取土、取砂边界设置蓄水型挡水围埂,既有利于边坡稳定,拦蓄的径流还可以为平台植物恢复提供水分条件。 挡水围埂的设计标准按防御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计算。设计围埂位于取土边坡顶以外3米处。设计截水沟蓄水深度为0.2米,安全超高O.2米,挡水围埂总高度为0.4米,挡水围埂顶宽取O.4米,内外边坡均为1:1。取土场修建挡水围埂工程量为4138立方米。料场修建挡水围埂工程量为131.2立方米。,4.1.2 弃土场复垦工程设计,(1)修建挡土围堰 为了有利于堆放弃土、弃渣对弃土场采取先拦后弃,即在弃土场外围先修土质挡土围堰,然后在围堰内排土。设计围堰高1.0米,顶宽为0.8米,内外坡比均为1:1。为使边坡土体稳定,围堰与边坡之间留1.5米的水平段。围堰顶部及边坡需种草防护。 (2)土地平整措施及覆土措施 在弃土场复垦前要对其进行整平,具体做法是:使用推土机或整平机平整土地,为减少工程量弃土场根据堆土现状分块平整。设计取土场边角最大为25。土地平整工程量为19040立方米。 弃土场的组成物料不利于植物生长,因此为了尽快恢复弃土场的植被,弃土场土地复垦必须采取覆土措施。覆土来源为原路基与弃土场剥离的表土,覆土厚度O.30米,覆土量为20400立方米。,4.1.3 施工便道复垦工程设计,新建桑根达来至正蓝旗铁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公路施工过程中共修建临时施工便道及取土便道55公里。施工结束后,对施工便道路面及时进行清理、土地平整和覆盖路基与施工便道及取土便道剥离的表土。首先种植具有固氮作用的黄花苜蓿,加快土壤熟化。土地平整量96250立方米, 覆表土量115500立方米。,4.1.4 施工场地复垦工程设计,施工结束后,工程废弃物运往附近的取土场填埋,对拌和场用地,用推土机进行翻松、填凹,再把路基剥离的表土回填至翻松、填凹后的施工场地,全面平整后种植牧草。土地平整量为3750立方米,覆盖表土量为4500立方米。由于施工车辆和施工人员践踏使土壤结构发生变化,须对破坏的土壤进行改良,种植能加速土壤热化的生物肥料沙打旺。,4.2 工程量测算,新建桑根达来至正蓝旗铁路工程取土场和料场的土地复垦工程量包括削坡工程、土地平整工程、表土覆盖工程、周边挡水围堰工程及植树种草工程等;弃土场工程量包括土地平整、表土覆盖、种草措施等;施工便道工程量包括土地平整、表土覆盖、种草措施等;施工场地土地复垦工程量包括土地平整工程、覆盖表土工程及植被恢复工程,共计动用土方量635765.20立方米;播撒羊草草籽288.96千克、沙生冰草草籽769.34千克、黄花苜蓿草籽44.20千克、沙打旺22.50千克;栽种柠条40695株。,(五) 土地复垦投资概算测算,新建桑根达来至正蓝旗铁路工程土地复垦概算总投资为2167637.15元,亩均投资1439.76元,即每公顷投资为21596.46元。,(六) 土地复垦效益分析,土地复垦效益主要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 通过对项目区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建设,使占有和破坏的土地得到恢复,最终恢复了土地的生产力,建立成了人工与自然复合的高效草原生态系统,形成新的人工和自然草地景观。,(七) 土地复垦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