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孝悌之义论高觉新的悲剧人生.doc_第1页
从孝悌之义论高觉新的悲剧人生.doc_第2页
从孝悌之义论高觉新的悲剧人生.doc_第3页
从孝悌之义论高觉新的悲剧人生.doc_第4页
从孝悌之义论高觉新的悲剧人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毕 业 论 文题 目: 从孝悌之义论高觉新的悲剧人生 入 学 年 月_姓 名_学 号_专 业_联 系 方 式_学 习 中 心_指 导 教 师_完成时间_年_月_日目 录中文摘要和关键词3前言4一、传统“孝悌之义”的伦理观念4二、高觉新的“孝悌之义”解读5三、高觉新“孝悌之义”的悲剧性分析6四、高觉新悲剧人生的社会影响8参考文献9致谢9摘 要从“长房长孙”、“孝”和“长兄如父”的文化视角对高觉新的人生悲剧进行深入的分析,其人生悲剧的根本原因不是他“长房长孙”的家庭地位,不是他性格的懦弱,而是他的心中有着孝悌之义的伦理观念。他处在五四时期家庭伦理关系和新旧交替时期,思想是复杂的。在家庭里,面对父母,他必须要“孝顺”;面对弟妹时,他必须“长兄如父”。他尽了“孝”与“长兄如父”的责任,遵守了所谓的孝悌之义。其实他也想追求自己的幸福,但他为了父母和弟妹而放弃了,所以才会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如此艰难,具有悲剧的意义。关键词高觉新 孝悌之义 悲剧人生在高家这个大家庭里,高觉新是与众不同的,他所承受的比其它人要多。他善良、孝顺、爱护弟妹,虽然上了新式学堂,接受过新式的教育,但在他的身上有着极其严重的封建传统思想。在封建的高家里,他严格遵守所谓的“孝悌之义”,对父母所说过的话一律照办,父母去世后,他在高家委曲求全,保护弟妹。正是他遵守了“孝悌之义”的伦理道德,自己却因此失去了幸福,本文将解释孝悌之义对高觉新悲剧人生的影响。一、传统“孝悌之义”的伦理观念孝悌之义的意思是孝敬父母,关心和爱护兄弟姐妹。所谓“孝悌”,指的是善事父母,因为孝的本质就是子女对父母的敬顺。儒家认为孝是各种道德规范的根本,是人人必须要遵守的,贯穿于人的行为始终,从侍奉顺从父母,到治国安邦,从君主到平民都离不开孝。孝可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瞻仰父母。论语为证中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第二,敬重双亲。论语为证中说:“.至于犬马,皆有能养,不敬,何以别呼”?第三,以爱心愉悦老人。礼记内则中说:“孝之养老也,乐其心”。第四,规劝父母错误言行。礼记坊记中说:“从命不忿,微谏不倦”。第五,不做有损父母声誉的事。论语为政中说:“孟懿问孝,子曰:无为”。第六,不做所谓的有损父母所给予的躯体健康的事。孟子离娄下中说:“不顾父母之养.好勇斗狠.不孝也”等。“悌”主要指尊敬兄长,弟兄相亲。左转昭公二十六年中说:“兄爱而友,弟孝而顺”。孝与悌相联系,是为适应古代家庭宗法制度提出来的。儒家视“孝悌”为“仁”的根本,从现实意义上讲,孝敬父母和尊敬兄长则属于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之一。我国是礼仪大国,有着几千年来的文化精华。在古时,特别是儒家,可以说是是封建思想的的代表,虽然很多封建统治者用孔孟子道来治理天下,用来规范人们的思想道德,让人们懂得所谓的礼义廉耻,以达到教化百姓,以此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封建社会的君主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来达到统治国家,君临天下的目的。同样的,在封建家庭里,也存在着等级思想,即在家里同样要遵守封建家长的的命令,这就是所谓的“孝悌之义”。不能否认,封建礼仪有很多子女孝顺父母和兄弟和睦的例子。三字经有曰: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1所以,在封建礼教中,孝悌之义才是正统。而现在,用孝悌之义同样可以得到认可。 一个人真正地成为社会一分子的时候,责任作为一份成年礼物不知不觉地卸落在他身上。洪战辉,家住周口市西华县东夏镇洪庄村,是湖南怀化学院的一名大学生。在11岁那年家庭突发重大变故:父亲疯了,亲妹妹死了,父亲又捡回了一个遗弃的女婴,母亲和弟弟也相继出走,洪战辉稚嫩的肩膀上过早地压上了生活的重担。13岁时他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高中时就把这个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妹妹带在身边,一边读书一边照顾年幼的妹妹,靠做点小生意和打零工来维持生活,并把妹妹带到自己上大学的异地上学,如今已整整照顾了12年!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弱小的孩子担起了责任,就要撑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学会友善、勇敢和坚强。生活让他过早地开始收获,但由此从男孩变成了苦难打不到的男子汉,在贫困中求学,在艰难中自强。今天,他仍文弱,但精神上他从来是强者!二、高觉新的“孝悌之义”解读高觉新的性格集中体现了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以孔子的仁学思想为主体构成的把整套“礼”的血缘实质性的定为“孝悌之义”。觉新的父母早逝,只剩下继母周氏和弟妹相依为命。在高家,我们可以这样分析:周氏不是父亲的原配夫人且软弱可欺,而觉民、觉慧、淑华年纪尚小,在高家是不受重视的。父母早逝,觉新不得不承担起长兄如父的责任,于是“便有许多有形和无形的箭向他射来”,刚开始的时候,“当的他愤怒,他奋斗,他以为他的行为是正。然而奋斗的结果只给他招来了更多的烦恼和更多的敌人”。他在斗争中疲惫,相反争斗也毫无结果,于是他选择了敷衍家人,“他牺牲了一部分时间去讨他们的欢心,只是为了想过几天安静的生活。”他度日如年,把自己的前程和理想抛弃,直到有了自己的孩子他才有了希望,但是他仍不能够停下休息,还要继续同他们周旋。“许多有形和无形的剑开始向他射来,他躲开了一些,但也有一些射到了他的身上”,为了减少与长辈们的冲突,他采取“作揖主义”和“不抵抗主义”进行妥协,这也是他的无奈之举。人可以有许多种活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为自己自私的活着和为别人无私的活着。我想高觉新可能选择了后者,为了弟妹而活着。父母早逝、弟妹年幼,为了使弟妹在高家拥有一席之地,他不得不委曲求全,时时处处向封建家长们妥协。高觉新做出了许多令人难以理解的事情,但这都是他经过慎重考虑,顾全大局的结果。高觉新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无一不是源于长房长孙所谓的“责任”,从小的方面来说,即上敬父母,下爱弟妹。在那样的年代里,要想在那样的环境条件下,他真正的责任是为了保全弟妹,使弟妹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高觉新自幼生活在一个封建大家庭,受到过封建伦理道德的教育,封建道德意识在他的思想意识中已经根深蒂固。他遵循所谓的“孝”,即: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2封建社会所谓的“孝”,是要求子女无条件地顺从父母的意愿,哪怕受再多的委屈也是理所当然的。“长兄如父”在封建社会中也是一种伦理观念,在年幼的弟妹面前,他所承担起照顾弟妹的责任也是理所当然的。在高家,高举新并不觉得自己是被寄予厚望的“长房长孙”,他只认为自己是大房的“长子”。在老太爷和父母面前,他必须要“孝”,父母死后,他必须承担起“长兄如父”的责任,为在这个处处充满争斗的家庭里,他为了保全弟妹,不得不与封建家长们敷衍,向他们妥协,从而走向自己的人生悲剧。看见他的人都说他日后会有很大的成就。母亲也很满意有这样一个“宁馨儿”。3本有着美好的理想和大好的前程,但却在吃人的礼教面前屈服了。但父亲说给他订一门亲时,他“只是点头表示愿意顺从父亲的话,可是后来他回到自己的房里,关上门倒在床上用铺盖蒙着头哭,为了他破灭了的幻梦而哭”。他遵循父亲的意愿做了孝子,父母去世后,他又承担了“长兄如父”的责任,因为在他眼里“长兄如父”是封建伦理道德中“孝道”的延伸。三、高觉新“孝悌之义”的悲剧性分析首先,在高觉新的内心深处,他对封建家族制度是厌恶的,他对其中的一些事有着深刻的认识,他对充满罪恶的礼教是深恶痛绝的。在外人看来,高家是书香世家,以诗礼传家,但实际上却是互相争斗、荒唐无比的。在整个高家:高老太爷时“封建家长”,他冷酷无情,年过六十却娶了一个年纪轻轻的陈姨太,并与其生育了一个儿子;高克定典当家里的东西,甚至包括妻子的首饰在外任意挥霍;其它房里的女人更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勾心斗角.这些封建统治者不注意自己的行为,但却蛮横地用所谓的封建礼教来压制别人,压制一切新生的事物。他们压制人性,甚至不惜以牺牲年轻人为代价:梅、瑞珏、婉儿等青年女性的悲惨命运,无一不是老太爷专横、封建家长的专制、封建礼教、封建迷信毒害的结果。在小说中,高觉新对他们表示同情,但也有着无奈,因为他明知她们悲惨的命运却无能为力,并为此而深深地自责。在这个封建大家庭中,高觉新“有一个新的发现,他看见了这个绅士家庭的另一个面目。在和平的、爱的表面下,他看到了仇恨和斗争,而且他自己也就成了人们攻击的对象”。其次,高觉新也是一个接受了新思想的青年,与高家的封建势力并不一样。他在洋学堂受到了新的思想和先进文化的影响,并时刻向往着新的思想和文化,当他在中学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时,还希望自己能够留学深造。他同意弟妹们去新式学堂上学,允许他们参加各种活动,并与弟弟们共同阅读新青年等进步杂志,渴望接受新思想、新事物。与此同时,高觉新是一个善良和富于同情心的人,他对梅表妹、妻子瑞珏、弟妹都是深爱的,尽自己的一切力量去保护他们,是他们免受伤害。甚至对下人,他也是充满善意的,从不曾想过伤害他们。这也是他性格中的善良,正是有人利用了这种善良,导致了他以后的的悲剧人生。再次,高觉新在行为上固然对弟妹在做事方面进行了一些劝阻。尤其是觉慧,在行为上进行过激烈的反抗,高觉新对此也进行了一些劝阻,但与高家其它封建势力的破坏和阻碍时不同的。高觉新劝阻弟妹是为了在高家这个复杂的环境里保护弟弟不受伤害,而他的心里却是希望弟妹接受新思想、新事物,走出家庭,去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而其它封建家长劝阻弟弟是为了扼杀新思想、新事物,其目的是为了维护自己在大家庭里的地位,他的劝告却是希望弟妹们少受伤害。但是,他的一些做法令身边的人不了解,当三弟怒诉大哥无能的时候,只有瑞珏挺身而出说:“他不是这样的.”在旧社会里,在旧家庭里他是一个暮气十足的少爷;他跟他的两个兄弟在一起的时候他又是一个新青年。这种生活方式当然是他的两个兄弟所不能了解的,因此常常引起他们的责难。但是他也坦然接受了。他依旧继续阅读新思想的书报,继续过旧式的生活。高觉新是封建制度的继承者,同时又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最后,高老太爷一去世,高家面临即将崩溃的局面家庭内部各种势力争斗更加激烈,除了高克明尽力维护家庭的和谐与团结之外,没有任何人真心希望大家庭能够维持下去。相反,他们希望大家庭早日瓦解。高老太爷活着的时候,这种争斗还能够得到缓和,甚至能够在高老太爷的震慑下平静下来。当轮到高克明担任家长时,尽管他竭尽全力维护,也不能像他父亲在世时那样安宁。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在那个环境里,到处充满争斗、怨恨,在即将腐朽、没落的家庭内部,没有人希望封建旧家庭能够长久。从客观的外部环境来看,高家也即将崩溃,身为“长房长孙”的高觉新在受到封建制度的迫害后也清醒的认识到了大家庭的罪恶,他更希望大家庭早日瓦解。 在高家,虽然高觉新身为“长房长孙”,是整个大家族未来的继承人,但实际上他并没有成为人们所谓的“长房长孙”的继承人权利。主要原因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老太爷去世后,整个高家的掌门人是高克明而不是高觉新。由此可见,在整个高家的,除了高老太爷是最高的统治者之外,高克明的地位远远高于高觉新,而觉新不过是继承人的候选人之一,对维护整个大家庭的责任不是最重要的。另一个方面,在高克明病危期间,整个高家已经四分五裂了。高克明一死,高觉新便成为名义上的继承人,那些封建家长并没有把他放在眼里。在他们看来,分家才是最重要的。可见,高觉新这位继承人最多不过是分家时的主持者和见证者。所以,在整个封建大家庭里,即使没有了高老太爷和高克明,他在整个高家只有继承人的名分,没有继承人的权利,他在高家是可有可无的,对整个大家庭的维护并没有实质性的作用。也可以说,他在高家只是一个摆设。四、高觉新悲剧人生的社会影响第一,虽然高家以诗礼传家,家法甚严,但在这样的一个封建大家庭中,已经出现了新的叛逆者,他们接受了新的思想,有着自己的追求,他们不想在大家庭里生活。比如说高觉民、高觉新,他们是受到了五四影响的青年,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他们的叛逆和反抗加速了摇摇欲坠的大家庭的灭亡。一开始他们就违背封建家长的意愿,拒绝上私塾,进了新式学堂,学习并接受了西方先进文化,到他们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再到觉民抗婚、觉慧离家出走等,他们反抗的程度越来越大,其态度越来越坚决,反抗的力量也越来越大。他们的反抗也深深地影响了大家庭中其它成员。由于封建大家庭中出现了叛逆者,是整个大家庭的瓦解更迅速,大大地推动了封建势力的灭亡。在他的弟妹们各方面反抗封建家庭制度的同时,他在思想上也有很大改变。第二,巴金理想中的高觉新是善良的,性情的,他理想中的家庭应是温馨的,互爱的。高觉新的形象,是巴金的独特创造,有着极其深刻的意义。巴金说:“我简直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我想笑,我又想哭,我有悲愤,也有喜悦”。4高觉新是一个受害者,同时他又间接地损害和毁灭自己所爱的人,他的悲剧命运说明在反封建斗争中,妥协、调和、屈从是绝无出路的。他妥协,是因为父母早逝,弟妹尚幼,在封建大家庭里没有地位,他在保护弟妹的同时不得不向封建势力妥协;他调和,是因为高家到处都充满着勾心斗角吧,他不想卷入是非之中,他不想在争斗中度日;他屈从,是因为在整个充满专制的高家,有许多令他无可奈何的事情,为了和自己所爱的人生存下去,他不得不屈从。从这些看行为来,他是厌倦封建大家庭的,他想过清净的生活。第三,高觉新经历了一些挫折,也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终于答应在经济上帮助觉慧出走。5家中的高觉新的原型是巴金的大哥,巴金在做大哥的人一文中,写了许多与高觉新相似的地方。巴金在年少的时候对大哥很不理解,在很多年后才体会到大哥的苦心。高觉新是巴金家中性格最为鲜明的人物。作者认为“我应该在觉新上花费更多的笔墨”,使他“那样的人自己已经走到深渊的边缘”。他赞成刘半农的“作揖主义”和托尔斯泰的“无义”6。“责任”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