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一课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从近现代服饰变迁看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中国近现代男子服饰的变化,帝制印痕 畸形审美,长袍马褂,西装(外来),中山装,共和新貌 服饰鼎革,材料一:中国最早赴美留学幼童,因为辫子,受到美国孩子的嘲笑,纷纷剪辫易服。1881年下令撤回中国,穿西服成为一大罪状。 刘志琴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 材料二: 西装由于具有适体、潇洒、便于配领带等饰件的特点,自民国初年便开始在社会上日益流行,并且大有一发不可收之势。 新华文摘 五四以来中国服饰的演变 ,从不接受西装到接受西装; 说明了:中西服饰观念的碰撞和融合;,思考:1、从材料一到材料二,人们穿西服的状况发生了什么变化?2、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瑞三中方金清QQ200501976上传,以文治国,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督五权分立,三民 主义,“博采西制,加以改良”,近代中国男子服饰之二,近代中国男子服饰,服饰,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变化特点,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原因,政治局势国家政策自由、平等的思想观念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近现代女子服饰的变化,末代皇后婉容,解读历史图片,注意察看细节,变化趋势?,五族共和(辛亥革命)之后,全国妇女突然一致采用旗袍,倒不是为了效忠于清朝,提倡复辟运动,而是因为女子蓄意要模仿男子。她们初受西方文化的熏陶,醉心于男女平权之说,现在要紧的是,旗袍的作用不外乎烘云托月忠实地将人体轮廓曲线勾出 张爱玲更衣记,依据材料,分析哪些因素导致了近代女子着装的变化?,选用文学作品,区分真实夸张,近代中国女子服饰,变化特点:,宽松肥大、保守、呆板、等级森严,称身适体、短袍窄袖、美观,原因:,服饰:,改良的旗袍,中西合璧、多元并存,中国近代服饰发生变化的原因,内因:国内的历史剧变 政治(政策) 经济(生产力的提高) 文化(思想观念的转变) 技术 外因:外来文化的涌入,点拨,服饰特征:,中西合璧 土洋并存,原 因:,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及其影响; 国内资产阶级运动的影响; 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 穿着舒适度和实用度;,以中山装和改良旗袍为例,请同学们分析这一时期的服饰特征是什么呢?,材料:1950年以后,全国掀起削减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影响的运动。西方人的服装和西服受到批判,旗袍和其他被视为“资产阶级的”中国服饰也遭到了批判;各种各样的制服大行其道,其中最有名的是中山服、解放服或叫列宁装。 -马丁怀特人民共和国的城市生活,激情岁月 朴素衣着,50年代的时尚:列宁装,不爱红妆爱武装,20世纪50年代初年轻人中流行的一句顺口溜 : “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新中国成立后服饰的变化,材料:在“破四旧”运动中,有一个例外现象,就是革去了西装旗袍的人们,时兴穿着旧军装。毛泽东穿了军装上天安门检阅红卫兵的行动和对宋彬彬说的不要文质彬彬而要“武装”的言论,使一大批狂热的红卫兵穿起了从父兄或戚友身上脱下来的旧军装。绿军装成为革命、造反的象征。 (严昌洪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60年代的流行绿军装,现代服饰:,新中国成立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代表服饰:,服饰特征:,强烈的政治色彩,朴素单一,原 因:,受当时政治经济状况的影响和制约; 巩固人民政权的需要; 国家政策在社会生活上的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的服饰,请给它一个主题吧!,变革年代 无限风光,色彩丰富、款式多样、融入国际潮流,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代表性服饰: 异彩纷呈,服饰特征:,个性、大方、多样、时尚,原 因:,改革开放,思想解放;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外来影响;,近现代服饰的变迁简表,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是人类的第二张皮肤,人类通过服装系统来提升对民族文化的认知以及自身身份的认同和自信。越是在全球化的状态下,越是需要民族身份认同和身份辨异。” 2006新民周刊中式服装今安在,世界三大烹饪流派:,东方烹饪流派:以中国为代表 西方烹饪流派:以法国为代表 阿拉伯烹饪流派:以土耳其为代表,“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二、并行于世的中西餐,1、中国四大菜系,川菜 香辣炒蟹,鲁菜 迎宾花篮,淮扬菜 清炖蟹粉 狮子球,粤菜 金牌烧乳鸽,1、中国四大菜系及其特点 鲁菜 山东菜是由济南和胶东两地的地方菜演化而成的。其特点是清香、鲜嫩、味纯而著名,十分讲究清汤和奶汤的调制,清汤色清而鲜,奶汤色白而醇。济南菜擅长爆、烧、炸、炒。糖醋黄河鲤鱼、九转大肠、汤爆双脆、烧海螺、烧蛎蝗、烤大虾、清汤燕窝,干蒸加吉鱼、油爆海螺、扒原壳鲍鱼、奶汤核桃肉、白汁瓤鱼、麻粉肘子。,粤菜: 粤菜是以广州、潮州、东江三地的菜为代表。菜的原料较广,花色繁多,形态新颖,善于变化,讲究鲜、嫩、爽、滑,一般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浓醇。调味有所谓五滋(香、松、臭、肥、浓)、六味(酸、甜、苦、咸、辣、鲜)之别。其烹调擅长煎、炸、烩、炖、煸等,菜肴色彩浓重,滑而不腻。五蛇羹、盐火鸡、蚝油牛肉、烤猪、干煎大虾碌、冬瓜盅。,川菜: 正宗川菜以四川成都、重庆两地的菜肴为代表。其特点是酸、甜、麻、辣香、油重、味浓,注重调味,离不开三椒(即辣椒、胡椒、花椒)和鲜姜,以辣、酸、麻脍炙人口,享有“一菜一味,百菜百味”的美誉。在咸、甜、麻、辣、酸五味基础上,加上各种调料,相互配合,形成各种复合味。大煮干丝、黄焖鳗、怪味鸡块、麻婆豆腐。,淮扬菜: 由苏州、扬州、南京、镇江四大菜为代表。其特点是浓中带淡,鲜香酥烂,原汁原汤浓而不腻,口味平和,咸中带甜。其烹调技艺擅长于炖、焖、烧、煨、炒而著称。苏州菜口味偏甜,配色和谐;扬州菜清淡适口,主料突出,刀工精细,醇厚入味。清汤火方、鸭包鱼翅、松鼠桂鱼、西瓜鸡、盐水鸭。,中国四大菜系具有不同特点的原因,中餐和西餐有什么区别?,论一论:,中餐和西餐有什么区别?,开吃啦:,中方饮食追求美味奉为首要目的,“以味为核心”;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讲求营养成分,搭配合宜。,完全欧化(花园、别墅),江南水乡传统民居,中西合璧(上海的石库门),传统住宅(北京四合院),三、居室建筑的演进安身之所,老北京的四合院,天圆地方的四合院 (内向性和封闭性),西方建筑,西方建筑文化以 外向和开放著称,四、移风易俗习俗风尚的变革,1、近现代婚姻风俗的变迁 :,古 代:,近 代:,现 代:,当时结婚照不过是记录夫妻合影的影像. 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结婚照,五四前,见证浪漫时刻 20世纪各时期结婚照大全,清末传统婚礼,20年代的婚礼,在那个阶级斗争,政治挂帅的时代,敢穿婚纱和西服的人不多,否则要被说成向往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结婚是人性的需要也被排在其次,取而代之的是革命的需要,工作的需要。,50年代,60年代,70年代,现代的结婚照,2、丧礼也趋于简化:,3、其他风俗也发生巨大改变:,习俗风尚变革的原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巨大变革的时候,社会习俗和风尚随之发生变化,四、移风易俗习俗风尚的变革,1、近现代婚姻风俗的变迁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随着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实质上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方文化逐渐融合,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兔年春节慰问信范文(6篇)
- 儿童日常推拿培训课件
- 江苏省盐城市盐城一中、大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物理含解析
- 广东省四会中学广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含答案
- 赣南师范大学《导游基础知识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太原科技大学《设计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环境分析测试技术(现代仪器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建筑材料与构造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渤海大学《工程力学(3)》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品牌系统识别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水沟抹灰施工方案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实验题03 浮力的实验(含答案详解)
- spc(xbar-r-xbar-s-中位数极差3合一控制图)
- SCARA工业机器人手臂设计
- 公路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
- 第二章残疾康复
- 三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十二课 赛龙舟 ︳湘美版
- 英语简单句专项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建筑制图基础》机考网考题库及答案
- 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教师招聘考试真题2022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同步练习册电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