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構成要素 (一)設計構成要素形態、色彩、質感、空間 (二)形態構成要素點的構成、線的構成、面的構成,目錄,2,一、設計構成要素 2-1 1.概論6 2.形態(Form)8 3.色彩(Color)11 4.質感(Texture)13 5.空間(Space)15 6.形式一-規則16 7.形式二不規則17 8.形式三規則+不規則18 9.點線面屬於的認識19 10.點造形22 11.線造形23 12.面造形24,3,二、 形態構成要素 2-2 點的構成 1.點的幾何學定義與視覺性質 2.點與視線 3.點的構成 (1)等間隔的構成 (2)有計畫性間隔的構成 (3)不規則間隔的構成 4.點的作品欣賞,4,2-3(二)線的構成 1.線的幾何學定義與視覺性質 2.線的形式 3.線的種類 4.線的構成 5.線的構成圖形圖例 2-4(三)面的構成 1.面的定義 2.面的種類 3.面的構成 4.面的圖形範例,5,2-1 一、設計構成要素,6,探討設計原理的內容,造形與構成是重要的主題,而造形與構成的研究,就已包括了各種設計的條件(要素、元素、美的形式、設計方式、視覺原理等)。 其實學生要把握思考創意的要點並非難事,只要對造形的基本條件能掌握得適當,加上求冒險的精神,必能培養出視覺感受與造形思維及美感的能力。由此,思考內涵自然就日積月累的增長,再透過實際的造形思考的製作,就會激發自己的潛能。,註1林崇宏著1998台北市全華科技圖書(股)頁49.90,1.概論,7,在各種形的設計構成中,包含許多表現要素和元素,例如點、線、面、體、表面、稜角、稜線、位置、方向、動感、大小、形狀等。 每一種基本構成條件都脫離不了要素中的形態、質感、色彩、空間。,色彩與造形的關係 (台中 科學博物館),8,形態(Form)是造形的第一個要素,所謂完形指一個形態具有統一的整體,具有安定感、機能性,經過理論性的整體凹單純化後,若再具備調和、平衡、安定、協調、運動等任一要素,即稱完美的形,註2Arnheim.Rudolf Percep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USA. 1954. P9697,2.形態,9,形態(Form)一詞,不只是限於物體的形狀(Shape),尚包括物體的骨骼與內部組織(Constitution),亦即可自形態中反映出其內在的結構。形態的輪廓現象只是表現物體本身的形和象而已。如果具有內在與外在的因素,則形態的探討就不只是外形的問題了。註3,註3林崇宏著1998台北市全華科技圖書(股)頁9091,形是構成要素的構成條件,10,基本型態是一切設計的根本。宇宙萬物的型態,不論如何複雜、多變,都可以歸結為點、線、面、體四種基本純粹型態。透過基本設計型態組合構成平面與立體的設計表現,是基礎設計不可忽略的重要課題。,由點線面元素組合成的形,11,色彩是眼睛受到光線的刺淚所引起的感覺作用。自然界中存在的任何物體,均擁有與生俱來的色彩。 色彩是一種多采多姿的生命語言,它具有喜怒哀樂的各種情慾,不僅對視覺發生作用,同時也影響到其他器官的感覺。所以,色彩因素的加入常更引人有意想不到的視覺效果,更能引起觀賞者的共嗚與回應。註4,註4林崇宏著1998台北市全華科技圖書(股)頁91,色彩更增加形的豐富內涵,3.色彩,12,色彩可以分為有彩色與無彩色兩種,無彩色指黑灰白:有彩色則是紅、橙、黃、綠、藍、紫等顏色,而根據色彩學的分析.色彩有三大要素: 明度(Value)、彩度(Saturation)、色相(Hue),也稱為色彩的三屬性。物體的顏色只要有色彩的三屬性,就可以肯定它的色彩性質,而不會與別色混淆。 註4,奧斯華德表色系,13,質感(Texture)是展現材質本身的實體感覺,如軟硬、冷暖、光滑、精糙,是一種透過觸覺而得到的視覺效果。 各種材料都有其特殊的材質特性,然而,材質就是一般物體的組成及及性質而言,例如:金屬、木頭、竹子、鋼、石頭。,金屬的材質感,4.質感,14,任何造形活動均需透過材質來創造內涵,缺少質感則造形無法實現,此種質感就是材質之內在精神,也就是一般人所言的肌理,屬於視覺與髑覺的範疇。而材質的表現有兩種,除了內在的結構之外,其表面的紋路或質感也是表現材現感最有效的方式。註5,註5林崇宏著1998台北市全華科技圖書(股)頁91-92,經人工雕刻過後的雕塑, 顯示其精糙的材質感。 (林崇宏攝於義大利羅馬),15,空間為造形的基本元素,其存在的意識必須藉觸覺與視覺去感受。 不論建築、雕刻、繪畫、工藝、產品或公共藝術,都是一種開放式空間的造形藝術。 以繪畫為例,在畫面已不再描寫物體的遠近,而是由圖畫本身構圖的安排,達成三度空間的意象。 註6,註6林崇宏著1998台北市全華科技圖書(股)頁92,遊樂場所需要的廣廣的空間 (劍湖山世界),5.空間,16,創作者的自覺意念與固定形式之間的輕重成分,大致上可歸納成以下三種形式。註7,註7林品章著1985初版-1995再版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頁30-31,利用同樣粗細的線,在等間隔的限定下所完成的由數條平行線所構成的圖形同樣粗細及等間隔等即指固定的形式,這種固定的形式亦可依數學的方式,因此這一類的圖形,一般感覺變化較少,但有秩序,比較機械性,也較沒有感情。 註7,規則-平行線,6.形式一-規則,17,以線為造形的要素,但是沒有同樣粗細或是等間隔的限定,同時,線的長短也不一定,便可稱為不規則的造形方式,這一類的圖形,畫面活潑而富有感情,同時又可因材料、紙張,徒手或是筆法之不同,可以產生很多偶然的效果。 註7,線的變化有偶然的效果-不規則,7.形式二-不規則,18,保留圖的固定形式不變,但在圖形上加上部分的變化, 註7,平行線的變化-規則+不規則,8.形式三-規則+不規則,19,平面構成的基本元素為點、線、面三種。 立體構成則為點材、線材、面材和塊材四種。 在點、線、面構成時,其各具特徵,給予人視覺上的感受也各有不同。,註8林崇宏著1998台北市全華科技圖書(股)頁93-95,9.點線面屬於的認識,20,21,22,10.點造形 包浩斯時代的造形大師康丁斯基認為點是沈默的,彷彿是無聲。 如以物質的角度探討它幾乎等於零亂。 它可以是線與線相交的交集;或是突然產生的一個小小符號,都被認定為點,亦即視點本身與其所存在的周圍環境比較,只要在整體環境裡有集中性,並具有凝聚視覺的作用,都可以稱為點。 註8,23,11.線造形 線是點移動的軌跡,亦是點的延伸結果,線的形成已構成了一種生命力的延續現象,形成了動力感,已從靜態跳到動態,因為線是以長度表現其主要的特徵,所以有連續性的特性。因此,為了表達線的特別構成,其長度、方向和粗細之間的變化,必須作適當的搭配,才會形成更有特色的形式。 註8,24,12.面造形 面是長度和寬度二次共同構成的空間,面不僅是線的移動軌跡,也是一種可做多種變化的形。面有長度與寬度,但無厚度。面的形成因素在於其輪廓所構成,。所以,面是在一種量感的狀態之下呈現其主要的特性。因此,面的構成是一種有份量,感覺強烈的造形。 註8,25,參考書目資料來源,(一)中文書目 林品章著1985初版-1995再版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林品章編著1995台北市星狐出版社 林俊良編著2005台北市藝風堂出版社 林崇宏著1998台北市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林崇宏著1997台北市亞太圖書 藺德編著2000台北市正元圖書有限公司 林品章著1990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林志偉.林傳璋編著1984台北市正文書局有限公司 潘東波編著1998中和市視傳文化 林崇宏著2003台北市全華科技圖書(股) 魏思教編著1981台北市敦煌畫苑 游象平.王鍚賢編著1996台北市古印出版社 三采文化編著1996台北市三采出版社 羅慧明主編潘小雪.王梅珍編著1986台北市東大圖書公司 (二)翻譯書籍 BRUNO MUNARI著曾堉.洪進丁譯1991台北市博遠出版有限公司 藤澤英昭著林品章譯1991台北市六合出版社 馬場雄二著王秀雄譯1981台北市大陸書局 朝倉直已著朱炳樹.洪嘉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计算机输入输出2025年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软考备考的高效秘笈试题及答案
- 生活习惯养成小班教育计划要点
- 现代化开发流程的优化策略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软考服务导向架构试题及答案
- 仓库应对市场变化的灵活策略计划
- 云计算平台的服务模型解析试题及答案
- 河北省石家庄市八校联考2025年七下数学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保密资质认定管理办法
- 2025届合肥蜀山区五校联考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
- 【MOOC】灰色系统理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英语试卷(新课标Ⅰ卷)含答案
- GB/T 26659-2011铸造用再生硅砂
- 患者跌倒的预防及管理课件
- JIS C9335-1-2014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安全性.第1部分:通用要求
- 2022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含2022年修订部分)
- 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体系版图文
- 低压电工模拟考试题-急救
- 高速公路企业如何实现有效的精细化管理艺术
- 晋商成功之道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