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笔记MicrosoftWord文档(3)_第1页
读大学笔记MicrosoftWord文档(3)_第2页
读大学笔记MicrosoftWord文档(3)_第3页
读大学笔记MicrosoftWord文档(3)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读书笔记 魏新凯康诰曰康诰曰,“惟命不於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 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 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娼 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 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 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 灾必逮夫身。注释:1周书康诰王曰:“呜呼!肆汝小子封。惟命不于常,汝念哉!无我殄享,明乃服命,高乃听,用康乂民乂:(yi义)尚书尧典:“有能俾乂。”尚书康诰:“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乂。”尔雅:“乂,治也。”汉书武五子传:“保国乂民。”这里用为治理安定之意。王说:啊,要效法(先王),你年轻的封,生命不是永恒的,你要记住啊!我们要努力奉献,仁就是使命(使用生命),德就是(生命的)快乐,让人民安居乐业2 “楚书”句:楚书为楚昭王时史书。楚昭王派王孙圉(yu)出使晋国。晋国赵简子问楚国珍宝美玉现在怎么样了。王孙圉答道:楚国从来没有把美玉当成珍宝,只是把善人如观射父这样的大臣看作珍宝。事见国语楚语。汉代刘向的新序中也有类似的记载。3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见礼记檀弓由于晋献公受骊姬的谗言,导致太子申生自杀,公子夷吾、重耳等流亡国外以避祸。晋献公去世,秦穆公派公子絷去吊问公子重耳,并且告诉他说:“晋国发生了大丧事这种时候可以得到权位也可以失去权位。虽然你在居丧忧戚之中,表现的很恭敬庄重,但是,流亡不可以太久,得国的时机也不可以错失掉。你要好好的策划。”重耳把这段话告诉了舅犯,舅犯说:“你还是辞谢他的好意吧!请你告诉他,流亡在外的人没有什么宝贵的事物,只有爱自己的亲人才是最宝贵的事物。父亲去世是何等的悲伤事,怎么可以借这件事来图谋自己的利益呢?如果那样做的话,我要怎么向天下人解释呢?你去辞谢他的好一吧!”4秦誓尚书周书中的一篇秦誓-原文 公曰:“嗟!我士,听无哗!予誓告汝群言之首。 “古人有言曰:民讫自若,是多盘。责人斯无难,惟受责俾如流,是惟艰哉!我心之忧,日月逾迈,若弗云来。 “惟古之谋人,则曰未就予忌;惟今之谋人,姑将以为亲。虽则云然,尚猷询兹黄发,则罔所愆。” “番番良士,旅力既愆,我尚有之。仡仡勇夫,射御不违,我尚不欲。惟截截善谝言,俾君子易辞,我皇多有之! “昧昧我思之,如有一个臣,断断猗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是有容之,以保我子孙黎民,亦职有利哉“人之有技,冒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达。是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邦之杌陧,曰由一人;邦之荣怀,亦尚一人之庆。”秦誓-注释 泰誓:出自尚书周书泰誓,为尚书中的篇名。是春秋时代秦穆公伐郑,在崤(xian削)地被晋国击败,归后告诫群臣时所作的誓词,称作“泰誓”。通篇为悔过之词。 休:易否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尔雅释诂:“休,美也。”这里用为很好、美好之意。彦:诗郑风羔裘:“彼其之子,邦之彦兮。”尔雅:“美士为彦。”说文:“彦,美士有彣也。”这里用为形容才智出众,贤才、俊才之意。 寔:通“是”,也通“实”。尚书周书泰誓中作“是”。左传恒公六年:“六年春,自曹来朝。书曰:寔来。”这里用为实际上之意。 媢:说文女部:“媢,夫妒妇也。”本义为男子嫉妒妻妾之意。这里泛指嫉妒。如:媢怨(嫉妒怨恨);媢功(嫉妒别人的功劳);媢忌(嫉妒);媢妒(嫉妒);媢恨(嫉妒怨恨)。疾:诗桧风隰有苌楚序:“隰有苌楚,疾恣也,国人疾其君之淫恣,而思无情欲者也。”书君陈:“尔无忿疾于顽。”荀子大略:“生而有疾恶焉。”字汇疒部:“疾,恶也。”徐灏说文解字注笺疒部:“疾,又为疾恶之义。”这里用为憎恶之意。 殆:(dai带)诗小雅正月:“民今方殆,视民梦梦。”书泰誓:“亦曰殆哉。”老子二十五章:“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文:“殆,危也。”这里用为危险之意。 欲:庄子则阳:“故卤莽其性者,欲恶之孽,为性萑苇蒹葭。”孟子尽心下:“可欲之谓善。”论衡案书:“人情欲厚恶薄。”增韵:“欲,爱也。”这里用为爱好,喜爱之意。秦誓-译文 穆公说:“啊!我的官员们,听着,不要喧哗!我有重要的话告诉你们。 “古人有话说:人只顺从自己,就会多出差错。责备别人不是难事,受到别人责备,听从它如流水一样地顺畅,这就困难啊!我心里的忧虑,在于时间过去,就不回来啊! “往日的谋臣,我却说未能顺从我的意志;现在的谋臣,我将要以他们为亲人。虽这样说,还是要请教黄发老人,才没有失误。 “白发苍苍的良士,体力已经衰了,我还亲近他们。强壮勇猛的武士,射箭和驾车都不错,我还不大喜爱。只是那些浅薄善辩的人,使君子容易疑惑,我大多亲近他们! “我暗暗思量着,如果有一个官员,诚实专一而没有别的技能,他的胸怀宽广而能容人。别人有能力,好像自己的一样。别人美好明哲,他的心里喜欢他,又超过了他口头的称道。这样能够容人,用来保护我的子孙众民,也当有利啊! “别人有能力就妒忌,就厌恶。别人美好明哲,却阻挠使他不顺利。这样不能宽容人,用来不能保护我的子孙众民,也很危险啊! “国家的危险不安,由于一人,国家的繁荣安定,也还是一人的善良啊!”秦誓-写作背景 鲁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27年),秦穆公派遣大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率领军队远道袭击郑国。老臣蹇叔和百里奚谏说,穆公不听。军行到崤山(今河南洛宁县西北),遭到了晋军的伏击,竟至全军覆没。当秦军将帅回国时,秦穆公对他们说了这篇自我责备的诰词,名叫秦誓。荀子大略篇说:“春秋贤穆公能变。”杨倞注:“谓不用蹇叔、百里之言,败于崤、函而自变悔,作秦誓,询兹黄发是也。”悔恨而能改变,这是本篇的要旨。5子孙黎民 有两种断句法:1,“黎民”属上句,读为“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书秦誓孔传:“用次好技圣之人安我子孙众人,亦主有利哉,焉能兴国。”孔颖达疏:“用此爱好技圣之人安我子孙众民,则我子孙众民,则我子孙众民亦有主有利益哉。言其能兴邦也。”2“黎民”属下句,读为“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孔颖达礼记正义:“若能好贤如此,是能有所包容,则我国家得安保我后世子孙。黎,众也。尚是,庶几也。非直子孙安,其下众人皆庶几亦望有利益哉也。”陈槃大学中庸今释从此说7休休:宽宏大量. 休:易否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尔雅释诂:“休,美也。”这里用为很好、美好之意。16 拂 忤逆 违背 18 逮 及到。译文上天赋予的大命不是一成不变的。这是说行善积德就得天命,不行善不积德就失天命。楚书上说:楚国没有什么可作为宝物的,只把善作为宝物。晋文公的舅父子犯说:流亡者没有什么可作为宝物的,只把仁慈亲爱当作宝物。 秦誓说:如果有这样一位臣子,忠实诚恳而无别的本领。他品德高尚,心地宽厚,能够容纳他人。人家有本事,就好像他自己的本事一样,别人品德高尚,本领高强,不但口中经常称道,而且内心确实也很喜欢。这种宽洪大量的人,是可以保全我的子孙和臣民的幸福的。是实在有利于国家的。反之,人家有了本领,便嫉妒厌恶他;人家有了好的品德,便故意压制他,使得他的美德不能为君主所了解。这种人心胸狭窄,是不能够保全我子孙臣民的幸福的。这样的人,实在太危险了。对于这种危险人物,只有仁德的国君能够流放他们,把他们驱逐到四夷蛮荒之地,不同他们共处于中原地区。这就是说,只有仁人能够做到爱护好人,厌恶坏人,见到贤人不能举用,即便举用而未能加以重视,这是怠慢松懈。见到坏人不能够屏退,虽然屏退而未能远离他们,这是过失错误。爱好人家所憎恶的东西,憎恶人家所爱好的事情,这就叫做是违反人的本性,灾祸一定会落到自己的身上。所以,仁人君子有着为政的基本原则可遵循,这就是:必定要依靠忠、信获得天下,必定是由于骄横、高傲失掉天下。个人认为: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这是大学中一段十分经典的句子。就是说“人的命运不是一定的,只有行为不断自我完善的人才会有一定的命运,不去完善自我的人则会失去命运原本赋予人所得的。”这与大学所提倡的“新”的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善与新在意思上是一致的。如果我们从字面上来解释“惟命不于常”,所能得到的道理会更为广泛。“只有命运是无常的”,这就不单指的是人生了,其应用的范围就涉及到所有,包括国家,集体,家庭,甚至包括世间的一切物事。一个家庭,如果不能做到自强不息,家庭就会破败,集体如果不能自强不息的不断变革来适应社会竞争环境的话,这个集体就会被吞并和瓦解,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做到自强不息的刷新政治就会走向没落。人生的命运与家庭、集体、社会、国家都是息息相关的,国家的强弱,政治的清明与否;社会的繁荣安定与否;集体的强大团结与否;家庭的和睦健康与否都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到人生的命运。五者之间互为关联,相互影响,所以为人不惟要做到自我的自强,还要团结家庭,和睦邻友,完善家人的品行,承担集体社会的责任,关注国家的政治。只有参与社会的人才能知道修身的根本,才能知道社会道德的标准,才能不脱离社会,是故君子修身是为了入世而不是为了独善其身的。用人的问题: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而在用人的问题上,同样是品德第一,才能第二。对于这一点,大学不厌其烦地引述了尚书秦誓里的一大段话,说明一个人即使没有什么才能,但只要心胸宽广能容人,“宰相肚里能撑船”,便可以重用。相反,即使你非常有才能,但如果你嫉贤妒能,容不得人,也是危害无穷,不能任用的。所以,“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当政治国的人必须要有识别人才的本领。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1。1道,言也。因上文引文王诗之意而申言之。其丁宁反复之意益深切矣。楚书1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2”1楚书,楚语。2言不宝金玉而宝善人也。舅犯1曰:“亡人2无以为宝,仁3亲以为宝。4”1舅犯,晋文公舅狐偃,字子犯。2亡人,文公时为公子,出亡在外也。3仁,爱也。4事见檀弓。此两节,又明不外本而内末之意。秦誓1曰:“若有一个2臣,断断3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已有之;人之彦圣4,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5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6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7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8哉!”唯仁人放流之,迸9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10。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11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12,过也13。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14,菑15必逮夫16身17。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18。1秦誓,周书。2个,古贺反,书作介。3断,丁乱反。断断,诚一之貌。4彦,美士也。圣,通明也。 5尚,庶几也。 6媢,音冒,忌也。7违,拂戾也。 8殆,危也。 9迸,读为屏,古字通用。犹逐也。10言有此媢疾之贤而病国,则仁人必深恶而痛绝之。以其至公无私,故能得好恶之正如此也。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