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4789.14-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蜡样芽胞杆菌检验》相比于《GB/T 4789.14-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蜡样芽胞杆菌检验》,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更新:

  1. 标准性质变化:从推荐性标准(GB/T)升级为强制性标准(GB),意味着该标准的执行对于食品生产和检测机构具有法律约束力,必须遵照执行。

  2. 适用范围调整:虽然两者都聚焦于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的检验方法,但新标准可能对适用的食品类别、样品处理步骤或特定情况下的应用给出了更明确或更新的指导。

  3. 检验方法优化:新标准引入了更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方法,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这可能包括改进的培养基配方、新的前增菌和选择性增菌步骤、以及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聚合酶链反应)进行快速鉴定的可能性。

  4. 限量标准更新:根据最新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新标准可能对食品中允许的蜡样芽胞杆菌限量做了调整,以更好地保障公众健康安全。

  5. 采样和制备规程细化:为了提高检测结果的代表性和可重复性,新标准可能对样品的采集、保存、运输以及实验室前处理程序提出了更为详细的要求。

  6. 质量控制加强:新标准强调了内部质控和外部质控的重要性,可能增设了更多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如增加了对照实验、阳性质控菌株的使用规定等。

  7. 术语和定义修订:随着科学认识的进步,新标准对相关专业术语和定义进行了修订和澄清,以保持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并便于理解和执行。

  8. 参考文献和标准引用更新:新标准引用了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国际标准,为检验方法提供了更坚实的基础和权威性。

这些变动体现了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持续进步和完善,旨在适应食品工业的发展和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4-12-01 颁布
  • 2015-05-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4789.14-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蜡样芽胞杆菌检验.pdf_第1页
GB 4789.14-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蜡样芽胞杆菌检验.pdf_第2页
GB 4789.14-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蜡样芽胞杆菌检验.pdf_第3页
GB 4789.14-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蜡样芽胞杆菌检验.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 4789.14-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蜡样芽胞杆菌检验.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4789142014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蜡样芽胞杆菌检验 2014-12-01发布 2015-05-01实施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发 布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蜡样芽胞杆菌检验 GB4789.142014 * 中 国 标 准 出 版 社 出 版 发 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 号 2 (100029)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 号 16 (100045) 网址 : 服务热线 :400-168-0010年 月第一版 2015 2 * 书号 :1550661-50971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GB4789142014 . 前 言 本标准代替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蜡样芽胞杆菌检验 GB/T4789.142003 。本标准与 相比 主要变化如下 GB/T4789.142003 , : 修改了标准的中文名称 ; 增加了第二法 蜡样芽胞杆菌 计数法 MPN ; 将选择性分离培养基 培养条件由 培养 改为 培养 (MYP) 37 12h20h 30 1 24h 48h; 增加了溶菌酶试验 ; 修改了操作步骤 ; 增加了附录 附录 A、 B。 GB4789142014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蜡样芽胞杆菌检验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 Bacilluscereus 的检验方法 ( ) 。 本标准第一法适用于蜡样芽胞杆菌含量较高的食品样品中蜡样芽胞杆菌的计数 第二法适用于蜡 ; 样芽胞杆菌含量较低的食品样品中蜡样芽胞杆菌的计数 。2 设备和材料 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 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 , : 冰箱 a) :2 5 ; 恒温培养箱 b) :30 1 、36 1 ; 均质器 c) ; 电子天平 感量 d) : 0.1g ; 无菌锥形瓶 e) :100mL、500mL; 无菌吸管 具 刻度 具 刻度 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 f) :1mL( 0.01mL )、10mL( 0.1mL ) ; 无菌平皿 直径 g) : 90mm; 无菌试管 h) :18mm180mm; 显微镜 倍 倍 油镜 i) :10 100 ( ); 涂布棒 j) L 。3 培养基和试剂 31 磷酸盐缓冲液 见附录 中 . (PBS): A A.1。32 甘露醇卵黄多黏菌素 琼脂 见附录 中 . (MYP) : A A.2。33 胰酪胨大豆多黏菌素肉汤 见附录 中 . : A A.3。34 营养琼脂 见附录 中 . : A A.4。35 过氧化氢溶液 见附录 中 . : A A.5。36 动力培养基 见附录 中 . : A A.6。37 硝酸盐肉汤 见附录 中 . : A A.7。38 酪蛋白琼脂 见附录 中 . : A A.8。39 硫酸锰营养琼脂培养基 见附录 中 . : A A.9。310 碱性复红 见附录 中 . 0.5% : A A.10。311 动力培养基 见附录 中 . : A A.11。312 糖发酵管 见附录 中 . : A A.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