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 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践的实效性研究以北师大珠海分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为例 学 生 姓 名 陈雪兰 学 号 1007020010 专 业 学前教育学 学 院 教育学院 指导教师姓名 雷有光 指导教师职称 讲师 指导教师单位 北师大珠海分校教育学院 2014年 03 月 30 日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学位论文写作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学位论文写作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将学位论文编入有关数据库,提供网上服务。(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践的实效性研究 以北师大珠海分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为例摘要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体系中,课程实践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研究者们充分认识到,当前学前教育专业设置的课程实践中存在很多不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需求等的情况,基于学前教育的特殊性,构建合理的学前教育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对促进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化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鉴于此,笔者试图通过对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学前教育学专业学生课程实践情况的调查,解析当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实效性问题,从而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可以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课程实践的实效性。关键词:学前教育;课程实践;实效性PRESCHOOL EDUCATION UNDERGRADUATE LEVEL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PRACTICE EFFECTIVENESS RESEARCH-TAKE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 STUDENTS AT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ZHUHAI CAMPUS FOR EXAMPLEABSTRACTIn normal colleges preschool education teachers training system, curriculum practi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t. In recent years, researchers have fully realized that the current se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ourse in practice there are many is not such as to meet the needs of personnel training in the new period, based on the particularity of preschool education, build reasonabl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to promote preschool education courses normal preschoo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view of this, the author attempts through to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Zhuhai campus practice of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s courses, resolve the current problem of the effect of the practice teaching of preschoo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ourse,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hoping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 students course practice.Key words: pre-school education; Curriculum practice; effectiveness目录一、绪论1(一)问题的提出1(二)文献综述11.概念界定12.国内研究现状23.国外研究现状2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3(一)研究内容3(二)研究方法31.文献法:32.问卷调查法:43.访谈法:4三、研究结果讨论与分析4(一)课程实践的实效性调查现状41.课程实践能力调查52.课程实践态度调查103.课程实践沟通能力调查12(二)影响课程实践实效性的原因分析131.学校、幼儿园对教育实习的重视水平132.部分课程实践设计缺陷143.大学生对课程实践的认知水平144.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渗透性145.学生的课程实践时间安排14四、策略和建议14五、附录:16附录1:16附录2:18参考文献19致 谢2123一、 绪论(一) 问题的提出学前教育为孩童的身体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是儿童神经系统迅速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教育对儿童发展起着重大的决定性作用,也是其发展其智力、挖掘其潜力的必要条件。2010 年 11 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41 号文件指出,要“以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要“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与此同时,“教师教育专业化运动”的快速发展,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也迫使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亟待改变原有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滞后环节,在良好的发展机遇中真正进入“学前教育的春天”。在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体系中,课程实践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研究者们充分认识到,当前学前教育专业设置的课程实践中存在很多不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需求等的情况,基于学前教育的特殊性,构建合理的学前教育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对促进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化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鉴于此,笔者试图解析当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实效性问题,以对此问题进行更深入思考和探索。(二) 文献综述1. 概念界定(1) 课程实践:课程实践就是围绕“教什么和学什么”、“怎么教和怎么学”所展开的实际活动,包括课程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等活动。我国学者施良方认为课程实践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1许兴建认为,所谓专业课程实践是为达成某门课程的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教育实践。2李英认为,课程实践是根据课程教学的要求, 结合工作和生活实际情况而进行的综合性训练, 旨在加强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为毕业设计( 论文) 及今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基础。3富兰(Fullan)也认为,课程实践是把变革成为现实的过程。劳克斯与利伯民(Loucks&Lieberman)则界定实践为一个新的实践之实际使用情况。2(2) 实效性:实效,就是实际的效果。4实效性,指实际产生的效用。5杜灵来对“实效性”是这样概括的:一般指的是一个因素的存在状态对另一个因素的存在状态的或促进、或阻碍的实际作用效果。6武丽丽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实效性”的理解是:即是指用对于某一具体事物或活动产出与投入的比率来标示其实效性的大小、高低或强弱。7(3) 课程实践的实效性:对于课程实践的实效性,通过关键词搜索CNKI,发现与之符合的文献很少。因此,笔者综合上述的概念定义,把课程实践的实效性定义为在一定的教学环境条件下,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在幼儿园的实践过程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影响。也就是按照学前教育专业教育目标的要求,开展幼儿园实践活动,其结果与学前教育专业目标相比,所达到的真实的、有效的程度。2. 国内研究现状在中国知网中,通过搜索关键词“课程实践”、“实效性”,得出相关的文献并不多。但是,笔者发现,在学者们阐述课程实践中时,许多国内外的文章中都直接把教育实习与课程实践结合在一起讨论,认为两者都是有着许多相同的地方,可以一起探讨。早在春秋时期,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就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已经认识到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实践的重要性;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朱熹,其读书法也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学生读书、自求、自得的教育就是一种实践教育;明代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王阳明也提出了“知行合一”学说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到了20世纪初期,张雪门先生十分注重学生的实习,采取了半日授课半日实习的教育方式,还把师范生实习的场所扩大到整个社会。同时,张雪门先生重视实习生的实习管理,强调实习的实效性,提出一定要“有系统组织的实习”,严格要求师范生的实习工作,讲求实效。在21世纪的研究中,叶信治认为,大学课程实践既有人类实践的某些基本特征,如自主性、生成性,又有自己的一些特征,如研究性、专门性。1胡岑琳认为,讲求实效性其实就是求真务实,在教育实习中,是否真正达到了实习的目的,这就是教育实习的实效性。同时,她还提出了影响教育实习的实效性的因素:教育实习经费不足、教育实习基地不稳定不完善、教育实习的时间安排不合理、教育实习指导问题、实习生存在的问题和高等院校本身存在的问题。8魏红认为,对于师范生实习的实效性,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形式多样性是实效性的基础;2.抓住新模式特征,增强实习的实效性,注意理论课和实践课的衔接密切,注意实习训练的完整性、可行性和多样性;3.完善实习教学的实效性,通过技能强化训练来增强学生独立工作能力,让学生在连续的实习教学中博采众长。9王正兰认为,影响教育实习效果的因素分为内外因素,内因是学生自身的专业知识、教师基本功、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组织能力等影响着实习效果;外因是实习的组织形式会影响其效果。10何新荣认为影响实习效果的主要因素有:指导教师的因素、学生的伊苏、实习基地的因素和监控管理的因素等;同时,该学者也提出相应提高实习效果的对策:规范和完善实习的组织管理、重视实习前的引导与培训、强化实习过程的巡视和监控、建立实习的信息沟通和反馈渠道、建立实习效果的评价体系、改革传统的实习模式和完善实习后的总结与交流。11何莹提出了从四个方面来进行实效效果的评价,分别有技能学习评价、人际技能评价、职业生涯定位评价和心理压力评价。杨秀玉认为,要帮助实习教师从教育实习中真正获得专业成长,那么就需要一些相关的原则来指导实习活动的方方面面,以使得实习的目标制定、课程安排、组织实施及管理评价等每个过程都能做到精心设计、妥善安排,才能达到促进实习教师专业成长的效果。同时,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考虑到实习教师在某个发展阶段的特殊学习需要。只有教育实习活动满足了实习教师在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和关注的重点,才能产生最佳的促进实习教师发展的效果。123. 国外研究现状通过查找许多文献得知,国外的研究更多是从本身的教师教育政策、教育理念层面、教育实习等方面进行了阐释,但对课程实践、教育实习的具体实效性、效果方面并没有详细的解析。英国学者弗朗(John Furlong)等人所著的转变中的教师教育:专业主义的变革?(Teacher Education in Transition:Re-forming Professionalism)一书中,学者们对于英国教师教育在 20 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中期和后期的政策和实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回顾,从而对英国教师教育在 20 世纪九十年代所经历的一系列转变进行了梳理,并在英国教师教育变革的过程中探寻英国教师专业主义的走向。其中,对于教育实习问题进行了专门章节的论述,研究主要关注了英国教育实习的效果问题,以及高等教育和中小学对于实习教师专业发展所做出的不同贡献。14学者麦克尔J.伯森(Michael J. Berson)认为,实习教师通常只跟随一位老师工作(或者有时候是少数几位),因此,他获取的教学技巧的视野也是有限的。接触的有限性降低了实习老师遇到真正合意的、志趣相投的良师的可能性;由于人们带到教学工作中的观念各式各样,所以配合不当可能会减弱教学实习的效果。14John Furlong和Len Barton认为,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就要使实习教师在大学中进行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教育实习的实践过程融合起来,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因为“只有把在大学中进行的教师教育与在学校中进行的教育实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产生令人满意的培训效果。” 15多纳尔德麦因泰尔(Donald McIntyre)认为,我们对实习生的影响不是要求他们认识到各种不同的教学实践具有多大的价值,而是帮助他们形成理性和现实的判断能力。理论和和现实的判断能力只有在确保每一个学生与其指导教师都有一个安全的个人关系的条件下才能形成。也就是说,实习教师与指导教师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是教育实习顺利进行并取得较好效果的重要基础之一。16二、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一) 研究内容本研究拟通过对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主要针对2010级和2011级学生,2012级及2013级尚未有进行课程实践)进行多渠道的调查研究,从课程实践中的能力(包括专业知识能力和实践技能能力)、态度和沟通三个维度进行研究。调查本专业开设的课程实践中学生达到的效果如何,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原因的分析,最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切实有效提高课程实践的实效性的建议。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 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践的实效性研究调查问卷。根据搜索和整理相关的文献资料,划分出三个维度进行调查问卷的研究。其中包括课程实践中的能力(包括专业知识能力和实践技能能力)、态度和沟通这三个方面。根据已有的资料和文献按照三个维度出发,编制符合本文研究的问卷,并利用空余时间发放问卷对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学前教育2010级和2011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并回收问卷,分析研究现状。2. 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践的实效性研究的个案访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专业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研究,根据问卷所得的数据分析,采用开放式的问题内容让访谈对象回答。对所填写的问卷进行补充访问,深入了解访谈对象背后对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践的实效性的调查问卷回答的内容缘由和想法,结合问卷和访谈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3. 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践的实效性研究结果和建议。综合问卷的结果和访谈的结果,综合两者的分析数据,得出有效的结果,并发现问题,提出有效性的建议。促进本专业的发展和优化改革。(二) 研究方法1. 文献法:针对研究的内容在中国知网进行搜索和筛选。对文献进行查阅、分析和整理,全面了解研究问题的情况,熟悉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找出事物本质属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帮助笔者在调查研究中指明方向,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2.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作为本次研究的最主要的方法之一,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来收集资料。根据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明确调查的中心概念,确定研究的范围,划分出能力(专业知识能力和实践技能能力)、态度和沟通三大维度,每个维度设置7-9道题目。参考不同的文献和硕士研究论文,编制适合本研究的调查问卷,经反复修改后使用。被试主要为已经参加过课程实践(包括教育实习和教育见习)的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2010级学生和2011级学生。本问卷一共设置30道题目,包括3道基本信息题目。问卷采用选择式表述类型,让被试按照程度来选择最适宜的答案,做上记号。本次问卷以网上的形式进行发放,一共发放出148份调查问卷,2010级发放85份,2011级发放63份。回收有效的调查问卷110,有效回收率为74.3%。3. 访谈法:访谈法是作为对问卷调查研究的一个补充访谈,是通过与访谈对象进行交流收集资料的方式。能够通过反访谈对象的回答,对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得到一定的补充和了解,有利调查研究的数据显得更加全面和有说服力。本次访谈采用开放式的问题让访谈对象进行回答,问题设置尽量达到清楚明确,以便访谈对象更容易回答。本次访谈对象主要是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2010级和2011级学生,其中2010级学生有4名,其中3名女生1名男生;2011级学生有3名,其中3名均为女生。7名访谈对象进行课程实践的实践基地均不相同,比较分散,所以比较能得到较为客观和准确的回答,而减少因为实践基地的相同而出现主观的回答。三、 研究结果讨论与分析(一) 课程实践的实效性调查现状图1 从图1可以看出,被试自愿参加课程实践活动并愿意为课程实践而付出努力的比例达到87%,只有13%的人认为不符合这一说法,说明在课程实践中,本专业的学生会愿意去参加课程实践,课程实践在课程设置中是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在访谈的过程中,笔者提问他们毕业以后的打算和是否愿意继续从事相关行业的时候,有3名被访者表示毕业以后选择继续深造,希望通过学习更加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更加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在问及是否会继续从事相关行业时,只有1名被访者不愿意继续从事相关行业,其他被访者均愿意继续从事相关行业。说明了课程实践对于本专业学生的影响有不可撼动的地位。1. 课程实践能力调查(1) 专业知识能力调查图2图3 图4 图5图6在课程实践的过程中,理论知识的支撑是少不了的。没有了理论知识的支撑,课程实践便会显得空乏无味。所以,专业知识能力的具备也是必不可少。在对被试进行专业知识能力的调查中,从图2可得,34%的被试认为通过课程实践认识到了自身理论不足是完全符合的事情,同样,也有34%的被试认为比较符合,有15%的被试认为基本符合,只有18%的人认为是不符合的。可见,在课程实践中,理论知识的支撑是必不可少的。从图3-图6可得,在学校的课程学习中,使得本专业学生了解幼儿身心的发展规律的比例达到85%;掌握了国内外先进的幼教理论知识和关注与专业相关的新思想、新政策的被试达到了72%和75%。可见通过在校课程学习,本专业学生能够从多方面了解相关专业的不同领域的内容,掌握新动态,从而更好的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而通过了图6得知,课程的学习和课程的实践,82%的被试认为掌握了一定的教研能力,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在访谈中,问及关于自己需要加强的理论知识时,7名被访者都给出了各自的答案,认为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如有的需要加强幼儿认知发展的理论知识,有的需要加强班级管理和教学方面,有的需要增加对幼儿行为的理解,有的会希望学习课程设计方面知识等。由此可见,大部分的被试都认为专业知识能力在课程实践中是重要的一环,没有了理论知识的支撑,对于遇到很多突发情况和问题时,学生处理问题时会变得手足无措。所以,在课程实践中,以理论知识作为铺垫的作用尤为关键。(2) 实践技能能力调查在课程实践的过程中,实践技能能力是最为主要的部分,它能体现出在课程实践中,学生的操作能力是否有得到了提升,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认可和提高,是体现是课程实践实效性的一个重要环节。图7图8从图7可得,在学习了理论知识后,将所学的能够有效运用到实际教学中的被试有71%,仍有29%的被试认为在实际中,理论的知识还不能运用到课程实践中去。在访谈中,对7名被访者问及遇到理论知识与实践不相同的时候处理情况,普遍都表示说非常常见,有的认为理论知识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实践是现实的;有的则认为理论是来自于实践而高于实践的一种状态;有的则认为当理论与实践有所冲突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找出其平衡的地方,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有的认为遇上这样的情况,更多是需要从自身去找出原因。综合考虑,通过课程实践,我们能够知道理论和实践是会有一定的差距,没有了课程实践,就有可能将实践附于与理论相似的理想状态,获取不了更直接,更主观的经验,从而可以说明,课程实践是有必要的,有效果的。而由图8可知,通过了理论的不断学习和不断实践,在课程实践的执行中,仍有30%的被试处于被动的状态,只有70%的被试是慢慢主动从课程实践的被动者转化为主动者。说明在课程实践对于被试还是有一定的影响,能够让他们在实践中慢慢地改变自己的状态,改变自己的一个学习方式,从被动变为主动,可见,课程实践是对于被试而言有起到一定的作用,能够转换他们的思维方式,但是,仍需要做出一些改变,来使得更多的本专业学生真正融入到课程实践中去。图9图10图11在实践技能能力中关于组织教学方面如图9-图10所示,70%的被试认为通过课程实践,他们能够较好地维持秩序,对活动能够进行适当的控制,但是仍有30%的被试认为这方面的能力是有待提高;而在进行教学活动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的被试仍不能非常娴熟地进行教学活动,大部分都是处于一般的水平,在组织教学活动能力上需要加强在实践中锻炼。在访谈中,面对教学活动和集体活动中,出现了幼儿兴奋而扰乱课堂的情况时,7名被访者都表示遇到类似的情况,做法都会是先把幼儿的注意力转移回来再继续将进行教学活动,有的被访者会采用中断教学,提醒幼儿的方法,有的会顺着幼儿的注意力说下去,再转换回课堂,有的则会采用活动或者其它小游戏把幼儿的目光转移回来等。不同的被访者都采取了不用的方法,但是大概的思路都是一样的,由此可知学校中获得的知识经验和在课程实践中获得一定的经验以后,学生都会综合两者,得到属于自己都得一些方法。而值得肯定的是,在图11中,通过了课程实践,89%的被试都能够更加认同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找到了可以学习的地方,从而更加注重自身专业发展,获得了一定的效果和提高。充分说明了课程实践更是一个由内而外的过程,让本专业的学生都能够从内而外地发生相应的可喜变化。表1 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践实效性之实践技能能力调查能成功地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重视丰富幼儿多方面的直接经验(%)注重保教结合,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能根据幼儿的兴趣特点来设计教学活动(%)能针对幼儿的行为给予正确的评价(%)完全符合21515216比较符合2937472729基本符合5636283847比较不符合12991315非常不符合12112表1为对被试在课程实践中侧重关于对待幼儿的实践技能调查,从5个方面进行提问。从表中可获得,在课程实践的过程中,大部分的被试都能够符合能成功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够重视丰富幼儿多方面的直接经验,能够注重保教结合,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能根据幼儿的兴趣特点来设计活动和对幼儿的行为给予正确的评价。所占到符合以上的选项百分比为88%,89%,90%,86%,83%。由以上的数据可以说明,被试在该实践技能方面能够达到一个比较中上的水平,但是还是有一定比例的被试对于这些能力的并没有比较好地培养起来。综合图7-图11以及表1所呈现的内容,被试在测试其专业实践技能能力中,大部分被试都是处于一个中等的水平,都能够通过课程实践来获得相应相关的专业实践技能和实践经验,但是仍有一定比例的被试是对于实践技能的培养和提升有一定的进步空间。实践技能在课程实践中影响深远,如何让本专业学生能够获得更多实践技能知识和能力,将是我们值得继续深思和优化的项目。2. 课程实践态度调查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 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态度往往决定着很多事情。一个人,无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态度也是衡量的重要价值观,也是衡量人的重要天坪,不管在学习,实践还是工作,有一个良好的、正确的态度是成功的开始。同样,在课程实践中,学生所持有的态度也是一个重点,通过了课程实践,使得自己获得的经验和态度等方面的转变和改善,也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 从图12-图16可看出,态度多源于自身的感受和内在。在图12中,通过课程实践,75%的被试坚定了从事学前教育相关工作的信念,图13中,通过了课程实践,86%的被试都表达了经过课程实践后,在态度上会变得更加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在7名被访者中谈及这个问题的时候,2名被访者表示变化非常显著,会变得更加有耐心和细心,会更加乐意去倾听幼儿的想法,愿意去和他们做朋友;4名被访者表示有一点变化;1名被访者表示没有变化。谈及原因,大部分表示有变化都得被访者都会表示是因为在经过了课程实践后,在幼儿园实践了一段时间,内心会因为孩子而产生变化,也会在实践之中慢慢学习这些良好的态度和品行。从数据中得知,通过了课程实践后,大部分的本专业学生态度产生了或多或少的改变,都会从内心里去转变过往所持有的好或不好的态度。而在图14-图15中,88%的被试会对自身的工作情况进行反思和会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之处,只有12%的被试不会对自己的工作情况做出反思和调整和发现自己的不足。在访谈期间谈及此问题的时候,7名被访者均表示有对自身将进行过反思,当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时,有的会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中寻找解决方法,有的会向身边的老师同学学习,有的会选择选修相关的课程,有的则会通过日记的形式来记录自己的不足,然后和其他有经验的工作者进行交流和学习。在图16中,87%的被试也会在实践之中以身作则,言谈举止符合一个幼教工作者的要求,只有13%的被试不符合此要求。综上所述,在本专业大部分学生在面对于课程实践的态度还是比较端正和正确的,会在课程实践中反思自己的不足,认识自己的差距,会以身作则,以一个幼教工作者应有的姿态来面对课程实践,并且可以从中感受到了自己内心的变化,说明在本科生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课程实践是非常有必要。能够让学生跳出书本,亲临现场,得到第一手经验,慢慢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态度,渐渐符合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3. 课程实践沟通能力调查沟通是为了一个设定的目标,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或群体间传递,并且达成共同协议的过程。沟通是人际交流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没有了沟通,就很难有合作。在课程实践中,沟通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只有在不断沟通中才能使得自己获得成长,获得经验,才能在实践中形成交流,形成团队,形成合作。因此,在课程实践中想要获得一定的效果,沟通就必须要做到位,不管对象时同学、老师、家长或者幼儿,只有沟通才能交流到彼此的想法和感受,通过语言的表达,获得对方的信息,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处事模式,增强课程实践的效果。表2 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践实效性之沟通能力调查善于倾听,和蔼可亲,能与幼儿进行有效沟通(%)能针对实践工作中的问题和他人一起探索和研究(%)能有效地和幼儿家长进行和谐有效的沟通交流(%)会主动和其它老师进行交流(%)会用儿童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跟幼儿进行聊天,谈话(%)幼儿愿意将他们的见闻和想法分享给我,对我很信任(%)完全符合2395191919比较符合443721374542基本符合213939252525比较不符合913281356非常不符合427567从表2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课程实践中,大部分的被试都能够做到善于倾听,与幼儿、同事、教师进行有效沟通,所占的符合的人数比例分别在87%、85%、82%。在访谈的7名被访者中,有5名被访者是表示能与老师和同事进行较为顺畅的交流,而且能有交流中获得较多的经验,另外2名被访者则表示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因为不熟悉而不敢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但是随着课程实践的时间有所增加,慢慢地也会与他们有进一步的交流和沟通。除了和成人沟通以外,与幼儿沟通也是一个重要的部分,数据显示,有89%的被试会使用儿童较为通俗易懂的语言来与他们进行沟通的交流,而在于幼儿获取了一定的沟通以后,87%的被试都会被幼儿所信任,幼儿会将他们的所见所闻分享。在7名被访者中,均表示与孩子们相处融洽,而且,孩子们会比较快地接受他们,并与他们分享趣事,有的被访者表示,与孩子相处的时候会比较融洽,氛围轻松,比较容易得到他们的想法,也容易在和他们的交流中得到新的启发。但是,从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在实践中,仍有35%的被试尚未能很好地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在访谈过程中也得知,平日的课程实践中,本专业学生接触的家长的机会较少,有时候会有身份上的尴尬状况,所以还不能非常好地与家长进行交流。同时,在表中的数据可知,能够完全符合的被试百分比还是较少,比较符合和基本符合的比例较多,说明在课程实践中,本专业学生在沟通方面会有一定的改善和进步,但仍是有进步的空间。充分的交流在不管是在课程实践中还是日常生活中都是必须的。没有充分的沟通交流,有时候就可能会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所以,如何加强沟通环节的处理,是有待商榷和思考的。(二) 影响课程实践实效性的原因分析1. 学校、幼儿园对教育实习的重视水平校方、幼儿园对课程实践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学生在进行实践过程中的质量,合理的计划编制、充足的资金保障、完善的沟通机制、及时的指导调整、有效的评价体系等都是学生高质量完成课程实践的重要保障。我院对课程实践的重视程度一向较高,从实践单位的选取、沟通洽谈到具体组织都有序并高效;但在对学生的实践指导和评价方面尚有提升空间,尤其在毕业实习中,大部分学生在参加实习过程中未能充分反馈实习过程中的问题和想法,导致教师对学生实习的指导不够充分。2. 部分课程实践设计缺陷部分课程实践的设计存在缺陷,由于准备工作不充分,实习内容单一,基本上就是对所学专业的学科教学,加上一些简单的班主任辅助工作,课时又有限,很少有机会参与学校的日常管理和协助组织活动等。另外,部分课程实践的时间安排偏紧,时间短,有限的时间利用率又不高,难以达到实习的目标要求。3. 大学生对课程实践的认知水平大学生自身对课程实践的重视与否是课程实践的决定性因素,有些学生根本不重视课程实践,用侥幸心理和应付凑合的心态进行课程实践。不重视课程实践过程中的学习机会,跟幼儿和指导老师的交流也少之又少,那么,可想而知,这样的教育实习效果是不会理想的。4. 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渗透性对于学生来说,单独的实践会显得空乏,无从下手,在相应的课程中融入课程实践,有利于学生更有目的地实践,更容易获得相应能力的提高。例如本专业课程学前教育学,老师会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的学前教育学相关知识的同时,需要亲临现场来初步感受,观察幼儿园的基本运作和日常活动进行。通过系统地学习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教育技能,再通过实际的观察和学习,让学生领会和掌握从事儿童教育工作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树立基本的儿童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在问卷中,87%的被试都表示愿意参加课程实践。充分说明,在课程中融入课程实践,使得学生更有动力,更有目的地去进行课程实践。5. 学生的课程实践时间安排在专业课程中,教师会要求学生自行完成课程实践任务,希望学生利用空余的时间进行实践。但是在实际的安排中,会有学生因为其他课程的问题而只安排了半天的课程实践,利用半天空余的时间进行实践观察。在访谈的过程中,谈及了实践时间问题是,有被访者表示在刚开始进行课程实践的时候,因为课程比较满的原因以及小组内部成员的时间问题,只能腾出半天的时间进行课程实践,半天的时间在幼儿园学习到的东西是有限,能做到的东西也非常有限。课程实践时间的不充足影响到了课程实践的准备及实施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如果可以有一个充裕的时间作保证,相信课程实践的效果会有较大的提升。四、 策略和建议1. 学院、幼儿园进一步提升对课程实践的重视度,从各方面保障课程实践有效进行。在课程实践进行前学院应与幼儿园进行充分沟通,制定课程实践计划,挑选优秀的从业教师进行指导,合理安排学生的课程实践工作,在帮助学生尽快融入到幼儿园的角色中来。课程实践过程中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针对不同学生出现的问题给予专业的指导,在课程实践结束后给予评价和建议,提高学生课程实践的实效性。2. 建立多元化课程实践体系建立多层次、多方式的课程实践体系,包括参观、观摩、见习、教育实习、顶岗实习等,高校应在学生不同阶段根据学生特点选取不同层次和方式的课程实践模式,使学生在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课程实践经验,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同时还要大力拓展校外实习机构,积极拓展亲子园、早教机构、托儿所、妇幼保健中心等机构的合作,争取更多形式和数量的实习基地,丰富学生的课程实践需求3. 加强课程实践规范管理首先,做好实习工作的整体设计,从实习环节、时间安排、实习形式、实习内容、目标等方面系统设计、统筹考虑。其次,延长实习时间科学安排实习工作。教育实习贯穿整个学习期间,确保实习目标的实现。再次严格实习指导教师的遴选,选聘业务能力好、责任意识强的教师担当指导教师,相应加大指导教师的考核和激励力度充分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另外建立合理的教育实习评价制度。目前的教育实习评价,要求学生做一份实习总结指导教师做出评语或评定分数或等级过于简单且缺乏有效的反馈,应建立有效反馈互动的评价体系通过教师的科学公正诊断式评价,及时反馈给学生,帮助其解决问题。使其能不断改进完善。促进专业能力成长。4. 学生积极投入角色,应对各种压力,提高实效性学生进入幼儿园后,需要进行个人身份转换,要从一个学校人转换为一个社会人。由于相对缺乏教育经验、实践技能、人际沟通能力,加上作息时间调整,学生的课程实践面临诸多需要适应的问题,会经历较复杂的情绪体验和波动。学生要主动面对这种压力,认识到这种压力也是一个成长的机会,将之转变为继续成长的动力。课程实践中学生要放下紧张的心情,敢于尝试,多动手,多动嘴,多动脑,利用一切机会增加自己的经验和技能,尽可能的融入到教师这个角色中来。多于学院、幼儿园的老师进行沟通,对每天的工作进行反思,形成实习日记,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同课程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在一起思考,促进自身专业发展,为顺利就业或深造奠定基础。五、 附录:附录1: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践的实效性研究调查问卷亲爱的学前教育专业同学:您好!感谢您百忙之中填写这份问卷。这是一份论文问卷,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您在课程实践中的实效性。您的回答对此次研究非常重要,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认真填写,并在题目选项上做出标记,不要遗漏题目。所有问题的答案均无对错之分。我们郑重承诺:本次调查仅供学术研究,绝不作为其他任何用途。同时,本问卷属于匿名调查,不涉及任何个人隐私,所以请您放心填写每一题。对您的大力协作,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1.您的年级:A大三 B大四 2.您的性别:A男 B女3.您累计进行课程实践的时间是多少:A 3个月以内 B 3-6个月 C 6-12个月 D 一年以上请将下列问题同您的符合程度按照15五个程度进行选择,不同程度对应数字如下:1. 完全符合2. 比较符合3.基本符合 4.不符合5. 比较不符合1.我自愿参加课程实践活动,愿意为此付出努力。123452.通过课程实践,我更能认识到自身理论知识的不足。123453.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我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 123454.我能掌握国内外先进的幼教理论知识,例如多元智能理论、蒙台梭利教学法。 123455.我会关注学前教育领域内的新理论、新思想。 123456.通过在校学习,我掌握了一定的教研能力。 123457.我能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123458.在组织全班幼儿集体活动时,我能很好的维持秩序,能对活动进行适度控制。 123459.通过课程实践,我能感觉到自己从课程的被动执行者向课程的设计者和建设者的角色转变1234510.在课程实践中,我能成功地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 1234511.在课程实践中,我能很好地进行教学活动,在教学中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1234512.在课程实践中,我重视丰富幼儿多方面的直接经验,将探索、交往等实践活动作为幼儿最重要的学习方式。1234513.在课程实践中,我注重保教结合,培育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234514.在课程实践中,我会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年龄特点和发展目标来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1234515.在课程实践中,我能针对幼儿的行为给予正确的评价。1234516.通过课程实践,我更加认同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更加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1234517.通过课程实践,我坚定了继续从事学前教育相关工作的信念。1234518.在实践过程中,我会对自身的工作情况进行反思。1234519.通过课程实践,我更加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1234520.通过课程实践,我更清楚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1234521.在课程实践中,我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服装、举止、谈吐符合幼教工作特点1234522.在课程实践中,我善于倾听,和蔼可亲,能与幼儿进行有效沟通。 1234523.在课程实践中,我能针对实践工作中的问题和他人一起探索和研究。1234524.在课程实践中,我可以和幼儿家长进行和谐有效的沟通交流。1234525.在课程实践中,幼儿愿意讲他们的见闻和想法分享给我听,对我很信任。1234526.在课程实践中,我会主动和其他老师进行交流。1234527.在课程实践中,我会用儿童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跟幼儿进行聊天、谈话。12345附录2: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践的实效性研究访谈提纲访谈目的:更深入了解被试在课程实践中的实效性及其原因,进而为论文提供更充分的调查依据访谈对象: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10、11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访谈问题的形式:该访谈采用开放式问题访谈问题的编制:1、你在校期间的成绩如何?2、毕业后你有怎样的打算?是否打算从事学前教育领域工作?3、在幼儿园,你都做过哪些方面的工作?4、在课程实践中,遇到幼儿太兴奋,课堂难以控制的时候,你会怎样控制课堂?5、在课程实践中,你是否有遇到课本理论与实践情况不同的地方,你是怎样看待这些不同的?6、你有没有对自身的实践情况进行反思,发现自身的身上及不足,你将怎样提升自己?7、在课程实践前后,你发现自己身上是否有显著的变化,比如性格、耐心、爱心等?8、在幼儿园的实践过程中,你与其它同事的交流是否顺畅?9、幼儿园的孩子对你接受程度如何?他们是否乐意同意交流?和家长的沟通呢?10、你觉得这次课程实践给你最大的收获和遗憾各是什么?11、在课程实践过程后,你觉得哪方面的理论知识自己还需要有所加强?参考文献1叶信治.大学课程实践的主要特征J.江苏高教,2004,3:90-932施良方.课程理论一一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283许兴建,罗巧英.学前教育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22-25 4李英.教育管理专业课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广播大学学报.2009,14:66-685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青海省面试题目精 编
- 循环利用材料在潜水产业中的可行性
- 校园安全生产兵法解读
- 第三章第二节神经系统的功能
- 蓝色经济和海洋资源
- 隧道监控量测选测
- 小手歌音乐活动策划与实施
- 小学生医学常识
- 血液透析护士进修
- 研究生研一上学期总结汇报
- 2025年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招聘《机动车驾驶员》技师-考试题库与参考答案
- 2025年机械设备安装工试卷及答案
- 基孔肯雅热防控培训课件
- 2025年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下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灯具户外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二级中式面点师(技师)理论知识考试真题汇编(后附专业解析)
- 2025年国企中层干部竞聘考试题库(附答案)
- 捐赠助学活动方案
- 仓库超期物料管理制度
- it项目安全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SMA树脂行业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评估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