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习题大全_第1页
流行病学习题大全_第2页
流行病学习题大全_第3页
流行病学习题大全_第4页
流行病学习题大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流行病学试题大全有答案!1、关于“流行病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流行病学是从群体角度研究疾病与健康- _! | C& F) JB、流行病学研究的病种仅限于传染病C、流行病学从疾病分布入手探讨疾病的流行因素 m9 O: g1 Q, U% # kD、流行病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E、流行病学已深入临床医学的研究中2、队列研究属于哪一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BA、描述流行病学+ u5 M h( w: Z8 IB、分析流行病学C、实验流行病学+ w+ S+ z- A/ v$ D! gD、理论流行病学E、临床试验: V5 c7 N6 L1 U M M3、流行病学研究范围为EA、传染病B、非传染病C、健康问题$ q G V9 Z0 ZD、原因不明的疾病E、一切疾病和健康4、流行病学研究应树立的观点有EA、群体的观点* y3 D) : S6 Y( g* U6 FB、预防为主的观点C、分析比较的观点D、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观点E、以上都是5、下列哪一种指标常用来说明疾病对人的生命危协程度EA、发病率B、死亡率C、患病率D、罹患率E、病死率6、表示急性传染病的流行强度宜用下列哪种指标AA、发病率B、死亡率C、患病率D、罹患率E、病死率7、某县历年流脑发病率均在12/10万20/10万之间,去年该县流脑发病率为16/10万,试判断其流行强度AA、散发B、暴发C、流行D、大流行E、以上均不对8、下列哪一种传染病一般呈严格的季节性AA、虫媒传染病B、寄生虫病C、呼吸道传染病D、肠道传染病E、血液传染病9、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EA、年龄、性别、季节分布B、年龄、季节、职业分布C、年龄、季节、地区分布D、地区、季节、职业分布E、时间、地区、人群分布(1012题请参照下列资料)某社区年均人口为9万,年内共死亡150人,其中60岁以上死亡100人;在全部死亡者中,因肿瘤死亡人数为50人,该社区年内共出生100人。A、0.56) 6 c 7 P! k9 O6 G3 bB、1.66C、0.33D、1.11E、33.33%10、该社区年度总死亡率为B6 K, 6 Q5 ?$ s# ! R11、该社区人口出生率为D12、该社区肿瘤死亡率为A13、病因对疾病的作用在时间上必须在疾病发病CA、之后- , s7 E5 ?2 U0 hB、同时C、之前D、以上都可能E、以上均不对! V8 K6 / W& I7 V(1415题请参照下列资料)3 N/ b8 g* j Q) o# f6 |7 a在病因研究中,倘若发现某病的发病率随某因素的数量变动而上升或下降,则该因素可能为该病的病因。) b1 c1 x$ h& ?$ n( W+ N( q14、此逻辑推理法则是C$ U% _6 b: e/ z# E% 3 SA、求同法B、求异法: s6 _ K, M: - o5 j4 fC、共变法D、类推法E、排除法. X y7 B( T/ e7 7 i5 Q+ I) D15、在判断因果联系标准中属于BA、联系强度B、剂量反应关系C、联系的一致性D、联系的时间顺序E、生物学上的可解释性16、现况调查的结果常用下列哪种指标C9 4 F! 3 _, Z) + zA、发病率% u# _3 m z2 a* o4 Z7 _B、死亡率. X7 M- |- u4 0 K: J/ GC、患病率+ f# Y$ g& h0 z$ l g% 1 qD、病死率E、罹患率6 l+ & I n3 O* S17、拟调查某地人群高血压的现患率,可采用何种研究方法DA、病例对照研究/ q9 x5 l8 r! y) W: MB、队列研究, C1 y* F- d) Z5 u. ?/ T. ?* S pC、实验研究0 N% O. 7 d. e: U% t$ qD、现况研究E、理论研究+ x5 R$ u0 O0 _+ G, n. V: t18、欲调查某地HBsAg携带情况,可采用B% J* o) |: O W! x8 m A筛选B抽样调查) I4 8 r1 p tC病例对照研究D队列研究E个案调查 M8 p j# Q( v) b19在抽样调查中,下列哪种抽样方法的抽样误差最小C4 h& I1 c2 t: W9 Y9 H$ cA、单纯随机抽样 L, # o i( p- k) AB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3 |1 S) u6 y% l4 p4 - H9 kD整群抽样E先分层再抽样20、某地高血压的患病率约为20%,抽样调查时至少需调查人数为(设=0.05d=0.1P)AA.1600B.2000C.3600D.4000E.500021、某乡5000户约2万人口,欲抽其1/5人口进行某病调查,随机抽取1户开始后,即每隔5户抽取1户,抽到的户,其每个成员均进行调查。这种抽样方法为BA、分层抽样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D简单抽样E多级抽样22、下列哪一条是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CA、可同时研究一种可疑因素与多种疾病的联系B、适用于常见病的病因研究C、样本小,省人力、物力,获得结果快D、偏倚少,结果可靠E、可计算发病率23、下列哪一种偏倚病例对照研究中不会出现EA、选择偏倚B、信息偏倚C、回忆偏倚D、混杂偏倚E、失访偏倚24、欲进行吸烟与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下列不能作为对照的是AA、支气管炎病人B、胃病病人C、意外损伤病人D、肠道传染病人E、眼病病人25、病例对照研究中,能较好地回忆和确定病因因素的病例应首选BA、现患病例B、新发病例C、死亡病例D、重病例E、轻病例26、队列研究中,如果随访时间较长,观察人数变动较大时,多采用下列哪种指标表示发病水平B) x8 C e/ h- g9 W* q V3 v9 jA、年发病率9 a # N# U: E6 j4 N: tB、发病密度C、累积发病率. U, p% C8 y1 ( K. P% n/ ?D、罹患率) F9 q% X* W& Q! A+ L: D6 vE、以上均不对27、在群组研究中D) I, Q& j, D t1 A、不能计算相对危险度B、不能计算特异危险度$ J2 R8 L9 n4 n0 $ 0 C0 q, T) CC、只能计算比值比来估计相对危险度0 ?0 Z5 U/ q: e0 & : XD、既可计算相对危险度,又可计算特异危险度7 y- m5 + a) P2 v& Y/ lE、以上都不是28、临床试验中采用双盲法是为了控制B% r- / f2 7 k- Y1 & A、选择偏倚* l% K% O5 K8 h V& & E4 I1 uB、信息偏倚) l6 a3 Z% & K- D9 b |& Y6 wC、混杂偏倚1 y3 ! h* L$ U * mD、入院偏倚E、回忆偏倚* r4 J6 - n0 5 _29、临床试验应遵循的原则中下列哪项不是EA、均衡B、对照C、重复* z0 x- ? N% D& l% LD、随机! m6 a4 ! |% mE、处理因素+ p9 D* b% P6 P( C1 F8 j5 30、临床试验中对照采用临床上公认的、效果肯定的标准疗法,此种对照属于CA、空白对照B、安慰剂对照C、标准对照D、自身对照E、历史对照31、用某种诊断方法判断为阳性人中,实际有病的所占比例称AA、灵敏度B、特异度C、阳性预测值D、阴性预测值E、符合率32、试验结果的真阳性和真阴性人数占受试总人数的比例称EA、灵敏度B、特异度C、阳性预测值D、阴性预测值E、符合率(3335题请参照下列资料)+ - s7 C4 x! u+ J* C F, 一种筛检乳腺癌的实验应用于已经病理检查证实的乳腺癌患者400人和未患乳腺癌400人。结果患癌组有100例阳性,未患癌组有50例阳性。33、则该试验的特异度为B7 J7 7 U5 a% * HA、100/400B、350/400C、100/1506 S: V/ J, 5 X5 Z6 TD、100/300Y3 x( p- S% V( f. T) X4 QE、350/6500 Z4 x0 r! C8 n34、该试验的灵敏度为A) 5 c, A A( , I |4 H3 w. EA、100/400B、350/400C、100/1502 c + ?/ L3 T8 , e1 P9 UD、100/300E、350/6501 F3 i2 H: Z5 l. F, M7 e V35、该试验的阳性预测值为CA、100/400B、350/400& u, N8 T8 R+ n8 c9 p7 C、100/150D、100/300w! k) ) S. Y9 J8 n9 VE、350/65036、下列哪种传染病患者必须实行强制性隔离和治疗C: J: _6 ?! ! o% KA、皮肤炭疽病. E- g* A1 : T! FB、淋病4 * g0 7 u0 A: kC、AIDSD、病毒性肝炎E、菌痢37、不属于预防性消毒的方法是EA饮水加氯消毒 B食具煮沸消毒 C剧场空气消毒 D生活用水消毒E对痢疾病人每次所排粪便进行消毒38、不属于经蚊虫传播的疾病是DA丝虫病 B疟疾C流行性乙型脑炎 D肾综合征出血热E登革热39、在我国蝇类的主要传播疾病方式是AA、机械性传播B、生物性传播 C、吸血性传播D、直接接触传播 E、间接接触传播40、合成拟除虫菊酯类与有机磷杀虫剂相比,最大的优点是CA杀虫谱广 B高效速效 C安全无毒D抗药性小E性能稳定,残效长41、计划免疫规定儿童应接种的“四苗”指得是BA、卡介苗、甲肝疫苗、百白破、脊髓灰质炎疫苗B、卡介苗、麻疹疫苗、百白破、脊髓灰质炎疫苗C、卡介苗、百白破、乙脑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D、卡介苗、乙肝疫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E、乙肝疫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流脑疫苗42、属于人工被动免疫的制品是EA、卡介苗B、脊髓灰质炎疫苗C、麻疹疫苗D、白喉类毒素E、白喉抗毒素43、婴儿期计划免疫,下列哪项措施不正确BA、8个月注射麻疹疫苗B23个月接种卡介苗C6个月结合季节,注射乙脑疫苗D3个月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E2个月开始服脊灰减毒活疫苗糖丸44、新生儿期应接种的疫苗是DA乙脑疫苗 B破伤风抗毒素 C麻疹减毒活疫苗 D卡介苗、乙肝疫苗E百、白、破三联疫苗45、哪项不属于预防接种后的异常反应AA接种部位的红肿24小时后消失 B癔病发作C血清病 D过敏性休克E晕厥46、下列哪种因素可使人群易感性降低E- i Q9 L8 t! ?) g$ s f( qA、新生儿增加( a6 d# h# _9 |/ J LB、获得性免疫力自然减退C、易感人口迁入 O z D5 Q A kD、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加. J1 # |$ _% m) e/ E、预防接种/ Y( I% X2 i |: S- Y) n% 47、孕妇患风疹后,可能引起胎儿先天性畸形,此种传播方式称为E% C# Z9 P f9 CA、空气传播% s0 H8 ?( i7 y2 Y( XB、医源性传播C、“Z”型传播D、水平传播E、垂直传播48、被肠道病原体污染的水是B0 u7 n) L+ y0 _$ |, g0 iA、传染来源2 R4 c N0 f# D/ n! G# x# X% rB、传播因素C、传播途径) m( Y$ 7 L. u. V0 ED、传播方式E、传染源7 A( h/ t. T4 L& S: K8 r49、下列除哪项外,都是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A7 o+ z9 H+ _4 W6 J6 . c5 6 Z2 b& IA、灭鼠措施B、消毒措施C、环境卫生措施D、饮食卫生措施E、杀虫措施50周期性的正确解释是AA疾病依规律性的时间间隔发生流行B疾病突然升高的现象C疾病发病率超过一般水平D疾病发病率保持在一般水平E以上都不是51流行病学三角包含的三大因素是CA宿主、环境和病原体B机体、生物环境和社会环境C宿主、环境和病因D遗传、环境和社会E遗传、环境和人群52确定暴露于某因素与某病发生因果关系时,下列哪一条不加考虑DA.联系的强度和联系的特异性B.剂量反应关系与生物学的可解释性C.时间顺序,即暴露于疾病发生之前D.对联系进行统计学检验所得P值大小E.不同研究条件(地点、时间、人群)下所得联系的一致性53在进行爆发调查时,首先应该EA.采取防制措施B.构成初步假设C.确认爆发是否发生D.调查爆发三间分布E.核实诊断54一项病例对照研究,500名病例中有暴露史者400例,而500名对照中有暴露史者100例,其OR值为CA1.25B1.6C16D160E无法计算55一项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12.36,p15 k q9 F3 s0 D5 J z2 cD、RR048、相对危险度是:CA、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有该因素的比例之比1 l D d b1 L E0 O% n, t/ ?1 iB、病例组有该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有该因素的比例之差C、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率之比$ : y. y+ B D1 * s+ ED、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率之差E、以上都不是49、在以医院为基础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时,最易出现偏倚的是:A: T+ p+ D6 L4 N) d s5 ! UA、选择偏倚B观察偏倚# x& n2 k) X/ ?& l- e I( % LC、混杂偏倚/ Z8 e5 u+ u& J, 4 c DD、信息偏倚E上述都不是m# W% G* e! h2 9 Y50、特异危险度是:D) N9 Q! 2 |) P G! p+ A% c) OA.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有该因素的比例之比B、病例组有该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有该因素的比例之差1 X1 & s/ m, JC、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率之比D、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率之差E、以上都不是51、在某项关于饮酒和喉癌的定群研究中,某医师认为饮酒和喉癌两个变量的变化程度存在相关关系,那么可以认为两个变量有:BA、病因联系B、联系C、相互排斥D、与结果有联系E、统计学显著性差异52、某医师要寻找一个指标来反映疾病与病因联系强度,下列指标中最好的是:CA、潜伏期B、特异危险性C、相对危险性D、致病因子的流行率E、总人口的疾病发病率53、由果到因的研究方法是:CA、现况调查B、队列调查C、病例对照调查D、临床实验E、社区实验54、前瞻性调查是指:BA、现况调查B、队列调查C、病例对照调查D、临床实验E社区实验54、有关普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A、普查是现况调查的一种B、普查可针对一种疾病进行,也可以同时调查几种疾病C、普查的疾病最好是患病率比较低D、普查的疾病应有简单而准确的检测手段和方法E、普查出的病粒有有效的治疗方法55、评价筛检真实性的指标是:CA、治愈率B、生存率C、约登指数D、死亡率E、阳性预测值1流行病学中的群体是指:4 A- d/ S* o! O0 A、有典型症状的病人4 d( I t: U4 L$ G kB、无症状的健康人 . m! N- k1 j1 _C、在一定范围内的人群,可以小到一个家庭,大到全人类9 C& t y+ y+ a7 y% f+ R* p$ Q* B3 WD、传染病患者E、病源携带者C2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 A5 Z* T C: : n0 ?# KA、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现象B、研究疾病的病因学C、提供诊断依据D、不涉及药物治疗E、不研究疾病的预后A F! - C9 I+ f7 ) P3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使用最多的是:A、观察法+ E% t L0 X+ m( z/ L- A% j MB、实验法7 _7 - v7 q+ J% ) U5 RC、理论法D、方法学研究5 ( R1 k2 M3 L P3 KE、以上都不是A4关于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人群现场是流行病学主要的实验室B、理论流行病学研究又称数理流行病学研究C、分析性研究可人为控制研究条件D、流行病学研究可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及预后评价E、病例对照研究可提供病因线索C Q. L, H. b- O r: 8 5流行病学的描述性研究不包括:A、普查B、抽查C、队列研究D、现患调查E、生态学研究C6流行病学的实验性研究不包括:A、临床试验B、干预试验C、人群现场试验D、病例对照研究E、防治试验研究D7当某一新疗法可防止死亡但不影响疾病恢复时,那么将会发生:A、该病发病率增加B、患病减少C、该病患病率增加D、该病发病率降低E、发病和患病均减少C8P和Q两个社区年龄调整死亡率相等,P社区粗死亡率较Q社区低,则可能得出的结论:A、两个社区有相同的年龄分布B、诊断在P社区较Q社区更不正确C、诊断在P社区较Q社区更正确D、P社区较Q社区有更多的年轻人E、P社区较Q社区有更多的老年人D9一种疾病的病死率为:A、每100000人的粗死亡率B、该病的死亡专率C、某疾病的死亡结果D、该病死亡在各种死亡中的比例E、该病患者的死亡百分比E10、在前瞻性调查中,确定人群分组方法是:A.按发病者与未发病者分B.按年龄,性别,职业,生活条件相同而发病情况不同分组C.按不同家族史分组D.按暴露于某因素和未暴露于某因素分组E.按随机方法D11、某医师研究新生儿黄疸病;其条件是选择名确诊的新生儿黄疸病例同期同医院同等数量没有黄疸病的新生儿;然后询问产妇及查阅分娩卡片,了解产前及产后的各种暴露情况,这种调查研究属于:# C6 E8 b0 O Q0 cA.定群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实验性研究. X7 x a# l! c! L4 AD.现况调查研究E.临床随访研究B: W7 M- w# i8 E k3 u+ X: Q! X: K12、确定某病与某因素联系的强度时应用:A.某病的发病率/ O$ m* O$ B8 o6 f: B.某病的死亡率C.某病的患病率D.相对危险度- Q2 G$ D- G$ z8 J, c5 IE.某人群与某因素接触频率D Q S0 w0 G$ c13、衡量一个因素与疾病相关的程度常用的指标是:A.相对危险度B.特异危险度5 r7 U! d8 B4 c: w% |& HC.以上两个指标为可j4 Z. ! g U+ wD.X2检验6 . n+ z# S0 w! . d8 b) KE.U检验C14、能够描述疾病流行情况的指标是:0 K4 Y: N9 J0 B Z# nA.发病率: J. z3 v3 h5 B ?# XB.死亡率C.病死率5 ) n) c/ 0 G) o, . ?D.标准死亡率E.标准死亡比A15、流行病学研究范围为下列哪一项:4 u& 4 k& I0 q wA.慢性病& i# 0 m( _. yB.传染病C.非传染病D.所有疾病E.所有疾病及生理状况E16、在卫生防疫中研究疾病流行时,应用流行病学方法,首先要:A.确定流行是否存在B.分析可能病因C.描述三间分布D.控制疾病流行E.选择病例和对照组比较A17、某医师调查了1000人的HBS,100人阳性,该调查合适的描述指数为:A.发病率B.患病率C.罹息率D.感染率E.生存率D18、年末,某区防疫站通过对该区全年“传染病报告卡”进行整理分析,可计算出各种传染病的:A.患病率B.实际发病率C.报告发病率D.罹患率E.续发率C19、其防疫站调查某市中学生吸烟情况,应采用哪种抽样方法: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D.分层抽样E.以上均否D21、以人年为分母所计算的率为:A.发病率B.发病密度u6 I6 t! p$ X 4 vC.病死率D.现患率E.死亡率B# Q2 V7 U( + Q$ _22、其研究为了确定放射性物质与肺癌的关系,调查了两个工厂19451975年曾使用放射性物质的情况,厂使用过,厂未使用过,现肺癌的死亡率前者高于后者,此研究属于: _/ ?. t2 g1 l P2 C1 ?5 PA.定群研究, G: k# j- i3 U& $ M3 m5 NB.历史定群研究C.病例对照研究 l R$ B) R* H3 % i: aD.现况研究V# ) Q7 t& |$ zE.个案研究B t* M 4 r) 8 |, R2 y/ v23、某筛选试验用被病例诊断为乳癌患者和非乳癌患者各400名妇女,试验结果乳癌组阳性者100人,非乳癌组阳性者50人,问该试验的灵敏度为:: H$ m( n# k# E) K4 E8 t$ nA.87、5%B.67、6%) |* B+ n2 h5 ?) SC.25、0%( m, O& Y! U/ S1 B3 qD.33、3%E.12、55%C- N) ) Y8 e) & # A24、构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条件是:A.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B.传染来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c: W+ D6 L$ , r: & a! y3 S) PC.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D.传染来源、传播途径、免疫人群3 Q6 C8 Y+ b5 e! OE.传染来源、传播途径、易感者C$ G0 B( . g9 L) K25、传染源向其周围传播病原体所能涉及范围称:) Q 4 O% C7 wA.疫区B.疫点C.传染地D.疫源地E.污染区D26、疾病的“三间”分布是:A.年龄、性别、职业分布B.年龄、性别、地区分布C.时间、地区、人群分布D.地区、季节、职业分布E.地区、季节、职业C27、下列()与时间分布无关短期波动B.周期性C.长期变异D.年龄分布E.季节性D28、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A.传染病人B.非传染病人C.人群D.疾病的分布E.病因和流行因素、C29、从感染后至症状出现前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属于:A.非典型病人B.潜伏期病原携带着C.恢复期病原携带者D.健康病原携带者E.所有带菌者B30、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繁殖,而且能排出病原体的:A.病人,不包括带菌者B.受污染物品C.带菌者,不包括病人D.人或动物E.患病物,不包括携带病原体的动物D31、人群作为一个群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称为:C4 y! w3 N L! n9 2 dA.人群免疫性B.人群传染性1 m1 T1 7 y6 d) Y# S8 CC.人群易感性D.人群感染性E.以上都不是32、在传染过程中隐性感染者增加时其流行病学的重要意义在于:( W9 Q9 q/ h j( h6 j$ K: GA.轻型病人增加B.带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